西西河

主题:苍狼与白鹿4中的历史 -- 五藤高庆

共:💬627 🌺3400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其实我就相当奇怪,为什么当年一战后

                          希腊军队都打到安纳托利亚了,被凯末尔反推后,为什么没能占住君士坦丁堡呢?

                          • 家园 希腊没有得到列强甚至自己国内的支持

                            大部分时间只有俄国是真正挺同宗教的希腊的,但俄国希望自己来占领君士坦丁堡,而不是希腊

                          • 家园 希腊从来没有夺回过君士坦丁堡

                            协约国不给他,希望君士坦丁堡变成耶路撒冷式的自由城市(目前联合国的设定就是如此,一战之后的自由城市是有的:但泽)

                            为什么会有这么个设定呢,因为一战之后的国际新秩序,至少从名义上是民族自决(由当地主体民族决定)的,但这对于东欧的很多城市就麻烦了.....维尔纽斯这座立陶宛古都最多的人口是犹太人...但泽的居民当时无论你怎么安排投票,它都是德国的,因为城里基本上就没有波兰人...萨洛尼卡的主体人口也是犹太人....

                            君士坦丁堡的居民,大部分都是穆斯林...因为被奥斯曼帝国攻陷的时候,城内基督教居民不过3-4万,还有不少被杀害或掠走的,建都早期其人口几乎全部是苏丹迁移过来的(后面上帝都讨生活的人逐渐多起来了)。所以按居民自决的理念,这座城市将归属土耳其,但这样希腊就不干了(我跟着协约国拼死拼活,不就是为了光复帝都么),结果就只好搞出个国际共管来....

                            即使希腊没有被凯末尔打败,他也得不到君士坦丁堡....还好吧,归了土耳其,减少了二战时期一个可能的大炸弹(希特勒进攻波兰的借口,就是要求波兰把但泽交给德国,波兰当然不给)

                        • 家园 恶之花,土耳其人的扩张和现代世界格局的形成

                          土耳其人是世界上最会拉仇恨的民族之一,关键是没有劫掠性的圣战和随之而来的仇恨,世界上根本就不会有现代土耳其人这样一个民族

                          第一,从血缘上来看,随着奥斯曼来到小亚细亚的突厥人才几百个家庭,他们就是再能生,也不会有现代这么多子孙;实际上,奥斯曼人是个靠圣战形成的民族集团,其膨胀靠的主要是从穆斯林世界各地涌来的加齐(突厥人为主)和小亚细亚土著的改宗。

                          第二,从文化上看,这帮家伙知道十九世纪才开始自称自己为土耳其人,之前伊斯坦布尔的高官才不会认为自己是什么“土耳其人”,因为那意味着从安纳托利亚高原来的土匪(虽然他们的先世本来就是如此)。他们的身份就是代表穆斯林的圣战者,按《奥斯曼帝国闲史》的说法“或许我们在这些 骑士们的丰功伟绩中所能看到的,确实是一种对于信仰的热爱和自豪。伊斯兰教一统宽广的大草原,宣称只有一个真主、一种法则。‘加齐’长驱直入欧洲,他们的领袖只需骑在马上,就轻而易举的成为了地平线的主人。未来一清二楚,毫无玄妙可言:他们的信仰的彻底完胜,乃是一种必然,世界惟有渐渐理解之。”

                          但是,真实的圣战....需要财力支持,也就是说要靠无休止的、彻底的劫掠异教徒才能实现,据说土耳其人扫荡过的地方,连花园里的花都被劫走了....为了政治正确,不仅中国的史书、连西方的正统的教科书都不会太多涉及土耳其人劫掠 巴尔干、乌克兰还有西地中海的记述(巴尔干是帝国的主攻方向、乌克兰是帝国的附庸克里米亚汗-现在那里的傻叉鞑靼人还在和新得手的俄毛熊叫号呢、西地中海是巴巴罗萨海雷丁和他的后继者),反正呢西部欧洲人在非洲和美洲干的那点儿龌龊事儿,奥斯曼土耳其人在东南欧绝对不逊色....

                          这个给现代世界格局的影响是:东部欧洲彻底成了抵抗土耳其的肉盾(其经济必须面向西方,成为西欧的原料供应地),在经济上断绝了原来世界上商贸最发达的东地中海地区的活力,从而使得本来在经济上并不合算的新航路,成了必然的选择

                          看看近300年左右,欧洲综合的发展程度(不计俄罗斯这个可以从北亚联系到东方的特例),基本上是离土耳其越远、越发达....再想想现在网上愤青喷 清朝的言论,东南欧的人要是对土耳其人有好感,那才怪了

                          再有,本来土耳其的手段虽然毒辣,但如果是500-300年前,西欧人也没好到哪里去。可是在100-200年前,东南欧各国开始建立民族国家的时候....土耳其人的手法可没啥进步,一听说希腊东正教徒要造反,土耳其人就把君士坦丁堡大牧首绞死了,于是一个本来和土耳其人密切合作的、出卖本宗教利益来维持自己地位的家伙、也成了殉教的圣徒...

                          然后,土耳其人才发现,不靠伊斯兰教,那就只能打民族牌了,结果一看,我大突厥人的历史很辉煌么,就是...咋离得这么远,一下就直奔中亚了,——管他呢,反正不论是土耳其本国还是暗地支持土耳其的英国老大,都希望土耳其堵着毛熊(毛熊总是想到君士坦丁堡带帽、到地中海洗澡),干脆就和毛熊干到底,穿过高加索和里海,复兴大突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土耳其青年党控制了奥斯曼政府,当时青年党三巨头之首的恩维尔帕夏(亚美尼亚屠杀的主事者),居然...1921年到了中亚,投入当地的巴斯瑪奇起义组织。1922年8月4日在帕米尔高原被红军击毙,...

                          死了的毛熊是好毛熊....四面受敌的土鸡是好土鸡....

                          通宝推:缆绳,浣花岛主,empire2007,adrupal,李根,林风清逸,龙眼,打铁的,陈王奋起,df31,shinji,五藤高庆,陆合,赵沐浴,看得真过瘾,李寒秋,
                  • 家园 政治原因是有的

                    匈牙利和罗马尼亚都在争,连他的真名都有两个,国家不好定屁股啊。

                    好比足球,米兰的那个球场,叫圣西罗的是AC球迷,叫梅亚查的是国际球迷,可不能乱叫。

                    还有就是他没留下有影响力的遗产——王朝没传承下来,国家最终也被大敌灭亡了(现在这个是后来重建的)。

                    最后就是南欧那地方确实不出名,影响世界的大人物大事件全都集中在奥地利。这就让现代通俗文学(文字,电影,游戏)涉及不到。正面的例子比如熙德,因为帝国时代的一个战役场景而走出西班牙,还有日本的一堆县长村长,在暗荣的推广下走向世界。

                    说道这里,南斯拉夫卡拉乔治王族的始祖”黑乔治”这人怎么样?我只知道此人出身屠夫,反土起家,性格暴躁。

                    • 家园 叫AC的是国际球迷,叫国米的是米兰球迷...
                    • 家园 我也不熟

                      不过他已经是一个传奇了

                      典型的游击队长,早年从军,贩过牲口

                      又高又壮,枪法神准,黑头发,大鼻子,好酒性子烈

                      平时好和同伴开玩笑,善于游击战,连拿破仑都称赞过他的才能

                      平民本色,据说不打仗的时候亲自下地干活,女儿也没有任何特权和优待.他弟弟强奸妇女,被他毙了

                      利用拿破仑时代的混战局面,成功争取了塞尔维亚的独立

                      不过也因为拿破仑侵俄,使得他的后台俄国和土耳其和解,结果起义被镇压,他逃到俄国避难.

                      1815年另一民族领袖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举行反土耳其起义,获得自治地位,1817年卡拉乔治秘密回国,被奥布雷诺维奇杀害,传首君士坦丁堡

                      他的家族和奥布雷诺维奇家族的斗争,贯穿了十九世纪,看起来他更可爱一些,但政治才能显然弱于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

                      "乱世之英雄"(清平之.....)

