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牧野政变 -- 夏商楚歌

共:💬186 🌺1185 🌵2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是以现代观去理解历史

            你这是以民族观在思考历史学术问题,古人重文化轻民族,所以视中国为天下,可是历史观中根本不存在“民族”国家的概念。请注意;客观是讨论历史的态度,带民族感情属于政治范畴。

            你现在讨论的是历史学术问题。不是闲聊,所以这个说法不合适。明末满清建国,明、清就是两个不同的国家。这本来是个非常简单的道理,

            但多年来我们受传统史学影响,中国人一贯沉湎于大一统的历史观。如此就把清朝入关前说成是明朝的一部分,这未免牵强了。清朝既不是明朝的地方政权,也不是明朝的割据政权,更不是从明朝分裂出去的,

            甚至连明朝的势力范围或者外藩都说不上。充其量只能说,满洲地区女真各部一度为明朝控制和试图控制,在其独立建国后,即与明朝形成地位完全平等并相互敌对的两个国家。

            清朝入关前后,逐一吞并朝鲜、明帝国、蒙古诸部及吐蕃,除了基本保留朝鲜的藩国地位,其余都最终并入大清帝国的版图,成为一个国家。

            离开朝代来谈国家,是没有任何政治定义的国家,是自然地理或文化意义上的国家,甚至是没有正式国名的国家。

            所谓"朝代",包括任何一种形式的国家政体,并不单指国王或皇帝统治的"王朝"。一旦"王朝"解散,这个国家便不复存在。大明王朝解散是在满清建国前,王朝都不存在了,还不是灭亡?

            中国远古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大抵属于这一类。那时的"皇"和"帝",绝不是后来秦始皇所定义的"皇帝",没有无上的权威,地位也不稳定,职务更不能世袭,顶多只相当于"酋长联席会议主席"。

            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中国的历史是从秦始皇建立的大秦帝国开始。在这之前"中国"只是一个不带政治含义的地理名词。那个时期的历史在历史学中不能称为;中国历史,经过残酷征战,兼并,统一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拆毁各国之间的长城、夷灭原有的边界,各国已不复存在,只有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秦帝国,这时中国这个词才具国家概念。

            因此,在历史学中不能把三代前称为“中国历史”,只能说是“中华文明史”。而国家历史是从秦统一开始。作为国家的中国,历史不能往秦以前追溯,但是,作为国家的来源可以往以前任意遥远的时代追溯。这叫“文明史”。

            今天我们可以说蒙古人,西藏人,满人是中国少数民族,西藏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等。在秦统一时期,吐蕃不在大唐的版图内,站在唐朝角度你能说吐蕃是大唐不可不割的一部分吗?

            所谓蒙古和满人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的话,是现代观念,如果你是明朝人,你这样说满人谁会承认?若想让满人在明朝时期算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你必须穿越到大明,帮助明朝把满族拿下。同样,若想说在宋朝时期蒙古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蒙古是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只能穿越过去帮忙。否则。。。另外,如果在宋朝时期元朝灭宋不算灭亡的话,那么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能这么说,所谓“黄祸”也就不存在了。

            满清灭大明后,学习中华文化,被文化征服,彻底汉化后才成为属于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顺便提醒下朋友们,讨论历史应该客观,历史学最忌感情用事,或者带民族观,站在国家高度谈历史都不合适,历史属于文化范畴,文化超越国界,文化是属于全人类。如果某国文化只属于某一个国家,世界遗产组织何必成立?如同秦始皇墓,中国为权挖掘,因为已入世界遗产组织,被其保护。这是一个道理。

            希望你认真理解下国家和王朝的概念,不要看到不愿接受的话就冲动,研究历史必须客观,可这不代表我就不是中国人,更不能证明我就不爱国。作为中国人,哪怕不研究历史,也不能把这些基础概念搞错。

