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来所谓“庚子赔款”办学,是美国退回骗我们的钱。 -- foursea

共:💬293 🌺5014 🌵21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三代培养一个贵族

                  没有想到胡适他们的奖学金那么高,难怪不萎缩。按照这个标准,现在美国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得提高三倍。梁思成林徽因这些大师,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书香门第,在国外学习期间生活还如此优越,那种气质不是乡下人出身的老毛能够相比的,无怪乎格格不入。解放前的那些大师们都是用钱喂出来的,和现在青年教师的待遇相比真是天壤之别。现在美国的教授,生活水平仅仅是小康而已。民国期间的大师即使按照今天的标准来看也可以称为贵族教授。

                  另外,美国对于科研基金的管理确实是有独到之处,比之老欧洲强太多。(老欧洲的偏见和傲慢太重)美国二战后能够站稳霸主地位,与良好的制度设计不无相关。

                  • 家园 毛 太祖和蔡和森被人忽悠了,搞了个山寨版的留学

                    他们参加了所谓的 留法勤工俭学 ,这个勤工俭学呢,政府是完全不给什么保障的,当时的政府就是官费生的钱也经常克扣,留日的学生甚至有向日本小店主借债度日的记录(后来该店主破产了,找到驻日使馆要债)

                    即使是如此,耗费也不少,据说留法的船票一张就200大洋。当时留法的勤工俭学生以四川湖南为最多,而这两地在北洋时代是战乱最频繁的,自然也不可能有保证的官方支持。

                    刚到法国时,还能勉强度日,之后每况愈下,大部分人都吃不上饭了;所以留法勤工俭学生中:蔡和森、向警予、蔡畅、徐特立等湖南帮、陈毅、邓小平、聂荣臻、赵世炎等四川帮,以及陈总书记的公子延年、乔年,还有先总理周公(周公稍微特别一点,他有私人资助,加上作记者的收入,还可以过的小资一点,但也好不到哪里去)等等,几乎包了大半TG的核心。

                    能不能培养贵族,俺不能确定,不过穷困的日子可以制造革命者,倒是真的。那批留法生中,山西阎老西、广东陈炯明想法凑了些钱寄去,结果山西和广东学生中TG就很少

                    太祖很聪明的没去,蔡和森则在法国变成了愤青,勤学不已,拒绝俭、工

                    • 家园 老美退伍军人的教育经费都是政府跟学校勾结忽悠当兵的
                    • 家园 没有无源无故的爱与恨

                      1

                      毛泽东父亲是贫雇农,后来作小生意赚了钱买了十几亩地,在人生的最后三年,按当时苏联标准算富农,按建国初土改定的标准,也就是个中农,不过因作生意,现金比较多,他父亲达到这个水平三年后两口子就先后死了,然后哥几个就破家革命去了.

                      2

                      刘少奇祖上留了六十亩地,按当时苏联标准算地主,按建国时土改标准是富农,不过这点田地长年没有变化,也没多,也没少.

                      3

                      周恩来是邵兴师爷世家,爷爷辈出过县官,但到他父亲这辈,叔伯虽还有当高级师爷的,但他父亲已经混到打杂,家里日常生活,经常要向亲戚借钱度日.

                      4

                      朱德贫雇农出身,家里生十三个孩子,养不活自家杀了五个,后因地主灾年加租,全家分散逃亡,后借钱上学,这钱当了军官以后才还上.

                      5

                      彭德怀贫民出身,自小要饭打零工,后当兵,因组织人诛杀当地豪强逃亡.

                      6

                      林彪,家族手工织布度日,但因机械布出现,每况遇下,爷爷是家族生意经理,但到他父亲这支,夫妻两只有两台织机,勉强养大日后都改变了历史的林氏三雄.

                      断臂残刀疲败兵 发表时间: 2012-2-21 21:50:05 编辑 引用回复 留言

                      --------------------------------------------------------------------------------

                      7

                      陈云两岁死爹四岁死妈,跟着外婆和裁缝出身的舅父生活,上过小学,参加共产党前后以印刷厂学徒,和店员为生.

                      8

                      邓小平爷辈是农民和织匠,最后积下四十亩地,但到了父辈,成为当地袍哥,不仅最后当了当地的老大,还混了个警卫总办,又称团练局长,邓家大院有六百平,虽说号称是三代建成,但恐怕主要是他父亲这一代的工.

                      邓是长子,他的文献大多不记他父辈,只从勤工留法开始,谈他父亲的,也一般不提是帮会老大兼团练.

                      他是中共高层不多的留过洋,特别是西洋的,周也留过,但主要靠的是同族长辈,靠他自家吃喝都要常去借,肯定是留不起洋的.

                      不过邓虽说是勤工,但这个起步,主要还是靠自家的财力.

                      断臂残刀疲败兵 发表时间: 2012-2-21 22:16:40 编辑 引用回复 留言

                      --------------------------------------------------------------------------------

                      事实上共产党里,主力还是平贫之家,或边缘中产出身的居多.

                      毛家是从下向上升,老毛升到最后几年,算是升了个级进了中产,朱德家也是从下向上升,家人离散后借钱才在他这里升了个级.

