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现在我想想中国的填鸭式教育是对的。 -- 懒虫123

共:💬301 🌺1998 🌵2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中国师范毕业每年多了去了,有了需求自然会有好老师

                  专科(即高考科目)可以有多个老师,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哪个专科老师的哪节课。

                  • 家园 管杀不管埋,到时候自然会有

                    实际情况是,那些“优秀”老师最后也会发现题海战术最管用。

                    • 家园 第一,专科考题可以如同考研那样由大学来出题

                      第二,题海战术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你要专门学习一门学科,你确实要做很多的题目,现在中国的题海战术的主要弊端在于学生不感兴趣的课程也有大量的作业给他做,这样造成了厌倦感,疲劳感。

                      如果是学生感兴趣的,有志于在大学里进行进一步深造的课程,那多做一些题目又有什么问题呢?

                      • 家园 如果仅凭兴趣,大多数人的兴趣是吃喝嫖赌

                        人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就是要受社会规则的约束。

                        说实话,发掘并培养一个孩子的兴趣既要能力又极耗精力,只有个别水平超高且古道热肠的老师能做到。

                        在任何时候,老师作为一个职业都只是谋生的手段。指望涌现出一大批会发掘孩子兴趣的老师是不现实的。不信可以看看,老师们自己的孩子成材率会比其他人高很多吗?

                        所以我认为精英教育不可取,精英教育成材率太低。倒不如培养一批基础结实的合格品,再辅以其他手段选一些天才。

                        与其说竞赛惠及面太广,不如说中国现在的教育资源只能承受那么多天才。

                        我是搞过计算机竞赛的,这个辅导中学老师干不了,只能大学老师来,中国有多少大学老师有精力带中学生?

                        更别说化学生物要做实验用的那些仪器。我们学校以前的物理竞赛队是直接去附近的大学集训的。就这样培养,据你的标准不差多少吧?可是也没见冒出几个天才。

                        中国教育资源的增长,是要慢慢培养人才增进硬件的,不是改改制度就能完成。我亲眼见证了母校(中学)20多年来教育资源的增长,见证了学生出路日渐广泛。这其实都跟制度无关。

                        • 家园 你不感兴趣的也要60分才能得到学分

                          问题在于感兴趣课程和不感兴趣课程之间的一个时间的分配,不要平均主义的分配。

                          而教育部门应该通过考试制度的设计避免学生学习时间的在课程上的平均主义。

                          兴趣不是要老师去培养去发掘,是要学生自己去发现,老师要做的就是鼓励他的独立性,鼓励他的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独立学习等等。

                          真正要做出学术成果,关键在于要有独立性,主动性,敢于质疑,敢于思考未知的东西等等,没有独立性主动性,对什么都没有自己想法,不敢有自己的想法,对自己的学业没有自己的规划,就照着别人指的路走,如果能够走出来,得到成果,别人早就得到成果了,所以就根本不可能有所创新。

                          没有独立性,主动性,在学校里再会考试又有什么用呢?物理竞赛拿再多的奖也是没有用的。

                          • 家园 这就是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区别

                            您总是再说“得到学术成果”“发文章”

                            可是对于中国几亿成不了科学家的人来说,中国现在的教育制度保证了他们能把美国人的工作抢来。

                            • 家园 把昧国工作机会抢过来与中国教育有什么关系?

                              中国现在主要是依靠低技术低成本而获得各种合同,因而得到各种工作机会的,主要依靠的是技术工人,与工程师的关系不大。

                              中国要成为创新型国家,现在的教育就会成为阻碍。

                              中国教育实际上是庸才教育,而不是大众教育,像德国那样的职业教育与理论教育并行发展的才叫做大众教育。

              • 家园 这个提议初衷很好,执行起来很容易被扭曲,想想

                文革期间的工农兵大学生的选拔吧。

          • 家园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 家园 偏科是很正常的

        偏科是很正常的,这是一刀切的问题。 我也是这么过来的,具体问题我也有体会,但这不是我想讨论的问题。

        但是我想的问题是中国的教育方法和西方的教育方法对比。

        西方的教育方法我的感觉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 而不是宁有种乎?

        • 家园 中国这样大而全的考试科目设置绝对是扼杀中国的爱因斯坦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句话说:强迫一个人学习他不感兴趣的课程,就好像强迫一头猛兽不断的吃它最不爱吃的食物,即便是猛兽,也会失去食欲的

          为什么大量的中国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厌学呢?就是因为他们在中学阶段被强迫性的学习,而失去了“食欲”

          中国中小学这样的教育体制造成了中国教育的本末倒置,一个人最重要的接受教育和自我学习的阶段显然是在大学,而不是在中学,更不是在小学(因为中小学课程相对于大学课程来说实在是太基本了),中国教育体制造成中国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中小学课程,而不是放在大学课程上,这是中国教育最荒诞的地方之一

        • 家园 这个教育的问题,挖过一楼

          飞天鸭:随便谈谈中国教育的前身、远虑与近忧,以及其他(一)独一无

          我的感觉是,在教育问题上,中国是以科举的精神,学着西方的知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奇怪产物

          • 家园 科举思维的后果就是人们无比看重高中,而不看重大学教育

            在高中的时候几乎拼尽全力,然后到了大学则放羊。

            这个就像科举一样,你考中了那就荣华富贵,天天就琢磨着怎么做官了,哪里还需要多么努力的学呢

    • 家园 能学出来的都是好样的,学不出来的未必不是好样的。

      我倒觉得中国的教育是最通才的教育,大学之前的教育,相对其他国家学的那叫一个深。

      数学(开发思维能力的利器),有比我们难的么?

      物理,化学,甭说日常现象,一些专业上的原理都有了。

      历史,中国古代史要学,世界历史概论要学,中国近代史算上大学是要学三遍的。(那段屈辱的历史是在心里打上了烙印)

      地理,地球的大致构造是了解个遍。中国的名山大川,各省风情。

      生物,各种生物分类加隐晦的生理知识和一辈子用不到的豌豆实验和减数分裂。

      政治,其实高中就在接触辩证唯物主义了。

      外语,这个我比较烂,说不好。

      语文,很不错啊,养神的课程。

      加上经常占用的,音乐美术体育和课表上有的但没上过的课。我真心觉得咱们的教育真够高大全的了。

      只不过填鸭式教育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儿童的抗拒心理。如果孩子能把学校所学都能掌握,那么这个孩子无论从智商还是对新事物接触的态度都值得表扬。

      我也不觉得中国的教育真的有多难,至少从小到大我没觉得有多吃力。在中国更多的情况是受不了煎熬,玩玩游戏,打打诨,情窦初开,把小说当饭吃,一本一本没完没了的看。

      人的资质有高低,但是在这种教育难度下,学不好是态度问题。那些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中绝大多数是这种,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就抱着不学或者抵制的态度,做不到坚持,我不认为他们将来会有多大出息。

      经过这种选拔,能读出来的不说所学的本事,至少态度是值得表扬的。而且这种态度受用一生。

      只是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最多的例子是,就算是大学生,也能犯非常可笑的逻辑或者常识错误。我是理工科的,记得在大一的时候同学问我是哪个省的,我说江西,他说“噢,江西。。。江西的旁边是山东吧。。

      山之东,江之西的说吗??

      这才是我们应该避免的问题,课本上教了,学了,但没有学到心里去,为了试卷而学,这是非常悲哀的。

      通宝推:biglw,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