            一个国家的历史是否短暂,并不影响它们在世界上立足。历史的悠久与否,与主权和领土没有什么关系。

            所有有作为的文明,都是和外来文明保持激烈联系的文明。中国的思想体系和文明正在重建,这种重建的基础是以全人类的文化为基础的。完成的主体是民间不是官方。这种重建的意义不光对中国有意义,对世界也有意义。因为这种重建的结果,不是创造出中国文明,而是世界文明。换言之,放到世界大背景,世界大同需要有新的世界性理念,中国文明的重建是其中一部分。

            通宝推:ErgoSum,直到永远,
            • 家园 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包容的心态来看待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

              应该用包容的心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以狭隘的心态,静止的观点来看待,无论是分析还是结论都是错误的。

            • 家园 陈腐的“家天下”观点

              刘姓王朝和朱姓王朝覆灭的大背景是交织着地主集团斗争的地主、农民阶级斗争。上溯三千年,中国(对,就是中国)历史从来没有脱离这个动力学特点,即任何封建统治集团都时刻要求对可及领域内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控制权的极大化。

              后金与明朝的“平等”仅短暂存在于后金统治者的幻想里(显然你也同意)。明朝承认么?承认了还打什么仗?实际上,皇太极很快认识到天无二日这个中国政治真理,他不南征,明朝迟早会北伐。改元称帝就是宣示决不与明朝妥协,一定要打个你死我活。

              这个,叫做“对立统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成吉思汗努尔哈赤不认?没用!岳飞文天祥不认?也没用!

            • 家园 你写这么长,显然没有做到你说的客观,“我国”就是证据

              要貌似绝对客观,就不要“属于我国”

              谭其骧在在编历史地图集时,你这些东西的前前后后早就说得很明白了。

              “站在国家高度谈历史都不合适”。我看你还是接着谈论夏吧,我觉得还不错,虽然站在什么高度不知道。

              • 家园 是你没理解

                在历史学中不能把三代前称为“中国历史”,只能说是“中华文明史”。而国家历史是从秦统一开始。作为国家的中国,历史不能往秦以前追溯,但是,作为国家的来源可以往以前任意遥远的时代追溯。这叫“文明史”。

                ----------------------------------------------------

                这是我回复中的一段话,秦以后在历史学中属于中国历史范畴。秦以前属于中国文明史范畴。话题是元和清,这就在中国历史范畴,没什么问题。这个话题很敏感,我不想再继续,该说的已经说完,剩下就是大家怎么理解了。谢谢

            • 家园 那么台湾和大陆是两个国家?

              明末满清建国,明、清就是两个不同的国家。这本来是个非常简单的道理,

              那么民国政府现在还在台湾呢,和大陆就是两个国家啦?您要是台湾绿党,咱就不用再辩下去了。

              • 家园 这逻辑不对

                古代是古代,现代是现代

                把古代的东西套到现在,会得出很多荒唐的东西.

                跟台湾绿党,也是要辩的,谢市长不是刚访问过么.

            • 家园 “中国”一词考

              据史书记载及现有的考古文物证实,“中国”名称约在三千年前就有了。据一九八三年出土的西周文物上记有“余其宅兹中或”。专家考证,“中或”就是中国。所谓“中”就是“居天下之中”的意思;所谓“国”,在古代意指“城”。

              “中国”一名,古代含义不尽一样。有的指京师为中国;有的指帝王所在的都城为中国;有的则指华夏族和汉族所在的地区为中国;也有的指我国华夏族所建的国家在黄河流域一带,以为黄河流域为天下之中,故称“中国”。

              古时的“中国”与史书记载的“华夏”、“中土”、“中原”、“中夏”、“九州”、“神州”、“中华”一词的含义是相同的,都是中国人民对自己伟大祖国的共同称谓。从秦以后,“中国”名称的含义则指我国各族人民共有的疆域的全部领土。

              《史记·天官书》称:“其后秦遂以兵灭六国,并中国”。

              《汉书·陆贾传》曰:“皇帝(指刘邦)起丰沛,讨暴秦,诛疆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天下,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始有也”。