                      另外,基督山伯爵里出现的约阿尼纳的阿里帕夏和他是同时代人

    • 家园 波兰

      我突然发现居然没发这篇,整理好的波兰发出来

      波兰大公国(the High duke of Poland),大概于960年由梅什科一世(Mieszko I)建立。游戏中涵盖的波兰包括两个王朝,皮雅斯特王朝(Piast dynasty) 和亚盖洛王朝(Jagiellon dynasty)波兰这个词来源于古斯拉夫语“Polans ”,意思是庄稼汉。波兰由于其民族起源于迁徙到中欧地区的斯拉夫部落。其国家形成较为德意志诸族晚,因此长年受到德意志诸族的压迫和干涉。而又因为其国家和文明的形成的过程借鉴了大量由德意志诸邦传来的西方内容。因此形成的波兰国家在征伐东部的斯拉夫人中多次获胜,使得波兰成为一个十分矛盾的国家,即既想摆脱德意志诸族的控制,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又不得不借助德意志人来建设和维持自己的国家。同时又蔑视自己的斯拉夫同族,视之为野蛮人而屡加征伐,但是又为了抵抗德意志诸族的干涉而借助斯拉夫同族之力来增援。这种骑墙两头下注又两头踹的行为,导致了波兰陷入了“德国人视其为斯拉夫人,俄国人视其为天主教徒,捷克人视其为斯拉夫天主教徒。”的尴尬境地,成为诸国公敌。而波兰特色的长王子继承制、选王制和单票否决制,使得波兰国家无力统一,在长年结怨于外国后。强大起来的俄罗斯和波兰开战,最终在马西乔沃思会战(Battle of Maciejowice)中彻底歼灭了波兰的抵抗。1795年,波兰大公国被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三国瓜分,从此不复存在。

      剧本一:奔驰于草原上的狼

      卡朱米歇二世:卡齐米日二世 (Casimir II , 1138-1194年,1177-1194年在位),波列斯拉夫三世的幼子(遗腹子),最初未能获得封地。1166年他的四哥亨利死了,亨利的领土被他 的两个哥哥波列斯拉夫四世和梅什科三世瓜分,给他剩下了小小的维什利卡公国。1173年他获得桑多梅日公爵领地,1177年克拉科夫贵族驱逐他的哥哥梅什 科三世,他以长王子的身份获得克拉科夫大公称号。(波兰的王统很类似基辅罗斯各邦,只有获得传统首都的大公称号才能被公推是波兰王,波兰传统首都是克拉科夫)。在获取大公地位后,为了巩固他的地位。卡齐米日二世于1184年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效忠。1186年他通过获取马佐夫舍和 库亚维扩大他的势力。1191年梅什科三世一度发动政变推翻了卡齐米日的统治,但是卡齐米日二世很快依靠基辅罗斯的帮助下夺回大公位。1193年他对不信 极毒教的雅特温人发动十字军战争。一年后他返回克拉科夫,随即在一次宴会上突然去世。

      卡齐米日二世“正义王”的绰号来自教会的史学家,他们授予卡齐米日这个名称来感谢他赠与教堂的众多特权。卡齐米日二世去世时有两个儿子在世:莱谢克一世(8岁,之前卡齐米日还有两个儿子夭折了)和康拉德(7岁)。后来的波兰国王瓦迪斯瓦夫一世是他的直接后代。

      雷歇克:莱谢克一世(Leszek I,1186-1227年在世,1194-1227年间在位,期间数次被伯父梅什科三世和堂兄瓦迪斯瓦夫三世推翻,他的称号是白公爵(the white),虽然他在1202年一度加冕)

      波 兰当时主要的势力一是控制 大波兰(以旧都格涅兹诺为中心的地区,早期波兰诸部落的核心,位于今天波兰的中西部)的梅什科三世及其子细腿的瓦迪斯瓦夫三世,二是控制 小波兰 (以克拉科夫为中心,位于今天波兰的南部)的莱谢克一世和控制玛佐夫舍公国(以华沙为中心)的康拉德 兄弟。这两支 分别出自波列斯拉夫三世的两个儿子梅什科三世和卡齐米日二世,他们为了 波兰大公 之位 争斗不休;此外,波列斯拉夫三世长子瓦迪斯瓦夫二世的家族控制着西里西亚。

      教会势力因为卡齐米日二世的慷慨而支持莱谢克,世俗领主则支持梅 什科三世及其子细腿的瓦迪斯瓦夫三世;1195年梅什科三世在西里西亚王公支持下进军克拉科夫,以莱谢克之母海莱娜和克拉科夫大主教为首的摄政会议则请来 罗斯 加利西亚 王公罗曼助阵,击退并打伤了梅什科三世。但后来梅什科三世通过谈判和世俗贵族的支持,还是当了几年波兰大公。1202年,梅什科三世死了,世俗权贵 督军 米克瓦伊 支持细腿的瓦迪斯瓦夫三世继位,但米克瓦伊随即暴死,莱谢克一世依靠教会势力赶走瓦迪斯瓦夫三世,复位波兰大公。

      莱谢克 1205年,打败并杀死了前盟友,加利西亚大公 罗曼,但罗曼的儿子丹尼尔继位,莱谢克对加利西亚的扩张无效。

      1207 年,莱谢克正式承认波兰为教皇的附庸,并在当时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斗争中支持教皇势力(卡齐米日二世一族一贯支持教会),当时的教皇是中世纪权力最大的 教皇 英诺森三世,但是根据一个搞笑的轶事,莱谢克拒绝派兵参加 英诺森三世组织的十字军,理由居然是巴勒斯坦没有 酒 (蜜酒或啤酒)可喝。

      梅 什科三世家族里,瓦迪斯瓦夫三世 的位置也不巩固,他是梅什科三世最小的儿子,因兄长全都早逝而成为父亲的继承者。其侄子瓦迪斯瓦夫-奥东尼茨(瓦迪斯瓦夫早亡的兄长奥东的儿子)也要求在大 波兰分得一份领地。另外,他还必须对付格涅兹诺大主教亨里克基特利茨谋求扩大教会权力的活动。1206年,瓦迪斯瓦夫三世擅自任命波兹南主教,和格涅兹诺 大主教发生冲突,大主教开除了瓦迪斯瓦夫三世的教籍;瓦迪斯瓦夫-奥东尼茨趁机起事,但瓦迪斯瓦夫三世赶走了瓦迪斯瓦夫-奥东尼茨和大主教;为此,教皇在 1214年绝罚了瓦迪斯瓦夫三世,但大部分大波兰封建主站在他这一边,没有引起严重后果。

      1216年瓦迪斯瓦夫三世与基特利茨和解,而且他 与瓦迪斯瓦夫奥东尼茨的冲突也由于后者获得了卡利什领地(1216)而得到缓和。于是瓦迪斯瓦夫三世得以腾出手来与桑多梅日公爵莱谢克一世和西里西亚公爵 亨里克一世(波列斯拉夫三世长子瓦迪斯瓦夫二世的孙子)竞争大公公位。但是1223年瓦迪斯瓦夫奥东尼茨得到波美拉尼亚统治者希维托佩乌克二世(他是瓦迪 斯瓦夫奥东尼茨的妻子的哥哥, 不是皮亚斯特王朝成员,同时是格但斯克公爵)的支持,再次向瓦迪斯瓦夫三世开战。瓦迪斯瓦夫三世遭到惨败,到1227年他几乎失去了整个大波兰。瓦迪斯瓦夫三世接受莱谢克一世的提议,于该年11月在甘萨瓦(Gsawa)举行一次王公大会以解决领土纠纷。然而瓦迪斯瓦夫-奥东尼茨和希维托佩乌克突袭了会场,莱谢克一世当场被杀,亨里克一世重伤。瓦迪斯瓦夫三世因为迟到逃过一劫。在这种情况下,瓦迪斯瓦夫三世于1228年再次当选为大公。但是,他仍然抵不住瓦迪斯瓦夫-奥东尼茨的压力,被迫于1229年将大波兰拱手相让。不久,他又被迫将桑多梅日封给马佐夫舍公爵康拉德一世。1230年,康拉德一世一度取得大公头衔。

