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小猫的原创:旧日本海军主力舰装甲发展史 -- 妖猫drake

共:💬19 🌺12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小猫的原创:旧日本海军主力舰装甲发展史

    P.S 很想爆粗口,往HOTMAIL传照片也要用自由门了。。。疯了

    前言

    1 早期海军装甲介绍

    自幕府末期,倒幕强藩和幕府争相建立自己的近代海军。与此同期,欧洲列强的海军正面临由风帆木质战舰到蒸汽铁甲战舰的大变革时期。随着“甲铁”舰等先进铁壳军舰的购入,日本近代海军跳过风帆时代,直接进入铁甲舰时代。在海军铁甲蒸汽革命中,“甲铁”舰为代表的锻铁装甲军舰很快被钢制装甲军舰所淘汰,而1895年,随着克虏伯钢铁厂将镍铬合金钢进行首次渗碳调制处理产出第一块KC克虏伯表面硬化渗碳装甲板开始,欧洲列强海军和军火商争相投入装甲革新竞赛之中。

    KC装甲板出现之前,列强军舰的装甲经历过以下几种类别:最初的舰用装甲是以普通锻铁为装甲,这便是“铁甲舰”名字的来源。之后以一般平炉产钢进行锻造得到的高碳装甲板和以锻铁为基板,在其上锻接高碳钢制成的多层复合装甲。自高碳钢开启均质钢装甲时代,通过在高碳钢增加镍、铬等元素得到力学性能更为优秀的合金钢装甲,以镍钢和镍铬钢为代表被铆接在各国的军舰之上。但是由于高碳钢内部碳含量不合适,以哈维法得到的渗碳高碳钢和调质镍钢又成为继均质钢装甲之后的主流装甲钢。图1是我做的KC装甲钢之前装甲钢发展谱系。

    图1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力学性能方面,进行过渗碳处理的渗碳装甲(cemmented armor)与非渗碳装甲板(non-cemmented armor)相差甚远。而通过高温煅烧,装甲表面的钢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这就是所谓“表面硬化”处理技术,通过非渗碳均质钢表面硬化得到表面硬化均质钢装甲(hardend non-cemmented armor)。表2是装甲钢处理过程分类

    表二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之所以产生如此多的装甲钢种类,除了冶金技术的日新月异之外,还缘于主力舰各层防御装甲层所要应对的主要威胁各不相同,其力学特性必须有所区别。下面借用平贺让在大正十年(1921年)在日本钢铁协会总会关于装甲钢的演讲中所总结的“主力舰防御要领”内关于各层防御装甲所应对的主要威胁分类。

    “主力舰防御要领”(平贺让 大正10年)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第一层装甲(图中abc连线部分)

    第一层装甲即所谓主装甲,包括水平装甲和垂直主装甲带,其要防御的是敌舰主炮发出的炮弹。实战中敌方炮弹必将以某些角度击中第一层装甲,图2是昭和五十年日本海军炮术史刊刊出的《大口径炮弹弹道性能曲线》。

    图2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实战中敌方炮弹将以10~20度垂线夹角命中bc连线处的垂直主装甲带,理想状态下,敌方炮弹将全部在主装甲带上发生跳弹或者撞得粉碎,所以bc处的垂直主装甲带表面必须足够坚硬,同时又能保持相当的韧度来防御万一敌弹能够以近乎垂直的角度(甲板垂线与弹着线的夹角,成为击角。以甲板平行线与弹着线的夹角,成为落角)穿入装甲带。随着海军炮术和火炮技术的发展,炮战距离逐步提升,炮弹的抛物线高度日益增加,敌方炮弹在主装甲带的击角也随之增加。

    另一方面位于ab连线的水平装甲在早期近距离炮战中只能被敌方炮弹以近乎90度的击角命中,极易产生跳弹,所以早期水平装甲可以做的比较薄,而且选用比较坚韧的钢板。随着炮战距离的增大,敌弹在水平装甲的落角逐渐增加,此时再采用较薄的水平装甲在实战中很容易被击穿。所以此时水平装甲也开始采用表面硬化技术提高硬度。但是其硬化层下的钢制应该相对坚韧,以利于产生跳弹。

