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说蒙古大夫 -- 萨苏

共:💬21 🌺1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说说蒙古大夫

    看老五给鸡动手术忍俊不禁,开玩笑说老五是蒙古大夫。

    早年玩过一个台湾出的人才培育型电子游戏,主角是一位叫做“孟古”的青年医生,仔细一琢磨,这不是“蒙古大夫”的意思么。

    人们习惯称那种“恶治”的医生为蒙古大夫,这蒙古大夫,就是对传统蒙医的戏称。

    之所以对蒙医有这种?}人的看法,是和蒙医的治疗方法有一定关系的。蒙医是蒙古族的一种独特医疗系统,古代主要集中于喇嘛庙。传统的蒙医多用物理疗法,很少用药且擅长接骨正骨,(清代蒙医受到藏医的巨大影响,特别是藏医《四部医典》的传入,使蒙药得到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正骨那还能舒服了?这个专科特点不免让病家畏惧三分。对于普通头疼脑热,蒙古族人很少求医,多依靠自身抵抗力,因此蒙医在这方面不接诊则已,接诊就是重病危急,养成了蒙医为了立竿见影敢于用猛药的习惯,清代太医院也用一些蒙医,但可想而知让他们按照草原下药的水准给虚弱的皇亲国戚看病会有怎样的效果。“蒙古大夫”因此成名。

    因为蒙医用药较少,故此六十年代有一无经验女医生下乡,曾有记载。讲到在某地被携去给一重病老妇诊断,手头无有效药,无法治疗,而周围人苦苦哀求,无奈下作精神治疗法安慰大家,给一瓶葡萄糖加少量抗生素及安神药物,同时让众人准备后事。

    不料三日后此老妇即登门拜谢而来,盖一生少用药,药物作用特别有效,竟然被治好,令大夫不解之极。由此可见,整天抱着药罐子,有病治病没病预防的说法大有问题,只怕真需要用药的时候效果就不那样有效了。

    但是蒙医治疗跌打损伤有奇效,这个则有传奇的记载。

    乾隆年间有一位翰林学士不幸坠马,休息了一天以后看来似乎无事,但是坐下手足老想往一块儿佝偻,站起来一只右眼老想往上翻。

    这样的怪病令群医束手,只好上太医院请蒙医来看。

    蒙医看后,说不要紧,吩咐两条大汉挟住学士,在院内转圈疾走。学士走不上两圈就哀告受不了,而蒙医不为所动,令人不得放松,照旧疾奔而行。如是一个时辰,学士几乎瘫痪,而病即痊愈。

    事后问之,蒙医说这个病蒙古常见,是因为坠马的时候一页肝翻转过来了,不加治疗形成淤血是要死人的。让人挟持学士疾走,经过大运动量的折腾,把他那一页肝翻转回来,病自然就好了。

    果然神技,方知蒙古大夫就是这样治病的。

    [完]

    • 家园 【文摘】“蒙古大夫”称谓的来历与清朝上驷院的介绍

      “蒙古大夫”称谓的来历与清朝上驷院的介绍

      作者:青城刀客

        清代,宫廷养马之所起初叫御马监。顺治十八年(1616)改为阿敦衙门(阿敦:满语牧群之意),康熙十六年(1677)改名为上驷院。此院是内务府管辖的三院之一(即上驷院、武备院和奉宸苑),是专门管理御用马匹的机构。

        上驷院辖有18厩马,分别设在紫禁城内外,具体分布是:上乘御马一厩,皇子良马一厩,对子马一厩,以上三厩设在东华门内;东安门内有骛马三厩,驾马骡子一厩;西安门内有骛马二厩,小马一厩,驾马骡子一厩。此外,圆明园大有庄弩马一厩,南苑御马六厩,共18厩,共700余匹。在口外和关外等处设有四外“苏鲁格”(牧场),养马250群,驼60群。上驷院设司鞍、司辔若干人,掌管鞍辔等物。

        最初的蒙古大夫不一定是蒙古人,只是清朝上驷院的骨科大夫。起初,由于蒙医正骨技术发达,清朝廷选拔了许多蒙医正骨医生。《清史稿》载:“选上三旗每旗士卒之明骨法者,每旗十人,隶上驷院,名蒙古医士,凡禁庭执事人员有跌损者,命医治,限日极痊,逾期则片治之”。由此可知,官衔就叫“蒙古医士”(至于为什么取这个名字,是因为传统上蒙古人比较擅长此道的缘故)。凡是内廷执事人员,意外受伤,都找他们来看。这些人师承有自,手法高超,另有秘方。嘉庆六年(1802)奉旨以正骨科划归上驷院蒙古医生兼充,所以这些蒙古医生就兼任医马与医人。

        这促进了蒙古民族正骨队伍的扩大。乾隆年间,有位叫做伊桑阿的正骨医生,他做手术用冰镇麻醉法,并培养过不少徒弟。

        蒙医正骨技术很早就传入内地。1728年,在北京学习的俄国留学生专门学习蒙医正骨。18世纪,卫拉特蒙古著名蒙医学家伊希巴拉珠尔整理了蒙医正骨、治伤外科的传统经验。如"治疗刀伤"、"治疗创伤"、"治疗脱臼"等,专章载入他的医学著作《四部甘露》。

