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飞腾的火焰-萨珊波斯四百年(不定期填坑) -- 赫克托尔

共:💬905 🌺501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第四季 天命之主 第5章 君死地分

      **********************************************

      我正在申请做认证会员,恳请各位高人去投赞成票。

      我正在筹划写一篇《西游记》七大圣全传,敬请关注

      **********************************************

      阿拉伯战役之后,沙普尔的目标自然是从罗马帝国手中,夺回祖父泥涅师失去的土地,但毕竟对手主明国强,不可轻犯,所以在之后10年内,沙普尔没有再次发动战争,而是认真积蓄力量。一方面他整顿内政、发展经济;一方面抓紧制造和储备武器军资,包括刀剑、标枪、弓箭、攻城器械等。萨珊帝国境内,缺乏高品位铁矿,所以他与东方的印度、贵霜沙各国搞好关系,积极进口优质铁砂、铁器和战象,同时也尽量从罗马进口和走私铁制品,甚至招募优秀铁匠入境。

      军事训练方面,他把参与过阿拉伯战役的将士们,当做模范和种子部队来使用,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武器装备和军队编制也大幅度的更新和改革,为了能正面冲垮罗马的重步兵方阵,沙普尔将原来的装备重甲、长矛、弓箭的的重装贵族精英部队,进一步重装化,降低弓箭的作用或者不携带弓箭,转而装备重剑,这样他们既能冲击,又能肉搏。弓骑则由平民和贵族的部曲组成,他们一般不装备长矛,只携带弓箭和直剑。这种重骑兵和轻骑兵的分化,与中世纪欧洲骑士与扈从、农民的军事分工,颇有相似之处。

      政治制度建设方面,他大力加强皇权,以实现乾纲独断。为此,帝国逐渐出现了一个新的阶层—文士,进而文士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种姓,他们位在祆教博士、军事贵族之下,平民之上,合称四大种姓。文士的出现,标志的皇权的加强,和帝国各项制度的完善,是萨珊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虽说沙普尔的做为比较低调,可西面的君士坦丁一直没放松对他的警惕,不断以各种方式敲打这位后辈。就在325年阿拉伯战役前后,老君写信给沙普尔,吹嘘了一番自己的丰功伟绩和基督教的厉害,并以基督徒的保护者自居,希望沙普尔能以仁慈和人道善待其境内的基督徒(I commend these persons(基督徒) to your(沙普尔) protection; because your piety is eminent, I commit them to your care. Cherish them with your customary humanity and kindness)。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浓眉大眼的君士坦丁 =====

      这些语带双关、口气傲慢的言辞,除了增加沙普尔的反感和戒备心理之外,没有任何正面作用。巴赫兰王朝时(273~293),萨珊朝廷重点打击摩尼教,基督教也捎带着倒霉,基督徒被要求缴纳双倍税赋。除了少数极端案例之外,萨珊朝廷只满足于收惩罚性赋税而已,谈不上真正的拆教堂、焚经卷、强制改宗之类的迫害行为。随着老君越来越偏爱基督教,并以此为借口干涉萨珊内政,沙普尔对基督教的态度也越来越严厉。沙普尔的母亲是犹太人,对基督教素无好感,故而从个人宗教感情而论,沙普尔全家都不喜欢基督教及其信徒。尽管如此,沙普尔意识到宗教问题会成为影响两国关系的全新课题,这就为日后的对基督徒迫害打下了伏笔。

      326年,是萨珊帝国建国100周年的庆典,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一封来自罗马的信件,将沙普尔的愉悦心情一扫而空。早先,一个名叫Metrodorus的波斯人去印度发展,他在印度宗教界里混的不错,深得当地国王和婆罗门们的信任。他利用婆罗门的松懈,从印度庙宇中盗窃了不少珠宝。又自告奋勇,愿意为国王充当使节与罗马帝国建交,于是国王又给他不少财宝做为送给君士坦丁的礼物。可Metrodorus将这些财物据为己有,到了罗马境内,只拿出一部分财物献给君士坦丁,并谎称他有更多的财富,却在过境时被萨珊政府没收截留了。老君大怒,写信要求沙普尔交出被其截留的财宝,否则将发动战争云云。对这些无稽之谈,沙普尔一面认真备战,一面不予理睬。这样,虽然两国没有正式开战,却都有了足够的战争借口。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拉特兰的圣约翰大教堂内部结构图,后成为使用最广泛的教堂布局 =====

      虽说嘴上叫得欢,老君有很多更牵扯精力的事情等着他。除了营建君士坦丁堡,他还到处以国家财力建设教堂,并开创了一种全新建设布局的教堂—廊柱式方教堂(Basilica),或者干脆按音译叫【巴西利卡】。巴西利卡源于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型,内部采用列柱,外侧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拱券作屋顶。313年【米兰敕令】颁布之后,君士坦丁修建了不少巴西利卡式教堂,由于信徒朝拜需要,这些教堂将原来在长边的开口挪到了短边,这样就行成了纵深方向为主的大厅。大厅通常被两排或四排柱子纵向分成三或五部分。当中部分宽而且高,称为中厅(Nave),两侧部分狭而且低,称为侧廊(Aisle),后来为了容纳更多的信众,巴西利卡又增加了正前方的前廊和两侧的耳廊。由于巴西利卡是罗马帝国的建筑风格,君士坦丁又是基督教历史上顶级重要人物,所以他敕造的这些巴西利卡,在教堂中的地位极高。其中最著名的有两座,分别是罗马城的【拉特兰的圣约翰大教堂】(Basilica of St John Lateran, 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君士坦丁堡的圣使徒大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Apostles)。

      拉特兰圣约翰大教堂所在的地皮,原属于拉特兰家族(Laterani),后做为君士坦丁的皇后福斯塔的嫁妆,转到君士坦丁名下。312年君士坦丁击杀大舅子马克森提乌斯占据罗马后,将这块地皮送给了罗马主教,也就是后世所称的教皇米尔提亚德斯(Pope Miltiades),之后又大兴土木,以施洗约翰(St. John the Baptist)的名字建起这座著名教堂,竣工后君士坦丁将其送给继任罗马主教西尔维斯特一世(St.Silvester I),做为罗马主教的宗座所在地。虽说这座教堂的名气不如后世修建的圣彼得教堂,但由于其历史积淀,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教堂,没有之一,号称【世界所有城市教堂之母】(ecumenical mother church)。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拉特兰的圣约翰大教堂中的罗马主教/教皇宝座 =====

