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盘点一下印度LCA战机2011年的表现 -- daharry

共:💬484 🌺2946 🌵2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朋友,我没说关于笑不笑的话题吧。

          我贴这个文章的目的是科普一点航空知识,至于能看多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笑不笑那是军友自己的看法,不在我所讨论之列。

          关于你说不靠谱的地方我们可以探讨探讨。

          要说笑的话,我大笑。

          看看印度,多少次触及我国核心利益。

          就是在印度一侧摆了多少....,修了多少条路,多少个...机场,多少...直升机平台.....

          所以,麻烦你看完我说的,别误解,好吗?

      • 家园 内行看门道

        能冷静来评述一个大家都在笑的东西,真不简单。

    • 家园 成飞与沈飞,印度与中国,法国与印度,泼点凉水,不喜勿入

      这个帖子欢乐太多了点,XDJM们,谈谈个人读后感。

      1 成飞与沈飞

      现在成飞被捧得很高,加持了一大堆光环,其实真相仅仅是命运之神的手指的随意拨弄而已。

      当年一个接了J10,一个接了苏27,

      J10的资料少,成飞有了很大自主的空间,被迫摸索了很长时间,但是也锻炼了队伍。

      苏27的资料太多,数以吨计,主要精力用于消化吸收,当然队伍的自主研发能力就下降了。

      但这仅仅因为分配了不同的项目,和这两个公司关系不大。

      未来么,沈飞的平台好,成飞的队伍好,很难说未来谁更强。希望是华为和中兴。

      个人认为,苏27对我军更重要,关键点:航程。

      2 印度与中国

      LCA看来确实有点问题,主要原因看来是:指标高。

      但是就战斗机这种产品而言,几十年换一代,指标高,是对的。

      相比之下,我军队战术上讲求以奇制胜,但武器装备技术上极其保守,总是求稳。

      以正合,以奇胜,很经典,其中武器装备也需要“奇”。

      印度目前研制LCA,可能在某些难点上出了问题。

      不过,相比我们90年代,印度有大量海外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有大量海外外包经验的技术人员,有大量材料和技术可以进口,优势很多。

      复合材料等各种难点一旦克服,那么一支能攻关的研发队伍就不可小视了,LCA以后的衍生型号就不会让大家这么欢乐了。

      但是估计最大的问题是总体,项目管理,研制几百个零件的产品,和研制几万个零件的产品,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目前都做得不好,何况印度。

      一旦走过两三个型号的总体,项目管理,那就不可小视了,这个过程,需要时间。

      而这一段时间,没人会主动攻击印度吧,所以印度的局势比我们好。所以我们要更努力。

      3. 法国和印度

      有个河友说是最好的选择,我不敢苟同。

      我脑补了一幕幕喜剧,都是一个懒散的丈夫,和一个懒散的婆娘,把家搞得一团糟的故事。

      一个法国项目经理,一个印度项目经理,想起来,就很好笑。

      希望印度朋友至少把培训搞得好一点。

      选型不能只看价格,很多因素,要综合考虑。(如果印度这次是来了个太极,那么代价太大了吧)

      印度试图走市场换技术的道路,应该选美国。

      称得上体系的技术,美,德,日,希望还有未来的中国,第一还是美国。

      • 家园 其实J10的资料并不少

        从IAI花钱买回来的资料也能“以吨计”。

      • 家园 27这个平台得分情况看

        举个例子,研制27的时候,主要目标就是老美的15。为了在空战上对抗15,实际上是作了一些妥协的。比如为了控制重量而结构强度裕量留的不足,导致现在改多用途时,问题比较多。

        对于601,27这个平台是不是真好还得两说,首先是先进性问题。SU27和F15是同一水平的战机,但晚服役了很多年,这实际上是经过多年冷战,苏联实力不济的一种体现。现在这个平台已经开始落伍,沈阳那边还能吃多少年是个问题。重四已经丢了,如果海四再出篓子,那就只能玩无人机了。其次是这个平台是不是真吃透了的还得打个问号。11B换数字电传,换出了飞行员诱发震荡(PIO),还死过人,这说明气动这块601很可能还是没完全吃透,如果J16没有补强,那说明结构这块大概也是稀里糊涂。