    第二层装甲(图中dc连线部分)

    第二层装甲其实就是早年的穹甲的遗风,是为了阻止击穿第一层装甲的敌方炮弹或者弹片进一步打入舰内。限于平贺让时代的穿甲弹技术,极少有炮弹在击穿第一层装甲之后没有破碎的,但是飞散的弹片还有第一层装甲碎片同样威力可观。为了不被弹片击穿同时也不至于弹片被反弹导致在两层装甲之间跑几个来回,所以第二层装甲表面不能进行硬化,而且应该采用更为坚韧的材质。

    防御纵壁(图中ef连线部分)

    最早的防御纵壁是为防御敌方水雷,其破坏模式是在接触面上通过冲击波造成舰体外板变形破裂,产生破孔和裂缝导致进水。因此离外板内侧设置防御纵壁。而经过试验,设计师们发现防御纵壁和舰体外板之间必须保留较大空间,避免冲击波直接拍击在防御纵壁,进而传递到龙骨上,损坏舰体结构,导致无法控制浸水。

    由于防御纵壁固定在龙骨之上,需要吸收敌方水下爆炸物产生的冲击波,还要能够抵挡飞散的外板碎片,对材质的韧性要求较高,因此一般采用轧制调质的钢装甲。

    因此,由于对材质需求不同,一般垂直主装甲带(bc)采用表面硬化渗碳装甲,水平装甲(ab)根据预计炮战距离不同,分别采用高碳钢、H.T.高张力钢板或者一般均质装甲。而一般不会被敌弹直接击中的第二层装甲(cd)则采用高张力钢或者轧制调质钢装甲,防御纵壁(ef)更多采用高张力钢以提供足够的韧性。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旧日本海军主力舰装甲发展史(二)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旧日本海军主力舰装甲发展史(三)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旧日本海军主力舰装甲发展史(3.1)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旧日本海军主力舰装甲发展史(3.2)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旧日本海军主力舰装甲发展史(3.3)

    关键词(Tags): #旧日本海军历史元宝推荐:海天, 通宝推:抱朴仙人,五藤高庆,海天,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幕府的第一艘蒸汽军舰的名字很奇怪

      “观光丸”

      敢情这不是去打仗的,是去旅游观光的

      可见此时被培里舰队吓破了胆的幕府自信心之低落

      这是80年代根据荷兰制造商保存的图纸复原的“观光丸”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呵呵,老兄记性不错,但是弄反了一件事

        当时日本还没有”观光“的“现代“意思,也就是说,当时的观光还不是游览看景的意思,幕府起名,是从易经中来的,也是巡览国之风光,但是这其中带有的含义,却有一种威压雄藩,借以令天下臣服的意思。将一艘木造蒸汽练习舰起这样的名字,幕府中也是有明白现代海军对日本意义的人,后来胜海舟对日本近代海军建立的作用,也说明了幕府中还是有明白海军的人才的。

        • 家园 幕府留给明治的海军人才除胜海舟外,还有一位榎本武揚

          这位老兄率领幕府舰队逃到北海道与明治政府军顽抗到底

          当时明治政府也算胸怀宽大,关了他几年后又继续重用他了。在他担任海军卿期间,对日本海军的现代化出力甚多

          • 家园 榎本在国际法方面也是个人物

            虾夷似乎得到了外国承认。另外五菱郭也是个挺有意思的建筑,建的相当现代化。

            • 家园 明治时日本海军不少牛人

              还有个本岛腾太夫,日本海军技术部门的早期主管。海军学的先驱。还有中牟田仓之助,海军操舵学的总管。

              虾夷共和国从来没得到过正式承认,但是当时明治政府也没有被承认(正式承认,建交是之后的事情了),榎本本人也很积极求欧美承认,所以欧美借机会钻空子允许商人向虾夷共和国出售武器和物资。\n

    • 家园 【原创】小猫的原创:旧日本海军主力舰装甲发展史(3.3)

