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发个争议话题:中国历史上人均最富裕的朝代 -- 森林鹿

共:💬70 🌺33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整理】发个争议话题:中国历史上人均最富裕的朝代

    欢迎转载,无需授权,保留标题关键字能让俺将来搜索到就行。

    ------------------

    以卜风贤的《传统农业时代乡村粮食安全水平估测》一文为基础,探讨历代人均粮食占有量的问题。这篇文章是个简写篇,只给出了结果,更详细具体的说明测算可看另一文《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

    总的来说,俺觉得卜老师这篇文章的水平还是比较高的,结论也基本可信,虽然在几个细节上出了一点硬伤。

    首先说,俺标题里说的“最富裕”,主要是用“人均粮食占有量”来当指标的。当然,这个指标放在现代来看并不合适。在工业化国家,粮食食物这些生存的基本物资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地位下降得很厉害,所以联合国判断贫富的标准是“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

    但是我想讨论的,是中国历史上从西汉到民国这各个朝代的高峰人均粮食占有量(取每个朝代人口最多、社会经济最繁荣稳定的时期)。在这近两千年里,中国社会虽然一直在量变,却没有质变,始终还是典型的农业社会: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农业是经济命脉,以及,全社会上下共同的努力目标是“丰衣足食”温饱型。那么,用“粮食占有量”来纵向比较各个朝代的人民生活水平,应该是合适的,而且也是别无选择的(难道俺们能去比较各朝代的电脑普及率?

    这两千年里呢,史学界基本承认的共识是:因为农业技术一直在持续发展,所以从秦汉到清代中叶,如果只看各朝代的繁荣稳定时期,那么粮食的单产(亩产)一直在提高,全国耕地总面积也一直在扩大,所以粮食总产量也是一个历代递增的过程。也就是说,清代高峰年间的粮食年产量高于明代,明高于元,元高于宋,宋高于唐,唐高于汉。

    这样是不是就能说:清朝人比明朝人富裕,明朝人比元朝人富裕,以此类推一代比一代强?

    那马尔萨斯马寅初马……这些人口学家们就该哭死了。大家都生活在计划生育时代,我想对于“人口爆炸”的问题,“总量多人均穷”的问题,都应该有很清楚的认知,不用俺来废话的哈。

    粮食在增长,人口也在增长,那么到底是粮食涨得快,还是人口涨得快?目前大家都承认的是,至少从清代中后期(1840左右)以后,中国人口失控,人均粮食占有量(生活水平)出现了大幅度下降。那么清代中期以前,人均粮食占有量是一直在上升呢,还是一条抛物线,在某个时代达到顶点之后已经进入下降的区间?如果是抛物线,那么这个顶点出现在什么时代?是唐、宋、还是明?

    说白了,到底哪个朝代(的全盛期)人均粮食占有量最多、人民生活相对最富裕?

    这些是目前史学界争论得很厉害的问题,似乎还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权威结论。当然,俺们在这里讨论这个问题,无论结论是啥样的,估计也不会有多少人认为“很权威”。只当大家娱乐好了。

    讲古之前先丢几个没争论的现代数字上来做参考:

    2007年中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是760斤(380公斤),人均消费量是776斤(因为还有进口粮食),都高于国际公认的每人每年700斤温饱标准,大约平均每个中国人每天吃了两斤粮多一点——主食和肉蛋奶菜都折合在这两斤里了哈。

    解放后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峰值出现在1996年,818斤(414公斤)。

    美国1998年的谷物产量为3.5亿吨,人均占有量2560斤(1280公斤)。

    现在说回来卜老师这篇文章,俺之所以对它评价比较高,主要是因为这文基本避免了同类“历史朝代纵向比较文”特别容量犯的捧一个压一个、关注重点漠视其他这些毛病。有一些作者本身专业是研究某个朝代断代史的,对本专业的研究成果比较熟悉,所以在写这种“历代XXXXXX”的文章的时候,很容易在写到自己主研方向朝代的时候,引用“最新研究成果”,而写到别的朝代,就照抄手头的前人成果了事,而不去下功夫关注别的朝代的“最新研究成果”。