              自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名称则是指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全部疆域领土。

              “中国”这个令人骄傲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呢?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华夏”。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所以“华夏”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一、“中国”一词之本义考

              华夏族人称其四境民族为蛮、夷、戎、狄,而自称为“中国”。“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文献,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

              大致说来,有以下六种概念:

              一是指京师(首都)而言,如《诗经·民劳》注:“中国,京师也”。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如诸葛亮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三是指中原地区,如《史记·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徒中国”。

              四是指国内、内地,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

              五是指诸夏族居住的地区,如《论语集解》:“诸夏,中国也”。六是指华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史记》、《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

              所以自汉代开始,人们常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

              正因为如此,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便以“中国”自居,如鲜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称“中国”,将南朝叫作“岛夷”;而同时汉族建立的南朝虽然迁离了中原,仍以“中国”自居,称北朝为“索虏”、北魏为“魏虏”。又如在宋代,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且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

              二、“中国”一词之地域观念演变考

              “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当《尚书》上出现“中国”时,仅仅是西周人们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到东周时,周的附属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了,“中国”的涵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膨胀,“中国”成了列国全境的称号。

              秦汉以来,又把不属黄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都称为“中国”,“中国”一名终于成为我国的通用名号。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则成了专指我们国家全部领土的专用名词。

              事实上,“中国”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始于辛亥革命以后。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国际上通称Republic of China,简称China(“中国”)。至此,“中国”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1949年成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将“中国”概念完善、充实到今天的含义。

              三、“中国”一词别名考

              “中国”的别名,除上述的“华夏”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州”等称呼。“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三国志》裴注中最早出现了“中华”一词。随着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唐代韩亻屋诗云:“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与“外国”对举。所以,“中国”也简称“华”,中国人侨居海外称“华侨”。

              “九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当时列国纷争,战火连天,人们渴望统一,于是产生了区划中原的思想萌芽,因而《禹贡》便有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其它古籍如《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吕氏春秋·有始览》等也有“九州”的记载,尽管具体的州名有所差异,但记载的均为九个州。

              “州”正式成为政区是东汉的事。后代的州越分越多,越分越细,辖区也越来越小,但中心地域大致相当于战国时代“九州”的范围。所以“九州”就成了中国的代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古时候,中国曾有“四海”之称,以四境均有海水环绕而得名。战国齐人邹衍,得到海外交通的启发,大胆提出了“大九州”说。他认为《禹贡》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叫“赤县神州”;同样大小的州共有9个,但不过是裨海环绕的小九州;这样的小九州共有9个,组成大九州;大九州四周为大瀛州所环绕。所以,“神州”只占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后代的事实虽然证明这只是一种假说,但“神州”之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四、世界文化中的“中国”名称考

              古代印度、希腊、罗马等国人,尊称中国为Cina、Thin、Sinae,

              许多发达国家几乎都用与之音近的名词来称呼中国,中文译音为:支那、脂那、至那、希尼、震旦等。

              这些都是“秦”字的外文对应,或以为从“丝绸”的“丝”读音而来,也有人认为源出“瓷器(china)”或闽南话的茶”。俄罗斯将中国叫“契丹”,显然另有来源。契丹族建立的辽朝,武力强盛,控制着整个蒙古高原及其周围地区,铁骑所至,所向无敌。

              而当时刚刚兴起于东欧平原的俄罗斯人,初闻东方惟有契丹,故称中国为“契丹”,并沿用至今。

              China的真正意义----中国史上最强盛的朝代。

              在语文.历史.英语....等等课堂上不只一次的听老师解说。最主流的说法就是----瓷器。做为中国人总觉得这个说法有些牵强附会,难道5000年文明史的国度就凝聚在了一个小小瓷器上?答案是否定的。

                

              也不知是哪位形而上学的大师把一个国度与一种手工艺联系在了一起。

              China这个单词与地球上诸多的地名词一样,他不是个英文单词,而是拉丁语单词,与众多的著名地理名词一样。习惯于种族或代表性的朝代后面加上个后缀A。

              如America.India.Indiana.Italia.Italiana....