      君士坦丁堡的圣使徒大教堂约始建于330年,君士坦丁去世时依然没有竣工。在圣索菲亚大教堂建成之前,它是君士坦丁堡和帝国东部最重要的教堂,建设的初衷,是用来存放从帝国各地搜罗来的耶稣和12使徒的遗物。

      耶路撒冷的圣墓大教堂,是与老君的母亲圣海伦娜联系在一起的。326年,虔诚的圣海伦娜去犹地亚探访圣迹,她在耶路撒冷的耶稣蒙难、下葬之地,建起了宏伟的圣墓大教堂。此地原是哈德良皇帝修建的阿弗萝蒂特(Aphrodite, 即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神庙,为了修建教堂,这座爱神庙只能被彻底拆毁。这座大教堂实际是由3个不相连接的教堂或建筑组成,分别位于不同的圣迹之上:一座名叫Matyrium巨型的巴西利卡;一座名叫Triportico的廊柱中庭,建在耶稣受难的各各他(Golgotha, 就是髑髅地);一座圆形大厅(Anastasis,意为“复活”)。圆形大厅中央,是海伦娜发现的安葬耶稣的洞穴遗址。洞穴周围的岩石全被削去,圣墓则被围在一个被称为Edicule(意为“小房子”)的建筑内。这座著名的圣墓大教堂,成了日后十字军东征的借口或者动力之一。

      330年,即君士坦丁堡建成的这一年,世界上第一位以基督教为国教的君主,亚美尼亚的梯里达底四世大王去世,他的儿子库斯洛夫三世去世。库斯洛夫没有父亲的才略,马米科尼扬等豪门望族以辅政为名,侵蚀本就有限的王权,反基督教的传统宗教势力也趁机抬头,这就给萨珊、罗马等国的外来干预提够了借口。同年,中国的五胡乱华时代第一位非汉人大英雄石勒,基本统一了中原,他自称大赵天王、行皇帝事,随即称帝改元建平,定都于临漳,史称后赵。颇为得意的老石在一次国宴上,问大臣徐光:【我和古代哪位开国君主相似?】徐光赶紧拍马屁:【皇上英明神武,只有轩辕黄帝才能与您相提并论】。老石确实老实,笑曰【人岂不自知,卿言亦以太过。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朕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朕当在二刘之间耳,轩辕岂所拟乎!】不过此时的后赵帝国远非天下太平,南方有东晋自称正统,东北方慕容家族的前燕虎视中原,慕容恪、慕容垂等少年英雄,乳虎啸谷,百兽震惶;西方则有【雄果】的苻洪,帝国内部则有如狼似虎的皇侄石虎,对皇位垂涎三尺。三年后,石勒去世,石虎专权用事、总摄朝政,并于次年废杀石勒子孙,成了事实上的皇帝,并迁都邺城。

      335年,印度笈多帝国的太祖新月护王去世,其子沙摩陀罗-笈多大帝(Samudragupta the Great, 335~375)即位。这位笈多帝国的太宗,名字中的Samudra,在梵文中意为海洋(ocean),所以中文典籍将他译作【海护王】。海护王被西方史家称作【印度的拿破仑】,一生都在对外扩张,并基本统一了北印度,日后他成了沙普尔二世的东方劲敌。

      老君的所在的君士坦丁家族,人丁颇为兴旺。家族的第一代,是293年成为西副帝的康斯坦提乌斯,或者叫康斯坦丁乌斯-克罗鲁斯(Constantius Chlorus),意为面色苍白的康斯坦提乌斯。老康的元配是以找到真十字架闻名的圣海伦娜,他们俩生下一子,就是君士坦丁。293年老康与圣海伦娜离婚,另娶马克西米安的长女提奥多拉,他们两口子生下很多子女,比较重要的有2儿1女。女孩是君士坦缇娅,313年嫁给了东帝李锡尼,后生下小李锡尼,李锡尼失败后这爷俩相继被君士坦丁处死,君士坦缇娅没有再嫁,成了虔诚的基督徒,她这一支断绝。俩男孩分别是尤利乌斯-康斯坦提乌斯(Julius Constantius)、达尔马提乌斯(Flavius Dalmatius),他们俩都是君士坦丁的异母弟弟。虽说血统高贵,可他俩都是胸无大志、碌碌无为之辈,他们都娶了显贵的元老的女儿,亦为这个皇族增添了新的支派。尤利乌斯-康斯坦提努斯的儿子中,伽卢斯(Constantius Gallus)和尤利安(Julian)两个名声最大;达尔马提乌斯的两个儿子分别叫达尔马提乌斯(Flavius Dalmatius)和汉尼拔利阿努斯(Hannibalianus)。

      君士坦丁的元配是米涅维娜,他们生下皇长子克里斯普斯,小克在东征李锡尼的战争中有优异表现,战后受到君士坦丁的猜忌,于326年被处死,没留下后代。老君的第二任妻子是马克西米安的小女儿福斯塔,他们俩生下3儿2女。3个儿子分别是君士坦丁二世 (Constantine II, 316~337~340)、康斯坦提乌斯二世(Constantius II, 317~337~361)和康斯坦斯(Constans I, 323~337~350)。这哥仨很早就被其父授予副帝的头衔,他们的名字非常相似,其实都是Constans的变形,意为【持久的,稳定的】,是现代英语中的 constant 的词源,代数中的【常数】用 【c】来表示,其实就是 constant。为了便于区分,下文称他们为大君、二君、小君。也有史家认为他们不是福斯塔所生,至少大君的母亲不大可能是福斯塔,因为大多数父亲都偏爱长子或幼子,可老君明显偏爱次子。老君的2个女儿,分别是君士坦丁娜(Constantina)和海伦娜。

      335年,老君将两个侄子达尔马提乌斯(Flavius Dalmatius)和汉尼拔利阿努斯(Hannibalianus)召到京城君士坦丁堡,皇帝授予前者副帝(Caesar)头衔,与自己的三个儿子并列;授予后者的头衔更为特殊,叫做【显贵】(Nobilissimus),还把长女君士坦丁娜嫁给他。婚礼之后老君派侄子兼女婿汉尼拔利阿努斯去东方,坐镇卡帕多西亚首府凯撒利亚,统治当地的本都人(Pontic),并监控政局动荡、宗教形势恶化的亚美尼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336年的阿米达战事。图左上角的凯撒利亚是汉尼拔利阿努斯的本都藩国首府 =====