    这样造成的一个现象是,因为就俺了解到的情况,各个断代史的研究专家,大部分都不同程度地抬高——或者说格外重视自己研究领域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大家只知道网上各朝代粉丝乱掐,其实断代史专家们掐起来也同样热闹,呼呼 ),所以作者特别关注哪个朝代,一般就会造成哪个朝代的数据偏高。这样算出来当然是不公正不可信的。在这方面的例子,影响最大的一篇是郑正和王兴平2000年发表在《江苏社会科学》上的《古代中国人寿命与人均粮食占有量》。另外还有一篇网文《从人均粮食占有量看历代生活水平》,是在郑和王的文章数据基础上写的,又加了上作者自己的修正(我个人觉得是歪曲得更深了)。后面如果有时间,我会具体分析这两篇文的毛病所在。

    而卜老师这篇《传统农业时代乡村粮食安全水平估测》,首先它发表的时间比较晚(2007年12月),这就使作者有可能充分地搜集利用这些年来各个断代史和各个专业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我们从该文的附注中可以看出来,作者也的确花了很多精力来搜集各方面的参考文章,而且他很重视通史类的研究成果,也就是那些不局限于某个朝代、而从古代史全局去分析整理数字的比较权威的文章书籍,我觉得这种态度应该说是比较端正的。

    下面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卜老师的研究结果,然后再说说我认为其中存在的问题。

    这篇文章里一共有6张表格,其实每张表格也就说明了一个结论,都是有关经济史和人民富裕程度的。

    表1说明了中国的历代人口峰值(各朝代最繁荣富足时的数据),西汉(据我所知是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数字)达到6000万人,此后长期战乱,直到唐玄宗天宝后期才恢复这数字并超出到9000万,然后到北宋徽宗年间(公元1100年)宋辽金元总人口达到1亿2000万,明(公元1600年)达到2亿,清中期(公元1800年)达到3亿,清中后期(公元1840)达到4亿,清末(公元1911)4亿6000万。

    文中所有单位都已经换算成了今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表2统计了历代耕地的变化情况,我们看到凡是稳定统一的朝代,耕地峰值都是比前代有所增长的。即使宋辽金并没完成统一,辽金的游牧文明对农耕还有一定破坏作用,但因为两宋对江南的开发力度非常大,农业生产技术也进步很大,所以耕地面积也在继续增长。同时我们也看到,因为人口增长的因素,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在汉代达到最大,以后是一路减少(不过因为为亩产量在提高,所以耕地少不见得产粮少就是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表3是俺关注的主要点,历代人均粮食占有量。这里关键数据“亩产量”的计算采信过程,是采信了吴存浩《中国农业史》的研究成果。注意:这6张表格,在个别人口数字的使用上出现了前后矛盾的情况,作者本人也已经承认疏忽并在最新版本中改正,所以这些表格需要修正后才能使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表3的另一个说明:从魏晋南北朝以下的历代“亩产量”当中,标为“aaa/bbb”,这里的“aaa“是当时“北方粟麦”的平均亩产量,“bbb“则是“南方稻谷”的平均亩产量。因前面也分别列明了当时南北方耕地的面积,所以后面的“粮食总产量”=(北方耕地面积*种粮面积比重*aaa)+(南方耕地面积*种粮面积比重*bbb)

    表4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均粮食占有量,这次不以个人为单位,而以农民家庭(每个朝代都设为农民人口占总人口的70%,每户农家有五口人)为单位,来算农民户均粮食占有量。另外,还加入了历代灾害爆发频率的因素,大致是越到后来,自然环境破坏越大,灾害爆发越频繁,对粮食生产的负面作用越大,于是表456里的历代“粮食总产量”的数字都比表3有所减少。另外,后面还算了一下农民交租税多少对家庭生活的影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表5和表6,都是说明在历朝历代农村里地主、自耕农(自己拥有小块土地的农民)和佃农(给地主家扛活打工的)所占的比例,大致是历代地主都只占总人口的10%,然后从春秋到隋唐,自耕农占60%,佃农占30%,从宋到明自耕农下降到50%,佃农上升到40%,清代则自耕农占了少数,只有40%,佃农上升到50%。

