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侃侃而谈道德经(73) -- 唵啊吽

共:💬10 🌺4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侃侃而谈道德经(73)

    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勇,这是今字,从甬从力;古字不同,古字是从甬从心,即力字底古做心字底,表示心气十足。古字比较贴切,勇是一种心理素质,和力无关。有力量而敢做不叫勇,无力量也敢做才叫勇。如朝鲜战争,美国有原子弹,有二战大胜取代英国登上霸主的余威,武器先进,有原子弹,有如此力量而把飞机开过鸭绿江,这不叫勇;而中国经过百年屈辱,百年内忧外患,被鸦片毒害成东亚病夫,刚刚打完抗战和解放战争,一穷二白,这时候也敢跨过鸭绿江与十八国联合部队开战,这才叫勇。这和力量无关,是意志决断力,是心力,不是体力。《說文》,氣也,讲的就是心气。67章:慈故能勇。讲的是心态。。《玉篇》果決也。讲的是决策速度,讲的是能否定下决心。敢,甲骨文是手(右边的反文傍)持猎叉(左边下部)刺野猪(左边上部),就是冒险进取的意思。《说文》进取也。持叉猎猪,讲的是胆量,敢不敢冒险。第三章: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不投机取巧,不贪不义之财,就不会去冒险。《战国策·燕策》人不敢与忤视。讲的就是胆量。就字面上解释,“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就是快速决断冒险的多有意外死亡,而快速决断不冒险的则比较安全。就文章上下文来来看,以末句“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连起来看,“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就是说遇到机会就不失时机捞一把,难免“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而老老实实安分守己才可保生活平安。这讲的就是慎独,是厚道。当没有人看见的时候,做出不道德的事情,自以为得计,终会身败名裂。“勇于不敢”,就是慎独,就是“莫伸手,伸手必被抓”。“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就是老子告诫不要起心动念,不要见利忘义。或者说,如果能够逃脱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是否就什么都可以做了呢?西方强权政治就是这样,只要能够摆脱制裁就无所不为,只有要足够军事力量不受其它国家制约,就什么事情都敢干,可以发动战争侵略占领他国,使用武力要他国割地赔款,奴隶贸易,殖民占领等,都是“勇于敢”。现在很多人喜欢美化西方殖民占领的“冒险精神”,我看老子是不喜欢西方这套的。

    “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此两者就是“敢”和“不敢”,“敢”而冒险贪利终究是害,“不敢”而慎独和厚道才能善其身。30章: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善果不能靠强力攫取。42章: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天道好恶是什么呢?77章: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不争而善胜”,22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言而善应”,56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在他那个时代显然对通讯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自然经济男耕女织无需太多的语言沟通,合作的事情相对简单,做出来,大家看在眼里就可以合作互助。“不言而善应”也可以说是今天说的肢体语言,所谓不在于说什么,而在于怎样说,老子干脆不说只做。“不召而自来”,不用别人说自己就会去做,这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很有今天个人自由的意思,但老子不以为个人只为自己的利益好恶行事就是个人自由,而是个人知道什么是合乎情理合乎道德就会自觉地去做才是真正的人类社会中的个人自由,这是老子的理想社会,老子的无政府主义的理想社会。繟,坦然,“繟然而善谋”,策划不基于勾心斗角才能有有效计划。这几句是老子“无为”的“顺其自然”的应乎天道的行为准则。64章的“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可以把上文的“敢”与这几句的顺应自然的“无为而为”联系起来。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恢恢,宽阔广大的样子,《庄子·养生主》: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以词句结尾整章,初看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的道德说教,细看却是理性思想开放的讲道理。“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是总结对世事的观察,是此章论证所基于的事实根据。“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求索的疑问。“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是讲述在“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的社会规律下应该遵循的道德行为,结尾结论讲的是不按照道行为的话最终躲不过“勇於敢则杀”的后果。这是人本主义的理性的思想自由的劝善,于西方一神教的宗教劝善方法完全不同,一个是说理一个是诉诸对上帝的畏惧;也与西方“理性思维”得出强权政治丛林法则的国际准则的结果完全相反。

    关键词(Tags): #老子#道德经#侃侃而谈道德经通宝推:山有木兮,
    • 家园 探讨一下

      天道无常,上天并无好生之德,一切只能靠自己。

      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则技术不能发展,武器发展到今天几乎已经成为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了,没有钱学森没有两弹一星,民族在丛林世界里,难以生存。

      道德经能感化所有人,但是我们或许应该考虑所有可能性,包括三体人、半兽人之类。

      太上老君或许没有考虑到阴与阳、物质与意识同等的重要性吧?

