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发个争议话题:中国历史上人均最富裕的朝代 -- 森林鹿

共:💬70 🌺33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整理】发个争议话题:中国历史上人均最富裕的朝代

欢迎转载,无需授权,保留标题关键字能让俺将来搜索到就行。

------------------

以卜风贤的《传统农业时代乡村粮食安全水平估测》一文为基础,探讨历代人均粮食占有量的问题。这篇文章是个简写篇,只给出了结果,更详细具体的说明测算可看另一文《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

总的来说,俺觉得卜老师这篇文章的水平还是比较高的,结论也基本可信,虽然在几个细节上出了一点硬伤。

首先说,俺标题里说的“最富裕”,主要是用“人均粮食占有量”来当指标的。当然,这个指标放在现代来看并不合适。在工业化国家,粮食食物这些生存的基本物资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地位下降得很厉害,所以联合国判断贫富的标准是“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

但是我想讨论的,是中国历史上从西汉到民国这各个朝代的高峰人均粮食占有量(取每个朝代人口最多、社会经济最繁荣稳定的时期)。在这近两千年里,中国社会虽然一直在量变,却没有质变,始终还是典型的农业社会: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农业是经济命脉,以及,全社会上下共同的努力目标是“丰衣足食”温饱型。那么,用“粮食占有量”来纵向比较各个朝代的人民生活水平,应该是合适的,而且也是别无选择的(难道俺们能去比较各朝代的电脑普及率?

这两千年里呢,史学界基本承认的共识是:因为农业技术一直在持续发展,所以从秦汉到清代中叶,如果只看各朝代的繁荣稳定时期,那么粮食的单产(亩产)一直在提高,全国耕地总面积也一直在扩大,所以粮食总产量也是一个历代递增的过程。也就是说,清代高峰年间的粮食年产量高于明代,明高于元,元高于宋,宋高于唐,唐高于汉。

这样是不是就能说:清朝人比明朝人富裕,明朝人比元朝人富裕,以此类推一代比一代强?

那马尔萨斯马寅初马……这些人口学家们就该哭死了。大家都生活在计划生育时代,我想对于“人口爆炸”的问题,“总量多人均穷”的问题,都应该有很清楚的认知,不用俺来废话的哈。

粮食在增长,人口也在增长,那么到底是粮食涨得快,还是人口涨得快?目前大家都承认的是,至少从清代中后期(1840左右)以后,中国人口失控,人均粮食占有量(生活水平)出现了大幅度下降。那么清代中期以前,人均粮食占有量是一直在上升呢,还是一条抛物线,在某个时代达到顶点之后已经进入下降的区间?如果是抛物线,那么这个顶点出现在什么时代?是唐、宋、还是明?

说白了,到底哪个朝代(的全盛期)人均粮食占有量最多、人民生活相对最富裕?

这些是目前史学界争论得很厉害的问题,似乎还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权威结论。当然,俺们在这里讨论这个问题,无论结论是啥样的,估计也不会有多少人认为“很权威”。只当大家娱乐好了。

讲古之前先丢几个没争论的现代数字上来做参考:

2007年中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是760斤(380公斤),人均消费量是776斤(因为还有进口粮食),都高于国际公认的每人每年700斤温饱标准,大约平均每个中国人每天吃了两斤粮多一点——主食和肉蛋奶菜都折合在这两斤里了哈。

解放后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峰值出现在1996年,818斤(414公斤)。

美国1998年的谷物产量为3.5亿吨,人均占有量2560斤(1280公斤)。

现在说回来卜老师这篇文章,俺之所以对它评价比较高,主要是因为这文基本避免了同类“历史朝代纵向比较文”特别容量犯的捧一个压一个、关注重点漠视其他这些毛病。有一些作者本身专业是研究某个朝代断代史的,对本专业的研究成果比较熟悉,所以在写这种“历代XXXXXX”的文章的时候,很容易在写到自己主研方向朝代的时候,引用“最新研究成果”,而写到别的朝代,就照抄手头的前人成果了事,而不去下功夫关注别的朝代的“最新研究成果”。