              China一样的不例外.那么我们追朔China的真实含义就应当还原这个词,将后缀去掉,于是有了这个词----Chin.他代表了什么意思?他代表了最能代表这块土地的古朝代.也是中华古代史上最最强盛.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地球文明史上最强盛的朝代----秦!  

              国外认为在中华古代史各朝代中最先影响到西方的朝代就是秦,

              西方世界最先接触的中华文明就是秦朝.于是他们永远的给了这块古老神秘而强大富饶的土地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名字----China!而不是什么瓷器.更不是从什么书本的旮旯里找到的某个凑巧类似的单词.

                

              China这个单词在外国对中国初步认识中有着强大而光辉的意义!--秦(Chin)是中华古代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他的强盛甚至超越了那个时代。

              他们认为秦绝对不是汉唐又或是别的什么朝代可以赶超的.应该说整个中华古代史上最强盛的时期还不是秦。而是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处于一个战争最为残酷和激烈的时代。

              各诸侯国为了超越其他国家达到统一.采取广纳贤士.真正是求贤若渴的地步.于是各种杰出人才竟相出现.冶金.农业.思想.水利.军事.法律.体育.音乐.机械制造等等等等方面百家争鸣.各种发明创造层出不穷.在这灿烂的历史时期中最出色的当属法家.纵横家莫属.当时的孔子为代表的消极派儒家则是一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角色。

                

              外国人认为,因为有这样的时期为中国的第一个统一的朝代----秦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众多的杰出人才。使得当时的社会在诸多方面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可惜这种盛世到秦亡即告终止。

                

              汉代的独尊儒家开始.中华古代强国的发展也告一段落。也未在出现过春秋战国那样汹涌澎湃的发展浪潮.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是中华古代史最强时期?为什么说秦是中华古代史最强朝代呢?

              思想和科技的百花齐放是时代前进的最强劲动力.思想碰撞得越激烈.人类文明的火花越灿烂.综观整个人类发展史.除了中国的春秋战国。就只有13世纪末发生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更让我们熟悉.在全社会的激进之下.文学.科技.体育.军事.哲学.美术.音乐等等方面的大批量杰出人才的涌现。

              为18世纪欧洲的两次工业大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于是人们实现了思想到技术上的飞跃发展.飞机.汽车.天文.航海.电子科技接踵而至,说到此.再反过来看看中华历史上的春秋战国和秦。  

              在春秋战国时期.是纯粹的中原战争,那一时代除汉之外的民族几乎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列国间的战争的惨烈程度可以让欧洲神话传说中的战神为之乍舌。军事的发展需要是任何社会其他方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正因为当时的残酷军事需要,造成了当时的科技的飞速超前的发展,在公元前的年代就已经有了工业化生产模式。就出现了严格科学的军衔等级制度,最现代化的水利工程,最有效的农业和军事给养制度。否则秦根本无法在长达上百年的连年征战中取得最终胜利。

              当时的诸多科技与思想几乎是超越了多少个世纪的,由此可见春秋战国直至秦是多么的强盛.所以欧洲人就使用了China来称呼我们的国家.而我们更应该知道他的真实含义----Chin!

              通宝推:金口玉言,格荧幕,parishg,桥上,
            • 家园 认不认不在后世,而在当时

              元修宋史,修金史,清修明史,皇帝都接着中国皇帝那一套玩年号,玩谥号,表示他接受自己是中国的一部分,自己算改朝换代,不算亡国灭种。元灭得国家多了去了,黄金家族咋没叫自己算端?清也灭了准格尔,咋没说自己继承了准格尔?

