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美国各地修建了无数的水库后 -- mazda6

共:💬119 🌺306 🌵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呵呵,那就再讨论讨论

            先看看三峡的水位历史

            三峡库区历史水位表

            库区蓄水日期-----------------------------首次突破水位

            2003年6月10日 水位至135米

            三峡水库开始第一次139米试验性蓄水

            2003年9月23日至2003年10月30日 从水位135至139米

            三峡水库开始第一次156米试验性蓄水

            2006年9月20日22时至2006年10月27日 从水位至135米至156米

            三峡水库开始第一次172.8米试验性蓄水。

            2008年9月28日零时开始至11月4日 从水位157.4至172.8米

            三峡水库开始第一次175米试验性蓄水

            2009年9月15日16时145.87米

            2009年9月16日20时 水位至148.43米

            2009年9月17日20时 水位至149.95米

            2009年9月20日18时 水位至151.3米

            2009年9月23日17时 水位到152.64米

            2009年9月27日16时 水位至155.19米

            2009年9月29日上午8时 水位至156.13米

            2009年9月30日12时 水位至157米

            2009年10月1日12时 水位至158.01米

            2009年10月25日-11月5日 水位至171米

            首先可见三峡不是不想蓄水到175米,而是一直在努力;其实他们在08年底和09年底就都想冲刺175来着,结果分别到172.5和171.4米后停止。第二三峡的确在枯水期开始阶段,蓄水到了170米;原因正是兄台说的,为了发电的利益。170米带来的除了发电能力的提高,还有地质灾害的增加,移民的增加,以及别的【三峡水库呈高水位运行 短途客渡船禁夜航】。

            所以除了防洪之外,三峡还得考虑很多,即使是在枯水期,也不能为了快点提升水位而蛮干,比如一滴水都不下放肯定不成,毕竟还有下游饮水以及航运等考虑。现实中,三峡已经改变了下游航运,【三峡库区汛前水位消落加快,助长江中下游水位全面回升,5月份长江宜昌至城陵矶达航道维护水深由4月3.2米提高到3.8米,长江中游的通航条件明显改善,加快船舶运量及周转速度。】对应的是,在三峡于9-10月份蓄水的时候,下游水位恐怕会有相应的降低。

            所以,三峡在枯水期,是先蓄水然后再放水。主要原因各有不同,蓄水的原因是发电,放水的原因是防洪。实际上即使不考虑防洪,在雨季到来之前,三峡应该也会有一个降低水位的过程。因为三峡26台机组,满负荷发电时每台机组每秒过流量约900立方米/秒,一共只需要24000立方米每秒,小于雨季水流入库速度;而且三峡只要156米水位并辅以上述水量就可以满负荷发电。所以枯水期的175米高程的水位完全可以降低以加大水流提高发电量。

            三峡枢纽梯调中心主任袁杰告诉记者,通常情况下,三峡电站26台机组满额发电,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三峡大坝控泄40000立方米/秒时,大坝上游水位要达到156米,使大坝上下游水位落差达到85米;二是三峡入库流量要超过24000立方米/秒。

            所以假如没有防洪要求,三峡大坝在枯水期开始时候水位一定是175米,而到结束的时候应该在156米左右。

            当然考虑了防洪要求,三峡水位受到诸多限制。枯水期蓄水结束后为175米,一般在9-10月份;然后在3月到5月降到156米左右;并最终在6月份长江汛期到来之前降低到145米防洪限制水位。

            在2008年三峡水库第一次试验性蓄水至172.8米后,水库水位于2009年5月上旬降至156米左右。

            2010年3月21日7时,正处于消落进程的三峡水库水位已降至156米节点水位。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三峡枢纽梯级调度中心有关负责人说,今年156米水位较早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西南旱情导致长江上游来水较少,以及去年试验性蓄水离175米最终水位还差40多亿立方米水量等。

            三峡水库于2009年9月15日开始试验性蓄水,11月24日达到171.43米水位后,未能继续抬升,遂进入消落期。

            另外现在武汉开始分洪了。

        • 家园 这个问题挺高深的

          还有你的第一段相当的‘可笑’,真的。枯水期开始的时候,三峡要大力蓄水来提高水位,以方便发电。为了发电,三峡当然要尽可能的把蓄水在下一个丰水时段之前放掉,把水力势能转化为电能。所以三峡在整个枯水期结束的时候,库区水位肯定低于枯水期开始的时候。如果不这样,他们就浪费了水力,也就减少了发电量,等于自己少赚钱。您提出用这样的指标来衡量三峡的作用,俺真是相当之无语。