                      周恩来和林彪两家都是从上向下滑,周家族还行,但他们家已经滑到要经常借贷了,林家不仅自家滑的厉害,而且整个家族都因为工业相对于手工,下滑的厉害.周的家族比林略好些,但也好不到那去,具体到两家,都是在大坡度下滑.

                      彭德怀和陈云,压根就没起来,当然陈略好点能混个学徒之类的活儿,算底层里偏上的,彭是一直被压的死死的.

                      刘少奇家不上不下,死气沉沉,史料说他们家很本份,这个我倒相信,不然也不会爷辈留的几十亩地,父辈多少年,不增也不减,可见是既没投机,也没巧取豪奇,不赚不亏,固守祖产.在当时那个动荡的岁月,要保持这个状态,也还真不是个容易事.

                      邓家倒是风生水起,很有点节节高的样子.

                      以上是他们初始时的家庭分析,有点俗,不过说实在的,这里人有我夸的有我批的,但应该说,他们的生存环境,叫他们非常了解底层,也相应的了解上层,只是了解的面不太一样,至少他们都知道,上层耍流氓时是个什么德性,有些早年大概没怎么见过上层另一面,但另一些,既见过耍流氓的一面,也见过好的一面,就好象周恩来,他肯定知道人情冷暖,家族里人参差不齐,他们家混到要经常借钱度日,有看他聪明肯出钱帮他留学的,肯定也有冷言冷语,加枪带棍的.

                      邓小平家里发展的好,但毕竟是帮会袍哥,各种事打小应该不少知道,留学是一方面,下面那点乱七八糟事,早就知道够不够了.

                      其实这些人不革命,以他们的才能,也都能混的不错,当然不一定成国家领导人,不一定改变历史,但一定安稳的多,事实上当时中国应该有很多和他们差不多基础经历的人,他们是选则革命的一批,但不是惟一的一批.

                      还有很多人,选了这条路,倒了在路上,

                      所以说,没有无源无故的爱与恨,而革命也不是请客吃饭.

                      他们的选则和他们的出身与经历分不开,这些决定了他们的爱与恨,

                      而这些爱恨情仇在铁与血的洗礼下,铸成了今天的历史.

                      当然,这不是那些情绪化的公知所能理解的.

                      断臂残刀疲败兵 发表时间: 2012-2-21 23:06:01 编辑 引用回复 留言

                      --------------------------------------------------------------------------------

                      对子了,忘了说胡乱邦了,

                      1

                      说是从小受苦,这怎么可能么,民国多好的社会啊,民国范,怎么能叫他从小受苦哪!

                      2

                      说是父母终日劳作,但勉强度日,不可能,

                      一定是他父母好吃懒作,不然不可能勉强度日,好好干活地主怎么可能叫他们,仅是勉强度日哪?

                      3

                      说:

                      胡氏家族七八十户人家没有一个做官的,就连上过小学和中学的也很少,常常受到其他有权有势的大姓家族的欺负。胡得了个好名次,所以赚了很大的脸.

                      胡说,民国范,可能这样么?可能么?老胡家不是民国范的标本么?

                      4

                      胡乱邦好象说过,他有个

                      姐姐叫胡石英村里人都叫她石姑。为了供胡耀邦上学,她每天不知疲倦地织布。但她被许配给一个好吃懒做的二流子,备受其虐待,竟被夫家活活打死。这件事对胡耀邦刺激很大。直至1988年冬天,他在去湖南休息的路上,与人谈起此事时还愤然于色,说:“我当初为什么参加革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姐姐被人欺负死了,世道太不公平了嘛!”

                      我不知道这是真是假,乱邦有这良心?民国范,有这种事么?

                      去问问你儿子,你姐活不活该.

                      她养了个什么玩艺.

                      http://www.here4news.com/article/3614498

                      中共的一些主要领导,包括毛周刘,还有朱德和林彪,实际出身 [ 断臂残刀疲败兵 ] 于:2011-11-21 02:50:25 复:3613721 总阅:41695

                      是边缘中产。

                      而农民在清末民初,由于各种问题,特别是地租问题,自发的与地主的冲突也是非常严重的。

                      比如朱德和彭德怀,都是出身低小时候吃了地主之类人不少苦头,也看到其它很多人吃苦,后来进了军队讨生活,就义无反顾的投入了造反事业,朱德当了官还要带兵起义,彭德怀当兵时就组织人刺杀地方上的豪强了。

                      朱德是作为农民吃了苦,进入体制,作了官以后反,彭也是从小吃苦,而且不等当官就直接在私下反了。

                      毛和周他们是看到问题,自己虽然凑和还能混,但不想混,可手上那点资源,勉强养自己还成,改变不了问题,就反了。

                      我们现在也有很多问题,但有多少是确定二三十年都没法解决的那?

