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新能源真的清洁吗? -- 橡树村

共:💬173 🌺64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减排过时了吗?

        减碳排很时髦嘛。

        常规污染物的减排,虽然媒体上声音很小,不过工业界还在做的,并没有因为媒体上的声音少而不去做,这方面国内的法规以及监管也在进步吧,虽然还有不少毛病,不过还是能看到动作的。这方面倒也没什么可担心的。当然媒体能够更重视一些更好。

        我觉得出现这个情况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很多媒体是完全跟风西方的,西方工业国家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常规污染物的严格控制,常规污染物减排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小,媒体动力不大,风向已经集中在碳排上面,国内一些媒体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也就跟风只吹减碳排了。另一方面常规污染物的争议少,除非出了重大事故,缺乏新闻价值,而减碳排一直在争在吵,观点五花八门,很吸引眼球。

        • 家园 全球变暖对中国未必是坏事

          可能会造成雨带北移,缓解华北的连年干旱。

          • 家园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非常不利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去年发布了一个全球地图,预测各国将由气候变化导致的粮食不安全的可能性。可能性分为5级,印度是第5级最高级,意味着气候变化导致粮食不安全的可能性“非常高”--只怕到时候有印度人连维持每天一顿饭都难;中国好一点是第4级,意味着气候变化导致粮食不安全的可能性“高”

            模型和过去三十年的观测都表明气候变化加剧中国北方干旱。 2010年9月,第一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结论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的农牧业生产、水资源、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沿海等方面造成了重要影响,且这些影响以负面为主。2010年的香山科学会议,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是一大专题,可见该问题对中国的严峻。 由农科院相关专家执笔的,2008年发布的《气候变化与中国粮食安全》预测,温度升高、水资源短缺以及可耕地的减少,将在2050年造成中国的食物总供应量减少14%~23%。

            • 家园 科学美国人有不同的说法

              去年的一个图比较过气候变暖对各国农业的影响。中国是总体会好一点(但很有限,大概是增加3-5%的样子)。对美国更好一些(大概是7-10%)。其中美国中西部(现在的粮食主产区)大幅度变差,西北太平洋地区大幅度变好,加州稍好。对俄国和加拿大是利好。对印度是灾难,粮食会减产30%。对巴西的影响不记得了,似乎也是不好。

              以上数字未经核实,纯属记忆,概不负责。

              • 家园 呵呵,我引用的数字核实过,记忆无误

                以上数字未经核实,纯属记忆,概不负责。

                呵呵, 我上面引用的中国相关报告(政府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和农科院专家的《气候变化与中国粮食安全》)以及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的粮食安全地图,经过核实记忆无误。当然,如果他们本来的报告错了,我负不了责。

          • 家园 中国不是只有华北的

            而且一般模型认为华北只会更差

            • 家园 但是华北情况现在非常严重

              不知道村长是不是经常走经京广线,有没有注意到华北平原上一座座铁路桥下干涸的河床。不客气的说,十条河里有九条是常年断流的。

              另外村长能介绍个模型给看看吗?

          • 家园 错了

            模型和过去三十年的观察都是华北干旱加剧

            • 错了
              家园 现在华北地区干旱已经很严重了

              坐火车从北京往南,一直到河南,铁路线经过的大桥往往是断流的,大概从信阳开始大桥下面的河流里水才多起来,再往南就都是水田了

            • 错了
              家园 有点不可思议

              那又该如何理解唐朝时候的情况呢?那时候的气温要比现在高,中原和关中雨量丰富,经济繁荣。

              从常识上了解,我国北方的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气候变暖的话,夏季海陆温差增大,应该使给我国北方带来降雨的东亚季风更加强大才对。

              说到模型的问题,能介绍个链接给看看吗?我想知道建立模型所依赖的假设有多大的可信性?

              • 家园 模型你自己去找吧,或者问村长

                我不是做模型的。

                我不过是引用中国政府专家们的报告。 2010年9月,第一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里面很明确“由于平均气温增加,蒸发增强,总体上北方水资源短缺状况将进一步加剧;未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增加趋势”。 结论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的农牧业生产、水资源、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沿海等方面造成了重要影响,且这些影响以负面为主。2010年的香山科学会议,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是一大专题,可见该问题对中国的严峻。 由农科院相关专家执笔的,2008年发布的《气候变化与中国粮食安全》预测,温度升高、水资源短缺以及可耕地的减少,将在2050年造成中国的食物总供应量减少14%~23%。

        • 家园 排放

          最近听了个气候讲座。总结下来就是

          全球变暖是真的

          是不是人类活动造成是不知道的

          我国大部分搞气候问题的都看不懂数据图表

          CO2减排言过其实,CH4这个才是大杀器。一算这个帐中国很危险,特别是牵涉上历史上的农业排放。

          对排放责任大概有4个说法:总量、人均、历史责任、排放系数(中国捣鼓出来的GDP排放是这里的一种)。中国只能也必然找第四个说法,前三个必然圈死自己。因此中美在这个问题上是利害一致。

          第三世界集团开始分化。例如印度跟马尔代夫的立场不要几年就会拉开差距。中国也一样,宣传口捂住不放而已。

          碳排放好搞项目,因为董事长开会时候被喷到很不爽,短期内会大干快上地搞。国外对国内这方面社科项目也很热情资助。有可能不久后国内气候问题界出现不同集团的对峙。

          • 排放
            家园 我听着也觉得是忽悠

            • 家园 忽悠

              技术问题各有看法了。现场真上了图表也没几个会看。

              • 忽悠
                家园 关键是这个报告里讲政治也讲得很小儿科

                比如

                例如印度跟马尔代夫的立场不要几年就会拉开差距。中国也一样,宣传口捂住不放而已。

                马尔代夫就是西方收买了来打压发展中大国的,这在哥本哈根就是公开的秘密了。 还需要预测什么“印度跟马尔代夫的立场不要几年就会拉开差距”,比较搞笑,早就是现实的东西了。

                如果是主讲技术问题,政治不够了解,也就罢了。政治,技术,都蒙渣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