      敷岛型(II)

      看了驻英武官的调查报告,日本海军决定采纳其意见,在敷岛级上面采用哈维式镍钢,以防御乙案设计布置装甲防御,装甲板生产厂商则弃用要加最高的布朗公司,分别从剩余三家处订购。不过日本海军对三家的产品质量并不放心,基于其他渠道收集到的情报,海军对驻英武官发出了新的调查命令:

      “根据英国海军对维克斯等公司装甲板的靶场试验情况,泰晤士船厂、哈兰德沃尔夫和阿姆斯特朗的新式装甲板在防御力方面不能与维克斯产品向匹敌,因此英国最新式甲铁战舰采用了维克斯公司提供的装甲板。再考虑到美国及德国最新的装甲制造技术进步,我国订购之战舰装甲板选用,应在全面调查之后挑选英国公司生产的最好装甲板。”

      在进行调查之后,驻英武官就这份命令和海军在1897年(明治30年)2月3日发出的“泰晤士船厂新造甲铁战舰的装甲选型结果如何?选择依据是什么?”的问询电报,向国内发出回复电报:

      “2月4日向泰晤士船厂求证过,其选用卡内基-科瑞锻造哈维式钢是英国海军经过靶场试验,依据成绩选定的,在想泰晤士船厂订购战舰的合同书中附有相关试验数据。”

      可惜,我们难以知道这份有关卡内基-科瑞锻造哈维式钢的英国海军试验数据是否落入日本海军手中。不过在1897年(明治30年)4月19日日本海军发出的《军舰敷岛甲铁文件》中,明确规定敷岛级装甲板选用卡内基钢厂生产的新式装甲。

      敷岛的装甲板选型一波三折,其防御设计同样是几经修改。最初敷岛级采用的防御乙案设计基础是HMS Majestic壮丽级,但1897年随着日本海军逐步收集到英国最为新锐的HMS Canopus老人星级设计情报,1897年(明治30年)2月20日驻英武官将老人星级的整体防御设计向海军省发出如下电报。

      英国海军新造的甲铁战舰“老人星”号,为了能够节省吨位,将第二层装甲水平部分削减一英寸,倾斜部分从4英寸削减为2英寸,垂直主装甲带削减3英寸。即便如此,由于采用新式装甲板,其防御力与壮丽级基本相同。我方也应针对“老人星”级的设计重新调研敷岛级装甲带设计,保证最终以最优设计进行建造。

      驻英武官的电报受到了海军省的高度重视,其在3月2日发出电报决定变更敷岛级防御设计。最初,敷岛级基本采用了壮丽级基于哈维钢的装甲设计方案,在变更装甲选型后,日本海军始终拿不定注意是否可以削减装甲带厚度,如今,老人星级称谓了敷岛最好的榜样,总算把几易其稿的防御设计方案一锤定音。

      当然,敷岛级如此跟风英国战列舰,尤其是其紧追老人星级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老人星级本就是英国皇家海军针对西太平洋和南洋海军实力对比日益偏向日本和俄国的应对措施。由于并未考虑将其用于战舰技术水平更高的地中海还北海海域,老人星级的装甲防护水平较壮丽级几乎没什么提高,但是吨位和造价却缩水了不少。当时的日本海军与英国是盟友,认为没必要设计制造一款超过英国远东战列舰水平的超级战舰,尤其日本战舰还是在英国订购,日本完全没必要刺激盟友已经有所警觉的神经。

      老人星级防御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敷岛级最终防御方案,这个版本在持续作战能力方面明显优于老人星级,很可能也比最初的防御乙案要强一些,因为其不必减少200吨的弹药和煤炭积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小猫的原创:旧日本海军主力舰装甲发展史(3.2)

      敷岛型(I)