        武器的奇正对于美帝兔子这等靠体系吃饭的庞然大物来讲并不那么重要。个人感觉以后我们会看到土鳖搞出越来越多性能比较均衡,但是高度信息化的武器平台,在整个作战体系中可以同时充当眼睛,耳朵和拳头。

        对于LCA演的这出机在囧途,个人的观点是,根本原因在于印度工业体系的完整性远远没有达到兔子的水准。兔子的总体工业水平有点儿凹(某地方言读洼),但是贵在几乎什么都有。这就具备了往前走的基础,具备了产业升级的条件。有了这一条,不论八爷,10号是怎么的磕磕碰碰跌跌撞撞,必然会搞出来,这是能力所及。

        您说的项目管理,我也认为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飞机设计制造这种大项目,的确可以关乎生死。但对于印度的飞机项目来讲,不踏踏实实的搞好一干的基础工业,项目管理再好也是个死。因为管理并不能无中生有,就像没有强大的粉末冶金工业,没有那最后的那一道神奇的挤压工艺,就造不出高等级的涡轮盘,也就没有高推发动机,这些技术是买不来的。

        • 家园 更正一下

          今天和一个搞飞行力学的同学聊了一下PIO的事情,我在上文的理解有误。PIO跟气动这块关系还真不大,主要还是飞控的问题。

          I类PIO本质上是线性人机系统震荡,主要是由于闭环系统时延过大,飞机和飞行员相位不协调引发的。

          II类PIO主要由飞控系统中某些信号饱和及附加滞后引发的,属于准线性。

          还有个III类,非线性的,没听懂。

          看来不是自己的领域最好不要乱说。。。

        • 家园 很有价值的回帖,推荐。

          兄的很多看法值得讨论,如复合材料目前问题虽多,但是代表轻量化方向,而且还有无人机的问题,而且各种产品的轻量化和整个国家能源战略匹配,可惜不想歪了大哈瑞兄的楼了,兄有空可开一个新帖,我来捧个场,此外请查短信。

          • 家园 工匠兄客气了

            昨天晚上突破了一个小小的难题,一时高兴,多说了几句。现在离开航空工业已经十年了,所知的确有限,贴子里面是一家之言,定有不当之处,还请多包涵。至于国家能源战略,这个题目太大了,也不是我了解的领域,就不献丑了。待会儿我会回一下大哈瑞老大的贴子,说一点点复合材料的问题,十多年前搞过的东西,似乎还记得一些,兄台感兴趣,可以移步那里。

      • 家园 兄台一定没有和sac的同志打过交道

        如果有机会多接触一下sac,cac,xac比较一下,就会知道为什么黑丝妹妹不嫁给我家长子了。

        • 家园 XAC的事儿告诉大家一下

          某重点型号去年年底进入攻坚阶段,具体型号就不说了,但XAC是分工是干什么的大家都知道.从老总到一般技术人员,全员搬铺盖进办公大楼,两个月没出大楼,饭菜食堂做好送到每个办公室.如此某重点型号保证了时间节点.某八股文章也说SAC有此作风,但本人听说SAC的爱好是跟军代表拉关系喝酒,跟集团的拉关系喝酒,结果呢.前不久SAC的经典型号,某八飞机,已经生产了几十年的机型出现重大险情,幸亏飞行员技术高,安全降落.此中隐情,不提也罢.

      • 家园 单单一句话,就看出楼上的对沈飞颇为偏爱啊!

        苏27的资料太多,数以吨计,主要精力用于消化吸收,当然队伍的自主研发能力就下降了。

        资料太多,自主研发能力就下降?这是哪跟哪啊!现代企业管理中知识管理,反倒成了“尽信书不如无书”啦

        当年做开发工程师的时候,碰到技术难题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去档案室找以往设计文件,吃透了,就“阔然开朗,更上一层楼”。靠自己瞎摸索,不知要到猴年马月才能突破呢。

        书到用时方恨少!

        苏27的资料太多,数以吨计,主要精力用于消化吸收,当然队伍的自主研发能力就下降了。

        照东北人的说法,那是在埋汰沈飞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