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抛砖引玉录】关于抗战史若干细节问题(又开始更新了) -- 春秋的老胡

共:💬103 🌺731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抛砖引玉录】关于抗战史若干细节问题(又开始更新了)

    最近受到了了两次打击

    一次打击是:

    十余万字的文稿和史料、苦心积累的几百张历史照片(大部分没发布过)突然都丢失了……

    ——————————————————————

    另一次:

    萨兄的《敌伪档案中真假赵尚志的十七次作战》再次展示了关键的史料,我试图进行中日史料对照,发觉有部分中方确有记载,如,击毙横山贞三有明确记录是红枪会的战果,日军在海龙县讨伐的也是红枪会武装;赵尚志与日伪海军的作战,也是可通过当时的报纸等查到。

    但竟也有中方史料完全失去对照的情况,比如第二仗提到的“昌图县第六区”,查询史料记载是位于东辽河边的古榆树镇及附近。日伪的此记载,似乎也早先进入了国内学界视野:

    《铁岭文史资料第三辑》附录有“1936年8月25日,东北抗日联军约七百人,在昌图县第六区昂昂庙西北,与日寇山本部队及该县伪警察展开激战”。吉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伪满洲国大事记》 等有关文献也有此记载。

    然而,利用假期遍览史料,通过详实史料考证得出的结论竟然是:

    根据可以查到的中方记录,东辽河沿岸以及附近1935年没有任何成规模的抗日武装,完全不应出现日军记录的一支“七百多”的军队。

    第一次出现了中日史料无法对应的情况,让人不由得觉得手头已发掘的史料还是过少,有待于“抛砖引玉”,把已积累的小文章发出出来,更多历史讨论好手得以参与讨论,提供更多的史料。

    而此前丢失的这些文稿,一直没有发布是觉得文中的研究还多半在“初步”阶段,有待于慢慢修改(此前一些连载帖没有坚持,也与此想法有关)。

    现在看来都该大胆发出,即使贻笑大方,也可以立此存照,为有关主题的研究之路留下若干路标。

    于是,从今天起陆续把手上一些零散的研史札记、有价值的史料以连载形式发布。

    期待各位积极参与讨论

    通宝推:麦田揭发韩,路远无轻,埃尔文,爱吃吐司,廖石,妖猫drake,松阿察,履虎尾,
    • 家园 那些丢了的照片有存U盘里面么?

      可以尝试数据恢复,一般来说能恢复不少内容的。

    • 家园 8、彭德怀关于平型关大捷的一段叙述的原文

      网络之中不难见到以彭德怀这一句话,来“讨论”平型关大捷战绩的情况:

      1942年12月18日,彭德怀在太行军分区营以上干部会议上谈到平型关战役时说:“……平型关是个伏击战,敌人事先完全没想到,但我们没抓到一个俘虏,只缴获了不到一百支步枪。”

      很典型的断章取义,彭德怀这一段的原话——

      “关于群众游击战,是从平型关战斗之后,更加认识到其重要性。平型关是一次完全的伏击战,是敌人事前完全没有想到的,但是,我们没有能俘获一个日本兵,只缴到不上一百条的完整步枪。敌兵将枪打碎,伤兵自杀。敌兵的这种顽强性,启发了我们的认识。如果不是群众发动起来,组织游击战,民众大家来打它,要想随便歼灭它,是不那样容易的。只有群众的力量,才能削弱敌军的顽强性,群众性的游击战,当时就强调的提了出来。这是斗争中的教训,可是,还有未能认识这些教训者”。

      “敌兵将枪打碎”导致“缴到不上一百条的完整步枪”,这展示的只是“敌兵的这种顽强性”,并没有侧面描述歼敌不多。

      这一句也为了说明其后的这个内容——

      “群众武装,特别在初期,如果没有正规军帮助与领导,则是脆弱的;而没有群众武装的协助,正规军要给予敌人重大打击,也是不容易的。只有群众武装发展起来,正规军才有所依托”。

      通宝推:参考,麦田揭发韩,
      • 家园 少见

        送花赞扬 关闭

        送花成功。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 家园 请教,就您综合各种资料,比较准确的歼敌数字是多少?

        杨奎松掉进自己挖的陷阱里去了,不同类型的文献的数据,根本没有可比性,这么绕来绕去,什么问题也说明不了

        写几个个人意见,请老胡指正:

        1 平型关战斗 是 TG指挥的正面战场的抗战,是国民革命军第二战区的大的“平型关战役”的一部分

        2 即使是平型关战斗,也包括了伏击战和阻援战两部分,伏击战也是分两拨敌人。目前,TG方面的千余人的数字,应该是两部分之和,是可信的。

        3 当时发的捷电、接受的访谈,出于鼓舞士气的目的,肯定有夸大之处,不能和原始的战报数字比较或者加减

        4 国民党的愚蠢指挥(其军队素质良莠不齐,指挥思路摇摆不定,导致做战计划基本无法执行),和TG不接受这种愚蠢指挥 同时存在,TG逐渐大大减少了和国民党 军队的配合作战,改为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对此 国民党一开始就报极大的反感态度,常凯申在日记里吐槽:“共產黨之投機取巧,應切實注意。此輩不顧信義之徒,不足為慮,吾當一本以正制邪以拙制巧之道以應之”

        5 由于中日国力相差悬殊,抗日战争是不对等的战争,常凯申给出了他的阶级立场上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找个 外国老大 来帮他打赢这场战争,因为他即使想到,也不可能接受充分发挥群众力量的人民战争(即使TG内部,毛太祖也享有人民战争的原发专利)他容忍TG,只是想哀求苏联老大帮他打仗而已;对常凯申而言,幸运的是日本人自己发昏,去打美国老大了