      • 家园 不尚贤不是不讲科学技术

        太上老君不是说当美国用核武对着我们的时候,我们却蒙着眼睛说不要钱学森。

        他在说,如果大家不尚贤,就不会有美国用核武对着我们这种事发生。

        • 家园 我觉得老君是非常入世的哲学家

          他不会假设。

          道德经的第一层理解正是你的第一句话,当被瞄准的时候,我们要认识到身体的虚无,生与死的虚无,有开始就有结束(matrix)

          老君说,恬静为上。

          孟子说,生于忧患。

          我读书不精,豫兮犹兮俨兮涣兮,希望能解惑。

          • 家园 不好意思,一孔之见,觍脸表达

            豫兮:迟疑的样子哦

            犹兮:警戒的样子哦

            俨兮:严谨的样子哦

            涣兮:散漫的样子哦

            老子无所谓假设,就是在说道理。

            老子在我读完看不出是道德经,如果说是道经倒是没问题。

            你这个我没有看懂:

            道德经的第一层理解正是你的第一句话,当被瞄准的时候,我们要认识到身体的虚无,生与死的虚无,有开始就有结束(matrix)

            恬静为上应该是个原则,但不是处理问题的方法。

            你说老子“恬静为上”,又说孟子“生于忧患”,但是你的标题是老子“非常入世”,连起来,也使我看不懂你什么意思。

      • 家园 西方价值观和华夏价值观不同

        武器不是决定性因素。入小米加步枪打败美式装备。一穷二白的中国在朝鲜战场摆平一代霸主。两弹一星功不可没,武器不是决定因素但也很重要。

        中国技术发展一直是全球第一,直至近代。中国造纸、航海、火药、罗盘都是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大的技术发明。西方近代得逞一时,也就是三百年,和中国一个朝代的时间差不多。西方用来中国的航海、火药和罗盘技术进行全球掠夺。西方近代科学发展很快,不表面西方价值是人类终极价值。今天世界是西方价值主导的国际秩序,是强权政治,是战争。不能因为这几百年西方文明对人类科学进步的贡献而以为西方价值就可以成为人类终极价值。有西方价值建立的现代文明是战争的世界,是南北贫富二元结构的世界。老子的价值观更加接近人类终极价值。

        • 家园 continue

          造纸、航海、火药、罗盘正是难得之货;科举制正是尚贤。

          历史上,力挽狂澜的都是提倡黄老的圣贤。按照黄老,圣贤之人承平之年都和光同尘,泯然众人,需要乱世危机才挺身而出,……,一叹,百姓苦啊,都是刍狗啊。

          或许出路在于“道”和“儒”的中庸之道,人和物都要分等级。

          互为补充。

    • 家园 勇于不敢,很难很痛苦。是大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这里的“杀”和“活” 有可能是及物动词。杀什么,活什么,可能是系统,局势,局面。勇于敢,把局面僵死了,勇于不敢,棋能走活,后面变化万千。。。

      我在快要20岁的时候,做到过一次“勇于不敢”。太难了,那种无助迷茫,那种硬忍着的痛苦。。。又活了20多年之后回忆起来却忍不住为自己叫好了。关键是当时周围的人们大都在“勇于敢”。环境氛围气场信息,都拉着我的情绪,感情,甚至小部分理智(算计)也去勇于敢。

      后来细细地回忆过当时的各种挣扎,各种观察,各种思考,也许哪天应该贴出来?

      接下来,想到了一个问题:是不是有些情况下,需要“勇于敢”,例如家国存亡的时候,奋起以生命抗战,难道不该“勇于敢”吗?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难道不是大勇吗?

      我试试回答:这样的大勇,还是“勇于不敢”! 这“不敢”,是不敢贪生怕死,不敢卖国求荣,不敢苟且偷生,不敢。。。。

      所以,勇于不敢,还是更大的勇。

      证毕

      说了这么多闲话,正本清源地简单交待一句:老子说的勇于敢,是强行做为的意思。是与“无为”相对的愚蠢行为。强矫强扭,明明背势而非顺势,甚至要造势生事,野心阴谋。。。 这都是老子所不提倡的。

      后文有说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讲的也是差不多同一个意思。“坚强”,勇于敢,就自蹈僵死无生机之境地。

      关键词(Tags): #道德经
      • 家园 勇于敢和勇于不敢之辨在于提醒自己,勇是为了什么?

        个人看法:

        勇于敢和勇于不敢之辨在于提醒自己,勇是为了什么? 并不是哪一方有什么特别的。

        勇于敢,能坚定自己已有的价值判断,但易于偏执。 勇于不敢,是要身处局中时,能跳出局中,反思自身的信念,常识,经验... 是否有不到之处。 于雷霆万钧之势已成时,豁然一笑,轻轻放下。

        勇是engine, 不能控制方向。看似无可无不可间,而能选准方向,勇往直前,才是大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