这样造成的一个现象是,因为就俺了解到的情况,各个断代史的研究专家,大部分都不同程度地抬高——或者说格外重视自己研究领域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大家只知道网上各朝代粉丝乱掐,其实断代史专家们掐起来也同样热闹,呼呼 ),所以作者特别关注哪个朝代,一般就会造成哪个朝代的数据偏高。这样算出来当然是不公正不可信的。在这方面的例子,影响最大的一篇是郑正和王兴平2000年发表在《江苏社会科学》上的《古代中国人寿命与人均粮食占有量》。另外还有一篇网文《从人均粮食占有量看历代生活水平》,是在郑和王的文章数据基础上写的,又加了上作者自己的修正(我个人觉得是歪曲得更深了)。后面如果有时间,我会具体分析这两篇文的毛病所在。

而卜老师这篇《传统农业时代乡村粮食安全水平估测》,首先它发表的时间比较晚(2007年12月),这就使作者有可能充分地搜集利用这些年来各个断代史和各个专业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我们从该文的附注中可以看出来,作者也的确花了很多精力来搜集各方面的参考文章,而且他很重视通史类的研究成果,也就是那些不局限于某个朝代、而从古代史全局去分析整理数字的比较权威的文章书籍,我觉得这种态度应该说是比较端正的。

下面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卜老师的研究结果,然后再说说我认为其中存在的问题。

这篇文章里一共有6张表格,其实每张表格也就说明了一个结论,都是有关经济史和人民富裕程度的。

表1说明了中国的历代人口峰值(各朝代最繁荣富足时的数据),西汉(据我所知是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数字)达到6000万人,此后长期战乱,直到唐玄宗天宝后期才恢复这数字并超出到9000万,然后到北宋徽宗年间(公元1100年)宋辽金元总人口达到1亿2000万,明(公元1600年)达到2亿,清中期(公元1800年)达到3亿,清中后期(公元1840)达到4亿,清末(公元1911)4亿6000万。

文中所有单位都已经换算成了今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表2统计了历代耕地的变化情况,我们看到凡是稳定统一的朝代,耕地峰值都是比前代有所增长的。即使宋辽金并没完成统一,辽金的游牧文明对农耕还有一定破坏作用,但因为两宋对江南的开发力度非常大,农业生产技术也进步很大,所以耕地面积也在继续增长。同时我们也看到,因为人口增长的因素,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在汉代达到最大,以后是一路减少(不过因为为亩产量在提高,所以耕地少不见得产粮少就是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表3是俺关注的主要点,历代人均粮食占有量。这里关键数据“亩产量”的计算采信过程,是采信了吴存浩《中国农业史》的研究成果。注意:这6张表格,在个别人口数字的使用上出现了前后矛盾的情况,作者本人也已经承认疏忽并在最新版本中改正,所以这些表格需要修正后才能使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表3的另一个说明:从魏晋南北朝以下的历代“亩产量”当中,标为“aaa/bbb”,这里的“aaa“是当时“北方粟麦”的平均亩产量,“bbb“则是“南方稻谷”的平均亩产量。因前面也分别列明了当时南北方耕地的面积,所以后面的“粮食总产量”=(北方耕地面积*种粮面积比重*aaa)+(南方耕地面积*种粮面积比重*bbb)

表4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均粮食占有量,这次不以个人为单位,而以农民家庭(每个朝代都设为农民人口占总人口的70%,每户农家有五口人)为单位,来算农民户均粮食占有量。另外,还加入了历代灾害爆发频率的因素,大致是越到后来,自然环境破坏越大,灾害爆发越频繁,对粮食生产的负面作用越大,于是表456里的历代“粮食总产量”的数字都比表3有所减少。另外,后面还算了一下农民交租税多少对家庭生活的影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表5和表6,都是说明在历朝历代农村里地主、自耕农(自己拥有小块土地的农民)和佃农(给地主家扛活打工的)所占的比例,大致是历代地主都只占总人口的10%,然后从春秋到隋唐,自耕农占60%,佃农占30%,从宋到明自耕农下降到50%,佃农上升到40%,清代则自耕农占了少数,只有40%,佃农上升到50%。

然后地主的剥削程度也在加深,两张表是分别计算了国家“税收正常”和“税收很重”两种情况下,各阶层农村人口所占有的全社会粮食比重。大致是从春秋战国到唐代,比重没有变化,从宋代开始地主占有粮食比重上升,农民下降,到清代地主剥削更狠,农民更没活路。这个可以理解为从古到今农村里的贫富差距在一步一步加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文章内容介绍完毕,下面来说我发现的问题。