    然后地主的剥削程度也在加深,两张表是分别计算了国家“税收正常”和“税收很重”两种情况下,各阶层农村人口所占有的全社会粮食比重。大致是从春秋战国到唐代,比重没有变化,从宋代开始地主占有粮食比重上升,农民下降,到清代地主剥削更狠,农民更没活路。这个可以理解为从古到今农村里的贫富差距在一步一步加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文章内容介绍完毕,下面来说我发现的问题。

    其实主要问题也就一个,即全文对于“隋唐人口峰值”这个数据的取用不一致。表3列出的“隋唐人口”为9000万,而表4列出的“隋唐农村人口”为4200万,以4200/0.7反推回去,这张表取用的隋唐全国人口为6000万。

    6000万和9000万这两个数字的取用反复,还在文章中出现了好几次。如第一节集中讨论历代人口时,原文:

    在人口史专家估测的几个重要峰值数据基础上,参照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和姜涛《历史与人口 ——中国传统人口结构研究》中的有关数字, 可以勾勒出历代人口变化的发展脉络: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人口达到3200万人,经过战国末年的社会动荡人口减少,秦统一后人口在2000万以下;两汉时期人口达到6000万人,三国时期人口约为1800万人,南北朝时期人口恢复到5000万左右,隋代国运短促,人口约5000万左右,但隋末人口亡失严重,初唐时期人口曾跌落到2000万人,后来到天宝年间达到6000万左右;宋代人口的发展与此前各个朝代截然不同,北宋时期人口直线攀升,由宋初的4000万人飙升到北宋末年的1亿人口左右,南宋时期人口也突破1亿大关,元代人口在8000万左右,明代人口达到2亿;清代人口的发展又迥异于宋明时期,1760年左右人口突破2亿, 1800年后人口突破3亿,1840年左右人口突破4亿;民国时期人口约在4.5亿左右,新中国成立后于1953年进行了一次人口调查,公布当时的人口数是5.83亿人,约翰艾尔德研究认为1953年的人口调查数比实际人口数低5~15%,当时的实际人口约为6.5亿人, 1980年中国人口达到10亿,到二十世纪末期超过12亿。

    这里是用了6000万,而表1、2、3则采用了9000万,表4、5、6又回到6000万。这两个数字,作为不同经济史专家研究同一论题的不同结果,卜风贤老师采用哪一个都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够在自己的同一篇文章中一会儿用这个,一会儿用那个,造成自相矛盾的结果。就这个问题,俺电邮卜老师,得回复如下:

    “在唐代人口数字使用上,拙作存在前后不一的缺陷。我看了您的评论后,又对这篇文章做了一些调整,估计在今年年内,将在一本论文集中全文刊发。届时希望能够给您赠阅一本。……也是看到您的论坛评论文章后,我觉得很有必要将这篇文章整合一下,特别是接受了您所指出的唐代人口数字意见,我将此文转递另一朋友,可能在2009年内可以在一论文集中刊发。”

    比较遗憾的是,至今为止俺还没有找到卜老师调整数据修改后发表的文章。那么他“接受的俺所指出的唐代人口数字意见”,其实是俺建议他取一个折中的平均数,即7500万人。

    因为据我查阅到的唐代人口研究资料,6000万左右的数字,其实是杜佑在《通典》里记录的原始统计资料,而且在这条数字下面,杜佑本人已经有注解,说是当时人口统计的脱漏现象太严重,与事实不符,他估计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没统计入册。然后冻国栋等学者结合各州道情况和敦煌资料的研究结果,是认为唐天宝年间实际人口在8000万左右,9000万是一个上限(也有说达一亿的,不过基本上没人认真对待这个数字)。所以唐代人口峰值是在6000万至9000万之间,取平均值7500万较为合理。

    这样,经过修正后,卜风贤对于历代人均粮食占有量的研究结果应该是这样的:

    秦汉时代:1048.35斤(今制,下同)

