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抛砖引玉,讨论一下毛时代的人均收入以及如何看待当年的艰苦 -- 洗心

共:💬215 🌺1354 🌵1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得宝必回,印巴这种才是所谓“正常”第三世界国家

              “正常”让人看着放心啊,至于四小龙之类的,天气预报只要一句话的地方就不说了

              老毛愣是逆天的把中国弄成了不正常的第三世界国家,不但外人看着不放心,内部人正在努力“正常化”的也是一大把的,尽管有可能他们以为他们可以把中国领上赶英超美的道路

          • 家园 我的数据主要来自于CIA World Factbook

            我的数据主要来自于CIA World Factbook, 应该是 well referenced.

            你去过印度吗? 我有朋友去了印度几个月,评价是:以中国的标准,印度有三千万富人和中产阶级,七千万穷人, 其他的不是人。 这个可能有点夸张,但普通阶层如果不苦,怎么可能那么善于忍耐的印度人,还有30-40% 的农村白天政府控制,晚上毛派游击队控制? 关于印度,河里也有很多帖子,你自己去翻看。 印度今天的识字率61%,意味着什么,至少1/3 的孩子不上学吧,按你说的,当年你家和你家周围都很苦,有多少人因此变成文盲?

            当然,印度购买力平价人均收入$1030, 比1979年中国$410 高得多了,也不是完全白给的,比如:私人小汽车肯定比79年的中国多了不知道多少倍。可是,多出来几亿文盲,是哪怕几千万辆小汽车能够弥补的吗? It is much easier to provide luxury to the elites than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to the mass.

            你我这样受过高等教育的,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人。 以今天为标准,以美国为标准,很容易过分夸大当年的艰难。要哭谁都可以找到例子哭, 我76年手臂摔脱臼,家里买不到什么肉制品给我补,猪骨头在菜汤里煮了一次又一次都发白了,连收骨头的农民都压价才肯要。 我妈现在说起这些事情来也哭。 我爸是文革前的大学生,还在山沟沟里为两弹一星奉献了十余年--以今天的标准,以印度现在的标准,汽车洋房不都是应该的吗?可是,当年儿女受伤了连多吃点肉都难得。 难道一点委屈没有?可是,如果他们那一批人当年就要汽车洋房变现,今天的中国,恐怕比印度强不了多少。

            其实,眼光放开放远一点,哪一个后发工业化国家,在靠农业积累工业化起飞的过程中不是勒紧裤腰带搞建设?日本,德国都是如此,他们还多少有点海外殖民地可以抢,但自己国民也仍然需要勒紧裤腰带, “望乡”之类的电影更是表现出其中的极端情况,海外卖淫原始积累。 我认识的一个80岁的德国老太太, 50年代末拿了英文博士后去美国一年(大概类似于博士后之类),然后回来在一个小城市教了一辈子高中。 她说,“50年代末的德国已经恢复的不错了,能够吃饱饭了,所以想都没想要留在美国。”这还是重建阶段,靠农业积累工业化阶段只有更苦。而这就是五十年代一个德国博士的要求,只要能够吃饱饭,就毫不犹豫回来参加国家重建。有这样的精英,才会有今天的德国。当年中国有一批这样的精英,带着人民苦干,今天的中国才有了其他发展中国家更多的希望。 以为只要有了所谓好的制度,没有勤劳节俭,好日子就会从天上掉下来,甚至认为当初的吃苦是不必要的,和今天的好日子没有关系,才是忘本。

            通宝推:卷心菜,篷舟,老老狐狸,
    • 家园 关于收入,我现在住的地方,当年,(1979年)

      满工分的年底没有欠生产队钱的.每人一百三十元.这是前三十年中他们生产队最好的一年.他们生产队,有四十七户,其中1980年分田的欠生产队钱的占23户.

      最高欠帐,二百一十多元,最少欠帐八十多元.生产队欠公社各项未完未作物经济指标款合计五千余元.该生产队应该私分粮等原因,共欠粮若干.这个数字我不记得了.我记忆这个是1988年的时候我去党校那里看过的一个报告.因为那个时候我准备上上学混个事做,那个班培训农村干部.但我母亲反对,上了几天课我就不上了.我们这里1980年出现抵制分田风,县曾经组织干部去各村认真做工作.这就是那个时候说的农民反对分田.

