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请教一个问题:什么是美? -- 懒厨

共:💬18 🌺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请教一个问题:什么是美?

    多谢老轧前两天奉上这么多美图,但同时又想到这几个问题:

    为什么有些照片/画看起来就是美?

    为什么有些看起来就是俗?

    这美跟俗之间有没有标准可言?

    为什么有些人的鉴赏能力比不上另外一些人?

    恳请诸位赐教。

    • 家园 美感是个人的东西,有自信,无须盲从。
    • 家园 科学的解释好像和环境以及遗传有关

      记得《参考消息》讲解过

      美和不美主要还是人类长期生存总结下来的经验

      例如食物的美味和苦味算是原始人长期实践中

      分辨食物是否有毒(能不能吃,吃了会不会拉肚子)的

      一个简单标准

      美妙的声音或许像庄子所说是严寒夏日里风吹树梢带来的清爽

      使人感觉很舒服

      美女按原始人的标准就是身体健康的表示

      属于优质配种对人类繁殖有好处

      如此美的概念随着文明变化几万年下来

      到如今好像不再和生存有关联了

    • 家园 你且等一下,我喝完手里这瓶酒就做回复!
      • 家园 呵呵,想必是瓶“美”酒!
        • 家园 【酒后真言】Highway的艺术观 -- 试答懒厨老弟

          想完满的回答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使命(mission impossible)”。当你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感觉你面对的就是令狐冲甚至是风轻扬,你一说话,一出招,破绽立现。对方可以一句话就把你顶回去。其实不用说对方了,我自己都能找到我想阐述的每一个观点的漏洞。所以想了想,我还是避开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从侧面描述一下好了。

          在这个“艺术”,或者是推而广之的“美”的问题上,我感觉觉着似乎有两伙人,持着两种观点。简单的说就是“相对论”,还是“绝对论”。或者可以这样说,“美”的问题是个“主观(subjective)”问题,还是个“客观(objective)”问题。

          先说“相对论”.

          “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个Moving target。根据时间,地点,你面对的对象,文化背景和教育程度而变化。这个好像是显而易见的。老外喜欢的东西我们未必喜欢(他们喜欢的亚洲女孩我们看着都是丑八怪),孩子们喜欢的东西我们未必喜欢,我们喜欢的东西老人们未必喜欢,过去人们喜欢的东西现在人们未必喜欢,现在人们喜欢的东西将来人们未必喜欢。杨玉环过去是倾国美人,现在呢,胖墩墩的很可能都嫁不出去。猫王的鬓角那时候擎时尚之牛耳,风靡一时,现在如果谁剪个那样的样式,那简直就是个笑话。凡高一生潦倒,画的东西连颜料钱都换不回来,而现在却价值连城,一幅小东西轻悄的就买出几百个million。

          法国人有句谚语--“唯色与味无争”。意思就是颜色和味道没什么好争论的,纯粹是个人喜好。其实何止是颜色和味道呢,好多东西的确是personal perefence,没有什么道理好讲。就像那首歌曲唱得那样“莫名的我就喜欢你,深深地爱上你。。。”

          好,再看看“绝对论”

          “美”是可以跨越时空,跨越地域,跨越文化的。李安获得奥斯卡后曾说,他的英语并不好,但是并不妨碍他和美国同行交流,他认为他从事的艺术创作是超文化的。教育背景和语言不是一个障碍。BMW的总设计师曾说“It's beauty then, it's beauty now”。意思就是如果一个设计是非常杰出的,优美的,那么过去看着美,现在看者还美。这种美不会因为时间而流逝,它是跨越时间的。这可能也就是好多艺术家孜孜以求的所谓的“true beauty”。

          事实上这种美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就像古希腊的雕塑,古罗马的建筑,现在看来一样那么辉煌,那么炫目。全世界的人们似乎都认同,几千年了,似乎没有更改。巴赫,贝多芬的名曲似乎也没有随着时间和地域而褪色或贬值,成为“永恒的经典”。

          OK,那么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到底在哪里?到底是哪伙人说得对?

          Well,不好意思。到这里我还得把马克思老人家的“辩证法”请出来。上面两种观点说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他们看起来是对立的,实则又是统一的。把这种观点对立起来看,搞成非此即彼,相互排斥那是片面的,孤立的,形而上学的,stupid的,什么什么的,什么什么的的,什么什么的的的(此处省略300字,手懒了,就此草草收笔吧。要不一会儿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再说什么了)。

          何时俗,何时雅?何时俗了成了恶俗,难登大雅,何时俗了又曲径通幽,修成了大雅?何时质朴显得幼稚肤浅,何时质朴之极而又升华归真?何时无一定之规,可以兴之所至,恣意发挥?何时又匠心斧凿,中归依矩,气象森严?何时何何时,何时何时时......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才是问题的焦点。把握/应和了这个辩证规律的,才是真正的大师,创造的才是真正的艺术!

          Did I answer you question?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美是什么不好说,但美应该属于一个主观范畴

            这个主观范畴可以分为个体主观与群体主观。

            美应该是符合生命律动的。

            美应该是符合道德的。

            美应该是一个文化的表征。

            俗与大雅之间是无曲径主动可循的,俗只能被动地暗合于大雅。俗自有其不可裁剪的原生状态,除了浑然天成以外,无巧可借。

            艺术的创造过程可以把握于一心,艺术的创造结果却常常非出于本心,普遍的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是“遗憾的艺术”云云。

            特意说点反话,争取造成个Brain Storm.

          • 家园 呵!这个人两天前还说自己没文化?!
          • 家园 想起了阿西莫夫的帝国里的一句

            大意是:"我们用电脑分析了大使的整篇谈话,结论是零,就是通篇话什么没说...."

            :)开玩笑的,你自己都说MI了,想想某些土著以长脖为美......

          • 家园 其实人类是有着共同的审美标准的

            就拿美女来说吧,虽然老外看上的东方美女在我们眼里丑的可怕,我们倾心的番婆在人家那里可能也不咋地,但是身材是骗不了人的,这点上恐怕大家的要求都差不多吧.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共性"吧.

            轧轧你还是把签名换回来吧.

          • 家园 真是喝得有够高

            嗯,我是说水平够高

            给鼓鼓掌再送朵小黄花

            • 家园 叫您见笑了。这个问题不好说清楚,写了没十分钟,就想

              开溜了。写得太累,不划算。

              这些话题还是和朋友们“煮酒夜话”比较好,一边喝,一边聊,夜色阑珊,把酒临风(最好能让Grace中间给上点小菜,夜宵什么的!)。Man, isn't that great!!!

          • 家园 越来越多问题了

            您说的相对,绝对,似乎是时尚和经典的比较,可以用来解答一个其中一个问题,标准似乎还是存在的:时间。美的程度似乎可以说与时间成正比。似乎还有另一个标准:与认可的人数成正比。

            这种标准不知对否?

            小弟研究问题喜欢对比,比如一个专业的摄影师和一个新丁去同一个地方照相,其结果几乎可以肯定专业摄影照得较美,自然是因为手法不同,为什么手法不同,会导致众人的感觉不同呢?

            • 家园 认可的人数 -- 这可以说明一个东西是否popular。

              但popular的东西是否真的就是“艺术”呢?有的是,有的可能不是,有的我们无法断定到底是不是。

              很多大师目光深邃而又前瞻,并不为世人接受。慢慢的,我们才赶上他的脚步。这就是“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一个例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