    隋唐时代:1741.11斤

    宋元时代:1457.87斤

    明代:1192.94斤

    清前期:780斤

    清中期:780斤

    清末:736斤

    第二个问题,开始写这个东西的时候,俺注意到在“亩产量”一栏,从明代到清后期1900年代,四个时期的数字是相同的,也就是长达四百年的时间里中国人种地的效率毫无变化,感觉比较奇怪。后来再查一下详细资料,卜老师这里是采用了黄宗智的明清“内卷化”或曰“过密化”理论。

    引用吾友水支的通俗解释:

    “在技术条件没有变化(或者变化不大可以近似看做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资源又有限,劳动力投入增加,产出却并不是一直直线上升,而是达到一个边界以后就基本上无法上升了,于是人均产出就自然会下降。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古代中国几千年来技术水平当然也有提高,但是提高不大,在漫长的时间段里可以近似地看作是不变的,同时可耕地的面积也是有限的。因此,在早期人口稀少的时候,增加劳动力投入,可以靠多开拓可耕土地来大大提升产出,从而使得人均产出保持不变甚至有所上升。但是,到了晚期,人口已经很多了,可耕地的开拓基本完成,那么再增加的人口投入到生产中,总产出的增加也很少甚至总产出无法增加,从而导致人均产出哗哗哗地下降。

    自然,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是普遍下降的,而且,还可能导致反技术进步的现象出现。因为劳动力太多,为了保障就业,会出现尽量维持劳动密集性生产的观念和现象,既然是劳动密集型,往往技术含量就不高,为了在一块土地上多安插劳动力,反而会去采用低水平的生产技术。同时因为劳动力便宜,所以地主也愿意在土地上多安插便宜的劳动力,而不购买开发使用相对较贵的技术设备。

    于是呢,生产就陷入了一种低水平均衡的陷阱,于是呢,后果大家也就知道了——BLABLA。”

    另外再说一下,在“历代人均粮食占有量”这个课题上,目前影响比较大的两个前人成果。

    一是《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吴慧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

    从出版年份也能看出来,这书比较古老了,是八十年代初作品。那个时代的学术书籍,普遍优点是作者踏实勤奋、努力苦干,态度非常认真,象这对于原始史书史料的统计整理,就受到了后来人的一致好评;普遍缺点呢,一是缺乏对于后来的新出史料(比如考古发现)的收录,和对于一些新的研究方法的应用,二是那个时代的人,不可避免地还要受一些意识形态的影响,有时候会有“主题先行”的毛病。这些我想都是可以理解的。

    吴慧对于历代的粮食亩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都有直接统计结果(第一版195页),其中汉至清列表如下:

    朝代 西汉末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中叶

    亩产(市斤/亩) 264 334 309 338 346 367

    人均占有原粮(市斤) 993 1256 1159 (缺) 1118 628

    这个统计结果,到现在被后人批评的地方很多,主要问题是:很多人认为吴慧在换算历代度量衡方面出了严重的差错(历史上每个朝代的度量衡大小都是不一样的,要做纵向对比,首先得换算成统一的度量衡,一般是换算成现在的制式,比如唐代的一石=现代的0.6石等等),造成对于历代的亩产量估计过高。然后,吴慧使用的历代人口数量又是完全按照史书的原始记载,而现在学者认为那些记载并不准确、不能直接拿来用,需要做一番修正(修正结果大都是历代史书记载比实际人口少很多)。这样一增一减下来,吴慧计算的历代人均粮食占有量都太高了。

    近期关于历代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文章,影响最大的一篇是郑正和王兴平2000年发表在《江苏社会科学》上的《古代中国人寿命与人均粮食占有量》。另外还有一篇网文《从人均粮食占有量看历代生活水平》,是在郑和王的文章数据基础上写的,又加了上作者自己的修正(我个人觉得是歪曲得更深了)。

    之所以说是“歪曲”,因为他们的研究方法存在一定问题。

    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研究目标“历代人均粮食占有量”里的这个“历代”,也就是说,我们关注的对象,应该是这两千年内的所有主要朝代的情况。而我们做这个研究的目的,也是为了唐宋元明清各部分来彼此对照,相当于找来了几个选手来进行比赛,那么要让比赛结果令人信服,给选手们创造“公平竞争”(费厄泼赖^^)的比赛环境是必需的。

