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龙胆泻肝丸和反应停 -- njyd

共:💬165 🌺238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觉得中医是有困境的

              阴阳调和,经络理论一直没法用看得见,摸得着,让人信服的方法证明。国家也会想,给研究中医理论的人发经费,结果是一堆文章倒是没什么,关键是这堆文章就是在国内的中医界里打圈圈,没法推向世界让别人验证,那到底是真是假,是不是花了钱做出一堆假东西,没有办法来发现。

      • 家园 小白鼠只是药物试验的一个阶段。

        小白鼠试过还是得在人身上试,所以现代规定了好象是有三个在人身上试的阶段,即使是在人身上三个阶段都通过了全面推广后还得不断地监管,收集是否有不良反应的病例。

          反应停恰好是在小白鼠身上试没问题(包括怀孕鼠),到人身上出了问题。

          通过对数十种不同种属动物进行的致畸试验表明,反应停对大约15个种属的动物有不同程度的致畸作用,并且致畸作用有明显的种属差异。小鼠和大鼠的大部分种系不敏感。家兔的几个种系和绝大部分灵长类动物较敏感,并可观察到与人相似的缺肢或短肢畸形。在敏感期给母猴一次剂量反应停,可使其胎儿100%发生海豹肢畸形儿。

        外链出处

    • 家园 贴标签不是讨论问题的态度

      我觉得虽远大夫也有此类现象。

      每当反中医的提到龙胆泻肝丸时,总会有中粉提出反应停事件,好象这样就能使中医立于不败之地。

      反中医,反的是中医中的什么内容?

      中粉,又粉的是中医中的什么内容?

      反的和粉的是同样的内容么?

      理不辨不明,但是如果辨的不是同样的对象,那要辨到哪年去?

    • 家园 看看百度百科吧

      我不保证百度百科的正确,但兼听则明嘛。

      百度百科:

      老祖宗的药方没问题,龙胆泻肝丸之所以导致肾脏损害,大多是将‘白木通’误用为‘关木通’引起,这一失误几年前就被发现并予以公布,但未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这是天津中医学院院长张伯礼教授和马红梅副教授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的。

        由张伯礼和马红梅领导的课题组,早在1997年就对“关木通”肾脏毒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关木通”确有肾脏损害作用,并向国家药品监管局进行了汇报,建议用木通科木通(如白木通)代替关木通。这些研究成果获得了1999年天津市科技进步奖。 张伯礼告诉记者,木通是一味常用中药,具有清热利湿功用,在龙胆泄肝丸中起着重要作用。历代所用木通为木通科木通,包括五叶木通、三叶木通及其变种白木通,并非马兜铃科关木通。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东北出产的关木通首次进入关内,并逐渐占领了市场,到了80年代已被全国广泛应用,于是白木通退出市场,难以寻觅。 关木通化学成分中含有马兜铃酸。马兜铃酸虽具有抗感染和增加吞噬细胞活性作用,但其对肾脏有较强的毒性,可以损害肾小管功能,导致肾功能衰竭。而白木通却不含有马兜铃酸。因此,几百年来,龙胆泄肝丸使用木通科木通,就很少出现不良反应,由于误用关木通,所以会出现以上问题。 张伯礼教授说,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除关木通以外,还有广防已、细辛、马兜铃、天仙藤、寻骨风等,含有这类药物的中成药还有冠心苏合丸、排石冲剂、耳聋丸等

      而作者的说法:

      反观龙胆泻肝丸,古方中本来用的是木通,在明朝时,因木通的来源越来越少,那时就有用关木通来代替木通。木通属木通科,关木通属马兜铃科,两者是完不同的植物,所含成份也大不相同。只是入药部分形态基本相同,被中医理论认为药性相近,可以代用,所以国家药典中龙胆泻肝丸配方也写成关木通。从明朝开始用关木通代木通被人体试验到现在已经几百年,从三十年代大规代用到被发现毒副作用也有六十多年,不知道有多少人被毒害。如果不是现代医学的介入,中医根本发现不了这种慢性毒副作用。就算被某个牛人发现,也顶多只知道是哪味药有问题,不可能知道是哪种化学成份的问题,更不可能以此为例对其它有相同化学成份的药提高警惕。

        我国的大部分中成药,配方都是沿用古人(包括几十年的古)的方子,没有用现代科学进行过严格的检验。龙胆泻肝丸的例子告诉我们,使用了几百年的方子也不一定可靠,需要用现代科学重新检验。

      其中区别大家自己看吧。

      • 家园 同样是引用百度百科:

        龙胆泻肝丸

        事件回放:龙胆泻肝丸事件

          龙胆泻肝丸事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比利时,1990年、1992年有100多人服用减肥药一年后,数十名减肥者被查出肾脏受到损伤,研究认为是减肥药中关木通所含马兜铃酸所导致。1998年,英国报告两例服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引起肾衰。2002年6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宣布禁售70多种含马兜铃酸的龙胆泻肝丸等中成药。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1998年10月收治了第一例马兜铃酸肾病病人,现已有100多例此类患者,其中最多的就是服用龙胆泻肝丸导致的肾损害病人;北京协和医院、北京朝阳医院等亦多次有此类病例报告。因此,北京多家医院肾内科大夫提请患者慎用龙胆泻肝丸。医生们认为,龙胆泻肝丸导致尿毒症的原因是,药中的关木通成分含马兜铃酸,马兜铃酸导致肾病。

          张伯礼和马红梅为什么不早点发现?要等到97年?