          既要使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还要灵活运用恰当的物理学知识。

          如果您能推导一下“水力势能转化为电能”公式,无疑就更具有说服力了。

      • 家园 【戴可不是文科生】是哈军工毕业的工科生

        三峡问题的泛政治化(或者说)的确是一个女人开始的,

        拿诗人的优美诗句“高峡出平湖”作为工程上马的依据或者基础,

        只是这个人不是戴。

        • 家园 【修建三峡的想法可以上溯自孙中山的建国方略】

          但是是否修建、何时修建一直没有定论或者条件一直不成熟,这也是林一山在和李锐三峡是否上马的争论中落败的缘故。

          而那个女人引用诗人的诗句开三峡问题泛政治化的先河其实是打着实现“高峡出平湖”的旗,实则代表水电集团利益。

          其实,无论毛还是陈,在是否修建三峡的问题上都是非常谨慎的。即便在文革时期水电方面不停鼓噪下,也还只是先修三峡的反向调节坝。把是否修建三峡的问题交由后人决定。

        • 家园 表述错误

          三峡工程的提法,至少是孙中山(更前的咱不知道),坝址是美国人选的,处于整个三峡的蜂腰,原因无他,此处最窄(现今那里修了一个宾馆,胡锦涛当初去宜昌就下榻在那里)。

          一个小家过日子,买个电器都要轻挑细选,你相信这么个大工程就凭

          拿诗人的优美诗句“高峡出平湖”作为工程上马的依据或者基础

        • 家园 本末倒置

          明明是诗人听到这个设想,有感而发的。

        • 家园 这么大一个工程上马就为一首诗?是决策者儿戏还是你儿戏?

          你相信这种充满文学特质的说法?

      • 家园 三峡工程可以通过什么机理导致鄱阳湖需要修大坝?

        听上去相当的神奇啊

        能给科普科普么?

        • 家园 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是主要原因

          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是主要原因,和三峡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外链出处

        • 家园 除了忙总说的,我并不了解更多

          “总的下泄水水量没减少,而是被人为控制了,蓄清排浑

          导致对下游冲刷加剧:非洪水季节是清水连续冲刷(发电弃水),导致下游河道加深,而洪水季节水库提前弃水腾空库容防洪,由于水位高,动能大,把本来应该淤积到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泥沙(用来补充非洪水季节冲刷亏空的)全部带到上海以外,没有泥沙补偿,河床就越切越深,导致湖水外泄,失去动态平衡。而且上海附近的长江三角洲因为没有泥沙补偿,已经出现海侵现象,已经向国家申请建环上海防波堤(这又是一个巨大工程),目前正在论证。 ”

          更多的,希望忙总什么时候回来给大家科普吧。

          • 家园 这段话从头到尾全部是错的

            实际上这么一段话里就有非常明显的自我矛盾。一面说“本来应该淤积到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泥沙(用来补充非洪水季节冲刷亏空的)全部带到上海以外”,一面又说“上海附近的长江三角洲因为没有泥沙补偿,已经出现海侵现象”,那么到底泥沙被带到还是没带到位于下游的上海的长江口呢。难道是这些泥沙处于薛定谔猫状态,当考虑到长江中游的问题时,它们就出现上海江口,当考虑到海水入侵时,它们就又从三角洲中消失了?

            荆江水现在过清确实是三峡建成后发现的最大问题,也确实是原来没有人想到的问题,不过,反三峡派更没脸提这点。因为通过三峡大坝的泥沙泄下量远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是三峡水库的入库泥沙量比原来最乐观的预计还要小的多,而反三峡派可是坚持了几十年说,当年官方预测的泥沙入库量,最悲观的数字也是完全造假的,实际在运行后,泥沙量至少会是几倍,三峡水库用不了几十年就会淤废(黄万里扯的更过分,他认为上游会下泄无数砾石,三峡大坝根本就发不了电)。

            同样,长江口的造陆速度确实大大放慢了,但为此必须专门建造所谓的环上海防波堤?那是海塘,上海修了一千多年了,没有三峡就不修了?就不会随着经济发展提高防范等级了?这不胡说八道嘛

            通宝推:njyd,
            • 家园 清水下泄的问题原来就设想到了吧

              清水下泄的问题原来就设想到了吧,只不过没想到程度变重了而已。当时对上游来沙的减少估计不足啊。另外,我记得当时论证说,下游来沙很大部分是来自汉、湘、赣这些支流的,所以三峡对上海长江口的来沙影响不太大,不知道现在回头看,这些论证是否准确。

          • 家园 工作上跟三峡有点关系

            看着它大坝一点点建成,机组一台台投产,线路一条条架设,水位一天天涨落。水方面也不是专家,但还是有几个不理解。

            1)忙:“非洪水季节是清水连续冲刷(发电弃水)”

            我:枯水期流量小,发电都不够用,何谈弃水?弃水都是汛期按防洪要求进行的。

            2)忙:“洪水季节水库提前弃水腾空库容防洪,由于水位高,动能大”

            我:滕库是在汛期开始前的六月上中旬,只有发电,没有弃水。高水位带来的高势能都被转化成电能,何谈出库尾流的动能大?就算是讲汛期泄洪时的出库尾流动能,也有一大部分被发电转化走了。

            3)关于洞庭湖淤积的问题,邹家华92年在人大作议案说明(链接我这个帖子里有)时讲过,兴建三峡工程的目的之一是“减少流入洞庭湖的水、沙,减轻洞庭湖的淤积和防洪负担,延长洞庭湖的寿命”。即使洞庭湖缺水的话,还可以从荆江河段南岸向其分流,这在没有三峡时是荆江大堤防洪的常规手段。

          • 家园 不是特别懂这个

            但是这个说法感觉说不过去。

            如果说泥沙量大淤积,鄱阳湖和洞庭湖水位上升,还可以理解筑坝,但是说泥沙全都被带到上海之外,如果泥沙都被冲走,水位应该下降才对。

            而且,水位高,动能大对于河道的冲刷是能说的过去的,但是因此在湖底不能淤积,确实很难想象,湖并非是河那样单向流动的,湖面比河道面积大,再急的水流,到了湖里面也会减速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