    上述《古代中国人寿命与人均粮食占有量》及其后续网文的毛病,正是作者太过关注个别朝代的“最新研究成果”,而忽视其他朝代。所以在修改吴慧那个列表时,加进了很多断代史的东西,人为地抬高其中一部分数据,没有考虑“历代”的系统性、整体性和统一标准性。还拿运动员打比方,该文作者从吴慧老先生手里接过几个运动员(拿到一批数据)以后,把他们放到跑道上,然后认准其中一两人,拼命给他们加强营养、上高科技比赛设备(找论据修正提高其数字),而对其他运动员不闻不问。这样出来的比赛结果,其公正可信度大家自己想去。

    下面引用该文的结论及其计算方法:

    好象超字限了,见下面的回帖

    关键词(Tags): #历史(索伦)#人均粮食#经济史通宝推:方解石,钱二,东中,藏猫猫,匿名:1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有人正经研究过中国古人的平均身高吗?

      看你这篇有感。

    • 家园 黄宗智……他不是弄错了一个小数点吗?

      第二个问题,开始写这个东西的时候,俺注意到在“亩产量”一栏,从明代到清后期1900年代,四个时期的数字是相同的,也就是长达四百年的时间里中国人种地的效率毫无变化,感觉比较奇怪。后来再查一下详细资料,卜老师这里是采用了黄宗智的明清“内卷化”或曰“过密化”理论。

      呃,这里能不能问下,卜先生采用黄宗智的理论是出自何处呢?

      这里是这样,你说的这个现象,就是

      长达四百年的时间里中国人种地的效率毫无变化

      很多学者都观察到这一点,而黄宗智是就这一现象提出某种解释。这里不是先有了黄的解释,而才有其它学者采信这一现象。

      说起来黄宗智的出发点是为了打破西方中心论。只是他把中国的发展方式定义为内卷式的增长,就这一点来看,和西方学者,大概是伊懋可首先提出的吧,中国传统经济增长只有量的增长而没有质的增长的观点,有点如出一辙的意思。

      相比之下,彭慕兰的观点,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可能比较舒服一点。而黄宗智和彭慕兰的学术交锋中,都拿对方论据中的硬伤说事,黄宗智弄错了小数点就是彭慕兰发现的,而黄宗智也指责彭慕兰过于理论化。呃,说到理论化,黄的理论也遭到很多非议。

      黄的理论对国内学者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比如说李伯重最初对黄宗智的内卷化理论很推崇,后来也改变了自己的观点。尤其李伯重提到一个人口问题,直接质疑了黄宗智立论的基础。

      黄宗智的内卷化理论将经济学研究引入历史研究,很有创见,但是就其它学者对其理论的商榷来看,也有一些经验教训。

      具体到你设定的此次讨论,我感觉从讨论的角度来看,这个题目的话,似乎有些问题。

      我是这么想的,为什么要以某个朝代来划定不同的比较对象呢?比较的目的是什么呢?

      我之所以这么问,是觉得吧,朝代这个元素对传统农业生产当然有影响,但是就作用来说,似乎不能算是决定性的。

      影响传统农业的两个因素在你设定的讨论中体现不出来,一是气候因素,一是区域因素。

      呃,我觉得还是划定某个区域,比如说江南地区或华北地区,在那个时期生存较为容易为讨论题目似乎要好一点。

      通宝推:蚂蚁不爱搬家,森林鹿,
      • 家园 有道理啊

        原文的目的是比较历朝历代的人均粮食占有,为此,需要考虑人口、(各地)亩产,(各地)耕地面积,但这三种数据似乎都无法得到准确统计,因此最后的计算结果,搞不好受统计噪声的影响比有意义信息的影响还要大。

        这个问题也许可以这样来看。假设历朝历代的人均(年占有)粮食、亩产、耕地面积、人口的对数都是独立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它们满足关系:ln(人均粮食)=ln(亩产) + ln(耕地面积) - ln(人口)。我们再把史书或后人推算的各个不同数值当作样本,以此可以计算出 ln(人均粮食) 在历朝历代的均值和方差。这样,就可以做统计检验,看看不同朝代的人均粮食差别是否显著。