      我父亲,车间主任的工资是四十五,如果有加班就还高一点.年中年底分点什么.反正工人绝对比农村好得多.

      城乡差别,是相当大.远比今天想象中的大.

      关于当年人均收入多少,按照他们的说法,我不应该知道,不能知道,不准知道.但410元人民币,那是相当大的数字.我父亲单位的书记在1980年造了一个八十平米两层的楼.自己吹是花了差不多两千快.

      那时候一块砖是四分五.一吨水泥是二十七块.一个小工一天是一块三毛五.那个时候做房也没用那么多的钢材.

      城市里.我们家在1976年的时候买过不要肉票的熟猪肉.记的是八毛三一斤,需要走后门.那些猪肉是食品站死猪.所以不要票.因为这个,农村人大举进城来买.记得是出动民兵去维持秩序.

      煤油是三毛七一斤,米是(二号)0.142元,三号是0.09.高价的是四毛七.

      糖(白糖)是一块二,花生油是二块六(这个价格一直维持到八十年代中).

      关于有没有410块人均,这个没法说.因为矿工收入很高,干部的收入也比较好.而农民没法说.因为农民的收入计算从来就是糊涂帐.我乡下的表哥做为公派的临时工到工厂去,一个月带加班收入大约是八十多.但到他手里一般好的时候有五十多.其它的冲工分去了,因为没工分就没口粮分.在1974年之后,出去投机倒把的人不少.这些人的钱也没法说.

      最想说的是一个局长老家那个大队,1978年人均收入是一千三百多.这个是事实,真的有人当年分的那么多.但那个大队很多人当年欠生产队的钱.原因是他们那里耕地少.所以经济作物指标就多.摊下来,有些人是把自己的手工业品私卖了.所以就欠下生产队的钱.更有很多人是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完成不了.比如猪的数目就不能完成,还有鸡鸭的数目也不能完成.不完成上面就要追你的商品差价,所以大家欠钱就是从这里来.

      我们这里,到一九七九年才公开允许私人养猪和三鸟.虽然从最紧张的1971年开始实际上就有人私养.母亲生我的时候就是某亲戚送过来两只鸡.

      关于410比今天的多少多少好上多少的话.如果你算当年黄金和人民币的关系,这410块,按1980年国家银行收黄金的每克6.5元的话,这个数字想当可观.但实际上有没有四百一十块?这个数是怎么算出来的?这就难说了.

      陈永贵当副总理的那时候,大寨算他满工分一个月给他发三十八块钱.但前提是陈永贵是脱产,没有经济作物指标.

      而当时的农村,到1978-79这两年,很多都分钱过百.所以可以认为我们这个县是绝对不存在410元的收入.

      关于寿命,这个算起来,最高的是八九十年代公布的数字最高.前三十年的数据就不知道了.反正就医疗条件而言,没法比.当时是一般农民只能到公社卫生院.经卫生院同意才可以到县人民医院.这是规矩.当然,急救除外.

      城里的也是一样,干部工人可以去人民医院,一般居民到卫生院.

      关于读书的问题,那个时候没法说,我们这里的第二中学是1976年建的.之前每个公社只有一个中学.有高中的.大队有中学的少之又少.别说60后,就象我们这一代,我们城里上到高中的也就是二成左右.

      印象最深的是我的反革命臭老九的小学班主任告诉过我们,美国的中学生可以组装彩色电视机,但1978年的农村,至少有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电视机.

      关于帐面的数,我个人看法就是没有,别说410,就一半,205!只当年按人民银行的黄金价那就是够三十多克黄金.而现在这些黄金市场上要大约六千多块.

      我自己的感受,农村人,真没四百多,就算一半也没有,1976年刚进入工厂的学徒一个月是十八块.农村那里更是少.