      敷岛级战列舰,是1896年(明治二十九年)度海军扩张计划批准建造的战列舰,本来是四艘,但是末舰“三笠”由于设计改动较大,有时也被单独划为一级。打赢甲午战争的日本,并没有停下扩张的脚步,而一年前三国干涉还辽的耻辱让日本找到了新的敌人——俄国。由于舰队扩充计划过于庞大,为了提高造舰速度,日本决定将1896年造舰计划订单分散到英国的多个船厂,也可以进一步对比各厂商设计制造技术优劣:

      “由于目前东洋的形势日渐紧张,我国迫切需要新型战舰。根据现在外国造船厂的制造能力,战列舰工期超过三年半,装甲巡洋舰则需要两年半左右,因此应采取一切手段使建造速度提高一倍以上方能满足我国需要。”

      根据以上方阵,日本决定将敷岛级订单分别交给不同的英国船厂,为了调查各船厂的建造能力,海军命令驻英武官予以调查。训示中海军表明了敷岛级的建造方针:

      “战舰的防御装甲设计应包括甲乙两个方案供选择。甲案的设计应与1895年英国海军的壮丽级(HMS Majestic)战列舰相同,乙案则削减上部垂直主装甲带厚度,第二层装甲带和水平装甲带则增加厚度。”

      由以上训示可知,敷岛级防御设计在最初设计阶段中必定包括拷贝自英国壮丽级战列舰防御设计的甲案,和最后被敷岛级正式采用的乙案两个方案。图5为甲案设计简图,图6为乙案设计简图。

      甲案设计简图(壮丽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乙案设计简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另外一方面,日本海军也根据最新了解的装甲技术发展情况提出了相应要求:

      “装甲板仍暂定为使用哈维式钢。近来据说美国卡内基钢铁厂研制出了卡内基-科瑞锻造哈维式钢(这个东西还真不好说清楚,当时卡内基钢铁的技术人员科瑞发现低温锻造可以再保证硬度和其他性能数据的前提下削减10%~15%的装甲板厚度),性能超过一般哈维式钢,请技术人员调查是否属实,并调研能够在英国船厂制造性能与之接近的装甲板。”

      由此可知,驻英武官在建造调查中以全面采用哈维钢为基础,同时也要根据最新的装甲板制造技术现状与英方讨论采用最新式装甲的可能性。

      驻英武官在经过详细调查后给出了全面采用哈维钢或哈维式镍钢所需要的造价情况,以及对装甲板的调查和评价报告如下:

      “装甲板采用一般哈维式钢和哈维式镍钢价格已经呈报。进来哈维法加工镍钢的技术日渐成熟,英国海军根据对各种装甲板的炮击等试验得出的数据,仍建议我国造舰使用哈维式钢,采用哈维镍钢则会造成全舰造价提升5%左右。”

      表8各船厂使用不同装甲板造价调查结果。

      [IMGA][/IMGA]

      驻英武官就各船厂提出的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后,给出了乙案设计的一下优点:

      “甲乙两案优劣比较如下,乙案在轮机等重要部位防御较甲案更为完备,此外由于垂直装甲带上部厚度降低,节省出来的重量使得乙案的防御装甲带面积更大。”

      乙案的弱点则在于“水平装甲带厚度提升导致弹药和煤炭积载量减小200吨”。但是日本海军对于弹药燃料积载量降低并不担心,因为当时日本海军计划意图利用内线优势,在门口跟俄国人打一场消耗战,本土的舰船可以迅速为战舰补充弹药和煤炭消耗,但是防御力却无法通过其他船只补回。因此驻英武官向国内给出了“建议采用乙案”的调查结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旧日本海军主力舰装甲发展史(3.3)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小猫的原创:旧日本海军主力舰装甲发展史(3.1)

      2 富士型的装甲及防御设计

      富士型的母型是1891年英国开工建造的皇权级(Royal Sovereign),这级是英国第四级前无畏舰,也是1889年海军法案中计划的14000吨级主力舰,共计划建造八艘。由于恰逢1889年Ni镍钢装甲问世,所以皇权级在设计之初就决定采用部分镍钢装甲,但是出于英国海军在技术上持重的传统,主装甲带仍采用了1879年就问世的复合装甲(compound armor)。

