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闲话红学 -- 间谍

共:💬89 🌺12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嘘,抹了把汗,这才知道山外有山

      人外有人阿。

      在西西河,连拍马的话都不敢说了。

    • 家园 实在令人佩服。

      上学期间曾对红学发生过兴趣,知道里面的趣事确实不少,甚至令人捧腹。

      但像间谍女士这样了解如此之多,且行文如此潇洒机智,实在令人佩服。

    • 家园 从前不会鲜花,现在补上
    • 家园 潜水忍不住了,好文好文

      都是做it的,都是吃五谷杂粮爹妈拉扯大的,为啥我写不出来这样的文字:(

      见识也差些:((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西西河卧虎藏凤阿

      向间谍妹妹致敬~~~~

    • 家园 不好意思,到现在才回这个帖

      文章这么长,我就看到哪里回到哪里,随口瞎评的,若有得罪谁之处勿怪。

      象【金瓶梅词话】这样就更加不容易,又讲生活又讲故事,上台领了奖还高票房,所以才叫奇书

      我比较喜欢《金瓶梅》这书,可惜一直被禁。更可惜的是,很多人都是奔着其中的色情描写去的,真是抛了西瓜捡芝麻呀。

      而冯梦龙的男欢女爱,一脉暗香被蒲松龄偷偷接去

      小时候觉得“三言”很无聊,匆匆翻过就算。后来到颐和园长廊一转,才发现里面很多东西其实已成经典。

      不知道为什么我看《聊斋》的时间很晚,总算没有把它当作无聊的鬼怪传说故事嗤之以鼻。事实上我对《聊斋》的喜爱程度仅次于《红楼》和《世说新语》。

      后来长大了,决定学大尾巴狼,竟然知道要找脂评本来看,费了很多脑筋整理思路,花了很多钱买影印本,跟著红学大家一路狂奔,反而没了小时候的轻松愉快

      这点我深有体会。自从看了无数的评论文章之后,再看《红楼》便觉句句有玄机,一会琢磨贾母的权术,一会研究王夫人的心机,整得看山不是山,看云不是云,hou累hou累的。其实曹公未必有那意思。

      【红楼梦辩】1952年再版的时候改名称叫做【红楼梦研究】

      小时候家里有俞平伯的《红楼梦评论》节选,墨绿色的封面,薄薄的一本。但完整的书却至今未见到过。

      但周老不这么认为,接下来的五十几年,就长在红学上了,一心一意地把湘云往宝玉房里拉。近期他常有新书面世,我每本都飘洋过海订来,阿弥陀佛,周老您眼睛都看不见了,就不要再写了吧,一世英明,都葬送在您这老而弥坚的手上了。

      大笑

      八十年代末有霍氏姐弟推出【红楼解梦】,一时之间洛阳纸贵,大家多少年没看到不重样儿的了,一群老夫子当中突然出现个小妖怪,众人反应不过来都蒙了。

      我到90年代后半截才在师大外面一小书店里发现这书,当时就被震晕了,立马掏钱买下,看完之后还是晕,又给我哥看,还让他带回老家让老妈看。老妈看完就给我回了四个字:胡说八道

      不过我好象只买了三本,最起初两本,后来补了一本,倒是不知道还有第四本呢。

      《红楼梦》评论能把我整蒙过去的有两本书,一个是这霍氏《红楼解梦》;还有一个忘了是什么人写的,书名好象是《置疑脂砚斋》,其理论就是脂砚斋什么的根本跟曹雪芹一点关系都没有,批来批去的都是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还说一部《红楼梦》其实本来没有什么疑义,都是脂砚斋给弄出N多谜来。嘿嘿,道理还是有一点的。

      [COLOR=blue]刘心武。。。很久以前写过【秦可卿之死】,后来他高兴起来又写了【元春之死】,【妙玉之死】[COLOR]

      《秦可卿之死》写得还有点意思,《元春之死》感觉就有点下作了。《妙玉之死》还没看过。

      最后要说的是,我一直欣赏有点痴劲的人。他们会对某种东西迷到匪夷所思的地步。无论那东西值不值得人那么迷恋,我心里总是比较赞许这种行为。像《红楼梦》这样的书,其实迷成什么样都是可以理解的。索影也好,考证也罢,其中都有乐趣所在。更何况无数人只是借这杯酒浇自己心中块垒而已。

      • 家园 杯酒块垒

        感慨啊感慨。

        红楼与聊斋都是喜欢看的。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看,那时候只觉得词美文美,不觉得其中有多少人世纠纷。大了以后,真的是越看越累了,到后来,碰到有人讨论它的,真的是有阵子很偏激不愿意掺和的呢。呵呵。源氏物语若不是论文的缘故,我估计我也不大看得下去的。它号称日本的红楼梦,可能是对日本文化传统与文学背景的了解,始终都不会有对自己本身文化的亲切与熟悉,所以,我常常是觉得把它跟红楼梦相提并论,有点高抬它了。

        说到聊斋,想起小时候还有成套的聊斋的小人书,宝贝似的,喜欢那些美丽的花仙狐仙的。

      • 家园 评的这么好,鲜花
      • 家园 豁豁,雪JJ很多看法跟俺一样

        聊斋还有一个好处是语言的韵律美,看完后才醒悟,原来文言文是这样美丽的语言啊,要照这个势头下去,胡适还白话个鬼啊。

        我觉得很多在语言上讲究韵律的人,本来是该做诗人的,天性带来一种语感无法抛却,即使写小说,大段的文字压过来,底下节奏丝毫不乱,断开行就是诗啊。司马迁,蒲松龄,王小波,豁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