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北京五环内经典购房模型 -- 白色潜水艇

共:💬66 🌺5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们可以建立动态某型

      分析每个收入段的家庭可以接受的房屋单价和总价

      以便划出北京市的房价接受分布图,找出对房价变化敏感的拐点和驻点

      这样就可以区分在不同市场条件下的房屋需求,以及房屋的价格弹性

    • 家园 本数学模型本身可以建立在任何假设下

      比如年收入50万或100万的家庭的购房模式。是否能找出数据来证明北京购房阶层或有购房需求的主体是年收入20万的家庭呢?我怀疑年收入20万的家庭在北京只占10~20%,不能做为购房需求的主体来假设,从而不能得出北京市民主体对房价承受能力的判断。

      前两天我跟美国的同学讨论和比较房价。得出的结论是北京四环内房价已经接近纽约水平,而高于美国大部分地区的房价了。按照美国家庭年均收入7万美金的水平,对房价的承受能力应该是高于北京市民吧。

      期待有朋友能找到进一步的收入数据和所占比例,拿出来论证。

      • 家园 拿美国直接比,似乎也不合适

        美国人收入中交税、交保险很多,净收入其实并不多。7万税前收入到手的现金也就5万左右吧。两者的消费习惯不一样,不能完全类比。

        也就是说,美国人的实际现金收入比较看上去的7万要少,还是能支撑他的房价的,可见中国的房子实在是太贵了。

        国内房价比国外贵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客观的,就是人比美国多多了。另一个是政府因素。感觉美国的市场是开放的,如果房产有暴利,那很多公司就会进入房产,把价格降下来。政府很难干预具体的房产市场。国内呢,地在政府手里,这个比美国强太多了,政府自己在做房地产,而且政府希望在房地产上弄钱(卖地)。比如有一块地,建经济适用房,可能是划拨的,政府一分钱都收不到。而搞高档房地产,那收入好几千万,上亿。你说政府会怎么办?

        人都是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政府掌握这么强势的资源,你怎么能指望它自己控制价格呢?这价格还能不上去吗?

        • 家园 没有这么多

          美国工作的人至少三分之一要缴税,还要交401K和医疗保险。我同学八万四的年薪,每个月发到手的也就四千多。

          • 家园 不可能吧。

            我同学八万四的年薪,每个月发到手的也就四千多。

            交税多。减税的条款也不少啊。

            买房子,投资,小孩,教育,都可以获得减税。貌似那个401也是不交税的。就算是联邦加州税加市税,也就是30%左右。再减减,一般,也就20%左右吧。

            这方面沉宝是专家。

            • 家园 呵呵,这些减税不是必有的

              不是每个人毕业就买房子,而且买房子也要交销售税,小孩也不是说有就有的。美国很多都是单身,一般至少35%的钱交了税。你这个20%太极端了,光联邦税+medicare+social security就超过20%,很多州还有州税。而且你有了小孩之后花费更多,光day care一个月就要两千多。房子还要交property tax。

      • 家园 原型是这么来的

        按照常规,2009年度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市民应办理纳税申报。我就拿这个当了男方的收入线。

        07年的官方消息:北京目前大约有500多万人(月收入在1600元以上的)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年收入超过12万元的有25万人左右。现在都2010了,收入超过12万的个人即便不增加,也不会少于当年太多。这些人如果计划买房,那就是25万个有效需求啊。

        • 家园 再翻一倍,算50万人吧

          明白了,计算的是北京市收入在前10%的家庭的可承受房价。估计这部分人应该已经解决过首次购房需求了,该到改善型购房阶段了。

          • 家园 现在还在五环内买房的

            收入在10%之前或者之后一点点的概率比较大吧。

            • 家园 我觉得在10%之后的概率大

              老北京不管收入高低,房子问题基本都有着落。特别是78年以后独生子女,婴儿潮83年到84年,现在该结婚的基本都结了。收入前10%的人前几年收入应该就比较高,房子问题应该在涨到09年高位以前也解决了。而毕业四五年的,家庭总收入未必能排到北京市前10%里去。所以,我觉得现在还在五环内买房子的,收入状况可能不那么乐观,应该比模型里的还低点儿。他们,作为新北京人,才是购房需求的主体。

        • 家园 潜水艇兄,

          这个算法纸上谈兵了,

          1、07年是很多行业收入的峰值,现在基本上没有大的增长;

          2、25万人里相当一部分已经不存在住房需求而又没有能力购买下一套住房(月薪1万+给银行打工的很多);

          3、25万人本身就有很多是一家的,所以不能产生25万的需求。。

          • 家园 我刚根据白门给的数字重新计算了一下

            单价更吓人了。

            这个只是讨论稿,25万人的数字也确实只是纸上谈兵,但现在真实的统计数字难找啊,在找到更合理的数字之前就姑且用之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