        但是,上驷院的传统职责是“掌御马,以备上乘”,所以民间的说法就有些讹了。历来掌管上驷院的官员著名的有康熙第八子和硕廉亲王――胤对、光绪朝的蒙古人成吉思汗的二十七代子孙――那彦图等。该处编制共二十四人,地点在北京东华门内。

        说了这么多“上驷院”,各位应该知道为什么有“蒙古大夫”的典故了吧。实际上就是因为“蒙古医士”不仅医马,也能医治人的骨伤等等,所以,民间后来有“蒙古大夫”一说。

      二○○二年一月二日

    • 家园 总惦记着萨兄的中国厨子后文呢,没想到您可猫这翻肝儿了?

      要不要加点儿青椒蒜沫儿的?再给您一锅铲?

    • 家园 蒙医藏药,觉得都不可思议,专对付疑难杂症。

      我见过蒙古大夫的医药包里,红红绿绿的块状东西,还有点火的炉子,各种形状的刀。。。走江湖的多,坐堂的少。想必门上挂“猛手回春”的牌子,光顾的人不会多吧!

    • 家园 未必是肝翻转

      也有可能是那个翰林坠马以后运动神经痉挛(神经搭错^-^),拖着疾走对神经强刺激,让他恢复。《美丽心灵》里面纳什被安在床上进行的就是电惊厥疗法吧,似乎对精神病有一定的疗效。

      话说回来,药这个东西,就是辅助性的:压制病原物或者抑制刺激某种特定的生理活动,本质上还是人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让人康复起来的。所以么,要加强锻炼阿,各位前辈。

    • 家园 肝翻转一说

      怕是有些问题,因为肝是重要的实质器官,基本被五花大绑地固定在肋岔子下面,人动肝动,人不动肝不动。疾走后可能是疏通了血脉,可能有助于瘀血的化解。

      我个人对蒙古大夫的印象,好象一方面说蒙医好用猛药,另一方面用的是“蒙唬”的谐音,指连蒙带唬的骗子大夫,现在说的蒙古大夫多指后者。

      个人观点。

      • 家园 这个是纪大人的记录了

        《阅微草堂笔记》属于传奇,是有可能失真的,然而这个手足佝偻,眼睛上吊的怪异病症和它的治疗方法的确有趣。

    • 家园 蒙医好象都是生药.

      中药是要煎药后才能服用.蒙药被碾成彻底的粉末状,从小纸包直接倒到嗓子眼儿里,再送水顺下.药通常巨苦.

    • 家园 不是有句歇后语 蒙古大夫 ---恶治, 给我感觉蒙古大夫下手很!
    • 家园 有些道理。那后来怎么和打磨厂的大夫董德茂联系起来了?

      老萨再给讲讲。

    • 家园 萨兄趣文,送花,另请教一事:

      蒙古大夫的叫法跟兽医的关系如何?这个我也不懂,只是看了您的文章引起几句联想。有个模糊的印象是,蒙古大夫一词演变为俗语贬义前,常指代兽医,好像现在生活里也有这么用的。

      比如您提到的骨科,早期的蒙古大夫,给人看骨为主,还是给马看骨为主呢?蒙古一地,马羊数量远比人口多,我看蒙医主要的活儿该是兽医,不是人医。如果主营业务给马看病的话,蒙古大夫跟兽医的关系就合情理一些。当然,蒙古的兽医在定性上首先是蒙医。这样一来,蒙古大夫这个词的演变顺序也许就是(我这纯属瞎掰):蒙古的兽医-->蒙医-->蒙古大夫-->江湖游医-->骗子。

      以上都是胡说,老萨一笑可也。

      另外蒙古大夫这个词是不是只流行华北一带?甚至更小的范围比如北京?北京之外的地方就没见多少人用,南方就更不常用这个俗语了。弟在内蒙和外蒙各游荡了一段时间,时间都不长,也没生病,没机会领教真正蒙古大夫的手段,亦为一憾,呵呵。

      • 家园 不敢,也没听说哪位蒙医敢拿大内的公公练手的

        蒙古大夫大体华北比较流行的,因为我去河北隆化也颇听到几个“蒙古大夫”的故事,按照当地老百姓的说法这蒙医是人畜双修的,但是和蒙古的朋友说起来,人家说这是开玩笑了,人医怎么能和兽医一起呢?

    • 家园 原来疾走还有翻肝作用,奇妙。
    • 家园 绝! 又长一知识.
    • 家园 蒙医用猛药的故事我可听过一个

      我的一个朋友去蒙古牧区,发了高烧,找不到医生,最后找到一兽医。那兽医说:“盘尼西林我到有,不过是给马打针治病用的。我给你打一针可以只用半瓶。”我那朋友一看那兽医手里拿的针管,又粗又长,心里发颤,为了不等死,只好闭着眼让蒙古大夫望屁股上扎。well,病到是还真治好了。

      蒙医受到藏医的影响得到发展,那么藏医的源流在哪里?文成公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