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舌尖上的蛮夷 (1) -- 石头布

共:💬136 🌺720 🌵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目瞪口呆地表示真心没看懂.......

        可能要看下一篇了才懂吧。

        女兵是为了政治正确啦,我们立国就开始的“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宣传不是走形式的,现在中国女性当全职主妇出门都不敢理直气壮,让女性在战斗部队里有一席之地不是很自然吗?如果女性进入战斗部队是因为男性体质不行的话,那美帝岂不是有断子绝孙之虞了?

      • 家园 不错。以前从没这么想过。。。

        推荐一些菜单看看啊

      • 家园 开头还行,后面有点跑调了...
      • 家园 部分观点不赞同

        让妇女进一步承担社会责任和人口结构的关联比较小。至少不是决定意义的。

        不过您的文章很有趣。请继续。

    • 家园 和一个

      一直以来就对饮食男女的各类经谈不以为然,认为这里面的的误导太多,各类名目其后的目的不说也罢。

      一个让我产生这个念头的源头上我自己老父亲,近八十高龄,仍然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大口抽烟,而身体检查的结果血脂血糖比年轻人还好,但平时身体锻炼不曾有过,唯一异于常人的就是吃与睡上随意而来,而且还极其挑口,熬夜是习惯,简直与养生之道背道而驰。

      后来检讨之下,是这样认为的,人的身体需要什么,什么时候需要,自然会告诉你的大脑,唯一的良好生活习惯就是不要勉强自己的身体吃不想吃的东西,做不想做点事,而想吃的想做的,更不要勉强自己去禁止。

      简单的说,就是与自然界自洽吧,其他都是扯淡。所谓“美食”,真的不需要放到那么高的地位上,偶尔尝尝就是了,吃不到也不算什么人生遗憾。

      一个警惕是,现代的物质生活在各方面都有过分强迫的倾向,这与牟利是紧密相关的。人的感官刺激首当其冲,除了视觉,性,这些显而易见的方面,味觉现在更是被放在感官刺激的重要方向,说句不好听的,有多少资本现在是围绕着每个人的舌头做文章。

      但是话说回来,感官刺激毕竟还是比较低层次的人的需求,因此靠《舌尖》来鼓舞民族自豪感的想法,还是不要有的好。

      • 家园 健康靠自己

        确实外界误导的东西太多了,太多利益纠葛掺杂在里面,食物生产工商化了嘛。

        所以就得自己做研究了。我是三十出头遭遇健康大滑坡,到处寻找逆转之道,尝试了很多办法,才最终走上革命的道路。说实话,这方面国外人民群众的革命思想远比国内的活跃。

        • 家园 因为欧美物质丰富的时间比中国早

          这是人类历史从未有过的“物质极大丰富”现象,中国也没有。与此配套的是,西方提前出现一系列“现代生活习惯病”以及早衰的问题。痛定思痛,就有人从现代医学外另找出路,于是就出现针对一日三餐吃好吃饱、吃肉吃牛奶等就是营养、“能吃就是好”等等传统饮食观念的革命。

          国内还弥漫着解放前以及六0年“饥饿”的阴影。虽然年轻人没经历,但老一辈的经验教育还是有影响的。

          比如我妈经历过60年“三年自然灾害”,刻骨铭心。当时发誓以后富裕了煮饭要煮得多多的。结果,我家每天都有剩菜剩饭,能剩好几天。再结果,我爸得了胆结石(之前我妈挺为我爸终于能吃胖开心的),可怜他六十岁(?)拔牙还能重新长的好身体;我和我弟都胖了(她认为能吃就是好,在她影响下,我们在家总是吃撑),于是才过三张,我有了胃病,身体全面下降早衰。佛教说因果轮回,不用死后看,贪吃的下场就是饿死鬼,迟早会得吃不下东西的报应!(说我家的人呢!象我弟就是,一上桌子就不要命的吃,又没人抢,家里人怎么骂都改不了,除了一些说起来凄凉的原因,我妈的饮食观也有影响)。

          我骂了好几次,吃不完就扔!说现在不是没东西吃的年代了,你这样是把垃圾往肚子里塞。现在家里饭煮得少一些了,剩菜还是天天有。根深蒂固了,没办法。

          我断食后,身体出现惊人的好转,家里人看了后,都接受了,虽然偶尔嘀咕一声。

          • 家园 小时候,俺家的口号是

            “宁可撑死人,决不占着盆”,就是说不剩饭,饭做多了也要吃完,这是俺爹的口头禅。他们那代人觉着能吃撑着是很幸福的事情。

            俺爹虽然年轻时吃不太饱,却生得身材高大,骨骼健壮,俺家兄弟两个身高和骨架都没能超过父亲。

    • 家园 .