      而还有最致命的问题是就算你有钱,你没票也是白瞎.买不到东西.个人感受,七十年代总的来说,基本不会饿死,但想吃饱,那也是很难的.

      当然,农村当时也至少一个村子有那么一两台自行车,有几个人带手表.因为这些人一般是投机倒把分子.而老实在生产队的,不倒欠就算烧高香了.

      这问题在那里?不管如何,对于咱屁民来说,吃饱饭就是大事.而这个吃饱饭.此暖衣是1980年后的事情.在这之前,家里死里人的家庭,死人衣服都不舍得烧,只象征性地烧两件就算了.得留着.

      关于政治,那前三十年更没法说了.至少你现在可以在中国谈谈政治,要是回到当年,死都不知道怎么死.

      说前三十年好的人心态是这样几种的.一是看不得大家吃饱饭,穿暖衣.认为自己是代表苏维埃,所以只能他自己吃好喝好.

      第二种就是独运轮那些人,这些人最惯的手段是拿今天的社会问题和拿前三十年分割地看,以图谋革命.当然这也是为外国人割中国人的命.我前些年见过好些轮子的家,他们那个没挂毛XX画象?

      第三种是当年自己曾经在一段时间获得利益,但后来失去的,所以心理上能受.

      第四种是受教育的时候老师刚好是当年红卫兵.所以.......

      第五种就是发自内心对中共的仇狠的,这些人老拿前三十年说事,目前不外乎几大理由,一是286得位不正.二是毛新远被抓是冤枉的.三是现在没以前公正.其实,这种人的目的就是要摸黑中共.

      因为中共自己说的很清楚,十年文革是错误的.老拿毛家,中共自己说错的地方说是正确的是存心和毛家中共过不去.

      要是您是想研究经济,那去找数据库去研究,如果您是搞政治的,我劝您一句.

      政治不是屁民和有良心的人玩的.文革的时候,枪毙的那一个不高喊毛XX万岁?但这并不能不死.

      在研究领域,要眼光放开一点.倒退二十年的时候,我观点比那些的人的还要激进.因为1979年以前好歹我还是个城里人.

      多去农村看看,多问问人家.

      我去年去乡镇的时候,在车上有两个大概是亲戚的人在说事,一个抱怨现在如何不行,还是毛时代好.另一个就大声骂他,毛XX时代好?你今天上街有生产队批准了没有?回去批斗你.毛XX好?你生大儿子的时候二斤米酒还是我半夜下河抓鱼给你换的......

      • 家园 “够不够,360”,粮食和自留地怎么算?

        即使有粮票,工人买粮要花钱的

        • 家园 不明白!360是什么?

          如果是钱,是不是你发?

          自留地是那些干部私自给人的活路,你知道吗?我表哥那个村子,八千多亩良田,三千多人,而且是运河水保证旱涝不受害。半年有多少谷分?一粪箕。

          工人买粮要钱,这没错,至少工人有钱。而且就是没钱也可以借到。农村的什么光景?知道吗?我就亲眼看到过拿救济粮票出卖掉换番薯的。有钱买粮去换什么番薯?

          也就是我们这里好一点的大队,私自分多自留地的才有那么点番薯萝卜收成,有黑心的大队,自留地一个人分那么一分半分的,那过的是什么日子?

          我不知道你360是什么意思?电影《芙蓉镇》看过吗?拍电影的那个地方,也就是冯喆被红卫兵自绝以人民,自绝于党的那个小镇。那个镇一九七九年,生产队一百工分只值三分半钱你不知道?没看电影杂志?

          还有,你能比冯喆更忠于毛主席宗忠党?

          您还是不要在这里意气说话,多去问问农村的老人,特别是好地方的。比如江西,安徽广东四川的农民。

          • 家园 360斤粮食

            360斤粮食

            象地瓜5斤算一斤

            自留地每人1分

            个人可以养鸡(没粮食,数量不会多)、养羊

            那时候打铁的等到处走,一封介绍信即可

            工人买的菜也是农民种的

            感觉那时候管制远没有宣传中那样严厉

            专门问过,60年代就有私人开饭店的,物资应该来源于黑市

            《芙蓉镇》没看,不过好像也有开饭店的,而且很有钱

            • 家园 粮食360斤,要是边远穷地区不知道有没有,

              我们这没有.我们这里最少自留地的是一到二分,多的有四分.那个时候管制是怎么样?我1975年见到一个顶一个坛子游街的老妇人.她到地里检萝卜叶做算菜.完了拿去卖.那个时候大约就是一分钱一斤这样.这当时就叫走资本主义道路.抓去游街.

