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影评系列(序) -- 上古神兵

共:💬673 🌺3839 🌵5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5
下页 末页
            • 家园 给你看一些关于‘泰囧’的评论

              所以说徐铮他们给自己的定位很合适,很贴近老百姓,接地气嘛

              最讨厌某些合拍电影了,老是塞几个台巴子和HK过期明星。

              最恶心的是台巴子出的那些年那个烂片被捧成神作了,我身边基本就没有喜欢这片子的人啊!!!

              大陆人的心声之一,大陆的导演们到底了解多少?

              冯小刚是走完胡同就翻脸不认人了.

              徐峥是文艺先锋后为立而破走向了大众.

              这片子好就好在不装逼,接地气,不硬着头皮不要脸的上3D上IMAX圈钱,不乱加乱七八糟的烂演员,故事重头到尾讲完整了,挺好的不是吗

              首先本身片子有诚意,故事也不错,再加上被国内伪大片折磨的广大观众,能不爆么

              最次最次人品好会说中国的历史已经被毁了,去日本考察??

              就是为了这群人才要更加不遗余力地支持少年派支持泰囧这种好片子!!!本来刷两遍刷四遍,尼玛用脚投票我就不信以后永远是1942剩饭画皮2这种片子霸占屏幕!

              不要说国人不懂历史,国人大多关心国家的历史,真不关心的,是陆川太郎这些人。前面一句说的就是他。

              泰囧大爆觉得观众真可怜…… 这年头要找一部不糟心、口碑好,导演还没有RP问题的国产电影简直太难了,得是憋成什么样才能让部小成本电影爆成这样

              单日观影人数270万破了泰坦3D的记录

              这么一部商业片,能让国人有自豪感不容易啊。但是还真的有国人在盯着这样的自豪感呢。

              还有一群人说什么,泰囧火了是中国电影的悲剧,中国电影完了。

              看了泰囧“人格没有升华”,所以这种烂片居然能爆实在可悲巴拉巴拉的。

              败给他们了,一部喜剧电影而已,有本事在这骂一个喜剧,不如实在去拍片拯救中国电影啊。

              看看普通人的心声吧。

              画皮2的最高票房是中国电影史的一个污点大笑话,希望泰囧能洗掉它

              个人非常不喜欢画皮二,看不出一点年轻导演的创新性和锐气,视觉上也是用得日本人的设计,插画变动画而已,希望泰囧洗刷掉它

            • 家园 一点也不囧,现实世界本不是理想社会

              以“理想社会”为标准去套现实世界,套不上就觉得囧,这种理想主义幼稚病本身才囧。

              你不在乎商业成功,别人也不在乎你是不是在乎商业成功,更不在乎你是不是在乎理想世界。说白点,人民有浮躁的权利,有庸俗的权利。在一个理想的成熟社会中,人人都该接受“别人有权跟我不一样”,而不是根据一己好恶要求别人跟自己一样。

            • 家园 悲剧我也看,一要看拍得好的,二不能把悲剧当“主流”

              另外,要花几十块钱上电影院的话,我还真不看“悲剧”。

              一想到自己灯亮散场时还坐在原位目泛泪光若有所思,我就起鸡皮疙瘩。。。

            • 家园 哈姆雷特冯小刚拍了啊,事实证明他没有这驾驭经典悲剧的水平

              包括陈凯歌,他有脸说自己拍的是经典悲剧赵氏孤儿么?

              别睡不着觉怨床歪

            • 家园 这不是扯淡么

              真正成熟的观众,能够欣赏和学习的途径多了。凭什么要掏几十大洋去看别人怎么教育自己?而且还不一定是怎么成熟的教育。

              你跟我认识的一个人很像,他的长期观点是:这个社会要是没人抬杠,岂不是很可悲?

            • 家园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阳春白雪有阳春白雪待的地方,下里巴人有下里巴人待的地方。

              哈姆雷特人艺每次重演,在首都剧场都是满座,但是他们也不会搞成全国几千家影院联播去。

              在中国,你做这种让人看着不那么愉快的电影,目的就很明确,电影节获奖然后老老实实去电影频道放就是了。非要赶商业档期走商业院线播放,然后做一头雾水状“你们咋不懂艺术”,这个有点装

              当然悲剧也不是不能商业,但也得俗得跟妈妈再爱我一次一样才行。几个亿的票房需要几千万人去看才行,中国上哪里找几千万文艺青年中年老年去?