      336年,复仇心切的沙普尔二世,自认为兵强马壮,时机成熟,便派遣他的儿子泥涅师(也许是皇族,因为此时沙普尔才27岁,不大可能有成年的儿子)出兵北伐,做试探性攻击。战争进展出人意料的顺利,泥涅师一举攻克了罗马西方要塞阿米达(Amida)和整个上美索不达米亚。阿米达就是今土耳其东南部第二大城市迪亚巴克尔(Diyarbakir),该城位于底格里斯河上游,两河平原与安纳托利亚高原的交界处,水源充沛,农牧皆宜,历来是战略要地。1100年后,中亚瘸狼帖木儿将此地分封给一个以白羊(White Sheep)为 logo 的突厥部落,以奖励他们在安卡拉战役中为自己效力。日后这个部落利用帖木儿死后造成的西亚权力真空,征服亚美尼亚、伊朗、伊拉克,建立起盛极一时的白羊王朝(Ak Koyunlu)。此时阿米达是罗马、亚美尼亚、萨珊三国的交汇点,亚美尼亚的传统宗教与基督教势力,为宗教主导权展开激烈争夺,进而导致政局动荡,一旦萨珊获得阿米达,亚美尼亚必然倒向萨珊,该国的基督教事业将毁于一旦。

      面对糜烂的战局,无能的东道大行台尚书令汉尼拔利阿努斯不知所措,应对无方。于是年老体衰的君士坦丁派身为副帝的第三子,二君—康斯坦提乌斯二世去东方对付泥涅师。虽说此时的二君不满20周岁,可他曾经与西方的凯尔特人作战过,有一定战争经验。老君的这一人事安排,既说明他对二君的厚爱,也说明老君已经决定将帝国东方交给二君。二君初战受挫,随即大举反扑,大破并阵斩泥涅师,夺回全部失地。为了抵挡萨珊可能的第二波攻势,二君在阿米达大兴土木,他扩建了城市,在坚固的新城墙上修建了大量塔楼,他还在阿米达附近修建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新城—安丁诺波利斯(Antinopolis),城中储备了大量军用物资,与阿米达形成掎角之势,以加强防御韧性和弹性。

      这场阿米达攻防战,持续时间并不长,却是299年《尼西比斯条约》之后,萨珊罗马之间的首次正面冲突,标志着两国之间的战事重新开启。坐镇东方的皇子二君,与皇侄兼驸马汉尼拔利阿努斯,在职能和权利分配上叠床架屋、互相冲突。对此,老君似乎并没有清楚的意识,战后他晋封毫无作为的侄子兼驸马为【本都人的王中王】(Rex Regum et Ponticarum Gentium),与自号【伊朗的王中王】的萨珊皇帝相当,这就为日后的皇族内讧埋下了伏笔。

      337年,君士坦丁听到了沙普尔二世迫害其国内基督徒的消息,以基督徒保护者自居的老君,自然不能坐视不管,他决定御驾亲征,亲自教训一下泰西封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如果老君真是为了保护基督徒而东征,则这次战事是史上第一次十字军。更重要的是,老君已经看出来了,自己的这帮儿子、侄子都不是沙普尔的对手,【尔非其匹,终当为其穿鼻】,趁着自己还活着,赶紧为子侄们拔刺。不过也有一种说法,说老君自知死之将近,决定去约旦河接受洗礼成为真正的基督徒。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君士坦丁堡的圣使徒大教堂,君士坦丁大帝死后就安葬于此 =====

      根据《圣经 新约 马太福音》的记载,发明洗礼(baptism)的不是耶稣,而是施洗约翰(John the Baptist)。听说约翰搞在搞洗礼,【耶稣从加利利来到约但河,见了约翰,要受他的洗】(Then cometh Jesus from Galilee to Jordan unto John, to be baptized of him)。开始约翰不同意,说:【我当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这里来麽】,但耶稣坚持受约翰的洗礼,于是【耶稣受了洗,随既从水里上来。天忽然为他开了,就看见神的灵,彷佛鸽子降下,落在他身上。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从此之后,基督教才有了洗礼一说,那么耶稣受洗的约旦河,自然是接受洗礼的头号圣地。

      虽说君士坦丁被基督教会尊为【大帝】(the Great),可他究竟是不是基督徒,一直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关于老君皈依基督的时间点,教会认为有两个,一是他在312年罗马城外马尔维桥战役中看到天上有十字架,于是军心大振、击杀大舅子马克森提乌斯;二是326年听信谗言杀死长子克里斯普斯。即使这是真的,那也只是老君思想上入教,他在组织和形式上依然没有入教。这次东方之行,也许是老君讨伐沙普尔和洗礼的最后机会了。5月22日,老君东行至尼科米地亚附近的Achyrona时,病死于军中,终年61岁,此后他的遗体被安葬于君士坦丁堡的圣使徒大教堂。据说在临死前,君士坦丁堡主教—尼科米地亚的游戏币无私(Eusebius of Nicomedia),为他实施了洗礼,算是搭上了成为基督徒的最后一班车。

      根据他的临终安排,他的帝国被分为三大块,由健在的三个儿子分别管理:

      1. 大君—君士坦丁二世,分得帝国西部,大致是293年西副帝康斯坦提乌斯的地盘。

      2. 二君—康斯坦提乌斯二世,分得亚洲、埃及和色雷斯和首都君士坦丁堡,涵盖293年东帝戴克里先的绝大部分地盘和伽勒里乌斯的部分地盘。

      3. 小君—康斯坦斯,分得意大利和北非,大致是293年西帝马克西米安的地盘。

      老君的两个年长的侄子各分得一小块地盘:

      1. 达尔马提乌斯获得西巴尔干。

      2. 汉尼拔利阿努斯获得卡帕多西亚,亚美尼亚也受他节制。

      这样罗马帝国被分为 5 块,被老君统一了13年的罗马帝国,又一次陷入分裂。做为第一位基督徒罗马皇帝,老君是个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附会在他身上的故事非常多。据罗马教廷自己的说法,君士坦丁在米兰敕令之后,签署的最重要文件是【君士坦丁的贡献】(Donation of Constantine)。其内容是老君将包括罗马城在内的罗马帝国西部,统统贡献给罗马主教,他迁都到东方的君士坦丁堡,只满足于帝国东部。这一文件,是日后教皇谋求西欧统治权的法理依据。至于这份文件的真伪,那就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跪在教皇面前,死乞白赖的献上帝国的一半疆土 =====

      由于君士坦丁是君士坦丁堡的修建者,因此他可以算作拜占庭或东罗马帝国的首位皇帝。笔者以东罗马帝国的法统,给予他东罗马帝国【圣祖玄皇帝】的庙号和谥号,【圣】是说他为基督教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玄】是说他热衷基督教,庙号和谥号都与基督教事业有关。

      君士坦丁的去世,标志着西方世界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章《同室操戈》。

      • 家园 亚尔斯兰战记之风土记 (已经更新)