              私人养,就算是最严格的时候一样有,但看地方看人.有人的超过三只的就被民兵抓起来.

              关于饭店,1961到1965年的时候或者有,那个我不知道.但1966到1978是没有.61-65是体制下放,允许三大自由.

              地瓜的事情,一分地打不了多少.也就是几十.一百斤左右.但要看地方,.象四川,就是大地震那个地方,在文革前,因为地分散,不利于组织集体生产.那里就有一个村子有你说的那么多.

              但其它地方的就不一而足了,至少我们这没有,有的话就不会欠政府那么多粮了.分田的时候最高的大队每亩田是二千多斤.

              还有证明的事情,证明是容易开出,但代价是每天上交一块三毛五的工分.

              1974-1975年,有个堂兄跑到海南的农场那里去做工.两个月后寄回一百多块钱.这个钱寄到我父亲手上再转回他父亲.但他们生产队知道这事情了.抓他父亲要不出钱.于是生产队长带民兵找我父亲来了.我父亲一见那队长就一巴掌给他.当时那些民兵也不出声.

              到八几年的时候,父亲带我回去祭祖的时候,在祖先坟前要打那个队长,好在大家劝住.

              这就是那个时代的记忆.证明是容易开,但一块多钱的工分钱难找.我一个表哥是公派出去的临时工.他就好一点,那个厂长期有加班,要是 没加班,三十八块一个月,还不够交工分钱.

              是不是有黑市的事,这是肯定的,是一定有,七几年带上手表的乡下人就是投机倒把的.这些人是第一波跑出去的.

              关于哪个时候有没有贪污的问题.我现在住的地方,当年那个生产队养的鹅平常有一百多.我父亲那工厂的人经常去抓鹅打公道.所谓的打公道就是大家一起把鹅吃了,多少钱大家平均算.那个生产队的三鸟,一部分是上缴供销社外,企图的要就是打公道吃了,更多的晚上干部开会吃了.那个生产队有民兵举报干部吃三鸟和经济不公开而被抓去批斗.

              360斤粮食,这是怎么算的?平均起来,人均360,这个我不知道.但七亿农民是绝对没有的.

              • 家园 出外打工给队上交钱本来就是应该的

                那个时候大部分生产队粮食是7、3分或者6、4分, 3-4分是按劳分配,根据每个人的工分;6-7分是按需分配,按人头分口粮,是个人就给,哪怕完全不出工,以此保证每个人的基本口粮。 壮劳力出外打工赚钱,继续分口粮,如果一分钱不交给队里,实质上就是占其他出工人的便宜。

                • 家园 有这样的问题,我表哥一天交工分钱是1.35元,

                  但全年下来,交四百多块.而他们生产队最好那一年,分个他个人的粮是一百七十市斤十八块钱.这是他们生产队满工分的钱.

                  算一下吧!

                  当时,也就是从1970年开始,黑市就有粮票卖.一斤省票是三毛钱.,这些票到粮所里可以买到粮.加起来就是0.412元一斤的粮.

                  我老家那个堂兄,他们家四口,除母亲外都是壮劳力.但十分的工到他们几个就成了六分七分.理由是他们家是地主.所以他们家欠了生产队的钱.于是要跑.

                  而生产队长见他有钱就要追.想一下,他为什么要给你生产队补钱?每一年都是在北海那个堂叔托人给他带粮票个钱过的日子.

                  关于完全不出工,那是有,那是五保的残废的,还有小孩的,但口粮的分法是总粮的一半,也就是大约一年,好的地方分那么几十斤.但这些不出工的不包括黑五类.特别就1969年从新划分阶级之后,农村那里,一般至少有两成划为中农以上的,这些人的工分是不会有满分.而口粮是小地主以上没有.注意,这是1969年.

