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中华文化的区别 -- 整合精神哲学

共:💬87 🌺481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关于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中华文化的区别

      关于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中华文化的区别

      看了wuzhide和fride等河友的一些帖子,很受启发,也谈谈自己对于世界主要几大宗教的看法。这些宗教的内核其实也可以代表当地人民的文化内核。

      由于近代中国落后,中国人的眼睛一直是盯着西方的,凡事首先想到的就是和西方做对比,下意识地把中国和西方的思想对立起来,忽略了世界上还有其他重要的文明形式,这样恐怕会造成一些观念上的失误,解释不通为什么基督教文化圈和儒家文化圈能成功工业化,而伊斯兰和印度则不能完全工业化。

      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基督教文化的核心是实在客体,印度文化的核心是虚妄主体,这两种文化才是对立的。具体来说,基督教文化的精神支柱和追求目标是作为实在客体的上帝或者科学规律和真理,而印度文化期待的是虚妄主体的精神上的涅槃。

      大致上说,基督教文化核心大致是75%的实+25%的虚,而印度文化核心是25%的实+75%的虚。所以西方人比较实在,发展出实在的科学,印度人比较虚妄,发展出心灵哲学。在看过印度人的壮观的心灵哲学大厦后看西方哲学,会觉得惨不忍睹;看过西方的精致有序的工业后再看印度的工业和工程,也会觉得惨不忍睹。

      伊斯兰文化核心相当于50%的实+50%的虚,达成一种静态的平衡,只是在文明初期未完全成型时有辉煌和活力,后来就进入超稳定状态。这是因为它的虚实平衡,平衡就幸福,没有发展动力了。而一旦被扰动偏离平衡,就会强烈倾向于回到平衡,为此不惜一切手段包括圣战。这种平衡也还只是世间的平衡,在平衡和失衡间轮回就是它的宿命。过程中有的人可以走出来,也有人走进去。伊斯兰文化虽然具有不少的实在成分,和基督教相差并不太远,但由于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对基督教文化和西方科学的排斥还是很大。

      锡克教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某种折中,大致40%的实+60%的虚,由于实在的成分较多,所以锡克教在物质上比一般的印度教地区富裕。

      中华文化的核心,相当于太极图,观察不同方向的直径可以发现,有时候是99%的实+1%的虚,有时候是1%的实+99%的虚,有时是50%的实+50%的虚,总之可以是任何比例。我用“泛易”来表达这一核心,泛带有“飘”和“奉献”的意思,也相当于“虚X虚=虚的平方”。虚实都属于世间范畴,虚的平方就是否定之否定,要高一个层次,既是大否定也是大肯定,可以算是一种动态平衡吧。

      中华文化并不与西方基督教文化对立,也不与伊斯兰和印度文化对立,而是在层次上高于这些世间文化的,所以以前能够吸收印度文化而没有什么障碍,现在也能吸收西方文明成功工业化。中华文化有时可以表现得比印度还印度,有时也可以表现得比西方还西方。不象其他几个异质文化,相互间往往本能地打得天昏地暗。所以伊斯兰文化和印度文化往往本能地排斥工业化。

      中华文化的这种高一个层次的泛易特点,使得它具有本能的普世情怀,会自然地适合全球化。

      当前的中国完成了初步的工业化,社会组织和经济政治都初步成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就是一种精神上的信仰。现在东风处于一种隐含状态,何时刮起来就要看时机了,不能随意的。

    通宝推:猪啊猪,唵啊吽,xiaobailong,Sheldon,jyzh,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这个比例结果有点由果推因的感觉在里面啊。

      具体说的话,比如为什么基督教就是75%的实+25%的虚,而伊斯兰就是50%的实+50%的虚?而这两者可以几乎可以说是同根同源吧

      • 家园 是的,是笼统的说法,没讲什么道理

        有点道理的,可能还要看泛易哲学www.fanyizhexue.com,不过那里面没有写伊斯兰教。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同根同源,的确如此。

        虚实的定义是,虚代表理性,实代表感性。

        基督教偏感性,体现在中世纪偏重信仰和天堂(大陆理性主义实际上是信仰主义,数学天堂科学天堂要靠信仰和激情去发现,冷酷的理性没有前途),文艺复兴以后偏重经验和实践(新教和英美的经验主义),两者都是感性的,前者是静态感性,后者是动静态合一的感性。他的理性是为感性服务的。

        伊斯兰教的理性对感性的约束比较重,理性不一定是“好”词,一些僵硬教条的理性也会是精神发展的障碍。伊斯兰教虽然也是信仰,又不仅仅是信仰,同时教条也很严重,所以感性和理性都比较重视,达到平衡,主体沉入其中时会感觉轻松舒适,不过约束太重会限制灵性发展,只有在其成型的初期约束没那么重时,有一段灿烂的时期。

        真正发明创造什么的,不是靠比较教条的理性,而是靠灵性或神性。

        • 家园 先生顺便把对理性的定义也说下

          还有神性和灵性

          俺对照着好理解

          • 家园 是这样

            教科书上抄的,注意最后一段提到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

            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错误观点

            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割裂开来,在哲学史上表现为唯理论和经验论。

            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

            下面的是我自己的定义

            神性:不经感官的直观性的客观认识,往往同时升起神圣感。和猜想显然不同,但实际生活中较难分开。神性可以通过定静来加以提升。

            灵性:灵活性。可以通过无我的修习逐渐达到和熟练。

    • 家园 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后,中化文化重获新生
    • 家园 任重道远