              找你这么说,炎黄二帝算不算亡国灭种,商周我看得算吧,秦也别叫统一六国了,分明是外族入侵嘛。项羽的外族血统比秦皇室还外族呢,刘邦才是汉族第一个皇帝阿。五胡乱华,衣冠南渡,这么算汉族皇帝最多名义上到陈叔宝就算彻底断了根。

              • 家园 完全不能理解你为什么这么理解。。。

                西方国家不承认元朝是中国的一个朝代.蒙古帝国席卷欧亚大陆,元朝仅仅是蒙古帝国的殖民地之一,至于说元朝是中国的朝代就更加荒唐了,蒙古不是满清,蒙古历史是世界级的历史,全世界都知道,不像满清历史一样容易纂改。

                宋帝国末年,战乱四起,北方的蒙古金帐汗国势力不断扩大,东至太平洋,西至多瑙河畔,南到中国南海,北到西伯利亚,华夏民族也在蒙古人的铁蹄下亡国了,

                对于强悍的侵略者--蒙古,我国人民无力抵抗,沦为亡国奴。有人还这么说过:"中国有个蒙古族,所以蒙古历史就是中国历史。。。。

                如果是这样理解,那么蒙古人的铁蹄曾经踏遍欧亚大陆,许多国家留有蒙古后裔。 蒙古族,俄罗斯有,土耳其有,印度有,

                匈牙利有,其他很多国家都有,并非只是中国有。如果中国人要拿蒙古帝国吹牛的话,那么乌克兰人甚至匈牙利人都能这么说。中国还有俄罗斯族和朝鲜族,这怎么说?难道俄罗斯和朝鲜的历史全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同样道理,汉族( Китай )也是俄罗斯的一个少数民族,按中国人的逻辑,我们的历史岂不是俄罗斯历史的一部分?我们都是俄罗斯人?荒唐程度可想而知。

                又有人说了:“内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所以蒙古历史就是中国的历史。”我只能说,这种说法纯属是无知,在俄罗斯联邦中,有不里亚特共和国,卡尔梅克国和国和图瓦共和国,这三个国家都是蒙古人建立的政权。

                中国才一个蒙古自治区,俄罗斯联邦有三个蒙古共和国,他们是否比我们更有资格自称蒙古后人?还有部分人经常把:“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是单单是汉族的国家。”

                这句话挂在嘴上。那我请问世界上有多少国家不是多民族国家?

                俄罗斯100多个民族,俄罗斯被蒙古统治的时候,蒙古征服中国,算不算俄罗斯人的荣耀?算不算俄罗斯统治中国?中国和蒙古,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现在很多人吵着说要“收回蒙古”,事实上呢?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蒙古属于中国领土的说法, 恰恰相反,是蒙古统治中国一百六十三年,经历十五代皇帝,如此,是否他们也可以说“中国自古以来属于蒙古”?

                成吉思汗创立的是大蒙古帝国(THE GREAT MONGOL EMPIRE),这是全世界皆知的,不是什么“中国元朝,”当时的中国只是在蒙古人铁蹄下灭亡的无数国家之一,只是一块殖民地,仅此而已。

                蒙古帝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就好像大英帝国和印度的关系,成吉思汗和中国人的关系,就好像伊丽莎白和印度人,大英帝国曾经占领过印度,印度成了他们的殖民地。

                中国人把蒙古帝国称为“中国元朝”,并说成是中国的一个朝代,如果按照这种逻辑,大英帝国岂不是成了印度的一个朝代?

                说成吉思汗是中国人就好像印度人说伊丽莎白女王是印度人一样荒唐。。。如果按照这种逻辑来推断,蒙古四大帝国的所在地,俄罗斯(金帐汗国)要说成吉思汗是俄罗斯人?伊朗(伊儿汗国)要说成吉思汗是伊朗人?中亚诸国(察合台汗国)要说成吉思汗是他们国家的人?如果说忽必烈是中国人的话,拔都就是俄国人了,旭烈兀就成了波斯人了。

                成吉思汗更是不知道其实哪国人了。各位觉得这些想法荒谬吗?怎么这些理论用到自己身上就感觉无比的正确呢?