      瓦迪斯瓦夫三世于1231年去世,他没有留下任何子女。

      古塔尼斯库公爵:这个应该就是 前面 提到的格但斯克公爵-波美拉尼亚统治者希维托佩乌克二世,维尔可波斯卡侯 应该就是瓦迪斯瓦夫-奥东尼茨。

      希维托佩乌克二世 (1190-1266在世,1215年起为格但斯克-波美拉尼亚公爵)

      瓦迪斯瓦夫-奥东尼茨(1190-1239),1229年打败叔父瓦迪斯瓦夫三世,夺取大波兰公位,1239年去世,大波兰被其二子波列斯拉夫和普热梅斯乌分治。波兰的领土进一步分裂。

      这 期间,波兰封建主和德国封建主既有冲突,又有合作,1216年起,前面提到的玛佐夫舍公爵在赫翁诺建立普鲁士主教区(得到兄长莱谢克和堂兄 西里西亚的亨利克的支持),向维斯瓦河-涅曼河下游沿海地区的异教徒普鲁士人传教,之后先后组织了两次不怎么成功的十字军征讨普鲁士人,遭到强烈反击。 1226年起,康拉德 引狼入室,请求条顿骑士团参与对普鲁士的征服,之后条顿骑士团遂扎根于普鲁士人的地区(成为后来普鲁士王国的先祖),并和早先在拉脱维亚一带活动的利沃尼 亚宝剑骑士团合并(1237年),形成了强大的骑士团国家,定都于马尔堡。

      最初,骑士团进军顺利,一度远征罗斯,但在1242年被亚历山大 -涅夫斯基在楚德湖战役中打败。此时波兰的南部正被蒙古军团蹂躏。骑士团插手希维托佩乌克二世家族的内斗,希维托佩乌克二世遂和异教徒普鲁士人结 盟,激起了第一次普鲁士人大暴动(1242-1249). 希维托佩乌克当时的领地控制着今天波兰北部的大部分沿海地区,相对于皮雅斯特家族控制的波兰内地,几乎是完全独立的。骑士团的新城堡在维斯瓦河沿岸的贸易 路线上,与公爵的领地也存在竞争。到1247年,希维托佩乌克被骑士团打败求和,1248年双方缔约,希维托佩乌克被迫将从他的兄弟那里取得的土地归还, 允许条顿骑士团在他的领地通行,停止向在维斯瓦河上航行的船只征收通行费,不再向普鲁士人提供任何援助。 普鲁士人在1249年2月7日被迫签署基督堡条约,第一次普鲁士大暴动平息。

      剧本二:群狼的咆哮

      亨利克一世:亨利克一世(Henryk I, 英语写法是Henry),绰号大胡子(the bearded),其父为“高个子”波列斯拉夫一世。起先为西里西亚公爵。由于在莱谢克一世被杀时其子波列斯拉夫五世仅仅一岁半。因此波兰再次继续诸侯混战。细腿的瓦迪斯瓦夫三世和康拉德先后做了克拉科 夫大公,但因为因缘际会,最后亨利克一世因为其德国背景而取胜。随后担任克拉科夫大公兼波兰最高王公到去世(1232-1238),他爷爷瓦迪斯瓦夫二世本是波列斯拉夫三世的长子,但执政不 力被贵族们驱逐了(1138-1146年在位,1159年死),但是其家族保留了西里西亚的领地。亨利克一世家族曾流亡德国多年(西里西亚领地也和德国紧邻),通过他的德国妻子,以及西多会修士的支持,引进大量德国移民,开发波兰的土地,同时还给城镇实施德意志法律,这样西里西亚就成为波兰最繁荣但是也最德国化的地区。而他本人也德国化很厉害。这些都为为后来德国化的普鲁士的成立有很大作用。他成功的把位置传给了儿子亨利克二世,但这个 位置给他儿子带来了灭顶之灾。

      亨利克二世:亨利克二世(Henryk II) 绰号虔诚者(the Pious),登基不久就面临这蒙古大军的入侵,此时理论上的波兰国王是莱谢克一世的儿子波列 斯拉夫五世(16岁),蒙古军先击败波列斯拉夫的军队,洗劫和焚毁了克拉科夫。随后在列格尼茨城附近的瓦尔舒达德村与亨利克二世率领的波兰、骑士团联军交 战,当时捷克国王温塞拉斯的捷克援军也在路上,此战是拔都西征的支线战役,蒙古军的统帅是拜答尔(察合台子),蒙古军用佯装败退的办法,将波兰、骑士团联 军诱入伏击圈,之后大部歼灭。亨利克二世当场战死,条顿骑士团大团长负伤逃走,随即也死掉了。捷克国王闻讯狼狈逃走,拜答尔率军西进,却在奥洛穆茨城 (Olomouc)城下遭捷克军奇袭战死,蒙古军在另一位统帅合丹(窝阔台子)的率领下南下与拔都主力汇合,这是蒙古军深入到的欧洲最西处。亨利克二世的个人长年作为副王协助其父统治波兰,其独立统治期只有短短的三年。在其统治期间致力于统一波兰,却又因插手神圣罗马帝国的僧俗斗争导致自己丧失了许多利益。因此未能改变波兰的混乱局面。

      剧本三:苍狼的末裔

      波列斯拉夫五世:(Boleslaw V ,1226-1279,1243年起正式成为波兰大公),苦命的波列斯拉夫五世,此人两岁就没了爹(1227年莱谢克一世被杀),1239年他结婚了,妻子Kinga是匈牙利贝拉四世的女儿,这姑娘信教虔诚的魔怔了,拒绝和波列斯拉夫五世 同房;(贝拉一家似乎都有点儿精神问题,贝拉的妹妹是匈牙利历史上有名的圣伊丽莎白,Kinga死后也封圣了)。波列斯拉夫五世也挺虔诚的,按当时史家的记载他 既不能用强,也不肯找情妇,于是终生无后,因此绰号“腼腆的(或害羞的,the Shy)”。

      1241年,拜答尔和合丹率领的蒙古军一路蹂躏了波列斯拉夫五世的直辖领地桑多梅日和克拉科夫,在列格尼茨战役又全歼亨利克二世率领的波兰-骑士团联军,但在西里西亚首府弗拉茨瓦夫城下遇火攻受挫,遂南进捷克的摩拉维亚地区去了。

      波列斯拉夫五世 学习堂兄弟在西里西亚的经验,引进德国移民恢复领地的经济,重修克拉科夫城;但1259年,那海 率领的金帐汗国军队再次摧毁了波列斯拉夫五世的成果。波列斯拉夫五世晚年专注于对抗西里西亚并成功击败对手,但是仍不能并吞西里西亚。1279年波列斯拉夫五世死了,位置传给堂侄,玛佐夫舍的 “黑王”莱谢克二世。