其实主要问题也就一个,即全文对于“隋唐人口峰值”这个数据的取用不一致。表3列出的“隋唐人口”为9000万,而表4列出的“隋唐农村人口”为4200万,以4200/0.7反推回去,这张表取用的隋唐全国人口为6000万。

6000万和9000万这两个数字的取用反复,还在文章中出现了好几次。如第一节集中讨论历代人口时,原文:

在人口史专家估测的几个重要峰值数据基础上,参照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和姜涛《历史与人口 ——中国传统人口结构研究》中的有关数字, 可以勾勒出历代人口变化的发展脉络: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人口达到3200万人,经过战国末年的社会动荡人口减少,秦统一后人口在2000万以下;两汉时期人口达到6000万人,三国时期人口约为1800万人,南北朝时期人口恢复到5000万左右,隋代国运短促,人口约5000万左右,但隋末人口亡失严重,初唐时期人口曾跌落到2000万人,后来到天宝年间达到6000万左右;宋代人口的发展与此前各个朝代截然不同,北宋时期人口直线攀升,由宋初的4000万人飙升到北宋末年的1亿人口左右,南宋时期人口也突破1亿大关,元代人口在8000万左右,明代人口达到2亿;清代人口的发展又迥异于宋明时期,1760年左右人口突破2亿, 1800年后人口突破3亿,1840年左右人口突破4亿;民国时期人口约在4.5亿左右,新中国成立后于1953年进行了一次人口调查,公布当时的人口数是5.83亿人,约翰艾尔德研究认为1953年的人口调查数比实际人口数低5~15%,当时的实际人口约为6.5亿人, 1980年中国人口达到10亿,到二十世纪末期超过12亿。

这里是用了6000万,而表1、2、3则采用了9000万,表4、5、6又回到6000万。这两个数字,作为不同经济史专家研究同一论题的不同结果,卜风贤老师采用哪一个都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够在自己的同一篇文章中一会儿用这个,一会儿用那个,造成自相矛盾的结果。就这个问题,俺电邮卜老师,得回复如下:

“在唐代人口数字使用上,拙作存在前后不一的缺陷。我看了您的评论后,又对这篇文章做了一些调整,估计在今年年内,将在一本论文集中全文刊发。届时希望能够给您赠阅一本。……也是看到您的论坛评论文章后,我觉得很有必要将这篇文章整合一下,特别是接受了您所指出的唐代人口数字意见,我将此文转递另一朋友,可能在2009年内可以在一论文集中刊发。”

比较遗憾的是,至今为止俺还没有找到卜老师调整数据修改后发表的文章。那么他“接受的俺所指出的唐代人口数字意见”,其实是俺建议他取一个折中的平均数,即7500万人。

因为据我查阅到的唐代人口研究资料,6000万左右的数字,其实是杜佑在《通典》里记录的原始统计资料,而且在这条数字下面,杜佑本人已经有注解,说是当时人口统计的脱漏现象太严重,与事实不符,他估计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没统计入册。然后冻国栋等学者结合各州道情况和敦煌资料的研究结果,是认为唐天宝年间实际人口在8000万左右,9000万是一个上限(也有说达一亿的,不过基本上没人认真对待这个数字)。所以唐代人口峰值是在6000万至9000万之间,取平均值7500万较为合理。

这样,经过修正后,卜风贤对于历代人均粮食占有量的研究结果应该是这样的:

秦汉时代:1048.35斤(今制,下同)

隋唐时代:1741.11斤

宋元时代:1457.87斤

明代:1192.94斤

清前期:780斤

清中期:780斤

清末:736斤

第二个问题,开始写这个东西的时候,俺注意到在“亩产量”一栏,从明代到清后期1900年代,四个时期的数字是相同的,也就是长达四百年的时间里中国人种地的效率毫无变化,感觉比较奇怪。后来再查一下详细资料,卜老师这里是采用了黄宗智的明清“内卷化”或曰“过密化”理论。

引用吾友水支的通俗解释:

“在技术条件没有变化(或者变化不大可以近似看做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资源又有限,劳动力投入增加,产出却并不是一直直线上升,而是达到一个边界以后就基本上无法上升了,于是人均产出就自然会下降。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古代中国几千年来技术水平当然也有提高,但是提高不大,在漫长的时间段里可以近似地看作是不变的,同时可耕地的面积也是有限的。因此,在早期人口稀少的时候,增加劳动力投入,可以靠多开拓可耕土地来大大提升产出,从而使得人均产出保持不变甚至有所上升。但是,到了晚期,人口已经很多了,可耕地的开拓基本完成,那么再增加的人口投入到生产中,总产出的增加也很少甚至总产出无法增加,从而导致人均产出哗哗哗地下降。

自然,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是普遍下降的,而且,还可能导致反技术进步的现象出现。因为劳动力太多,为了保障就业,会出现尽量维持劳动密集性生产的观念和现象,既然是劳动密集型,往往技术含量就不高,为了在一块土地上多安插劳动力,反而会去采用低水平的生产技术。同时因为劳动力便宜,所以地主也愿意在土地上多安插便宜的劳动力,而不购买开发使用相对较贵的技术设备。

于是呢,生产就陷入了一种低水平均衡的陷阱,于是呢,后果大家也就知道了——BLABLA。”

另外再说一下,在“历代人均粮食占有量”这个课题上,目前影响比较大的两个前人成果。

一是《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吴慧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

从出版年份也能看出来,这书比较古老了,是八十年代初作品。那个时代的学术书籍,普遍优点是作者踏实勤奋、努力苦干,态度非常认真,象这对于原始史书史料的统计整理,就受到了后来人的一致好评;普遍缺点呢,一是缺乏对于后来的新出史料(比如考古发现)的收录,和对于一些新的研究方法的应用,二是那个时代的人,不可避免地还要受一些意识形态的影响,有时候会有“主题先行”的毛病。这些我想都是可以理解的。

吴慧对于历代的粮食亩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都有直接统计结果(第一版195页),其中汉至清列表如下:

朝代 西汉末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中叶

亩产(市斤/亩) 264 334 309 338 346 367

人均占有原粮(市斤) 993 1256 1159 (缺) 1118 628

这个统计结果,到现在被后人批评的地方很多,主要问题是:很多人认为吴慧在换算历代度量衡方面出了严重的差错(历史上每个朝代的度量衡大小都是不一样的,要做纵向对比,首先得换算成统一的度量衡,一般是换算成现在的制式,比如唐代的一石=现代的0.6石等等),造成对于历代的亩产量估计过高。然后,吴慧使用的历代人口数量又是完全按照史书的原始记载,而现在学者认为那些记载并不准确、不能直接拿来用,需要做一番修正(修正结果大都是历代史书记载比实际人口少很多)。这样一增一减下来,吴慧计算的历代人均粮食占有量都太高了。

近期关于历代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文章,影响最大的一篇是郑正和王兴平2000年发表在《江苏社会科学》上的《古代中国人寿命与人均粮食占有量》。另外还有一篇网文《从人均粮食占有量看历代生活水平》,是在郑和王的文章数据基础上写的,又加了上作者自己的修正(我个人觉得是歪曲得更深了)。

之所以说是“歪曲”,因为他们的研究方法存在一定问题。

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研究目标“历代人均粮食占有量”里的这个“历代”,也就是说,我们关注的对象,应该是这两千年内的所有主要朝代的情况。而我们做这个研究的目的,也是为了唐宋元明清各部分来彼此对照,相当于找来了几个选手来进行比赛,那么要让比赛结果令人信服,给选手们创造“公平竞争”(费厄泼赖^^)的比赛环境是必需的。

上述《古代中国人寿命与人均粮食占有量》及其后续网文的毛病,正是作者太过关注个别朝代的“最新研究成果”,而忽视其他朝代。所以在修改吴慧那个列表时,加进了很多断代史的东西,人为地抬高其中一部分数据,没有考虑“历代”的系统性、整体性和统一标准性。还拿运动员打比方,该文作者从吴慧老先生手里接过几个运动员(拿到一批数据)以后,把他们放到跑道上,然后认准其中一两人,拼命给他们加强营养、上高科技比赛设备(找论据修正提高其数字),而对其他运动员不闻不问。这样出来的比赛结果,其公正可信度大家自己想去。

下面引用该文的结论及其计算方法:

好象超字限了,见下面的回帖

关键词(Tags): #历史(索伦)#人均粮食#经济史通宝推:方解石,钱二,东中,藏猫猫,匿名:1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