                  堂兄和我们家的情况是一样,49年之前没有自己的地.比我家还差,我们家好歹在我祖父那个时候有过几十亩的私田.虽然说后来没有了.最后划一个小地主出租.而他们家开始的时候是富农,后来才成的地主,他们家的私地是1952年分的五亩多的田.

                  1969年划为地主的时候,理由是祖上是大地主.所以他也应该是地主.

                  扯远了,还说收入.

                  我们广东,是有那个什么基本口粮的说法.但更大的问题是因为多少粮也没有增产的快.1975年,我老家那里每亩已经一造增产到九百多斤.而事实是今天一造也是好一点的有个六七百斤.

                  这九百斤怎么分?当然的完成国家的公粮购粮,商品粮,计划粮,支援粮,五保粮,水利粮,工业粮,教育粮,优抚粮工职粮的定额外,还有个余粮.

                  那些定额的大约是三百多斤,六十年代后的余粮是不再强制收,但你多少得交.

                  但那时候一亩地能打多少粮食?小时候我住的那里的一个居民生产队的队长是和母亲的什么亲戚,记得一年和我父亲说是一造大约是四百多斤.这还是良种加化肥才有的.

                  到1980年后,这个亩单产才提到六百斤以上.

                  而1975年的时候,我们这里军队和民兵最忙,因为那个时候反瞒产,这是反瞒产不是大跃进时候的那一个.而是1975年的反瞒产和私分.比如上面过你一造增产了三百斤.那你除定额的外再交三百斤余粮.你交不出来怎么办?那就派干部去监督你,监督你先把余粮交了.你没有.那就是私分或者瞒产了.反瞒产的办法是派和你生产队有世仇的去你那里翻箱倒柜,砸缸敲锅地把粮食找出来.而且鼓励大家积极性,规定抓出的粮食可以奖励生产队一部分.就是这样,产生了多起严重的械斗,死了些人.在反瞒产才消停下来.

                  有一个情况您是不知道的.比如我现在住的这地方,当年就有一次抓了好几个人,这些人是因为不出工也不交工分钱.其中有一个按投机倒把给判了刑.

                  为什么不出工?自己找点临时工,一天下来有那么一块多钱.总比在生产队好.还有不少人去跑江湖卖假药去了.所以,他们生产队粮食不够交归咎于劳工力不足,所以要抓人回来.

                  你是的关于工分和钱的关系,理论上是不错.但实际上满不是这么回事.

                  我表哥那个村子,一年至少给供销社提供猪两到三千头.但他们大队到1980年累计欠公社的钱达到二十多万.为什么会这样?还是没按计划完成指标落下的欠帐.

                  为什么他们大队要派那么多临时工?原因就在这里.你猪不够,你就得贴钱.

                  有一点你是对的,那就是你家,有人病了或者死了,又或者房子倒了,生产队组织人给你解决,这是欠钱的一类.但这个是绝不能视为当年大家庭的温暖.而是不得以而为之.

                  你看到的是工分钱交的合理性.但你没看到这1.35元代表的是什么?还有当时在生产队人们的生活.

                  我有一个朋友,他父亲有胃病.上一次留医的时候他把他儿子都赶去医院照顾,按朋友的说法是当年生产队农忙的时候,朋友看到人家吃饭他跑过去,他父亲把一半的饭给他吃了.干那么重的活.落下的胃病的根.这估计是当年无数个父亲都是这样.

                  最后,您自己可以考虑一下,不管那个年代如何如何,百姓们的生活才是值得关注的.因为百姓才是提供社会一物资的来源.

                  九亿人的中国,八亿人在饿着.那就不是什么政治理想万岁的事情了.