    • 家园 想问个问题

      根本而言,你这个粮食总量的计算公式还是面积*单产=总产量,然后按照人口平均。出米率你考虑了没有?换句话说,你这个单产是连麦麸谷壳都算上的重量,还是处理为白面大米后的重量?古时作物的出米率我手头没有详细标准,记得《通典》中记载唐朝赋税的时候,30斤粟折合14斤小米,也就是说出米率略低于1/2。好像汉魏时代有些作物的出米率还要低,只有1/3左右。这和现在小麦85粉70粉相去甚远。不知道你这个统计考虑了这方面的因素没有?而且我有点怀疑现代的人均粮食,是加工前的还是加工后的?

      • 家园 粮食产量都是按带壳算的。

          现代的粟出米率大概60%。

          这个“30斤粟折合14斤小米”大概算进了加工费用。

      • 家园 这里的亩产是去壳前的未加工粮食

        卜风贤原注:

        吴存浩《中国农业史》历代粮食亩产量估计数据,计量标准粟为粟谷,麦为粒麦,稻为稻谷。其中宋代数据因为吴存浩以稻米计量故需做调整,统一转换为稻谷。宋代南方地区稻米产量以太湖地区、福建沿海地区和成都平为最高,亩产稻米约280市斤,其他地区约200市斤/市亩,平均产量约为240市斤/市亩。稻谷与稻米的折算率统一按照70%出米率计算,则宋代稻谷产量为343市斤/市亩。

        现代的人均粮食占有量数字,也是未加工的,来源于《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本纲要中的粮食,主要指谷物(包括小麦、稻谷、玉米等)、豆类和薯类;——应该不是指能直接食用的成品粮。

        • 家园 有没有算美洲高产作物的影响呢?

          玉米、蕃薯之类的高产作物都是明朝传入的。而且这些作物对土地要求不高。以前不能利用的山地,滩涂等等也能利用了。计算耕地和亩产的时候应当把这些产量也算入的。

          • 家园 他研究确实没考虑这些

            玉米、蕃薯之类的高产作物的影响应该是很大的,而且我觉得其他一些科技进步(农具,耕作方式的 影响?)也应该算在内。不好意思是外行,说不太清楚。

            一点点细化吧 ,现在把所有 因素都考虑进去 ,估计课题就作不成了。

      • 家园 那就直接算人均热量, 这个目前是衡量温饱的标准.
    • 家园 【讨论】文章的题目起得有问题

      MM 这篇文章题目起的有问题。人均粮食占有率就等于人均富裕程度?

      人好像不止要吃饭吧?穿衣也是必须的吧。住房也是必须的吧。交通也是必须的吧。从穿衣来说,棉花传入之前,平民一般只能穿麻。棉花传入后,平民也能穿棉。虽然一样穿衣,棉可比麻布舒服多了。如果从平均粮食占有率来说,难道本朝百姓穿化纤了,反而还不如秦汉富裕?

      再如吃的,秦汉百姓除了主食大概也就吃点本地土产。到了唐朝,一骑红尘妃子笑。在北方荔枝只有大富大贵者能享用。而本朝不论地域,一般老百姓还是能消费的。难道说本朝百姓不如唐朝富裕?

      就算是粮食占有率,一个朝代中,根据时间的不同也显然是不同的。例如开元、天宝年间的平均占有率显然和紧随其后的安史之乱不同。而如果算人平均的话,盛世人口比乱世多得多,弄得不好,反而乱世的人平均会高出盛世。那么乱世的人更加富裕?