                鲁迅在《随便翻翻》中说过;幼小时候,我知道中国在“盘古氏开辟天地”之后,有三皇五帝.....宋朝,元朝,明朝,“我大清”。到二十岁,又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欧洲,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到二十五岁,才知道所谓这“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其实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国,我们做了奴才。直到今年(指1934年-引者)八月里,因为要查一点故事,翻了三部蒙古史,这才明白蒙古人的征服“斡罗思”,侵入匈、奥,还在征服全中国之前,那时的成吉思还不是我们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资格比我们老,应该他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国,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的。

                如果中国人要说成吉思汗是“我们的骄傲”,那么,俄罗斯人比你们更有资格说这句话,因为,他们比中国人做蒙古人奴隶的时间更早、更久。

                蒙古国和俄罗斯是蒙古帝国继承者,中国不是。

                1.蒙古人的发源地西伯利亚大草原,现在位于俄罗斯联邦境内

                2. 蒙古统治俄罗斯250年,在之后长达400多年的时间里,和俄罗斯人大量混血,欧洲国家至今还称俄罗斯人为“成吉思汗的子孙”.欧洲人有句话 “Scratch a Russian and find a Tatar.”意思是撕开一个俄罗斯人,里面其实藏着一个鞑靼人(蒙古人)

                3. 蒙古对俄罗斯的影响远远超过对中国的影响。客山汗国,阿斯特拉汗,西伯利亚汗,克里米亚汗,诺盖汗的蒙古鞑靼贵族们后来都供职于俄罗斯公国,成为很多大公,王,贵族的姓氏起源。蒙古鞑靼人不仅把血统形式传给了俄罗斯人,而且把政治制度,税收制度,海关制度和军事制度也传给了俄罗斯人。蒙古人为俄罗斯贡献了鲍里斯和费德尔戈杜诺夫两位沙皇。俄罗斯谚语说,如果深究俄罗斯人,就会出现鞑靼(蒙古)人。”德迈斯特也说过:“抓伤一个俄罗斯人,就等于抓伤一个鞑靼人。 ”------摘自《游牧文明史》

                这种说法的出发点是,以民族为标准认定国家,而不是以地域为标准认定国家。比如说,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直到今天还有蒙古国,所以元朝的政府应该是蒙古国占领中原地区形成的国家,元朝的土地本质上算是蒙古国的土地,元朝是蒙古国对中国的“殖民”。后来蒙古政府退居到漠北,中原地区重新由汉人掌权,中国又得以复国。

                又比如,拿破仑曾经占领了欧洲大部分地区,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原来不是法国地盘的德意志、伊比利亚半岛地区,这时候都是法国领土,因此这个时期的王朝不是德意志王朝、葡萄牙王朝,等等。

                我们国家采用的标准,一般是从地域标准划定国家。这个标准的意义在于维护民族团结,一直提倡大家不要争来争去是谁的国家,在中国这个地区建立国家的朝代,都算是中国的一部分,大家是一个大家庭。实事求是地说,这种说法有点一厢情愿,比如西藏和新疆人,就是不接受这种说法才要闹独立。他们认为自己祖先建立的辉煌历史,现在却被汉人称做一个家庭的东西,无法接受。

                • 家园 既然讲学术,那你就应该清楚蒙古历史跟元朝历史是不同的范畴

                  蒙古历史是世界级的不等于元朝也是世界级的,更不等于元朝历史不是中国历史。不过跟楼下的任爱杰不同,我认为这首先是科学观的问题,你没有搞对范畴

                • 家园 这句话就把您的真实想法暴露出来了

                  西方国家不承认元朝是中国的一个朝代.蒙古帝国席卷欧亚大陆,元朝仅仅是蒙古帝国的殖民地之一,至于说元朝是中国的朝代就更加荒唐了,蒙古不是满清,蒙古历史是世界级的历史,全世界都知道,不像满清历史一样容易纂改。

                  敢情元朝是不是中国的一个朝代要以西方国家是不是承认为准。呵呵,西方还不承认夏朝呢。您论了半天的三代,怎么不把夏朝算成神话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