      另一方面,富士和八岛两舰的建造正式公文中(公文备考别辑 新舰制造书 甲铁战舰富士八岛制造相关文件),明确记述在采用新式Ni镍钢装甲前应首先向英国的造船监督官了解新式装甲的试验情况和相关设计数据。具体训示如下:

      “应就镍钢装甲装舰的利害得失进行精细的调查,将镍钢装甲与高碳钢和复合装甲在同等防御力下的厚度和价格等数据比较以电报形式发回”

      此时,有情报显示美国海军的“印第安纳”级战列舰准备装备镍钢主装甲带,日本由此认为美国必定对Ni镍钢进行了全面试验,因此命令新任驻英武官远藤少佐在经过美国赴任途中收集相关情报,正式公文中也有相关记述:

      “请赴任英国的新任武官在经过美国时候,去往华盛顿调查了解美国海军采用镍钢装甲的利害得失。”

      可惜这些调查的报告已经遗失,但是根据大正十二年也就是1923年日本造船协会创立25周年纪念大会上山本闲藏在介绍富士型战列舰概要时,明确表示富士级侧舷装甲带采用复合装甲带是仿制自皇权级,也出示了一副富士级和皇权级装甲防御示意图。

      另外,1910年(明治四十三年)出版的《造船学教科书附图》在舰舷装甲带的防御构造一节中,也记述富士型的舷侧防御构造是借鉴皇权级的结果。图3是富士级舷侧装甲带结构示意图 图4是皇权级舷侧装甲带结构示意图

      图3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4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同样是在《造船学教科书附图》一书中提到,皇权级也考虑将1890年出现的哈维式渗碳钢用于舷侧装甲带,《海军炮术史》中对此记述如下:

      “随着哈维法渗碳表面硬化装甲板开始量产,被其提升防御力近一倍的优秀效果吸引,英国海军决定在各舰舷侧中部装甲带上将复合装甲换为哈维式渗碳装甲,但是其甲板厚度减半,以平衡新式装甲板安装带来的总重和重心变化,即便如此,与使用复合装甲时厚度近460mm的旧装甲带相比,哈维装甲的防御力仍得到提升。”

      而在日方记录中,则提到了敷岛号主装甲带由哈维渗碳高碳钢改为哈维渗碳镍钢装甲的理由:

      “军舰富士及八岛的装甲板的炮击试验结束后,日本海军对其结果很不满意,随命令监造官向英方要求敷岛更换性能更好的哈维渗碳镍钢装甲。”

      由此可知,正是由于富士、敷岛准备采用的复合装甲板在炮击试验中表现不佳,才导致了日本海军跳过哈维渗碳高碳钢直接采用哈维渗碳镍钢装甲。因此虽然母型皇权级最终仍采用复合装甲主装甲带,但是富士型却最终改用了哈维式装甲作为主装甲带。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旧日本海军主力舰装甲发展史(3.2)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小猫的原创:旧日本海军主力舰装甲发展史(三)

      1 日俄战争时代的海军装甲板概述

      日本海军的装甲制造开始于10-1年(明治三十四年)吴海军工厂试制成功KC装甲板。基于甲午战争中的经验,日本海军极为重视通过表面硬化装甲碰碎敌方的穿甲弹,因此虽然国产的KC装甲板在性能数据方面完全可以媲美德制原品,但是日本海军并不急于将其全面装舰。

      1911年(明治四十四年)英国维克斯为日本海军开工建造战巡金刚,VC装甲板制造技术也随之流入日本。日本海军不惜工本引入VC维式渗碳装甲的背景和原因,佐仓川清在《装甲板制造秘闻回忆录》第一次给出了下面的说法:“当时KC装甲板和VC装甲板是代表世界最先进装甲技术的,日本海军秘密进行过对比试验,二者难分伯仲。考虑到英德两国的海军技术水平,最终日本海军决定全面接受英式海军体系,为了便于后勤和购舰,装甲方面才采用英国维克斯式。”