    • 家园 我赞成吃得淡些

      但不调味的菜要想成为“美食”,对食材本身的要求高些,对味觉敏感程度的要求则低些,而并非相反。

      实际上,对待高品质食材,中西餐都倾向于用极简单的烹饪方式和最低限度的调味。这并不是新鲜事。

      人们爱调味,是因为高品质的食材不易得,同时又难以容忍粗劣的口感和味道,因此需要你所说的“炮制伪饰”。

      另外,也要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带来的影响。作为湖南人,我在家的时候如果不吃辣,真是很难受,哪怕我们家盐放得极少。但到了许多别的地方,吃辣又变成一件难受的事了,身体会不舒服。所以,对味道的追求,也不好统统都说成是贪欲哦

    • 家园 才看到石头布兄这篇文章,

      “自从悍然叛离祖国的"舌尖文化",已有六载,后果出人意料地严重。走路步态都变了,瘸了? 嘿嘿,不是。以前偏跟,很费鞋,现在步速飞快,鞋穿了三年多鞋跟却完好如新,奇哉怪也......”,这些“结果”是多因素干预下产生的结果,不能单一的归因于食物的改变,食物因素重要,但绝对不是唯一原因,可能更重要的原因是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内生激素的自然变化造成的,40岁左右是壮年,为何称之为“壮”,正是人一生的高峰值所在之时,经济条件,社会压力也是比较小的时候,再往后走,就是所谓的“中年危机”了,到时候兄台再回看一下这篇文章,或许就能有新的视角了,当然,不排除现在就有新的视角。

      • 家园 提供一个支持石头布的证据

        摘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178a2b0100mwpb.html

        我就自己慢慢注意饮食,注意和人讲话不讲得太多、伤到咽喉。北大的食堂很多,菜很好吃,有许多菜里放了辣椒的,此前虽然知道吃了不舒服,仍然忍不住去吃。此时不敢了。有时咸一点也会不舒服,我就在菜里泡上免费汤,把味道冲淡,因此大家看我每次打饭都是汤汤水水满满一碗。这样做了之后,短时间并没有成效,大二上学期有一段时间咽炎非常严重,连续一个月都在感冒,身体虚寒,要穿很厚的衣服。但我坚持这样用功,慢慢由粗到细,就对自己的身体有一种感知,知道什么时候适合吃什么、做什么。此前因为欲望很多,往往这个菜不吃了,又点了另外一个比较好吃的菜,常常这样骗自己,结果每回都要或多或少难受好几天。

      • 家园 有没有别的因素,还是要石头布兄来说

        至少目前你俩说的,论据论证都不充足。

    • 家园 舌尖上的蛮夷 (2)

      有的朋友可能纳闷儿: 你吃原味食物,就吃成如此牲口了?俺也觉着不完全是,但必须从调味这件事说起。

      人是万物之灵,挑食是对的。追求就两个:

      1富有营养(比如肉)

      2易于消化(比如水果)。

      指标2的原因是:消化是耗费资源的。四个最损元气的事情是。。。 不是东北人讲的那个四大累,而是

      怀孕

      发烧

      长期重体力活动

      长期大量进食

      所以人对食物的选择原则是:以最少的消化努力,获取最多的营养。 食物的天然味道和那两个指标是成正比的, 味道加上体内此种营养素的稀缺度和体力状况,决定了胃口, 胃口决定进食量。这是个精密协调的优化机制。比如,第一杯浓糖水都是好喝的,第二杯就不好喝了,虽然味道是一样的,任何营养素过量了都是毒物,所以身体关闭了胃口。 不过,超重的人还会觉得好喝, 因为他的那个机制不好使。

      如果对味道进行伪饰和操弄,就会产生不合时宜的胃口。往往吃得过多,或者以次充好而不知。 比如所谓"下饭", 就是借助菜的盐油之味所营造的肉的幻觉,把饭哄下去。千百年来都这么做,而不知道这实际上是在做啥。古人这么做是无奈,可以理解。 但是今人在营养过剩的情况下,依然变本加厉,花样翻新地做类似的事情,还标榜为先进文化,就不能苟同了。

      伪饰的味道还会造成营养缺乏,因为味道好似含有某种营养的食物,实际上不含。出于对它的渴望,会继续猛吃,造成更严重的缺乏。消耗了巨量的消化资源,却收获了营养不良。 有的人如果不“好好吃上一顿”,就一整天过不舒服。 如果晚上不“好好吃上一顿”,就睡不踏实。 俺对这种感觉很熟悉,因为自己以前也是这样。其实这就是营养缺乏造成的心理焦虑。比如人的大脑眼睛和生殖腺都迫切需要高质量的饱和脂肪,但你顿顿吃的都是高温下高度氧化的植物油, 就会收获这种效果。合理的饮食满足了身体的所有渴望,对食物的心理就很平和,经常处于吃啥无所谓的状态, 甚至于吃不吃都无所谓。

      在纬度种族和食材相近似的情况下,对食材的炮制伪饰较甚的民族体质相对较差。你在欧洲可以看到例子,东亚也是如此。

      通宝推:纳米小洞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