      亨利克:这里是指西里西亚公爵 亨利克四世(Henryk IV)绰号光荣者(Probus)。亨利克四世早年丧父后,投奔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借助他的力量维持了自己的地位。因此他对奥托卡二世感恩戴德,作为他最主要的盟友深深的卷入了捷克政局。作为奥托卡二世在波兰地区的主要盟友,亨利克和其他波兰封建主,特别是他的堂兄弟波列斯拉夫二世之间经常交战来争夺西里西亚和大波兰的控制权。这使得他一方面为了争夺西里西亚和大波兰地区而要与波兰封建主开战,另一方面为了报答养父奥托卡二世的恩德,又要参与到捷克和神圣罗马帝国之间的战斗中,虽然他最终保住了自己在西里西亚的地盘,但是分散于两头的战略目标这使得他疲于奔命,无力进一步进取。在奥托卡二世死后,他及时转向,宣誓效忠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鲁道夫一世。在他的支持下转为和以莱谢克二世为首的一批波兰封建主进行战斗以图赢取克拉科夫大公的称号(波兰长王子继承制规定唯有克拉科夫大公是波兰诸封建主之首)。但是他屡战不胜,虽然两次成功的获取了克拉科夫以加冕为波兰大公。但是保留时间都不太长。即便是1289年终于赢得了克拉科夫,他也没有把根据地从桑多梅日迁过来。所以很大程度上只能说他是西里西亚公爵而不是波兰大公。亨利克四世继承了其家族长年的德国化政策,在西里西亚大力引进德国移民来振兴经济,实行德国式法律来管理城镇。他本人德国化很严重,幼年即受德式的教育,以说德语为荣,而且他本人擅长文学,自诩是游吟诗人,他有两部诗被《马内塞古抄本集》(Codex Manesse, 号为中世纪德语文学最佳作)收录。约1290年时亨利克四世暴亡,可能死于竞争对手的暗杀。死后他的地盘被他的侄子亨利克五世吞并。

      法兹拉夫:指瓦茨拉夫二世。他是最强大的捷克君主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之子。在父亲于杜恩克鲁特战役中阵亡后,7岁的瓦茨拉夫二世继承了波希米亚王位,由勃兰登堡藩 侯奥托摄政。由于他父亲的失败,普热米斯尔王朝的绝大部分领地(包括奥地利、施蒂里亚和克恩滕)都被哈布斯堡王朝和其他德意志诸侯瓜分。瓦 茨拉夫二世在衰落的波希米亚巩固了王权。1300年,他进行货币改革,建立全国唯一的铸币厂。为支持其子瓦茨拉夫与安茹的查理(即后来的匈牙利国王查理一 世)争夺匈牙利王位,瓦茨拉夫二世于1301年对法国发动匈牙利王位继承战争,瓦茨拉夫雖然登上匈牙利王位,但他返回波希米亞,只派大臣代理匈牙利事務。1303年,瓦茨拉夫二世当选为混乱的波兰王国的国王。1305年,瓦茨拉夫二世逝世,由其子瓦茨拉夫三世继位,瓦茨拉夫三世很快也死了,捷克的王族未能保住波兰的王位。

      肯通米纳斯:这个人很值得说一说,他应该就是立陶宛大公 格季米纳斯(Gediminas ,1316-1341年在位),1275年之后出生。他是立陶宛早期历史上最重要的大公之一,利用金帐汗国的衰落大力扩张,吞并了现在白俄罗斯和 乌克兰的大部分土地,将立陶宛的领土从波罗的海延伸到黑海,1321年他建立了作为今天立陶宛的首都维尔纽斯城。其后代为立陶宛和波兰历史上重要的王族 Gediminids,包括著名的亚盖洛和维陶塔斯。鼎盛时期的立陶宛包括了今天白俄罗斯的全部和乌克兰的大部,是当时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立陶宛大公国在中世纪的中欧,可以说是极少数能被称作是波兰视为真正的盟友的国家。因为两国都是两头下注而又两头踹,为的都是要一边求发展一边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这就是后来为什么可以出现波兰-立陶宛联邦。鼎盛时期的波兰-立陶宛联邦,拥有近10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和1000万人口,提供了大量谷物、牲畜和毛皮给西欧市场,这个商品化的粮食和牲畜供应是西欧城市化能够完成的重要保证。

      剧本四:出现在西域的狼

      卡朱米歇三世 :这里指“伟大者”卡齐米日三世(Casimir III),但是他并不是波兰史上唯一的有大帝称号的人。但是确实他的“大帝”名声比较常用。卡齐米日三世之所以有“大帝”称号,首先是因为他确实很大,史载他身材魁梧高壮。其次他确实颇有功绩。在他即位前,其父 瓦迪斯瓦夫一世成功的加冕为王,但是却在几个方向上遭到严重打击,骑士团占领了波美拉尼亚和格但斯克,完全夺取了波兰的出海口,捷克人夺走了波兰最富庶的西里西亚地区。卡齐米日三世 即位后励精图治,在内政方面的成绩 比对外扩张有效,包括:

      1 设立贵族义务兵役制

      2 建立统一的货币制度

      3 1364年在首都创建了波兰第一所高等学府—克拉科夫大学

      4 继续引进德意志、犹太移民

      5 加强法制建设,设立实行德意志法的高等法庭 等等

      鉴于当时的力量对比,波兰无法用战争手段来实现国家的统一。他则采用迂回妥协的办法来缓和同条顿骑士团和邻邦捷克的矛盾。先后于1339年在维谢格拉德三国君主会议上与匈牙利结盟;1343年与条顿骑士团缔结了“永久和平条约”,以割让东波莫瑞给骑士团为条件换回库亚维。

      此外,为了补偿被骑士团和捷克夺走的土地,卡齐米日三世和立陶宛结盟(他娶了 格季米纳斯的女儿为第一位王妃),一起对罗斯诸邦扩张,夺取了今天西乌克兰的加利西亚地区。

      卡齐米日三世在培养接班人上完全失败,他先后四次结婚,却无男嗣;王位传给了他的外甥,匈牙利安茹王朝的路易。

      福拉扬斯拉夫:此人就是立陶宛历史上著名的双雄兄弟之一的瓦迪斯瓦夫二世-亚盖洛(Wladyslaw-Jagiello)。他们开辟的波兰王朝就是亚盖洛王朝。这个波兰王朝,或者称之为波兰-立陶宛联邦,是波兰和立陶宛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

      亚盖洛于1351或1362年生于立陶宛的维尔纽斯。早年在叔父科斯图提斯的照料下长大,但是长大即位后和自己的叔父翻脸(亚盖洛的父亲阿尔吉尔达斯和科斯图提斯是共治关系)。于是他开始和自己的叔父与堂兄弟维陶塔斯交战。虽然多次被击败,但是最终亚盖洛还是击破了他的叔父的势力。维陶塔斯逃亡到条顿骑士团领地,和其勾结起来准备反攻倒算。亚盖洛为了抵抗条顿骑士团的势力而寻求外援,他找的外援是波兰人。为了能获取波兰封建主的认可,亚盖洛迎娶了11岁的波兰女王雅德维加(Jadwiga of Poland),从而使得立陶宛皇室可以入赘波兰。1385年双方签订《克列沃条约》,亚盖洛保证替波兰夺回领土,1386年他和雅德维加女王正式举行了婚礼。(女王曾派一个亲信去确认他未来的丈夫是个人,因为她听说他是一个像熊一样的生物,残忍而粗鲁。)之后雅盖洛被大主教波赞塔加冕为国王瓦迪斯瓦夫(二世)。波兰-立陶宛联邦就此成立。

      成立后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国势大增,1387年,波立联邦将摩尔多瓦收入囊中,大大刺激了条顿骑士团。使得条顿骑士团和波立联邦敌意更浓。在条顿骑士团的资助下维陶塔斯再次进攻立陶宛,立陶宛掀起内战。亚盖洛为了分裂维陶塔斯和条顿骑士团,跟他的堂兄弟签订了《阿斯特拉瓦和约》(Astrava Treaty)。承认了他堂兄弟对立陶宛的管治权。合约签订后的维陶塔斯于1392年成为立陶宛大公,以瓦迪斯瓦夫二世·雅盖沃的名义统治立陶宛大公国。

      维陶塔斯在亚盖洛的鼓励下东进。金帐汗国可汗脱脱迷失在1395年被帖木儿击败后,逃到维陶塔斯处避难。双方签署了让维陶塔斯帮助脱脱迷失夺权,汗国将更多土地割让给立陶宛大公国的条约。在1398年,维陶塔斯的军队攻入克里米亚并在那里建了一座城堡。