      1

    • 家园 中华文化也可以看成没有虚的成分

      用你这个百分比的划分法去看的话,中华文化没有多少真正的虚的成分,换句话说不属于这个行列,因此自然没有什么对立或统一的问题去解释了。

      让他们几个去争夺世上人的精神控制,中华文化等到他们搞定之后采纳即可(以前一直其实也是这么做的)。自己做不了主的事当然就不能随意了,只能等待时机。

      我猜中国人在李约瑟问题之后下一个要问的问题是中华文化为什么没有产生信仰。不过这个世界越来越世俗化,在物质世界巨大变化对精神领域的冲击下,这个问题也许永远不会被提到。全世界最后都用太极图作为精神指导也未为可知。俗话说,物质复杂了,精神就简单了么。当然,这个俗话是我说的。

    • 家园 而且恐怕基督教跟伊斯兰教比跟中华文化更为同质
    • 家园 与其说基督教文化实在,不如说是其中希腊理性文化的实在

      欧洲文明的幸运之处在于他们有希腊,要是没有希腊,基督教文化也差不多的虚,这方面的例子不用多举,看看东正教那块和埃及及埃塞俄比亚的一性论教派就知道了,苏联片《大地深处》(写罗蒙诺索夫的)里有所反映,教徒们甚至为划十字的时候是用几根指头杀个头破血流,至于一性论教派,当年埃及基督徒残杀女数学家希帕提亚的时候他们怎么个实在了?而希腊理性文化本质上是反基督教的,希腊本身为何从东罗马帝国开始完全陷入东正教神秘主义,在科学和艺术上再无任何大的建树,正是多亏了基督教的功劳。而作为后来西方强势文化主体的日耳曼诸族,在两希文化中又加进了他们自己的北欧文化,所以才能有所发展。因此你说得过于片面了。

      伊斯兰文明的发展被突厥人的进入,十字军及蒙古人的相继入侵打断了。突厥人虽然后来皈依了伊斯兰教,但他们本身的草原气质使得伊斯兰教更原教旨化,打断了伊斯兰教世俗化的步伐(我觉得有点像满洲人入侵并皈依儒教,打断了华夏文明近代化的步伐),而后两者的入侵则直接从物质基础上摧毁了伊斯兰教那些中心城市,如巴格达和格拉纳达之类的进一步发展,伊斯兰教地区丧失了文明中心以及世俗化的物质基础,变得越来越内向,偏执和保守。

      • 家园 虚实和动静是两对不同的概念

        你是否把上帝看成虚的东西了,这是误会,恐怕是非信仰者容易产生的误会。

        在信仰者看来,上帝是一个实在的东西,所以他们才会为几根手指划十字而争斗。

        希腊理性文化关注的是现世的实在,基督教关注的是上帝的实在,上帝和现世物质世界都是实在的。区别在于上帝是静态的,现世物质世界是动态的。西方历史不过是实在的动静合三阶段的历史。

        什么是虚呢?涅槃,空性一类的概念才是虚的,以虚为核心的印度也有动静合三阶段的历史。

        • 家园 问题是当你说“基督教文化”的时候实际说的是西方文化

          你的文中就是这么说的。你并不是在区别基督教文化与伊斯兰教文化,而是在区别西方文化与伊斯兰教文化,两者不完全是一个层级的东西。你说基督教文化的时候,既没有考虑东正教地区的文化,也没有考虑到中东古老的东方教会地区,更不用说很有特点的北美黑人教会之类。因此恐怕不是我误会了你,而是你自己首先就混淆了。

          我可没有说上帝是虚或者实,我只是在顺着你的定义来说而已,感觉你的几个“文化”的定义首先就混沌不清。西方文化中很大一部分是基督教的,但西方文化不等于基督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也不全是西方文化。至于说什么信仰者,非信仰者怎么怎么样的话,劝君最好不要这样说,这是很傲慢的说法。如果照你上文的说法,那么对于所有这些文化里面的人而言,哪个的信仰不是实在的?若说你可以以超然的身份去评价别人的虚实,我何尝不可以评价你的评价里的虚实?或者说你认为自己是所有这些宗教的信仰者,所以对它们评价起来就没有带上什么误会?

          • 家园 看问题要看主流。

            才能抓住问题的核心。

            我们前面的论题是"基督教的核心是实在客体",谈的当然是主流(新教、天主教、东正教),看起来你已经赞同了?

            关于傲慢,其实是你对宗教不了解,别人指出了事实,所以感到压力比较大而已,并不是别人傲慢。

            基督教神学理论,主流上以柏拉图哲学作为基础。古希腊文化和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没有本质矛盾,前者动态,后者静态而已。中世纪很多神学家同时就是科学家。直到现在科学最发达的美国也是基督教最兴盛的国家,超过了欧洲的基督教兴盛程度。所以基督教文化和西方文化就是一个层面的,从文化核心上,就一个:实在客体。另外注意,东正教主流的俄国科学也比较强。

            “而且恐怕基督教跟伊斯兰教比跟中华文化更为同质”这句话我赞同。中华文化是超越的,跟他们不在同一层次。

            “哪个的信仰不是实在的?”我就介绍一下,佛教的核心就不是实在的,所以佛教派别之间没有宗教战争。佛教的升级版禅宗的核心也不是实在的,所以禅宗甚至可以呵佛骂祖。

            对宗教要有了解,要有修行上的体验,才能给出恰当的评价,这是一个共识。“基督教文化也差不多的虚”这句话从宗教体验上看的确是错的,讲的是事实,跟傲慢没有关系,明眼人一看便知。

            你既然问到我,那么说说我自己,我的确对中华文化的核心有所体验,由于把握了其中的超越性,所以也幸运地也能够向下兼容,体验一下基督教等其他宗教,有体验而不执着,我知道他们在讲什么但不一定是其信仰者。这个其实跟我们讨论问题没有太大关系。你可以讲你的看法,我也可以讲我的道理。论坛嘛,看谁讲的有道理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