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些不得不说的话 -- wolfgan

共:💬102 🌺491 🌵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苏州的事会不会让决策人再提新劳动法?

        这场危机最后还得靠熬着撑过去。中国人的忍耐力是极其强大的,老百姓对这么变态的房价都撑的住,光脚的根本就不怕穿鞋的。

        想让老百姓光脚撑过危机,要让老百姓心里踏实一点。

        • 家园 劳动法保护不了年终奖金,这个是资本家的良心

          中国的外贸产业给人一种血汗工厂的印象,根本原因是外销渠道主要掌握在港台商人手中,自己剩下的利润太薄。以鸿海为代表的台湾代工厂,把财富的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从南割到北,从东割到西,规模越办越大,老板越养越肥。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各种渠道出去的海外移民还是太少。不借助散落在世界各地侨民的渠道和人脉,外贸出口这个金矿会被港台商人越抓越牢。

    • 家园 做好的期望尽自己的努力同时做最坏的打算
    • 家园 关于缩小贫富差距

      没有贫富差距的只有两种情况,就是都特别富和都特别穷.没有发现有什么大家都不太穷不太富的情况

    • 家园 探讨

      中国的改革开放作为国策已经有三十多年。虽然一直在宣传说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然而实际上当年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是有几个前提条件的,一是不发生世界大战,二是世界经济处于上升期。

      我同意这两点,尤其是第一点。由于核武器的饱和,使得大国间的全面战争短期内不再会出现。 关于第二点,我更倾向于认为是世界技术进步导致了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贸易,本质上更像是技术的扩散。

      这一轮的世界经济上升期从二战结束开始,到1978年时已经延续了三十年,到2008年时又延续了三十年。然而到了2008年,这一轮长达60年的世界经济上升期结束了。
      这点我没看到数据可以支持,当然也没有数据可以反对,所以只能搁置。

      在主要资本主义大国中,1929年那次危机受创最重的是德国和日本,它们因此被迫走上法西斯对外扩张的道路,由此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其次是美国,当时也有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危险,但是依靠罗斯福新政挺了过来,相对最好的是英法两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异?主要因素是国家经济类型的区别。出口拉动型的普遍比非出口拉动型的受创要深。

      这里面有两点值得商榷的:第一点,罗斯福新政,他到底做了什么? 第二点,彼时出口是什么,此时出口又是什么?两者差异?

      关于第一点,罗斯福新政现在看起来也不过是基建...,那么与中国政府现在的铁公鸡政策似乎也没什么分别。

      至于第二点,中国现在出口货物是不是大部分逐渐具有了不可替代性特征?就我看来,低成本的低端必需品已经成了中国出口货物的主要部分。那么危机中,这些货物是否会转移到欧美本土或者其他地区进行生产?答案似乎是否定的。能生产类似物品的东欧东南亚就目前状况而言,情况更不容乐观。而欧美本土,如此低利润的产品已经没公司可以做了。

      什么是中国最大的优势?那就是中国十三亿勤劳智慧的人民。如果中国政府能把人民的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没有什么不可克服的困难。中国这些年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产业升级却相对缓慢。拿某人的话来说,全升级到房地产上去了。不得不说,虽然是激愤之语,却也基本是事实。这绝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这是中国现实体制内存在种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导致的必然结果。
      问题1:1.3billion的人民是优势么?我强烈怀疑。问题2:什么是体制?

      问题1:印度也有1billion多的人民,看起来那些人民却像是负担更多一点。只有经过工业化,组织化后的,接受了良好教育的人民才算得上是优势。中国过去60年做的可以说就是教育、组织人民这一件事情。不幸的是,到现在还有8亿人民还没有进入现代工业体系。已经进入工业化体系的,大部分还不过是初级的玩具厂,成衣厂工人。不过比起100年前全国才有几十万工人的情况已经好了不少。

      问题2:中国的体制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这个是改革开放以来看到的最多的一句话,但是什么是体制?谁能告诉我,什么样子的体制是最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民主,耶稣,资本?什么都不像... 我不知道,希望有人能找出答案

      总结:中国面临着困难,我同意。困难有多大,是不是难道让人绝望?没我认为那么夸张。坚持实用主义,实际问题实际解决,总能度过难关。但是有没有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比如说改变下体制就可以度过难关?我认为目前没有可能有

      最后,内需,出口,房地产,GDP... 不过是表象。组织好人民,维持国家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准,提高人民的教育水准,这些才是实际要做的事情。

      拉拉杂杂说了一堆,各位见笑

      • 探讨
        家园 赞同

        俺还是比较乐观的,关键在于国内不能乱

        这年头,世界大战不是那么好玩--有能力打的,都不敢打。退一万步来讲,真打世界大战,都回到石器时代,损失最大的肯定不是中国,我是不相信欧美看不到这一点

      • 探讨
        家园 看看目前出口产品的结构分布,机电产品远超过玩具成衣吧?

        “已经进入工业化体系的,大部分还不过是初级的玩具厂,成衣厂工人”,这似乎是十几年前的认识与思维,很是想当然, 欧美倭的产业向中国的转移可不是这些东西。

      • 探讨
        家园 罗斯福新政现在看起来也不过是基建?

        社会保障体系

        联邦储蓄保险

        ...

        不只是基建。

        美国三个最伟大的总统之一的罗斯福并不只会花钱和打仗。

        要是没有社保和FDIC,这次的危机必29年要大。

        • 家园 社会保障体系?

          没有怎么建立起来,只不过是以工代赈,这是对失业成效最大的部分,而不是什么社保。当时社保还是相当初级的阶段。共和党保守派今日对社保都恨之入骨,更何况上世纪30年代,当时以工代赈政策都大受攻击。

          • 家园 社保是罗斯福开始建立的,发挥作用是在其后几十年

            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社保体系在减轻二战以后的经济危机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罗斯福功不可没。

        • 家园 罗斯福新政期间的累进所得税制,最高税率90%

          当然他的前任胡佛在下台前最高所得税率也达到了60%。

      • 探讨
        家园 得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