      而中国地域广大,同一时间内,各地的亩产,人口,灾荒,治乱都不相同,用全国平均来衡量,显然也是有问题的。例如明末江南也是人多地少,但因为有工商补贴,天灾也少,因此虽然土地兼并严重,但衣食还是能够分配到贫民中,饿死的人少。而同一时期北方的人均耕地比南方多,但工商补贴不足,天灾频繁,土地兼并又严重,结果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都起来造反了。最后把明朝推翻了。这恐怕也不是用粮食平均占有率就能解释通的。

      MM 引用文章中的数据从宋朝开始,土地兼并日趋严重,自耕农减少,佃农增加。如果同意这个统计,那么能得出的推论也就是自耕农的减少养肥了地主阶级。自耕农每下降10%,就为地主增加1%的粮食占有率。

      而 MM 引用文章中的地主、自耕农、佃农的比例一个朝代,甚至两三个朝代都不变,这就更不科学了。我们都知道王朝初建,自耕农比例最高。此后因土地兼并逐步下降。到王朝覆灭前夕,自耕农比例最低。

      这里无非是个中产阶级逐步被消灭的过程。中产阶级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就同一朝代来说,虽然人均占有率可能相差不多,但大量中产阶级沦为贫困甚至赤贫后,很显然他们会觉得穷多了。

      • 家园 俺没有把古代和现代比较啊,正文开头就说了

        这种以粮食占有量为指标的“富裕程度”,只能用来来比较社会性质没有根本变化的汉至清时期农业社会。

        任老师说应该进一步朝代内、区域内细化,这个我也同意,但是俺目前的能力达不到这个要求,有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做下去啊。

    • 家园 较同意njyd,古代整个朝代人均超一千斤不太可能

      又没有工业和大量出口,消不掉这么多粮。

      其实我怀疑“人均也就是在七、八百斤”也未必能达到。

      人均粮食的温饱线不是350公斤吧,我记得联合国的温饱线是2400大卡,折成粮食220、230公斤(联合国给朝鲜的粮食援助,就按这标准)。

      人如果只吃粮食,人均200公斤也能凑合,多出来的主要是通过肉蛋奶转化。现在畜牧业饲料主要是粮食,但中国古代畜牧业用粮食做饲料吗?

      况且,如果按3斤粮一斤猪肉的比例,1700斤粮食,全养猪,能折成500多斤猪肉,如此,全国人民只吃猪肉不吃粮都可以了,这不可能。

    • 家园 我脚着应该用人均寿命来衡量

      粮多则谷贱伤农,粮少当然更不好,所以我认为,人均寿命更适合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发达、富裕程度。

    • 家园 我觉得老百姓最HAPPY,最爽的年代估计是西汉

      文帝十三年至景帝元年这十一年了。

      汉制十五税一,有时减半征收,就是三十税一。 自文帝十三年废除了民间的田租,一直到景帝元年才重新收一半。共有十一年没有收租。 历史上绝无仅有,我每次看史看到这里感慨万千。历史真的重复么?TG现在也不收田租了,老百姓感恩戴德。可有多少农民知道历史上也有没收田租的时代。

      隋朝其实是个很富裕的朝代, 但历史注定它是个过渡的朝代,如秦一样。

      唐朝的贞观之治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牛X。李世民刚登基时,全国造反的部队上十万的就好几支。

      贞观十一年,魏征上疏,谓: 隋之府库,仓禀,户口,甲兵之盛,考之今日,安得拟论。马周上疏亦谓: 今之户口,不及隋之十一。

      贞观初年,户不满300万;直至玄宗天宝十三载,始有961万9千余户

      按鹿MM的唐朝7500万人口计算, 每家有7.8口人

      按6000万人口计算, 每家: 6.2口人

      按9000万人口计算, 每家: 9.3口人

      我统计了唐以前平均每户人口数:

      年代 户 口 每户人口

      晋武帝太康元年 2459800 16163863 6.57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 906870 4685501 5.17

      齐 梁 不详

      陈 500000 2000000 4.00

      魏孝文迁洛 5000000

      北齐 3032528 20006880 6.60

      北周 3590000 9009604 2.51

      隋 8907536 46019956 5.17

      如果按平均每户: 5人. 唐朝人口在6000万左右

      看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很重要一个参照点就是公务员的数量。

      朝代 公务员

      汉 130258

      后汉 7567

      晋 6836

      宋 6172

      齐 2613

      后魏 7764

      北齐 2322

      后周 3989

      随 12576

      唐 18805

      很明显:公务员的数量取决于老百姓的多少,唐朝最多。

      如果按隋朝3658.3个人养一个公务员计算,唐朝人口:

      18805*3659.34 = 68813888.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