        • 家园 《1942》的票房和观众情感有关,包括

          我在内的大多数观众,并不喜欢回顾本民族的苦痛,我问了老爸老妈,他们看后说,没什么很感动的,因为他们经历过。

          所以我的影评说,这部片子不是给老百姓看的,是给当政者看的。

          • 家园 苦难的历史影片其实不合适年底欢庆时播放

            如果需要放,我觉得需要学习一下以前拍的地道战,地雷战,或小兵张嘎。 现实生活本身对大多数人来说就够苦的了,大众需要提气的,而不是泻气的,即便是对真实的历史,大家也是这样心里要求的。

            看看少年派比1942票房高就可知一二。同样的苦难经历,少年派(虽然只是一个人一船人的经历)的梦幻唯美,至少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看。如果需要教育,应该这样寓教于乐,特别是对不熟历史,不愿看历史的大多数人,大多数青少年,而不是过于真实的反映历史,让不懂历史的人们失去进影院去看的兴趣。

            须知,文化影视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 家园 寓教于乐,这样浅显的道理是需要很高的智商的

              中国这些僵化思维教育下长大的大陆60代,70代导演,是玩不转这些的,在眼界开阔几十倍的90后,80后这些人眼里,这些导演的作品基本都是笑话。

          • 家园 给当政者看就更扯蛋了

            习近平还去农村插过队呢,以个人经历论,他受的苦说不定还真比冯小刚多。不说习近平,中国台上的那七个长老,年青时受的苦,可能都比冯小刚更多。

            习近平怕是比冯更了解这个国家的人民到底需要什么。

          • 家园 其实,当政者也经历过

            胡从二十六岁开始在刘家峡干过6年,习从十五岁开始在文安驿插队6年。比起现在六个人住一间房就撒泼打滚抱怨蜗居的娘娘腔大学生和小白领,他们绝对是“经历过”的人

        • 家园 我很为冯小刚可惜

          《唐山大地震》好歹还有唐山市政府在背后鼎立支持,虽然也被文青公知喷了一个惨,但票房还是丰收的。

          而《一九四二》被喷得太厉害了,刚上映的时候时光网和豆瓣上给一颗星的评价居然有百分之十几,太不正常了。相对应的,开心网这样基本实名的网站,给一星和两星的加起来也就只有3%左右。这样一部好片子却没有得到相称的票房,很可惜。

          我给《一九四二》的评价是“不吹牛,不装逼,一部真诚之作。五颗星”

          • 家园 一九四二3颗星及格,顶多三星半

            不带感情分

            这编剧,东拉西扯无头无尾;这摄像,粘粘糊糊无精打采;表演,徐帆不错,张国立普通,冯远征普通,李雪健差,陈道明出场精彩越来越差。台词不错,可以给四星。立意不高,表现混乱,也就是及格分数。

        • 家园 【讨论】我觉得不用那么悲观

          我倒觉得这两部片子的票房对比倒恰恰说明了国内影迷的成熟,说明国内的影迷已经不再迷信于名导,大制作之类的媒体的忽悠用语。

          喜欢历史的人本身就不多,历史题材的影片如果不能拍出深意的话,票房往往都不会好看,尤其是比较痛苦的历史,尤其是当这段历史被加入了过多的私货,而导演本身又把自己高高置于影迷之上的时候那就更不受欢迎了,君不见《王的剩饭》的票房更惨

          通宝推:休眠火山,
    • 家园 影评33之《1942》——寓言

         什么是寓言?寓言是委婉地告诉你很多遍,你却仍然会去做的傻事。当我和朋友看完这部《1942》,我对这部电影的定义——这是一部政治寓言剧——它不是给老百姓看的,是给统治者看的——老百姓曾经经历、正在经历或将要经历的苦难是不需要“温故”的。寓言在人们印象中应该是短小精悍的,但其实寓言真正的生命力是巧妙的比喻和暗喻——不断重复的历史其实是现实最好的讽喻。