        把最近考证出来的亚尔斯兰战记里面的一些东西发出来,如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狠拍。

        先修正个地理

        迪马邦特山:还真有这么一座山。又叫德马峰或迪马维德峰,是伊朗第一高峰。阿柏芝山脉的主峰,标高5610米。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东北部60公里左右。面向伊朗高原背靠里海。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滑雪胜地。伊朗神话里魔王扎哈克的坟墓就在这里。所以田中老神在13章里写错了,德马峰直线距离到叶克巴达娜(哈马丹)绝对短于到培沙华尔(白沙瓦)。所以没有魔王复活了之后培沙华尔看得见而叶克巴达娜看不见的道理

        然后是新的

        迪吉雷河:就是底格里斯河,迪吉雷更接近底格里斯河的阿拉伯语发音Dijla。西亚两河之一,发源于安纳托利亚山脉东托罗斯山南麓。底格里斯河流量很大,水势宽阔。但是因为多流经沙漠和半沙漠地区,蒸发极大,故河道宽窄不一。特别是到了巴格达-库尔纳河段,失水可达80%以上。自该段起底格里斯河水流平缓,河道狭窄。过了巴格达-库尔纳河段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汇合。形成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

        马扎达兰荒野:应该是马赞德兰(Mazandaran),指伊朗的马赞德兰省,位于伊朗北部里海岸边,包括厄尔布鲁士山脉面向里海这一侧的山地地区。省会萨里市。这个地区因为古时道路闭塞。故当地人以民风彪悍,好祸乐乱,不服中央管著称。因此长期以来都是伊朗的军事重地。自阿契美尼德王朝开始,到萨珊王朝时期这里仍有大量堡垒。且由于长年征战,有许多公墓遗址存留至今。马赞德兰古称塔巴里斯坦,历史非常悠久。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设总督(Gushnasp),亚历山大大帝时期予以保留,从安息王朝到萨珊王朝早期其职位依然保留。后来此地改为中央辖区,由萨珊王子库武斯(Kawus)管辖。库武斯一族自称是铁匠卡维(列王纪中率先起兵反抗蛇王的英雄)的后代。所以此地在书中成为了英雄王和蛇王最终决战之地。马赞德兰后来和吉兰合并,成为吉兰的一部分。

        夏夫利斯坦原野:应该是扎布里斯坦(Zabulistan)的代称。扎布里斯坦指的是现在的伊朗-阿富汗边境地带。扎布里斯坦拉丁语称之为阿拉索西亚(Arachosia)。最早由米底人统治,而后纳入阿契美尼德王朝,成为一省。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后在此建城亚历山大里亚(Alexandria,现阿富汗坎大哈)是亚历山大帝国的最东端。萨珊王朝时期,该地成为贵霜沙的地盘。

        苏联马尼亚(索立马尼耶):可能是指苏莱曼尼亚。这个词源于苏莱曼尼,苏莱曼尼是伊朗人(Soleimani)很常见的一个姓氏。所谓苏莱曼尼亚是指伊朗的苏莱曼尼亚宫。该宫殿位于伊朗厄尔布鲁士省(伊朗中北部,现并入德黑兰省)的省会凯嘉(Karaj)。是伊朗的王子苏莱曼和主之子(Imamzadeh,意为伊玛目之承继,指伊朗什叶派伊玛目的直系后代)拉赫曼等人的墓地。现在该宫殿属于伊朗凯嘉大学农学院。所以苏联马尼亚应该就是凯嘉市。凯嘉市是伊朗第五大城市,离伊朗首都德黑兰西部20公里,位于厄尔布鲁士山脉中,是伊朗著名的大学城。

        雷伊城:全名叫沙赫尔-雷伊(Shahr-e-Rey),属于伊朗的德黑兰省。原来为独立市,现在为德黑兰吸收,成为首都圈的一部分。雷伊是伊朗屈指可数的历史古城。最早是米底人在此建都,称之为雷佳(Rhaga),以富甲一方著称。同时雷伊有着极为重要的军事地位。因为雷伊处在厄尔布鲁士山脉吉兰南部一侧,再往南就是所谓的里海之门(指外部进入里海低地的山道)所以雷伊堪称是里海低地之锁(亚历山大大帝评论)。这个地区的居民就是吉兰人,一贯好勇斗狠,是个难管的地方,故自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后雷伊成为伊朗的四战之地,自塞琉古王朝开始,一直到蒙古西征时。雷伊一直都是统治过伊朗的各王朝的军事重点。萨珊王朝时期的几次内战都发生在雷伊地区。公元12世纪,雷伊先是遭到一场大地震。随后在与蒙古西征军的战斗中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从此一蹶不振。逐渐让位于邻接的德黑兰。雷伊市内古迹以历史悠远闻名。著名的有葛布瑞古城堡(Gebri castle,据称3000年),切什梅阿里山丘(Cheshmeh Ali hill,据称5000年)和比比沙赫尔巴诺墓(Bibi Shahr Banoo ,据称是1000年)等古迹。同时雷伊也是一座文化重镇。有历史学者认为雷伊是祆教牧首的所在。著名的伊斯兰医学家、化学家,有”穆斯林医学和化学之父”之称的拉齐(al’Razi,拉丁语译为Rhazes)就是雷伊人。雷伊在中国的历史上,称作剌夷。