      1399年,罗马教皇卜尼法斯九世授权维陶塔斯和亚盖洛组织一次针对蒙古金帐汗国的十字军,结果惨败,20位王公,包括瓦迪斯瓦夫二世的两位兄弟都战死了。

      为了这次东进,维陶塔斯一度把立陶宛沿海的萨莫吉希亚割让给条顿骑士团,现在东进完全失败,他只能把注意力转回到西方;骑士团勾结亚盖洛的另一个兄弟反对维陶塔斯,双方的矛盾再度激化。

      1401年的亚盖洛和维陶塔斯签署了 《维尔纽斯和拉多姆联合协议》。维陶塔斯被允许拥有极大的自治权,但在他死后,立陶宛大公的头衔和权利被转给波兰国王亚盖洛的子孙。假如亚盖洛无子嗣而亡,波兰贵族不允许在不与维陶塔斯商议的情况下选举新国王。这令波兰和立陶宛贵族的关系更为紧密,而且两国构成了永久性的防御同盟。

      之 后,波兰-立陶宛和骑士团方面都竭力拉拢盟友,积极备战。1409年,萨莫吉希亚暴动,骑士团和波-立联邦的战事最终爆发,1410年7月,波兰-立陶宛 -罗斯(斯摩棱斯克王公)-鞑靼人联军于 条顿骑士团国境内的坦能堡附近的三个小村镇:即西面的格伦瓦德,东北的斯特巴克和南部的沃德维格沃之间的广大平原上 决定性的击败条顿骑士团,大团长容金根 以下数千骑士团精锐全部战死,骑士团一蹶不振,但利用波兰国内的矛盾,骑士团坚守住了大部分领土。终 瓦迪斯瓦夫-亚盖洛一生,他没能从骑士团手里夺取太多的领土。

      1399年,雅德维佳女王不幸早亡,瓦迪斯瓦夫-亚盖洛先后四次结婚,终于给自己带来了两个继承人-长子 瓦迪斯瓦夫三世统治波兰,幼子卡齐米日四世统治立陶宛。 瓦迪斯瓦夫三世一度兼领匈牙利王位,1444年在瓦尔纳战役中牺牲在奥斯曼帝国手下。卡齐米日四世最后兼领波兰国王和立陶宛大公。亚盖洛一生戎马,为了波立联邦的利益而奋战,把领土从黑海一直连到波罗的海。开创了波兰历史上的又一个全盛时期。因此他被波兰和立陶宛两国均尊为英雄。现在波兰克拉科夫市内有亚盖洛大学,是亚盖洛为纪念妻子而建立。是波兰最古老的大学。

      韦特孛特:此人就是立陶宛历史上著名的双雄兄弟之一的维陶塔斯(Vytautas the great)。立陶宛大公,后来几乎就可以称王了。是立陶宛历史上的明君

      1350年左右出生于旧特拉凯(Senieji Trakai), 其父是科斯图提斯,跟亚盖洛的父亲阿尔吉尔达斯是兄弟。所以他跟亚盖洛是堂兄弟关系。立陶宛自成立以来,就视条顿骑士团为主要对手并与之多次交锋。但在阿尔吉尔达斯死后,因为亚盖洛和科斯图提斯争权,俩人均派人去条顿骑士团处献媚,求以为外援。结果掀起了第一次立陶宛内战。内战的结果是科斯图提斯战败身死,维陶塔斯逃亡到条顿骑士团处。条顿骑士团视维陶塔斯为奇货,打算利用他干预立陶宛局势以求最终吞并立陶宛。在条顿骑士团的资助下维陶塔斯回到立陶宛,掀起第二次立陶宛内战。在这次内战中维陶塔斯发现条顿骑士团企图吞并立陶宛的阴谋,同时亚盖洛为了尽快继承波兰王位,与维陶塔斯妥协,将立陶宛大公位让给了他。两人一拍即合后维陶塔斯抛弃了条顿骑士团,成为立陶宛大公。

      随后维陶塔斯开始对罗斯诸邦进行征伐。由于当时罗斯诸邦皆是钦察汗国的封臣,所以维陶塔斯利用钦察汗国的内乱,通过支持脱脱迷失复位而吞并了罗斯诸邦的大量领土。一直把国土延伸到克里米亚半岛。

      随后维陶塔斯开始继续对抗立陶宛的宿敌——条顿骑士团。为了能支持脱脱迷失,维陶塔斯不得不把萨莫吉希亚割让给骑士团换取安全的后方。在东进完成后,维陶塔斯开始对付骑士团,不断派出间谍挑动萨莫吉希亚当地造反。这导致骑士团再次和立陶宛翻脸。两方开战后,维陶塔斯联合他的兄弟,在1410年坦能堡大会战中决定性的大破条顿骑士团。一举奠定立陶宛的地位。在随后成立波立联邦后。维陶塔斯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他的改革削弱了封建主的地位,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大大推进了统一的立陶宛国家和民族的形成。同时维陶塔斯热衷发展文化,在他的资助下,维尔纽斯成立了维陶塔斯-玛格努斯大学(名字意思是伟大的维陶塔斯)。这是立陶宛最古老的大学和最高学府。维陶塔斯的赫赫战绩和伟大改革,使他成为立陶宛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之一。他死后被封为圣人,还有一座圣维陶塔斯教堂,是立陶宛最古老的建筑,位于现在立陶宛的考纳斯。

      洋基修喀:此人是成四胡写的又一典型,因为他其实是捷克人,但是他确实参与过波兰人的战争,因为他早年是雇佣兵。

      扬-杰式卡(Jan Zizka)。捷克民族英雄,约1376年出生在捷克南部的托罗茨诺夫(Trocnov ,现在叫Borovany )的一个破落骑士家庭。可能生来是独眼(因为杰式卡在捷克语里意思就是独眼,他在1421年左右双眼全盲)。他是捷克胡斯战争中胡斯派最强的军事指挥官。早年以当雇佣兵为生,参加过许多重要战争。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1419年胡斯战争爆发后,他加入胡斯派领导捷克军民作战。以自己独创的“大车战术”(Wagenburg, 以大型篷车首尾相连抵抗骑兵冲击,破坏其机动性和冲击力,然后使用己方的骑兵反击)屡战屡胜。三次大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吉斯孟德。为胡斯派的兴盛做出卓越贡献。 1424年杰式卡在率军围攻普尔里比斯拉夫时因染上瘟疫而去世。在他死后不久胡斯派就失败了。但是由于他的奋战,胡斯派的要求得以在战后确定下来,为日后捷克民族的形成起到了很大作用。

      通宝推:李根,
    • 家园 高丽

      王氏高丽,918年由新罗大将王建所建立。朝鲜半岛的第二个统一王朝。

      游戏中的高丽,当时处在武人政权(相当于日本的幕府)的控制下。特点因国家外患极其严重,使得武人的地位不断上升。最终是主君凭借血统关系,保持自己的虚位而做傀儡,而实际权力都由下面的将军们掌控。武人们甚至可以随心所欲废立甚至谋杀主君。而一旦主君为权力所诱惑,就必然借助各种手法,甚至是外部力量来从武人手中夺权。而此时正逢蒙古崛起,多次侵扰高丽。而无权的高丽王则利用自己的出身,通过投靠蒙古,和蒙古联姻等方法,以借师助剿的手段来控制高丽政局,希翼以外部力量来制衡武人。而在借师助剿成功之后(剿灭三别抄军),却又发现自己一方面丧失武力,无力制衡外兵,只能和蒙古共进退,以至于和蒙古征日,蒙古要灭高丽改为行省时也无力阻碍,另一方面又因为外兵残暴却不敢抵御,结果大失人心。其结果反而把失败的武人政权变成了本土势力的代言人。内外交困的高丽王室只能将自己绑在蒙古的战车上共进退。最终随着明朝崛起和元庭的灭亡,因内部倾轧而引狼入室的高丽因和蒙古绑的过紧,被大将李成桂建立的朝鲜王朝所取代。