         这部“寓言”的场面非常宏大,一是演员阵容(有台词的龙套演员都是影视界一线演员);二是故事的历史背景和地理分布;三是镜头运用和特效营造。这都是司空见惯的东西,比如那些大业伟业之类的“什锦杂烩菜”。真正出色的是导演有效的控制了这种宏大场面的多层次多线索叙事。官民两条线,国内国际两个层次同时推进。老百姓要吃饭,政府要抗战;国民政府要争取国际地位,外国记者要揭露饥荒真相。而冯小刚在这种宏大叙事中,依靠的却是对细节的关注。例如:挨饿的人怎么吃柴禾?电影告诉你要磨成粉,然后它通过小女孩告诉你,这东西是不消化的。我之所以认为冯小刚是目前中国最好的导演,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对细节的关注,关注细节是对观众的最大尊重。这种叙事最大的危险就是众多细节把宏大场面搞得支离破碎,光是场景和镜头切换就不是动动嘴皮子或者科班能教出来了的。

         很多人用政治眼镜去解释这部影片,正反双方都挑出导演和编剧的很多“反动细节”(尤其是台词)。然而我通过这些细节发现该片最成功的地方——这些细节充满了彼此矛盾和自我矛盾——所有的矛盾贯穿始终,有条不紊。正是这些矛盾准确地刻划了人的复杂性,群体的复杂性,甚至灾难也不是简单的。上至蒋委员长、民国政府,下至东家长工、逃荒人群,不同阶级、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遭遇,这些矛盾纠葛在一起,而最大的矛盾则是这些矛盾居然没有冲突,没有对抗,例如:士兵面对敌人不战而逃;灾民面对政府和灾荒也是一个“逃”。最后那挑在刀上的馒头再一次提醒我们,生存和尊严才是最要命的矛盾。矛盾是戏剧的生命,出色的矛盾才成就了出色的电影。

         另一个突出优点是尺度。导演和编剧非常克制,尤其是抵挡住了所谓视觉冲击力的诱惑。最明显的就是性描写,人性冲突中,性是很少缺席的主题,用性来表现爱是很正常的,不正常的是有些影片和导演则直接宣示了“淫”却对我们说这叫描写人性解放的必要;这一点,冯小刚一如既往地拿捏住了分寸。公开的色情暴露镜头是招人反感而且令人尴尬的,目前能认识到这点的中国导演不多(估计还有一个顾长卫)。在这样一部描写生命与尊严矛盾的影片中,影片明确了性只是一个交换条件,特别是其中交换棉裤这场戏表达了最淳朴的爱,无论你想象在交换中这对男女做了什么,你都只会被这爱感动。

         我还喜欢该片的,就是它没有说教,尽管冯导演曾说拍完这部电影之后不再有盲目的民族自豪感,这种说法给人以很多对其政治哲学和历史观的遐想。可能很多这样那样的“粉”“五”啊啥的不会同意我这种观点,我认为该片没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导演不过是用真实的苦难给我们讲了一个政治寓言——说起来只有一句话——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就是这种单纯的关系,与政党无关,与时代无关。如果说导演想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的话,我觉得也就只限于此,这是一种普世朴实的政治道德观。这恰恰是本部片子应该获国际奖项而却不会获奖的原因——就是有人非要看个什么“主义”出来。

         当然,就我看来,该片的瑕疵也是很明显的。关于对宗教信仰的追问,尽管有前后教堂场景的对比式呼应,但这个线索的设置和安排是有些画蛇添足的,导演和编剧想把人在这个苦难中所有的东西都给我们看,但这么多的内容在这样一部戏中是铺不开的,画不全,说不深的,所以这一线索给观众一种把人物和情节演丢了的感觉。

         演员中的段奕宏是问题,虽然他不是主演,不伤大体(我承认自己对段奕宏有偏见,认为他虚有其名,毫无演技)。就算他演的角色不写明是陈布雷,你也不能想象蒋委员长身边会有这么一个“苦大仇深”、无脑又张狂的办公室主任。蒂姆.罗宾斯也是问题(这是我比较喜欢的演员),我觉得他没有真正理解这个剧本,或者当时中国人的苦难和生存状态,他没有演出一个在中国传教30年的神父对中国人的理解,哪怕是偏见。对此,我只能认为这是国际市场和国际化的代价之一。

         最后说点题外话,我对这部电影的题材是有共鸣的,我的长辈就是在同一年逃荒到异乡的,在影片中的那次饥荒和后来20年后的那次饥荒中我们家也都是死过人的(尽管两次有所不同)。所以在这一点上我总是很悲观:寓言总是要启示给人什么的,寓言也常常讽刺那些愚蠢的人,可问题就在于人们都不认为自己愚蠢,都认为那些启示他们早知道了。

      关键词(Tags): #1942#影评#冯小刚#寓言#政治通宝推:GPRS,水过云飞,菜菜丛,普鲁托,水剪双眸,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