                      如果很多都是这样的,那么足以产生朱德和彭德怀这样苦大仇深的人。

                      进而也会产生,毛周他们这种,往前看历史平视看眼前,问题没解决,再往后,好象也没戏,于是决心革命的人。

                      这两种人都出来了,那么以水平一般,但多少年都受苦的大量民众为基础,朱彭这样受苦人里出类拔粹的人为中坚,毛周那样有历史和时代感的领袖。

                      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革命队伍。

                      这是真的革命队伍,它是时代的产物,是因应真正的社会矛盾,与固有矛盾产生的。

                      和现在那些少数野心家,收买一些为利势图的家伙,忽悠一些耳根软或尚不成熟的人,串联起来搞假五四,骗权骗钱,道貌岸然装模作样,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不过这些野心家一时的成功,会催升这种革命的队伍产生。

                    • 家园 勤工俭学和庚款留学不太好比

                      庚款留学的申请和考核是很严的,从北清浙交等民国期间最高学府筛选出最优秀的学生;而勤工俭学的筛选就宽松太多了。这中间的区别大概相当于高考状元和三本的区别吧。民办大学难以为继,高考状元恐怕是心中窃喜。

                      老毛在北大所受到的歧视和压抑是很严重的,以至于终生不能忘怀。其实不光是在中国,哪里的学术界门第之见都是很严重的。在美国这种相对宽松的社会里,一个社区大学的毕业生到常青藤学校去打工,是不太可能象学生那样找到家的感觉。在老欧洲就更别提了,偏见和傲慢比美国强烈的多的多。

                      毛的文笔和才学在胡适这种新文化运动旗手看来是小儿科,这是学历决定的,先天不足。清高的文人们估计是蔑视毛的地位的,(但是他们却认可文化水平更低的常校长这种武夫)。毛也因为早年的不愉快经历后来掌权后非要和文人们死磕。革命家去改造学术界,最后的结果其实是两败俱伤。

                      • 家园 这点,萧何月下追虞姬老兄说可能最妙

                        实吧,我脚着,毛主席的教育路线是抄袭美帝的 [ ★萧何月下追虞姬 ] 于:2011-04-26 09:20:37

                        而老毛错就错在不理解知识分子心理,用行政手段拉郎配,明火执仗地强制输送工农兵去大学。要知道知识分子就是婊子,出钱就能上,姿势随便摆,但是,用强是万万不可的,她们反抗起来说不定比贞洁烈妇还要强烈~~~

                        • 家园 用钱能解决的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新中国要工业化钱紧

                          那有那么多钱去给那些文人,如果不是发展了三十年,摆全了轻重工,你以为邓小平会有钱安抚这些人么?

                          说实在的,从各方面看,邓都比毛狠多了,他没钱的话,就不是用强了,得往死里整.

                      • 家园 说个挨砖头的话,我实在看不出来胡适的水平和学问高在哪里

                        就说新文化运动的推进,胡也就做了启蒙的作用,如果和其他新文化运动旗手作对比,就说白话文水平,现在被推崇的是太祖和鲁迅的白话文,没有胡什么事。

                        学历就算了吧,这个脑袋进水的文人才把它当回事。比如我现在的学历比太祖高的多,也不差于胡,难道我会因为这个去看不起太祖?

                        民国时期的所谓的那些牛人多是吹出来的。

                        • 家园 对喽
                        • 家园 问题是现在的文人更烂,锉子里总要拔个将军吧.
                        • 家园 同感同感,梁淑溟评价胡适就用了个"浅'字.实在一针见血.

                          更让我不感冒的是,胡博士对待朋友的态度:喜欢锦上添花,从不雪中送炭.雷震创办《自由中国》至少一大部分是胡适鼓励的结果.可是后来雷震被捕了,自由派们都等着胡博士出来求情说话呢.结果胡某人不但不帮忙,光大喊雷震为民主自由牺牲是光荣的.而且连探望也不去,还说:“雷震会知道我很想念他。”

                          我靠,让我想起柴玲在八平方的表演了.送死你去,光荣我有.

                        • 家园 说得对,不过鲁迅的白话文,还是算了哇

                          纵观鲁迅的观点,他的文章是要故意让读者动动脑筋的,所以不求写的浅白易懂,再加上他早年受章太炎的教育,文字里不经意的露出古气来,所以现在的语文课上,鲁迅文成了专门的问题。

                          鲁迅的文字是学不得的,所以鲁迅的白话文,也就是个历史遗迹。因为白话文的目的,就是我手写我口,是要让人看懂得。太祖的文章,从毛选里是看得出来的,清楚明白,且极富感染力。胡适的文章呢,有点白开水,清楚是清楚了,总好像缺点什么

                          用一个有趣的例子可以说明胡的尴尬地位:刚改开的时候,内地的文化人和台湾的文化人谈起胡,内地人说胡适的政治观点是反动的,不过学问做得还是好的,台湾人则说胡适的学问早就过时了,不过他的政治观点现在还有意义

                          李敖经常胡说,但他给胡适的定位是不差的:播火者

                      • 家园 先总理得严修先生赏识和资助,得以留学欧洲

                        终生感念不忘;太祖得章士钊援手,掌权后主动还钱,多方照顾;其实TG的精英也都是少年中的英杰,可惜赏识他们的人钱太少

                        清高的文人们仇视的是毛的立场,美式的文人最怕苏式的专政了

                        胡适是美式文人的旗手,所以太祖一定要把他斗倒批臭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