      出现剧本: 奔驰于草原上的狼

      明宗:高丽第19代国王。正名王晧。是先代高丽王毅宗的母弟。毅宗因宠信宦官和文人,喜好巫蛊图谶,结果听信谗言,对他甚为防备。因此导致他对毅宗有嫌隙。为求自保,勾结点签崔汝谐等人,造谣称其有王气,可以取代毅宗。使得对毅宗极其不满的武人集团向他靠拢。最终郑仲夫造反,杀毅宗,放逐其子。改立明宗为主。

      明宗的一生,是做傀儡的一生。一直被高丽武人政权当做傀儡摆弄。其治下武人个个贪鄙残暴,甚至还经常虐待他。最终崔忠献在杀死李义旼后建立崔氏武人政权,选取了仁宗作为自己的新傀儡,废黜了明宗,将其囚禁在昌乐宫。五年后死去。享年71岁。

      崔忠献:高丽武人政权之崔氏政权的领袖。1170年,因毅宗宠信文人和宦官,导致以将军郑仲夫为首的高丽武人造反,杀掉当时的国王毅宗而改立明宗。这标志着高丽国家权力由君主转入武人手中。随后高丽出现了一系列的武人政权,领袖历经李义方,郑仲夫,庆大升,李义旼等人,最终转入崔忠献手中。而崔忠献是各个武人政权中的最佼佼者。崔氏武人政权传了4代,统治高丽达62年之久。

      崔忠献出生于牛峰地区的一个武人家庭,早年受父萌补官,和其兄弟崔忠粹,在武人政权初期就已经崭露头角。1174年因为在平定赵位宠的战斗表现出色,受到赏识,连年拔搉。在李义旼武人政权时期,崔氏已经成为武人政权内部的有力人士。

      1193年,因李义旼意图改朝换代,私通孝心的庆州暴动军,导致高丽官军屡败,使得崔氏兄弟和李义旼不合。1195年,李义旼儿子李至荣强夺崔忠粹养的鹁鸽,崔忠粹前往讨要时又被侮辱;导致崔氏兄弟忍无可忍和其翻脸。崔氏兄弟纠合亲戚朴晋材、卢硕等,在李义旼出入的别墅埋伏,并成功将之刺杀,继而在开城市集中枭首示众。诛李义旼三族,随后大杀朝臣。1197年,崔忠献废高丽明宗,改立明宗弟晫(初名旼)为神宗。崔忠献自号“教定都监”,标志着崔氏武人政权的正式建立

      崔氏武人政权的统治政策主要依靠私立武装机构“都房”来执行。是地道的军事政权。但应该承认崔氏武人政权确实也改革了一些当时的政治弊端,例如崔忠献建政后提出的“十事奏章”,确实革除了高丽时期的一些弊政。崔氏政权对内镇压农民暴动,抑制反对派和寺院的势力,对外持主战论,主张抵抗金蒙的入侵。后来崔忠献之子崔瑀在继承父亲的事业后,又组建了另一种私兵三别抄(别抄本是精锐部队的意思,但也有说法是“别的抄家集团”的简称),分为是左別抄、右別抄和神义军(也有夜别抄,马别抄,神义军之说)。并在私邸设立了“政房”,管理政务。(都房和政房 与 同时期 日本镰仓幕府的 侍所和政所 是很类似的)。但是崔忠献本人有着武人政权大多残暴贪鄙的毛病,号称是“事无赂则不行”,“功以赂论”。招致很大不满,但崔忠献一生,立四王,废二主;四次粉碎谋杀自己的阴谋,死后传子崔瑀也比较顺利,是一位很有能力的独裁者。使得崔氏武人政权成功传承了下去。

      孝心:孝心是1193年庆州农民暴动的指挥者,一同造反的还有一个叫金沙弥的家伙;早先因为武人政权内部倾轧,崔氏和另外一个将军李义旼之间争权,导致国政混乱。同时李义旼因梦中两肋生红霞,其野心膨胀,想灭高丽而取代之。所以指示自己的儿子内通暴动军,私售其军需,意在养寇自重。但是在随后的斗争中败给崔氏后,高丽武人政权恢复了作战能力。于是第二年庆州农民暴动就被镇压了,孝心作了俘虏,结局不明,估计是被咔嚓了.

      李奎报:李奎报是那个时期高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是京畿道骊州人,出自官员世家,父亲是户部侍郎; 21岁中进士。之后移居开京附近的天摩山,博览群书,并开始写作。著有长诗《东明王篇》和《三百零二韵诗》。前者取材于神话传说,歌咏高丽始祖东明王朱蒙开国的故事,在诗序中说“东明之事,非以变化神异眩惑众目,乃实创国之神迹,则此而不逑,后复何观?是用作诗以记之,欲使夫天下知我国本圣人之都耳。”因此被公认是当代韩国历史发明学和嘴炮乱射学的先驱

      崔忠献执政时期,十分赏识李奎报并重用了他。1207年,李奎报被提升为权补直翰林。在崔氏4代掌权的时代、武臣政权的鼎盛时期,李奎报官运亨通。在1232年高丽 迁都江华岛并开始板刻大藏经的时候,他已经升到“门下侍郎平章事”,其官职为从二品,所以他的文集被称为《东国李相国集》。他因为这一时期的从政经历,被后世定性为“奉承武臣政权的无志文人”。69岁辞官归隐,公元1241年去世,享年72岁。

      金庆孙:高丽崔氏武人政权的重要将领,其兄金若先是崔忠献之子崔瑀的女婿,崔瑀继承崔忠献之位后,金氏行情水涨船高,由于崔瑀没有嫡子,金若先甚至一度被崔瑀指定为继承人。金庆孙也因此受兄萌,逐步崛起为武人政权的有力人士

      崔氏武人政权时期,高丽遭到蒙古侵攻。内部分为主战派和主和派。作为武人政权的领袖的崔瑀持主战论。并以此名义组织私兵三别抄军。由于高丽的抵抗态度。蒙古帝国先后9次侵攻高丽。高丽王室逃亡江华岛,而武人政权的部队则在高丽各地的要塞地区固守,使用游击战术进行抵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金庆孙的龟州城保卫战。由于金庆孙的坚决抵抗,蒙军强攻龟州城不克,后来高丽军不支请和,按照和议退出后蒙军才得到龟州。

      1249年崔瑀死了,立庶子崔沆继位。由于崔沆的母亲是妓女出身,崔瑀曾把他送到寺庙为僧,他却拉拢僧兵作乱,劫掠州县;这段经历导致武人政权内部对崔沆有很多不满,出现了反对派。而金庆孙就是反对派的一员。后来崔瑀把崔沆找回,立为继承人。崔沆继位后对反对派将领进行清洗,金庆孙就在这时被杀.

      出现剧本:群狼的咆哮

      高宗:高丽的第23代国王,1197年自崔氏武人政权建立后,高丽国政就一直掌握在崔氏手中。这时因蒙古崛起,蒙古帝国开始对高丽进行侵攻。高丽武人政权对蒙古持主战论。因此一直抵抗蒙古侵袭。1231年,蒙古帝国为了报复使节被害,对高丽进行侵攻。高宗投降讲和。约定和蒙古夹攻南宋,并同意蒙古设立72达鲁花赤。次年,因畏惧蒙古兵锋,高丽朝廷决定迁都江华岛,同时武人政权杀死蒙古所派达鲁花赤,继续抵抗。结果导致蒙古军反复侵攻高丽。高丽全国除了少数要塞地区外基本都被蒙古军蹂躏。无奈的高宗之能通过祈求神佛来抵挡蒙古军兵锋,于是下令制作大藏经的印刷用板。取巨济岛白桦木做版刻,历时15年,刻板总数达到8万枚之多。这就是著名的高丽大藏经,又名高丽八万大藏经。是著名的历史文化瑰宝。