        基兰港:这里面田中老神很显然只是借了个名。因为现实中的基兰根本不在南方而是在帕尔斯北方。基兰这个名来源于吉兰(Gilan)。吉兰就是指伊朗的里海低地。现在伊朗里海低地地区仍然有吉兰省,省会是拉什特(Rasht)。不过根据书中的描写,仍然有几个城市可以候选为基兰的原型。历史上与基兰最接近的城市是伊朗古城西拉夫(Siraf)。西拉夫又称塔比里(Tābiri),在第二波斯帝国时期是一个极具传奇性的商业港,该港的商业通路甚至直通远东地区。根据后世在该地发掘出的古物显示,公元185年,该地就和中国有商贸往来。西拉夫最繁盛时期建有三个港口,其商旅遍布东至东非,西至西印度,北至阿富汗的广大区域。乃是波斯湾沿岸最为富庶的城市。但是由于后来因为阿拉伯人征服伊朗,贸易中心由波斯湾沿岸转移到红海沿岸,导致西拉夫最后的衰落和消失。西拉夫古城遗址位于伊朗布什尔(Bushehr)省,在省会布什尔市东220公里的巴德尔塔哈里(Bandar-e-Tahari)附近。地理上可以成为基兰的原型的是根布龙(Gombroon,感谢大航海时代2)。根布龙古称霍尔木兹德(Hormirzad),现称巴德尔阿巴斯(Bandar-Abbas)。国内多以阿巴斯港称之。该港历史悠久,乃是由阿契美尼德王朝大帝大流士一世作为军港而建。大流士一世的将军希拉库斯(Silacus)曾从此港出发对印度洋和红海进行探索。16世纪西方人来到此地后以波斯语根布龙(Gamrūn,意为海关)称之。故此地改名为根布龙港。伊朗伊斯兰革命后,易名为阿巴斯港。现在是伊朗霍尔木兹甘省的省会。阿巴斯港一直以来是伊朗最重要(没有之一)的港口。它位于霍尔木兹海峡内凹处,是波斯湾的大门。阿巴斯港北有吉诺山丘(Mt. Geno),旁边是舒尔河(Shoor)河口。外有格什姆(QESHM)、霍尔木兹(HORMOZ)、大通布(Greater Tunb)和小通布等岛屿,故一直以来是伊朗主要的石油出口港和物资进口口岸,对伊朗有着巨大的意义。另一个地理上可以成为基兰原型的,是伊朗的阿巴丹(Abadan),阿巴丹属于伊朗的胡泽斯坦省,原来位于卡伦河河口附近,本是一个港业不甚发达的地区,仅有一小镇称为皮然(Piyan)。阿拉伯帝国阿巴斯王朝当政时期,阿巴丹始有很大发展,成为阿巴斯王朝主要的交易港。以盛产食盐和织物而有名。阿巴丹南部地区在古代处于水下,中世纪水退后成为沼泽。所以现在被伊朗开发成为新港口,称霍拉姆沙赫尔港,是伊朗最大的干货港。原来的阿巴丹港作用被降低。现在的阿巴丹是伊朗石油工业的中心,是伊朗最大的一个石油出口港。市内有伊朗石油博物馆和伊朗国立阿巴丹石油技术学院。

        库法:文中这个城镇默默无名,只是因为奇夫乱斗一场因而才被写上。然而现实中这座城市可是大大的有名,屡上新闻。库法(Kufah)在伊拉克南部,距离巴格达170公里。离什叶派圣城纳杰夫10公里。市内有著名的库法清真寺,这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历史上最著名的清真寺之一,四大哈里发之一的阿里就在这座清真寺里遇刺身亡。从而诞生了伊斯兰教最大的少数派什叶派(什叶意思就是阿里的追随者)。库法也因此成为什叶派圣城之一。8-10世纪,库法成为伊斯兰文化艺术的胜地。正规“库法体”文字艺术就诞生于此。清真寺中的墙柱上往往有如同藤蔓一般连在一起的文字。这就是库法体。

        辛德拉的马拉巴鲁港:应该是指马拉巴尔(Malabar)海岸。在现今印度西部的爱尔纳古勒姆(Emakulam)附近,属印度的喀拉拉邦(Kerala)。马拉巴尔海岸在罗马帝国时期就已经相当有名,在罗马控制埃及后,这里更成为罗马的海上商路的东方终点。古罗马人就是通过马拉巴尔的交易中认识到东方的中国的。同时马拉巴尔成为各种印度土产通向西方的转口港。东西方的转口贸易使得马拉巴尔盛极一时。后来因为阿拉伯人崛起,东西方交通被阿拉伯人垄断,使得马拉巴尔最终衰落下去,不复昔日盛况。

        邱尔克王国首都赫拉特: 现实中有同名城市,位于阿富汗西北部赫拉特省。是该省省会。人口约16万。位于喀布尔西约600公里处,赫里河中游右岸。历史上为中亚、南亚同西南亚各地区交通、贸易的枢纽,战略地位重要。市内有始建于11世纪初的贾米清真寺,经15世纪重建,可容8万人同时礼拜,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之一。清真寺北门后有豪华的古尔王国国王的陵墓。城郊有帖木儿帝国素丹侯赛因拜哈拉创建的伊斯兰教经学院。赫拉特历史非常悠久,可以上溯到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这个词来源于古波斯语的赫拉瓦(Haraiva)。专指这个地区居住的居民。

        特兰首都沙曼岗:沙曼岗(Samengan)这个名字来源于《波斯列王记》中的《鲁斯姆和萨哈布》篇。在书中是图兰的一个部,在现实中应该是阿富汗中北部的萨满冈省(其省会古称萨满冈或莎曼甘Samangan,现称艾巴克Aybak)。莎曼甘是丝绸之路兴杜库什段较重要的一个商旅歇息点。在公元4-5世纪是贵霜帝国的一部分。是当时该地区的佛教中心。在列王记中,这个地方是《鲁斯姆和萨哈布》中鲁斯姆的妻子塔米娜出身之地。也是后来萨哈布出生的地方。该省原来有大量的佛塔遗址和鲁斯姆相关的遗址。但由于长年战争的毁伤,加上因塔利班因其极端文化政策阻挠进一步的科考,故已经大部分涅没,现今十不存一。除了这个地方以外,伊朗还有两个莎曼甘,一个是莎曼甘市,在伊朗-阿富汗北部边境上。现属于伊朗呼罗珊省。另一个莎曼甘古城在伊朗西南的胡泽斯坦省,现称罗姆霍尔木兹(Ramhormoz)

        奇夫:这个放浪的游吟诗人,名字来源于波斯列王记里面的武士吉夫(Gew)。他的故事出自列王纪的《鲁斯姆和萨哈布》和《凯霍斯洛的回归》篇。吉夫是古尔达兹的儿子。古尔达兹是铁匠卡维的直系后代。铁匠卡维就是以自己的围裙为旗帜,率先起兵反抗蛇王扎哈克的英雄。法里顿在卡维的帮助下最终击败了蛇王。古尔达兹一天做梦遇见天使,得知凯霍斯洛母子被藏于图兰某地。而自己的儿子吉夫则是命中注定的能找到他们母子之人,遂派吉夫去寻找。吉夫奉命后在图兰地风餐露宿七年,最终找到了凯霍斯洛并成了他的近卫。列王纪中的吉夫作为鲁斯姆的部下,事迹极多。他曾为凯卡欧斯王跑腿,连续数日不吃不喝的几次三番的奔走来于王和老上司鲁斯姆之间。战场上的吉夫极为勇猛,以一敌千大破追赶凯霍斯洛母子的图兰军。生擒图兰军统帅皮朗(即织羽文中的皮兰)。