        6 杨奎松 故意显示自己持一种“中立”的立场,就是要把KMT和TG放到一个平台上,忽略TG提出了唯一的可以 打赢这种 不对等战争的方式-人民战争的事实

        • 家园 平型关战斗最重要的不是消灭敌人的数字。

          最重要的是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第一次在自已选择的战场上主动攻击日军。

        • 家园 刚出版的新书《敌后传奇》,曾计划有一篇写“平型关大捷”的

          但定稿前改变了计划,认为“平型关大捷”的史实重建仍需挖掘更多日方文献。

          杨奎松教授的那篇论文早早打出“重建”的旗号,可惜其硬伤之多,以足为学界引以为戒了。

          我多年研史,历史文献前常常抱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想法,在“平型关大捷”的更多关键文献给挖掘出之前,不敢妄下论断的,还请兄台理解。

          兄台的“个人意见”,思路应该没问题,但有待于更多历史文献发现之后来慢慢验证吧。

          萨苏兄前几年写了的《第一滴血——从日方史料还原平型关之战日军损失》,兄台可以作为参考。9月1日正式出版的新书《敌后传奇》。虽改了原先的计划,但专门于后记谈到萨兄的此文了,我的部分想法写进了这一篇后记《感谢萨苏先生》,或也可供兄台参考……

      • 家园 “著名”历史学家,喜欢批别人不严谨的杨奎松也断章取义引用

        了这一句的。杨奎松也有常常有国粉们篡改和罔顾的表现。

        • 家园 此公写历史确实有问题

          慕名弄了一本此公的中国近代通史中的内战和危机来看。此公有无水平不好说,无史识是一定的,以致我看到一半不能完卷。古人写史还是说天下人如何如何(虽然实际是指天下士如何)。这位倒好,满纸知识分子感到满意如何如何,后来连这都说不过去了,部分知识分子满意就行了。这种史识能写出什么东西就可想而知了,当然要满纸去找“匪类”的不足,试想如果平型关大捷歼敌再少,都被当时认为是一次大捷(国方也不否认),更可见其他战场的不堪。

        • 家园 杨奎松教授关于平型关之战的这一段内容,有严重断章取义问题

          杨奎松教授的论文《关于平型关战斗的史实重建问题》为了给“整个战斗过程中被歼日军估计应有四五百人”这一句来一个自圆其说,写了以下的一段——

          关于这个数字,还在这次战斗之后不久,朱德就公开肯定过。他在1937年年底公开发表的著作中曾明确讲:此次战斗“他们(指日军)死了五百人”。朱德之所以这样讲,当然不是笔误或有其他什么原因。联系到彭德怀后来在内部讲话中也坦率地承认,这次战斗“只缴到不上一百条的完整的步枪”,可以想象朱德当年这种说法应当是在具体听取了汇报和进行了比较实事求是的分析之后得出的。而且,比较一下此次作战中双方死伤人数,也可以看出这种说法更合理一些。

          现在不能确认杨奎松教授会否知道,有这句“他们(指日军)死了五百人”的一段话出自《大公报》记者对于朱德的采访,但杨奎松教授一定看见了完整的原文究竟怎么说的。民国书籍刊登的这段采访记录——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结合有关的版本整理如下:

          我们这次在平型关作战是一个大战,这次能胜利就是因为有群众,使敌人的侦探走不进来,等到我们绕到敌人后方,直到我们开火之前,他们还不知道,这完全是群众的力量。……我们又有二连人(注:有版本写作“三连人”)稀稀落落地分布(注:有版本写作“分掩”)开,阻止敌人的增援步(部)队来到,大战之后,我们死了四十人,他们死了五百人,这可以证明他们步兵的攻击力量不强。

          朱德说“他们死了五百人”明显指打援作战的歼敌人数。杨奎松教授公然篡改为平型关一战的歼敌人数。杨奎松教授的论文里只单独引用“他们死了五百人”,连“他们”指“日军”都得用括号来标注。何至于需用括号来补充呢?原来稍稍完整引用,即已明晰展示“他们”指敌人的增援部队,并不笼统指平型关之战中的敌人。那样,断章取义和瞒天过海则办不到的了。结合采访记录的原文看起来,杨奎松教授这样的掐头去尾不单单显示了其确实“看懂”了原文,也显示其断章取义的“处心积虑”。

          为了自圆其说,杨奎松教授又再次断章取义,把彭德怀发言之中的“只缴到不上一百条的完整的步枪”截取了当成歼敌“五百人”的佐证,却全然不顾彭德怀的原话究竟说了什么——

          关于群众游击战,是从平型关战斗之后,更加认识到其重要性。平型关是一次完全的伏击战,是敌人事前完全没有想到的,但是,我们没有能俘获一个日本兵,只缴到不上一百条的完整步枪。敌兵将枪打碎,伤兵自杀。敌兵的这种顽强性,启发了我们的认识。如果不是群众发动起来,组织游击战,民众大家来打它,要想随便歼灭它,是不那样容易的。只有群众的力量,才能削弱敌军的顽强性,群众性的游击战,当时就强调的提了出来。这是斗争中的教训,可是,还有未能认识这些教训者。

          ————————————

          历史学术论文之中进行这样恶劣的“引用”,倒确可以套用杨奎松教授批评别人的一句话来评价:“把立论建立在种种错抄误读的历史资料和历史真实的基础上,怕是如同把漂亮的建筑建在沙堆上一样……”

          通宝推:桥上,善良的恶霸地主,njyd,侧翼,大厨,2313234454dfsd,隹子火,ljsqt,等明天,SleepingBeauty,参考,豹子头,麦田揭发韩,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