      其实,KC装甲板并不是克虏伯的专利。当时KC装甲板是对Ni-Cr镍铬合金钢通过煅烧方式增碳所得到的装甲板的统称,不过还是有例外,那便是英国,由于维克斯本身也能生产煅烧增添镍铬合金钢装甲,所以在英文文献中一般不会出现以KC装甲代指的情况。

      在1922年(大正十一年)吴海军制钢制铁部部长野田鹤雄在其关于欧洲海军最新式装甲、炮弹及其工业制造的专题演讲中指出英国海军在1922年也并没有出现VC装甲一统天下的局面,而是除了维克斯之外的如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泰晤士制铁、布朗等造船厂都是以KC装甲板作为其主要装甲板材质,不同在于只是阿姆斯特朗的KC板还增加钼元素。出现这种看似命名混乱的情况,缘于英国海军的装甲板分类法比较特殊,完全根据装甲的化学成分和制造方式而非生产厂商。

      由此可以知道,KC和VC在技术指标方面基本没有什么差别。连开发出VC技术的英国海军都为作出只采用VC一家的决定,日本海军却下决心用VC一统天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日俄战争中功勋卓著旗舰“三笠”等6艘战舰装甲防御的不同表现。

      日俄战争中日本联合舰队投入了6艘战列舰,其装甲防御,炮塔结构,防火损管布置等设计大同小异,富士型2艘、敷岛型3艘、三笠虽然也属于敷岛级,但是由于设计上面的差异,其实应该算作单独一型。这6艘战舰由于订造厂家不同,虽然设计相同,但是装甲材质却各异,正好为日本海军提供了通过实战效果选择挑选装甲板制造技术流派的合适平台。

      这批战舰的设计制造时间介于1894年(明治二十七年)至1899年之间,时间恰与自1889年镍钢装甲板问世开启的合金装甲板时代重叠,通过添加新成分或者改热化学处理技术,新装甲在1890年之后如雨后春笋。表6为这六艘参与日俄战争的战列舰所用40倍径十二英寸主炮在装甲炮击试验中得到的数据,表7为其40倍径六英寸速射炮的试验数据。

      表6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表7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由上面两表可知,在落角较小的情况下,KC装甲板对近距离炮击的防御力大概为锻铁装甲的三倍,对敌方长距离射击的防御力则约为锻铁的两倍。不过在做此次射击试验的明治三十六年也就是1902年,日本自主生产KC板刚刚两年,其技术尚不成熟,也不能做到大规模量产,在性能方面据克虏伯原品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加入使用原品KC装甲板,得出的KC板与锻铁装甲的防御力差距数据可能更大。

      但在实战表现上,由于装甲生产技术和整体冶金水平有限,KC等先进装甲并不一定能表现出两倍三倍于锻铁装甲的防御力,甚至可能会由于生产质量低下导致KC板表现出防御力不如锻铁。

      好在瑕不掩瑜,虽然新式装甲板有发挥不稳定的问题,但是无论从试验场得出的数据还是实战中的表现来看,KC为代表的新式装甲都是名副其实的未来之星,所以各国海军来说,迅速取得新式装甲的制造技术,都是当务之急。

      以日本海军为例,日俄参战的6艘战舰在下水之前都经过多轮防御设计变更,下节开始小猫会具体聊聊富士、敷岛、三笠在采用装甲板和随之防御设计的整个演化过程。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旧日本海军主力舰装甲发展史(3.1)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昭和五十年?

      图2是昭和五十年日本海军炮术史刊刊出的

      10 or 15?