        奇斯瓦特:又一个外族人。这位双刀猛将的名字来源,很可能是指波斯列王记里面的吉斯瓦兹(Gersiwaz )。出自列王纪的《西亚沃什》篇。吉斯瓦兹是图兰王阿弗拉西亚卜的兄弟和首席助手。曾带领图兰军队多次和波斯军争战。在列王记中此公是个大奸臣。因为妒忌西亚沃什,畏惧他的权势,因而向阿弗拉西亚卜大进谗言,最终把西亚沃什给害死了。

        特斯:这位沉默的铁锁达人,无欲的胜利者。名字来源于列王纪中的《鲁斯塔姆和萨哈布》篇里面的伊朗骑士图斯(Tus)。在列王纪中,图斯是努德尔的儿子,属于凯扬家族的旁支。是鲁斯塔姆帐下的一位善良的骑士。在凯卡欧斯王要冤杀吉夫时,没有立即执行王命。而是暂缓等待王的清醒。在与萨哈布的决战中,图斯负责波斯军的右翼。他的帐下用战象做旗手,非常招摇。在凯霍斯洛回归后,图斯因为支持另一个王子菲布瑞兹而一度不服凯霍斯洛的命令。但是后来图兰军第二次入侵时,图斯仍然站在波斯军一方保家卫国,奉凯霍斯洛的命令率波斯军深入沙漠追击图兰军。但是击退外敌之后的图斯仍然拒绝承认在凯霍斯洛的权威并举兵反叛,使得伊朗陷入内战状态。于是伊朗的宿敌图兰借这个机会再次入侵。图斯深明大义,率领叛军接战图兰军,结果大败而归。因为图斯的爱国精神感动,凯霍斯洛最终原谅了图斯,将其接纳为部下。现在伊朗仍然有图斯市,属伊朗呼罗珊省(Razavi Khorasan,省会马什哈德)列王纪的作者菲尔多西就是图斯人。

        古拉杰:这位十六翼将中唯一的海军将领。名字可能来源于波斯列王记里面的古拉兹(Guraz)古拉兹出现于列王纪的《鲁斯姆和萨哈布》篇,乃是鲁斯姆帐下的一员猛将。有狮心之称。列王纪中说他的军帐是黄色的且饰以各种彩旗。

        神马拉克修娜:可能是指列王纪中的骏马拉克沙(Rakshak),乃是伊朗勇士鲁斯姆的座骑。鲁斯姆的马被图兰的骑士盗走,跑去了沙曼岗。故鲁斯姆来此寻马,最后认识了塔米娜,就此展开了一段姻缘故事。最后萨哈布驾着他父亲鲁斯姆留下的这匹马进军伊朗。结果被他老爹大义灭亲了。

        -----1月4日更新:纳巴泰

        纳巴泰:文中的纳巴泰是个黑人国家,但是现实中的纳巴泰不是,现实中的纳巴泰就是指纳巴塔(Nabateans),狭义的纳巴塔又可以称之为奈伯特。源于古代的奈伯特王国。其大致的地区包括迦南地,北阿拉伯到南约旦。涵盖了现今的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和约旦等地中海东岸地区。广义的纳巴塔指从幼发拉底河到红海之间的地区,涵盖了现如今的沙特的沙漠地带。因此这片地区一度被称作为阿拉伯纳巴塔。所以田中老神又错了,纳巴塔地区在密斯鲁(埃及)东边。经纬度几乎和其平行,所以不应该是南方军而是东方军都督。纳巴塔地区贫瘠干旱,农业灌溉主要依靠绿洲水源,因此该地区人长期过游牧生活,以从事商贸为业。后来奈伯特王国被罗马皇帝图拉真征服,改为罗马一省。罗马势力衰退后,这里被几个阿拉伯游牧部落瓜分。这些游牧部落中有一个叫做希米亚利特王国(Himyarite)的,是现代也门的前身。

        ----1月5日更新: 修改叶克巴达娜

        叶克巴达那:就是埃克巴坦那(Ecbatana),即伊朗哈马丹(Hamadan)。位于伊朗高原西部,是高原通往两河的交通要道。阿拉伯征服三大战役 之一的尼哈万战役,就是以埃克巴坦那为地缘中心进行的大战。《后汉书 西域传》说【自安息西行三千四百里至阿蛮国】,这个阿蛮应该就是埃克巴坦那。

        新考证:

        古尔干:名字来源于古尔干地区(Gorgan),古尔干地区做专指时是指里海低地的东部。做泛指时包括整个吉兰地。现在伊朗仍有古尔干市,是伊朗格勒斯坦省(Golestān)的省会。古尔干地区在萨珊王朝时期是马兹达克运动的根据地,故鄙人推测书中的魔导士们很可能是指马兹达克运动。

        恰斯姆城:名字看起来很像是格什姆(QESHM),阿巴斯港外最大的一个岛就叫格什姆岛。格什姆岛古称Keshm。在古代是波斯帝国的一个著名的良港,以盛产珍珠而有名。《马可波罗游记》中曾提到忽必烈的妃子所配的珍珠项链就来自格什姆岛。近代格什姆岛被巴列维王朝开发成为旅游特区。以其奢侈而名声大噪。

        夫塞斯坦地方/佛杰斯坦:如果不是田中老神的地理盲犯了,就是翻译者不负责任,这座法兰吉丝出身的地方和大白痴克欧雷的老家,实际上是指伊朗的胡泽斯坦省(Khūzestān)。文中说佛杰斯坦东是王都叶克巴达那、西是培沙华尔城、北则为尼姆尔斯山脉。这是地道的胡说,胡泽斯坦位于伊朗西南部,包含了扎格罗斯山脉南部地区。省会是阿瓦士(Ahwaz)。如果以该省为中心和哈马丹与白沙瓦拉直线比较,应该是东是白沙瓦(培沙华尔)、西是哈马丹(叶克巴达那),北是扎格罗斯山脉(尼姆尔斯山脉)才对。胡泽斯坦是伊朗最为炎热的地方,其气候分为南北两部。南部地区以沙漠性气候为主,夏天温度可达60度以上。北部地区由于扎格罗斯山脉的嵌入。以山地气候为主。冬天有少量降雪。居民点多建设在谷地之中,开辟水渠引山地雪水灌溉。胡泽斯坦这个词是个组合词,即胡泽+斯坦。胡泽源于古波斯语的库则(Khuz),意为糖,这里引申为制糖人。斯坦就是…的土地的意思。胡泽斯坦历史悠久。阿契美尼德王朝四大都城之一的苏萨,就在这个省里。到了现代,胡泽斯坦省因盛产石油且靠近波斯湾出海口,是当代伊朗最重要的省份。两伊战争的主要战场就在该省。