              • 家园 可能各地区别太大

                干部们“扛着红旗反红旗”

                分粮食,5斤地瓜算1斤,自留地跟分配没关系,1分是地少的缘故

                360开始是粗粮多,70年代细粮多

                那些欠集体帐的,生病老弱为主,没钱都挂着

                铁匠外出交钱,估计是粮食照分,另外交钱应该也按当地整劳力算

                蔬菜、鱼不用票,自由市场很多,不是黑市

                包括文1革

                • 家园 我们这里.地瓜是不算入粮食分的,

                  那属于经济作物,生产队种的上缴的是供销社.有些地方把地瓜,木薯当粮食,这在海康,徐闻那里是,那里不是粮食主要产区.

                  我们这里最死的就是是梁产区,是生猪大县.计划非常高.所以.....

                  我的粮票到一九八七年,是每月二十二斤,这个是城镇居民的口粮.农村那里,至少感觉好的是78-79年,这两年我看到乡下人穿的衣服好了点.至少补丁开始少了.

                  蔬菜和鱼,在农茂市场不要票,但需要钱.我小时候住的那是城乡交界的地方,早上或者傍晚有人挑着萝走那里过,那一般就是抓了鱼来买的.

                  大约在1975年,我就见到卖炒花生米的.

                  地方差别是很大的,有人说浙江没禁止过私人养三鸟和猪.我们这里是1979年公开动员大家大养.当年我们这不少人到广西去贩猪苗回来,发财的不少.

                  但到1980年,这是一个天渊之别的年份,因为这一年大家都吃饱饭了!

                  • 家园 【原创】以前在别处的一点回复

                    除了59-61,毛时代粮食是明显进步的,城市有定量,农村除了“够不够,360”,还有少量自留地和饲料地,70年代比60年代明显好过。小岗村一帮自私的懒蛋,人均十几亩吃了那么多年救济,一分地当年产量提高六倍,太自私了!到现在各类拨款几千万,结果还是不怎么样!粮票是保障基本社会公平的手段,不管生几个,按人供应。专门问过,过去有卖粮票的,农民也卖粮食,前者要么是定量吃不了要么是缺钱,后者瞒产分配和自留地产出、缺钱都有可能。鸡羊蔬菜是不要票的,农村卖猪肉等也是不要票的,60年代也有私人饭馆,物资应该来源于自由市场,他们不要票,有打击但绝对比城1管轻得多。那时候人口流动性比后来宣传自由得多,一封村委或居委介绍信就可以到处走,流动少是相对后来,像铁匠就到处走,浙江小贩那时候也不少。

                    以前集中力量搞军工等不说,70年代初,引进化肥化纤等的“四三工程”直接投资五十多亿美元,相关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一半多。80年代初完工,化肥、化纤解决了吃穿问题。还有集体时代兴修水利、平整土地等,不搞大规模兼并,没有后者机械化根本没可能。80初——90初,机械化水利化都是倒退的。

                    90末高中入学率才恢复到80初水平,一大半是计划生育功劳。教育拨款比例那么高,笑1贫上台后逐步下降,大学入学率低没错,是毛的责任吗?我96级,那时候大部分人依然考不上。现在入学率高了,还有多少公平正义,特别是牵扯到政府企事业单位就业问题。还有,扩招后的大学生由过去的大专生学习扎实吗?扩招前,在大学上辅导班自考的并不少,扩招问题个人认为一是延缓就压压力,二是帮助权1贵子弟更轻松的上位。我相信,假设80年代能买1官,就不会90年代才泛滥。过去的大学生意味着铁1饭碗和想上的台阶,现在不是,不少穷学生考上也不上怎么解释?医1疗产1业化和教1育住1房产1业化的弊端就不说了。那个时代的公平正义,中下层在落后起跑线上的相对公平竞争原则,值得争取。宣扬那个时代的好处是为了校正歪曲的宣传,不是回到那个时代的生活水平。同样是毛时代,70年代比60年代有了明显进步。

                    • 家园 那时出门开介绍信是为了住旅馆。

                        因为那时没有身份证,城里有工作的还有个工作证,农民什么证也没有,住旅馆除了介绍信没有东西证明身份。

                        除了住旅馆和进一些单位的大门需要以外,没有人来查介绍信,如果你不住店,不到别的单位找人、联系工作,出门根本不需要介绍信。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