    • 家园 【原创】小猫的原创:旧日本海军主力舰装甲发展史(二)

      2 旧日本海军用装甲板的概述

      在旧日本海军自明治维新至二战战败为止不到百年的发展中,为了追求更为强大的战舰防御力,曾研制装备过多种装甲。除了战败前的几个月之外,旧日本海军装甲板的研制和制造始终是由吴海军工厂制钢制铁部来担任的。表3是日本海军制造和使用过的部分装甲板名称。

      表3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里小猫顺便聊聊一些比较著名的装甲缩写和其特性。比如CNC,这个东西直到大和都在用,说白了就是加铜的镍铬合金钢。铜元素加到合金钢中能提高抗腐蚀性能,这点在海上环境下很重要,另外铜合金钢的延展性和韧性都很好,作为复合装甲板的基板,以及在某些部位增加跳弹的几率时都用得上。但是CNC其对于热处理的要求比较高,很容易产生脆化,所以没法使用煅烧等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表面处理。

      而钼这个东西就更为有名,算是德国人对后期坦克装甲水平下降的一个著名理由。不过其实对于其他国家的坦克装甲流派,德国装甲对于钼的依赖程度更高,因为加钼最显著的作用就是使合金在高温时拥有更高的强度,对于抑制热处理脆化很有效果,而德国人当时对坦克装甲多采用烧蚀的方式进行表面硬化,没了钼就更容易产生脆性废品。

      一般的国家,如英美,都是同时使用多家厂商的装甲板的,海军只规定一个抗打击标准和某些力学性能指标,如何达到,厂商自由发挥。所以不同厂商的装甲板制造方法各异。同型舰由于造船厂采用装甲板来源不同,所以性能是大同小异。此外为了维修更换方便,一般战舰只采用一种表面硬化渗碳装甲板和一种均质装甲板,像大和这样混用四种不同类型装甲板估计整个海军主力舰史上也是独一份。

      旧日本海军在装甲板方面百鬼夜行与其不断吸收和学习欧美最先进海军技术有关,由于各国不同厂商不断开发出各有千秋的装甲板制造技术,无从取舍的吴海军工厂干脆采取照单全收的方式,你舍得教我就舍得学。这种“笨办法”虽然把吴海军工厂制钢制铁部的技术团队折腾的够呛,但确实为日本海军积累了足够的装甲制造技术,完全可以根据特殊情况选择特殊装甲制造方法,节省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表4是旧日本海军装甲制造和测试大事表。

      表4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吴海军工厂制钢制铁部开始自制装甲板开始于1901年(明治三十四年)KC克虏伯渗碳装甲板制造技术引进。第二年,英国维克斯公司开始为日本海军建造“金刚”级战列巡洋舰,由于后三艘“金刚”级比睿、榛名、雾岛都是在日本国内生产,吴海军工厂牵头向维克斯砸了大把的银子之后将VC维式硬化钢技术搞到了手。

      但是由于VC制造过程复杂,工期过长,并不太适合日本的工业水平和规模,所以海军责成吴海军工厂根据VC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研制新的生产技术,由此产生了NVNC和VH等改进热-化学处理方式的新式装甲板。最终日本迅速的完成了主力舰装甲板的完全国产化,还拥有了一定的研发能力。

      但就在日本海军装甲板技术日渐成熟精进之际,1922年的海军条约时代宣告了“海军假日”的来临。为了避免装甲板技术随着主力舰全面停造而弛费,也考虑跟随日本海军不断钻条约空子扩充军备的脚步,吴海军工厂制钢制铁部也开始将剩余生产能力投入巡洋舰等辅助舰艇防御装甲的制造,NVNC等装甲开始登上条约时代地位上升的中小型战舰。同时吴海军工厂依然注意学习和引进技术,在听闻欧美列强在装甲板刚钢材中加入铜来改善力学性能后,最上型巡洋舰也搭载了日本自己的CNC装甲、也就是加铜的镍铬合金钢装甲板。

      而随着炮战距离拉长和空中威胁日益增大,战舰的水平防御问题开始突出,昭和十五年即1940年,MNC即加入钼元素的镍铬合金钢装甲被研制出来,这种装甲韧性较一般镍铬合金钢要提高不少,很适合升级主力舰的水平防御装甲。翌年,吴海军工厂又决定将钼加入CNC装甲中,产生于CNC性能相近的CNC1和CNC2式合金装甲板。此举主要是为了针对日本有色和稀土元素储存量的变化,节省日益宝贵的镍、钼和铜。表5是旧日本海军装甲化学成分规格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旧日本海军主力舰装甲发展史(三)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