        卡歇城:赫克托尔大佬认为是喀什,但是我觉得不像。喀什远在中国,就算曾经是图兰地的一部分。但是一直以来也不归贵霜沙管,没道理列进波斯历史里。所以我觉得这个名字应该是指卡尚(Kashan)。卡尚是伊朗伊斯法罕省(Isfahan)的一座城市。是伊朗考古学的圣地。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标志性建筑遗址扎古拉特金字形神塔(Ziggurat)就在这个城市附近。除此之外,该城附近还有美丽且历史悠久的菲因花园(Fin Garden)和著名的特培西亚克古遗址(Tepe Sialk)。卡尚据称是伊朗民族最早的起源之地。同时因气候宜人,历代伊朗王朝都将这里作为夏宫。故这里历史遗迹极多,成为伊朗历史学和考古学的圣地。

        基兰湾:基兰湾可以指两个湾,一个是波斯湾,一个是阿曼湾。但是按照文中所说说的基兰湾“入口很狭窄,往内部前进,水面几乎呈圆形”和“欧克撒斯河会带来上游的泥砂,所以河底每四年就必须疏通一次”。可以看出基兰湾更靠近波斯湾。因为这些特色都像是阿巴丹。阿巴丹港立港时本是一个狭窄的良港。后来因为卡伦河带来上游的泥沙,逐渐淤塞,在其南面形成了新的陆地。故逐渐远离了海岸线。新的霍拉姆沙赫尔港就建设在这些淤塞上。所以基兰湾很明显指的是波斯湾。

        继续努力考证中...

        萨普鲁城:我怀疑这个词是指某个沙普尔的城市

        • 家园 这里有一个错误

          最后萨哈布驾着他父亲鲁斯姆留下的这匹马进军伊朗。结果被他老爹大义灭亲了。

          《王书》里鲁斯塔姆和他儿子交战的时候都不知道敌手的血脉关系,所以谈不上大义灭亲,杀掉萨哈布看到他的信物才知道死者是自己儿子,倒是萨哈布看到对方年老,第一次打倒后听了鲁斯塔姆的谎话没有下手,结果第二次被鲁斯塔姆打倒后立刻就被杀了。

        • 家园 好贴好贴,再完善一下就可以独立成篇了
          • 家园 哪些地方需要完善?请殿下指教

            如果说是其他还没写的部分,那可难了。因为有版权保护,网上看不到田中的原文。即便看到了,翻译过来也不知道田中指的是啥。比如吉斯卡尔和吉姆沙。这两个人王书里面找不到对应的。

            还有城市也是很痛苦,有几个考证不出来,例如佛杰斯坦(我认为是胡泽斯坦,但是有点不像。胡泽斯坦属沙漠气候,书中的佛杰斯坦明显不像。而且胡泽斯坦不是盆地,而是北面是山南面是低地)、夫塞斯坦(想破头也没看出来是哪儿。萨珊诸省图里面有不少斯坦,就是没有和夫塞这个发音相近的)和乌莱优鲁(最头疼这个,和萨珊同时期的孔雀王朝首都是华氏城,在印度北边,乌莱优鲁从书中看是在印度南边。一直也找不到近音的城市)

            另外看见关于马兹达克运动的奇文一篇,发出来给殿下看看

            波斯玛兹达共产主义运动

            琐罗亚斯德教祭师党的民主集中制

            波斯政教合一的党卫军

            随着罗马“亡波斯之心”威胁的弱化,到萨珊19波斯王卡瓦德(科巴德)时,波斯政教和世俗的矛盾发展到这个程度,琐罗亚斯德的一个高级祭师玛兹达克和卡瓦德国王,联合发起了一场共产共妻的共产主义改革,号召“平均财产和女人,共享财产和女人”。无法了解是否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有关联,但显然两者并无冲突。社会发展史学家恩格斯先生将马兹达克运动称之为“劳动人民的共产主义觉醒”。

            有点可笑的是,这场运动的精神领袖是国教的国师和顶级奴隶主的波斯国王,——>人民领袖和人民的概念内涵,原来是可以如此腾挪的!宗教改革的背后,正是世俗政治利益的冲突。路德教改革,也是为了摆腾罗马教廷的控制,并瓜分各地的天主教会的财产。埃及阿肯那顿宗教改革的背后,则是埃及多神教神庙对法老军事集团权力的钳制。

            阿契美尼德时期的琐罗亚斯德教,独立于国王的神庙系统。而萨珊波斯是则是政教合一类似埃及的制度,但是神庙控制在8万名祭师(家庭)的手中,相当于无私党员-党代表模式。祭师党权力又控制在300人高级祭师大会之中,权力之大可以公审甚至处死“不够深入祭师党群众中去”的国王。如萨珊22nd波斯王霍尔木兹四世,就是改革失败,被祭师党人民群众公审刺瞎双眼,最后被处死。

            相比波斯的民主制,别说明朝的党内民主拿不出手,就算是无私党的新民主主义,也只能供现代国人内部欣赏专用。波斯国王在政务教务中,只不过是祭师党代表大会的主席而已。琐罗亚斯德教的党(教)内民主和完美的民主集中制,延续了300年,经受了共产主义玛兹达的风暴,最后才因伊斯兰的怒涛最后死绝,可见代表了多少先进性了。

            阿契美尼德王朝是依靠波斯亲属提供的忠诚,对于大流士一世这类家族内的野心家,波斯王如果不是先下手为强的阶级斗争,预先大清洗,几乎是难以保护自已的王位和生命。而波斯萨珊王朝,则通过与琐罗亚斯德教的紧密合作,由祭师选拨的教徒担任禁卫军,组成波斯的精锐白衣军团,(党卫军?),而摆脱了对家族部队的依赖。

            琐罗亚斯德教的特权地位,无论怎么样号召反腐败廉政建设,无论如何垄断真理的解释,声称他们是阿胡拉光明大神指定的先进代表,整个政教合一的特权集团对社会造成的沉重负担,都是不可避免地加强,直到整个社会破产,和这一团体被抛弃为止!萨珊波斯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最终被阿拉伯的伊斯兰教取代,而在覆灭以前的自救,就包括了马兹达宗教运动。

            在中央集权“安定团结”就必然出现的特权泛滥的危机背景下,出现了卡瓦德与马兹达国师联合的“阿胡拉-马兹达”运动,响应民间“共产共妻均贫富”民粹要求时,企图作正宗国教垄断真理的解释权,将约十万名琐罗亚斯德祭师集体全部裁员下岗!