      1258年,因崔氏武人政权内部倾轧加剧,高宗借机会勾结三别抄军军官金俊、林衍等武人,发动政变,杀掉崔沆庶子崔竩,成功推翻了崔氏政权。从此三别抄军成为高丽新的国家武装。崔氏政权覆灭后,蒙古与高丽达成和平协议。高丽成为蒙古的藩属国。但保留高丽原有政府体系和传统文化,“从其国俗”、“自奏选属官”。首都从江华岛迁回开城,并将世子王倎送到蒙古为人质。1260年(忽必烈中统元年)春,高宗逝世。高宗晚年消灭崔氏政权,暂时夺回了王权,但是因夺权过程中过于依赖三别抄军系武人,导致三别抄军系武人迅速崛起,以林衍为首的武人在杀掉金俊等人之后掌握国政,迅速蜕变成为新的武人政权。所以高丽依然没有摆脱武人政权。这使得高丽王室对武人政权深恶痛疾,发展到最后不惜借师助剿,丧失国家武力也要消灭武人政权的基础。结果最终使得高丽王室崩溃。

      元宗:高丽第24代国王。本名王倎,后改名王禃。高宗之子,原来作为政治人质在大都生活。高宗死后,在忽必烈的帮助下回国继位。然而回国后发现高丽国政已经掌握在林衍为首的林氏武人政权手中。林衍等秉承前代崔氏武人政权的作风,依赖三别抄军,对蒙古持抵抗论。1269年,林衍起兵造反,废黜元宗,立其弟为安庆公王淐为高丽国君。这大大触怒了忽必烈,于是元军开始进攻高丽。1270年林衍及其子林惟茂先后死去,元宗复位,迁回开城。因惩于武人政权跋扈,下令解散三别抄军。结果大大激怒了三别抄军将领裴仲孙、金通精等人。于是他们组织部队造反,在江华岛拥立承化侯王温,对抗开城的高丽朝廷;后迁到高丽西南全罗道的珍岛。面对元军的围攻,三别抄一方面向日本镰仓幕府求援,另一方面也和元帝国谈判,要求元军先撤军才投降,并要求得到全罗道的国土。元军拒绝谈判,1271年高丽朝廷派金方庆、洪茶丘配合元军攻陷珍岛,杀死了裴仲孙和承化侯王温。1273年消灭了金通精的三别抄军余部。高丽王室终于消灭了跋扈了100余年的武人政权,代价是丧失全部的国家武装,彻底沦为元朝的傀儡。随后为了征日之战,受金方庆和洪茶丘的报复,高丽大肆征税,疯狂摊派赋役。导致王室人心尽丧,国家全面崩溃。1274年,元宗病死于文永征日前夕,传位于忠烈王。

      出现剧本: 苍狼的末裔

      金方庆:高丽出身的元朝将领,安东出身。高丽元宗时期就已经是将军。以配合蒙古军镇压三别抄军之乱起家。先后铲平珍岛和耽罗的三别抄军,从而受到蒙古赏识。被指定为海军将领指挥征讨日本的作战。准备作战期间金方庆和洪茶丘重收赋税,倍增赋役,使高丽困苦不堪。而且金方庆为逢迎上意赶进度,多用技术较为落后的,只能走江河的高丽船型代替可走大海的南宋船型。又苛责督工,使得船只质量极差,导致之后蒙古军在暴风雨来袭时损失惨重。1274年,金方庆率领东路军参加了文永征日之战,在战斗中击溃松浦氏的部队。随后因为战线胶着,又和洪茶丘起了矛盾,导致指挥失灵,被迫撤退。而在撤退过程中遭到暴风雨袭击,舰队损失惨重。战后,洪茶丘控诉金方庆谋反,后者被捕,险些被杀,最终被判处流放大青岛。后来因为高丽忠烈王赏识金方庆,在蒙古面前力争金方庆无罪,最终金方庆被判无罪,官复原职。

      1281年,金方庆参加了弘安征日之战,在战斗中累战不利,因疫病蔓延,不得不率军撤退。撤退途中再次遭到暴风雨。导致部队损失大半。不得不逃回高丽本土。随后金方庆受命在高丽为第三次征日做准备。1300年,金方庆病故。

      金通精:高丽武人,三别抄军之乱的领头者。原来是林衍的部下,受林衍呼吁,和裴仲孙等人组织三别抄军准备抗元。但因为元宗降服元朝,出诏书解散三别抄军。金通精等人大为愤慨。决心维护武人尊严,抗元到底。随后他和裴仲孙在江华岛拥立承化侯王温,坚决抵抗元军。随后他离开江华岛,去南部地区整顿三别抄军部队时,元军攻袭江华岛,杀裴仲孙。成功消灭了北方地区的三别抄力量。金通精于是聚集三别抄残部逃到济州岛,继续对抗元军。他使用游击战术,反复袭扰元军和高丽王室部队,使得整个高丽南部地区几乎不为开城所有。高丽王室不得不求取元军协助,而正准备征日的忽必烈也不能允许高丽这个重要的前哨据点有任何异动,于是大量动员元军赶来高丽。1273年4月,高丽-元联军攻陷济州岛,金通精自杀,三别抄军覆灭。三别抄的抗元斗争,使得元对日本的军事讨伐大大推迟了。而金通精本人也因为这段历史,被后世人认为是民族英雄。在李朝成立后官修的《高丽史》中,武人政权时期的全部武人,上至郑仲夫,下至林衍。全部被定性为叛逆。仅金通精和金方庆两人被定为义士而受到传诵。

      李成桂:李氏朝鲜的创立者。朝鲜王朝的开国之君。1335年出生于朝鲜咸兴地区,父亲本是元朝的将军。在恭憨王北征时归顺高丽,因此获得提拔。李成桂也因此受父萌,仕途坦荡。李成桂出身行伍,很有军事才干。因此在高丽末年外患极重的乱局中正是如鱼得水。1361年李成桂击破朴仪叛乱,崭露头角。1362年李成桂率兵参加了夺回朝鲜西京的战斗,在战斗中表现勇敢,得先登之功,大破占据此地的红巾军。从而声名大噪。随后李成桂又在国内平叛和抵抗外敌率领高丽军取得一系列胜利,尤其是1380年的荒山之战中大破渡海而来的倭寇,使得李成桂成为高丽的民族英雄和政治新星而倍受瞩目。李成桂因为家族出身并非是传统大族,因此结交郑道传、赵浚、尹绍宗等新派人士,形成了新的政治集团,和传统的高丽权门集团有了冲突。传统权门集团因为和元朝有很大利益关系,因此在元朝溃灭,明朝崛起的背景下,唆使高丽军和明朝开战。李成桂反对无果。被迫领军出征明朝。但是李成桂进军到威化岛时,发现粮饷不济。于是李成桂下定决心,率兵造反打回开城。史称“威化岛回军”。在威化岛回军后,李成桂夺取了高丽政权,大肆肃清传统权门人士,建立起他自己的武人政权。

      李成桂武人政权对内任用新派人士,颁布科田法,重建了国家经济和权威,其本身的一系列军功,也使得他颇得人心。1392年,在众人劝进下,李成桂废高丽王室后登基,李氏朝鲜王朝正式开始。

      出现剧本: 出现在西域的狼

      恭憨王:高丽的第31代国王。1273年高丽-蒙古联军在镇压了三别抄军之后,高丽国家武装丧失殆尽,不得不全心全意作为属国而屈从于蒙古帝国。按照蒙古-高丽条约的要求。高丽的庙号制度从元宗后废止。陛下改为殿下,太子改为世子。按照约定,高丽世子要到元大都做人质,娶蒙古妃子,在元大都以蒙古人的方式长大 成人后,方可回高丽。因此高丽此时是XX王,而不是传统的X宗了。