          再说,既然历代本草学书中已经指明了关木通是有毒的,为什么还要在97年来进行系统研究,发现“关木通”确有肾脏损害作用,直接引用历代本草学书不就行了?

          这里面还有个隐藏在后面的东西,张伯礼和马红梅的系统研究用的是什么方法?中医的还是现代医学的方法?

        • 家园 前辈眼睛尖

          给您摘段俺80年代用的大学教材吧

          ……关木通含马兜铃酸,钙盐以及鞣质。……毒性实验,中毒量时,动物内脏发生毛细血管病变,有出血灶形成,并发生水肿,肾脏发生普遍性破坏,属肾小管坏死型,大剂量还能使心脏骤停。

          不知您做何感想。

          把八十年代就明确写进教科书里的东西,拿出来重新做研究,这就是中医药管理层的水平。

          你觉得是是中医的错还是有中国特色的某种东西呢?

          中医有很多问题,但很抱歉,您举出的这个龙胆泻肝丸事件却恰恰不是。

        • 家园 把关木通误用为白木通是失误

          但也仅此而已了。由于医药的特殊性,这种失误带来的后果极其严重,但却不可避免。

          想想古人能识别关木通和白木通的区别,靠的是什么?肯定是有人吃了关木通出现严重后果了嘛。

          至于为什么在1997年才发现,我只能说,医药系统的人反应迟钝,太迟钝了。

          用飞马萧的一句话:这是人的失误,怪不到中医头上。(大意)

        • 家园 猜一下,仅此而已

          再说,既然历代本草学书中已经指明了关木通是有毒的,为什么还要在97年来进行系统研究,发现“关木通”确有肾脏损害作用,直接引用历代本草学书不就行了?

          还不是中西医结合,接轨接的?

          另外,现在中西医结合不少搞成了以西医为体,这样的结合是其实是对中医某种意义上的毁灭性行为.

      • 家园 区别

        东北出产的关木通首次进入关内,并逐渐占领了市场,到了80年代已被全国广泛应用,于是白木通退出市场,难以寻觅。

        在明朝时,因木通的来源越来越少,那时就有用关木通来代替木通。从明朝开始用关木通代木通被人体试验到现在已经几百年,从三十年代大规代用到被发现毒副作用也有六十多年,

        为什么说"误用"呢?难道药材的配方可以随便改的吗?

        • 区别
          家园 汗,你就看到这一点区别吗???

          是误用。把关木通误用为白木通。也算改药方了。

          但其他的区别呢??

          我觉得,中医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一个责任人。如果中医也能像西医一样,成立几个大公司,对旧方验证,又开发新方,同时还跟踪治疗效果,也许问题就少的多。现在的中医太不成气候了。

          • 家园 你后面一半与俺看法基本一样。

              但还有个问题,用什么方法验证?

              验证后的药方,不管是旧方还是新方,要真正地作为医药出口,还是得进入现代医学体系,否则只能以食品的名义,就象现在在美国买中药是作为食品被批准的一样。

            • 家园 无论什么方法,总是拿人命(志愿者)验证的

              呵呵,你不觉得美国人很蠢吗?或者他们对可以作为食品的中药有鉴别和限制?否则,是药三分毒,早晚吃出毛病来。

              验证方法?自然是效果了。甭管是安慰剂效果还是啥的,治好病是关键。比如肿瘤吧,中医也许搞不懂中肿瘤是什么东西(我相信中医是知道的),但活的时间比手术治疗长就是中医的胜利了。(好像虽远举过肿瘤的例子)

              • 家园 自然是效果了,但怎么区分效果好坏是个复杂问题。

                  实际上用中医的方法验证等于白干。

                  所谓治好病可不是象你这么简单的比较的,就象前几年的非典,某位中医大牛宣称在他们那里用中医治的没一个死的,就靠这能证明中医治非典比现代医学好?

                  很简单的一个,没人会把危重非典病人送到中医那里去。

                • 家园 疗效是个很复杂的问题

                  但有疗效就有了保存的价值。

                  还有,那位中医大牛说的不算错。即使是症状很轻,没死就已经是不错的成就了。你为什么不想想,是什么原因导致没有一个轻症患者症状加重呢?

                  至于危重病人,这你还是问花大熊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