            波斯的宗教政治体制改革似乎是成功了,不清楚国师女眷是否给揩了油,马兹达革命导师可是睡过了波斯第一夫人和第一妹妹,还把第一丈夫关了起来。玛兹达运动共用女眷分老婆的主张还是很有市场的,20年后兴代Zenoaster帝国的伊斯兰教先知有命,每位男同志最多只能有四位太太。如果中国人不太清楚玛兹达运动是啥形式,可以想象一下大清帝赞助太平天国洪天王,对清妖闹革命的场子。

            共产主义大家庭的内讧,让下岗的琐罗亚斯德祭师们得以纠集力量,借白匈奴(厌达)反扑,解救了带了绿帽的第一丈夫;镇压了共产主义领袖马兹达祭师和他的8万追随者。这场内乱倒也促使了琐罗亚斯教军政集团的团结,同进为波斯找到了一个堪与罗马相比的新敌人“白匈奴厌达”,有了宝贵的“危机”后动摇的波斯又“稳固”了。

            • 家园 这文章看得我有点晕,结论是狗屁文章

              1 他引用的一些史料,我头次见到,如

              【精锐白衣军团】、

              【睡过了波斯第一夫人和第一妹妹】、

              【神庙控制在8万名祭师(家庭)的手中】、

              【祭师党权力又控制在300人高级祭师大会之中】、

              【恩格斯先生将马兹达克运动称之为“劳动人民的共产主义觉醒”】

              2 他的一些史料,纯属胡扯,如:

              【马兹达革命导师 …… 还把第一丈夫关了起来】

              卡瓦德/居和多被捕,恰恰是因为他支持马兹达克运动,才被守旧贵族逮捕并推翻的。

              【萨珊22nd波斯王霍尔木兹四世,就是改革失败,被祭师党人民群众公审刺瞎双眼,最后被处死】

              霍四可不是因为改革失败,而是逼反了巴赫兰-楚宾,众叛亲离之下,才被贵族们杀害的。

              3 史料剪辑别有用心

              【这场内乱倒也促使了琐罗亚斯教军政集团的团结,同进为波斯找到了一个堪与罗马相比的新敌人“白匈奴厌达”,有了宝贵的“危机”后动摇的波斯又“稳固”了。】

              嚈哒人是不是白匈奴另说,可嚈哒的崛起、干预萨珊内政,年头可早了,卑路斯一世(459~484)被俘、后来被杀,居和多本人在嚈哒做过人质。

              4 前后译名不统一

              【共产主义玛兹达的风暴】

              应该是【马兹达克】,差一个字,含义差远了,前者是保守派,后者是改革派。

              综合 2,3,4,我对他 1 里面的史实部分也很怀疑,就算你是借波斯的杯酒,解 xx 的块垒,史实部分总不能出错吧。

              我的最后结论是:别有用心的狗屁文章。

              • 家园 我也知道他这是狗屁文章

                比如他写的别的文章,信誓旦旦说罗马跟萨珊打的是愤青战争。是闲的没事儿干。

                看起来此人不知道罗马的经济基础就是奴隶。不打仗那里来奴隶?罗马以军功立国,没有军功怎么当皇帝。罗马兵是靠掠夺和敲诈来发财的,不打仗怎么掠夺。什么愤青战争,简直狗屁不通。

                我转过来文章,是因为其内容涉及到殿下的后文,急着想了解下。

                • 家园 这种帖子就和那篇冉闵是汉族第一大英雄的奇文一样

                  先立观点,然后剪裁史料,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

                  • 家园 应该是两者兼有

                    这种历史真相党真的对历史有知吗?王子殿下在上贴的回答已经给出了答案,他们是无知的。都是看到点皮毛的东西就开始任意发挥胡说八道了。

                    那么他们是不是别有用心呢,很明显是的,什么党卫军,什么多少万党员。什么统一,中央集权云云,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借古讽今。

                    所以这些人都是无知且别有用心,应该把秦始皇请出来把他们都坑了

                    今天再看《剑桥伊朗史》,把马兹达克的共产共妻的无耻谎言给揭破了,以事实和学术打倒了历代文痞的卑贱。

                    马兹达克运动确实是把女人和财富列为一起,要求共享的。

                    但是另一篇关于马兹达克运动史料里记载了关于马兹达克主义的问答,里面清楚地说到:如果一个信徒来要妻子,当如何。回答是,就给他一个妻子以结婚

                    所以事实很清楚,马兹达克运动并不反对家庭,因为这里的女人指的是妻子。不是鸡。更和什么共妻八竿子打不着。因为有结婚仪式。所以所谓马兹达克运动提供妻子,实际上是跟现在婚姻介绍所一个性质。某些文痞言之昭昭说马兹达克共妻,确实是无耻下贱之极

      • 家园 加班还是有回报的,又坐上沙发了

        按图上的显示,阿米达战役后,萨珊在领土上又吃了不少亏了,而且那图上的战前边界,双方并没有如前文所说的沿底格里斯河的边界,是不是画错了?

        很多人觉得老君晚年在宗教中的投入过多(不论是精力还是财力),不免影响了帝国的军事政治,有点晚年昏聩。其实老君的志向远大,有改造世界第一宗教为我所用的意识,这份志向,只有回教教主和本朝太祖才有,至于力不从心,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从组织改革上讲,老君可称为基督教会的创始人之一。

        君士坦丁堡的圣使徒大教堂好像目前还是东正教普世大牧首的本堂。所以现在基督教两大最高领导,还住在老君给他们安排的“公房”里。

        • 家园 不好意思,这个图没画仔细

          这图是从尼西比斯条约之前的战事图上抠下来的,战前战后边界都是298~299年的边境。阿米达战事,从结果看,双方各有得失,战前战后没有边界的变化。

          改造或创建世界性宗教,就我所知,有君士坦丁、沙普尔一世、阿克巴三人。太祖勉强可以算改造,但如果他算改造的话,那么改造的人就太多了,铁托、齐奥赛斯库都可以算。

          圣使徒大教堂,由于君堡被奥斯曼征服,该教堂抽抽的厉害,查士丁尼之后,还被圣索菲亚大教堂压了一头,除了埋葬老君遗体,就没啥可多说的事情了。至于东正教大牧首,貌似莫斯科的全俄大牧首的实际地位更高,君堡的大牧首除了历史悠久之外,就不剩什么了。

      • 家园 我去捧场,到哪里去投票?

        《西游记》七大圣全传,哪七位?

      • 家园 君士坦丁献土考证出来是假的来着

        那份文件被考证出来在用词和修辞手法上都是9世纪才有的东西,所以不可能出自于老君的手笔。

        考证者是文艺复兴诸大牛之一的洛伦佐 瓦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