      恭憨王时期的高丽,正赶上中国红巾军起义,导致外患极重。北有旧元军势力和新兴的北方红巾军势力。南有倭寇反复入侵。导致高丽国政混乱不堪。高丽王室不得不依赖武人私兵。使得已经平息下去的武人政权再次复兴。同时由于高丽长期以来作为蒙古的属国,使得高丽王室不得不把自己绑在日落西山的元朝身上。为了加强王室权力,恭憨王任用辛旽等人进行改革。辛旽的改革主要以查访隐田并将其没收入国库,解放奴婢为主,结果大大触犯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导致最后辛旽改革失败。改革失败后不久,1374年,恭憨王遭到宦官崔万生等人的刺杀,被弑身亡。

      崔茂萱:高丽末期的技术家和海军将领。1325年出生于庆尚道永川的一个官宦人家。幼年时就精通汉语,并喜欢制作东西。随后凭借家族关系结交了很多中国商人。高丽末年时因外患极重,导致国家混乱不堪。崔茂萱因此立志要引入中国的火药来强化高丽的武备,抵御外敌。起先他在碧澜岛地区学习火药制作术,但不成功。最后他结识到一个真正会制作火药的中国商人李元。崔茂萱出重金,在李元的教授下终于掌握了火药的制备技巧。1376年,崔茂萱成功制备出火药,随后将其献给高丽朝廷,获得朝廷很大支持。从而官运亨通。他任官期间大力改进高丽海军,建造战船,强化武力。1380年,崔茂萱作为高丽海军副帅,携带自己制备的火药配合总帅罗世在镇浦击破倭寇船只500余条,取得镇浦海战的辉煌胜利。随后他的火药被高丽海军多次用在抗倭战争中,都取得巨大战果。因此1395年崔茂萱死后,其子崔海山袭其爵位,依然得到了新成立的李氏朝鲜的重用。当代韩国海军也将其下属的张保皋级潜水艇中的第三艘命名为“崔茂萱”号,以纪念崔茂萱的成绩。

    • 家园 中古时代的有限战争和蒙古破坏严重的原因

      古代人没有现代的和平意识,所以绝大多数时间里古代国家都处在战争中,但是“盗亦有道”,并不是所有时间都可以打超限战的,比较典型的如日本的战国时代,日本武士是十分残忍的(从他们在朝鲜搞的耳冢之类的就能看出来),但是大部分日本的战国战争都错开春耕,毕竟如果农业彻底毁了,武士自己也活不了。

      古代欧洲的骑士战争、印度的土王战争,极其强调战士个人的武勇和单挑,实际上类似战争游戏(骑士尤其如此,没有真正的战争,他们就搞马上枪术比赛)。

      而且战争也有一些大家默认的底线原则,比如不杀降、不故意破坏公共设施,不袭击和战争无关人员,不是没有人破例,但是破例者还是有各种形式的惩罚的。有的也很严酷,最近看的 低地国家史,有骑士抢劫农妇的两头牛,被连盔戴甲投入大锅煮死(比曹操狠吧)

      蒙古侵袭对所到之处的破坏,是古代社会顶级的,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 蒙古人是对农耕文明隔阂很大的纯游牧人,他们的 “规则”与他们的敌人差别很大,因此除了主动跪舔的喇嘛,几乎所有邻国都主动的顶撞过蒙古佬(朝鲜和日本都把蒙古使节砍了,南宋在和蒙古结盟之后搞了个端平入洛,之后又囚禁蒙古使节郝经。更不用说花剌子模人把蒙古商队几百人杀光,“此而不诛,兵奚何用!”),也因此遭到极其残酷的报复

      2 很多蒙古人不理解农业的用处,经常想杀光或掠走定居居民为奴,空其地放牧——他们真的在乌克兰做到了这点,克里米亚汗在几百年之内,经常扫荡乌克兰,不让农民舒服的定居,结果是培养了和他们一样剽悍和残忍的哥萨克。当俄国支持哥萨克反攻倒算之后,乌克兰很快变成俄国的粮仓

      3 对于很多适合放牧的地方,蒙古统治把部落政治的特点引入了政治系统,破坏了原来农耕文明的集权官僚制,使得这些国家无法建立统一的国家,而是经常陷入内战

      4 成吉思汗本人是伟大的军人和极其残酷的暴君,而且他理解了现代意义上的总体战,其战争不是类似传统游牧民的 经济性的战争,而是要彻底摧毁敌人的政治战,因此蒙古人的杀戮带有明显的毁灭性,对于其敌人是要灭其种族的(比如西夏)

      5 对于最倒霉的中亚和伊朗,由于其土地干旱,绿洲农业建立在精细维护的水利设施上,蒙古入侵这里较早,杀戮最狠,导致原有设施几乎无人维护,更不用说很多故意的毁坏(决阿姆河淹玉龙杰赤,毁帆延城等。之后学成吉思汗最像的是帖木儿,毁掉锡斯坦的鲁斯塔姆水坝,使锡斯坦成为废墟——锡斯坦是伊朗文明的起源地之一,王书里写的列王主要就是在锡斯坦和呼罗珊活动的)

      而且之后,很多游牧民进入伊朗和阿富汗,本来伊朗高原的条件就是农牧兼营的,但是传统伊朗文明是亲农业、反游牧的,游牧的土兰人在拜火教传统中都是妖怪性质的。而蒙古入侵之后,各游牧部落左右了国家的政治传统,萨法维帝国虽然短暂建立过集权统治,但被阿富汗人摧毁,等到恺加部落再次统一的时候,伊朗已经衰落的被毛熊反复蹂躏啦,而部落对政治的影响,那是直到巴列维时期建立现代正规军才消除掉。

      所以俄罗斯和伊朗都对国家历史上被蒙古统治的时间视为耻辱

      “他们来了、他们杀戮、他们劫掠、他们离去了”

      在这段凄惨的时间内,波斯文明遭到极度的摧残,本来呼罗珊和河中是伊朗文明的核心之地,萨曼王朝时期波斯文化的复兴就在此,菲尔多西、阿维森纳、花剌子密(代数学始祖)都是中亚和东伊朗人,木鹿、巴尔赫在蒙古入侵时被祸之惨,你比我熟悉啊(著名诗人阿塔尔就是死在蒙古侵袭的乱军之中)

      伊朗近现代的政治结构游牧化,以及政治中心西北移(到阿塞拜疆的大不里士去了)都是蒙古入侵的结果

      在混战频繁的时代,唯一能够一定程度制约汗王的就是神棍了,不光是火狱的威胁,神棍们也是逐渐有了武力的,随着汗王们都变成绿教徒,神棍们也像西欧大神棍一样,有了认可汗王合法性的神权,反正汗王们喝酒吃肉看画淫乱惯了,如果他们再无休止的破坏农业,给他们一个“不虔诚、违背真主”的罪名是很容易的,然后就可拥立另一个发动圣战啦

      叶尔羌汗国的神棍、卖国分子大小和卓的爷爷阿帕克,投奔西藏大神棍,勾引博硕克图汗噶尔丹(这可是信喇嘛的汗王)灭叶尔羌汗国,自己做了伪政府首脑,以上供大量粮食和白银为代价建立依附于准噶尔汗国的傀儡政权。

      所以神棍们也不能小看的,而且叶尔羌的神棍一般都是从河中地区来的,有一个汗王驱逐了反对派神棍,这厮逃回中亚避风头,不久汗王遇刺,神棍施施然返回,大讲:这是真主的旨意

      当然,我天朝博格达汗派大军前往,把忘恩负义的大小和卓砍了脑袋、大和卓的后人张格尔作乱则被送往北京剐了,后来张格尔的后人随从阿古柏入寇,好像他们内斗先被干掉了

      想那大小和卓帅数万人马围攻兆惠千余人于黑水营,数月不克,所以这等跳梁小丑,并不真的可怕,应对得当,还是很好灭掉的。但是他们能生,代代不绝却是大麻烦事,那阿帕克和卓的坟至今还在

      是当地人朝拜的一个胜地呢。(清廷随狠,却也不愿和神棍结怨太深——这时候却要抱怨蒙古人当初手还是不够狠啦)

      通宝推:李根,nvda,witten1,五藤高庆,发了胖的罗密欧,金口玉言,联储主席,赵沐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