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南方官员腐败的创新意识 -- wqnsihs

共:💬681 🌺2541 🌵1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多谢回复!

          现在来看,是项目追求某个过硬的政治势力的认可和庇护,那以后有没有可能会出现政治势力倒过来追求某个有前途的项目这样的事呢?或者说,一个项目在一个地区得不到当地政治势力的青睐,那么索性就换地方,大家来玩双向选择。

          • 家园 一般不会出现官员到处追创业者的情况

            因为信息不对称,官员不知道什么项目好,也不知道到那里去找好的创业团队。一般还是守株待兔。

            至于已经被官员看上的项目想跑到其他地方去谋发展,是不可能的,会被整死的。地方官有权动用公检法系统力量。仰融案就是活生生例子。

            • 家园 多谢您的释疑!

              刚才看您和其他前辈的讨论,说起资本和权力的冲突问题,很是感兴趣。感觉古往今来很多人的成败都围着这两大要素打转转。在近现代,现在的主流观点偏向于认为权力控制资本是造成中国近200年苦难史的直接原因。但现在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报道和一些分析又倾向于认为,资本控制权力在某些时候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真是不知道怎么看才好,感觉资本和权力就像我们太极中的阴阳两极,所有的名利都生于此,也逝于斯。

              哈,扯远了。说起仰融案,奇怪啊,当初是他想在东南一带另搞一个汽车项目,结果东北方面不满,下手把他赶出国。但是看最近的报道,他好像还想再在东北搞汽车这个大项目。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道道。

              • 家园 仰融案都是股权和利益分配不均惹的祸,今天也是如此

                现在想再回东北,仍然是股权和利益的相互吸引,毕竟东北是最适宜这种操作的地方。

                • 家园 哈,这个有趣

                  这么说让我想起了《潜伏》里的那个情报贩子谢若林说的一句话,今天你一枪打不死我,改天只要价钱合适,我们还是可以做生意。

                  本来还想就“东北是最适宜这种操作的地方”这句话请教下wxmang总的,不过看到您后面给一些人的回复,想想还是算了。

                  • 家园 谢若林说的那纯粹是个屁话

                    这种所谓的情报贩子 自古以来就没有过

                    以后估计也不会有 因为这个行当想收账太难了

                    顾客给他们付费的最佳手段就是一颗花生米

                    谢若林自己的下场就是这种行当的最好说明

    • 家园 这种腐败可否理解成为灰色的腐败,至少两方还是在为

      国家的建设出力。只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官员利用了手中的权利通过企业盈利的方法为自己谋取了金钱。

    • 家园 其实老兄的这个话题没什么可以讨论的,就

      那个老掉牙的东北话题,我本不想参与,但既然您这样的大牛都关注了,我也凑个趣。那个旧帖说的一些情况的确是事实,但东北衰落的根本原因却没有提及。

      东北是大小官僚倾轧和腐败的牺牲品,东北最大的问题是吏治的腐败,而不是国家投入多少和什么政策的问题,那些客观事实不过是衰落的催化剂而已。甚至还有不少东北人长期以来东北以老大自居的心态(这种虚荣心态近10年来迅速演变成自卑心态)。

      顺便提一句,我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我觉得我说这些话是有资格的。我离开东北10多年了,如果东北仍是2000年左右的政治面貌,那么4万亿都给东北,上海政策都给东北,那也是肉包子打狗,只会出现更多的千万警察和亿万市长而已。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我讨论东北话题,有两个原因

        一是有东北情节;二是最近中央又在酝酿新的振兴东北规划。根据目前思路,我认为就像你说的又是肉包子一去不复返。从东三省地方政府到中央有关部委,所有人都不敢揭东北积重难返的盖子,因为现在是谁揭谁负责。所以大家的想法一致:花钱保平安,拖拖看,争取这些问题自生自灭。可是东北的企业没有时间拖,再拖就都死光光了;东北老百姓没时间拖,再拖就都剩下老弱病残了,更没希望。

        实际目的只是告诉在国外的,关心国内情况的大家一些国内真实信息而已。也许对大家回国创业或找工作有帮助:更现实和更理性一点。

        • 家园 这就是阻碍中国继续发展的因素。

          当然,这是一个地方性因素。对于这种因素,没人想去解决它。大家都在拖,在耗尽国家的财力。当这种因素越来越多的时刻,矛盾总爆发的时刻就不远了。

          • 家园 倒也没有这么悲观。

            中国人坚韧不拔,坚持不懈,勇敢顽强,疯狂的追求财富的战斗精神,是刀山敢上,火海敢闯,东北实际情况比90年代中后期已经好多了。

            目前国家对东北政策是:

            涉及国计民生和安全的行业,绝对垄断,用垄断利润和政府补贴支撑,因为现在高层已经形成共识,保持国家稳定和继续执政的核心是钱,有钱才可以说明执政的合法性,控制或吸引各种利益集团拥护执政,尤其是地方势力。至于垄断和补贴导致的社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社会的不公平,这就是获取执政权应付的代价。(只是这个代价好像是老百姓付)所以现在国资委在调整央企规模,进行高度整合,进一步加强对垄断行业的控制。

            一般的国有企业,尤其是竞争比较激烈,市场供给能力明显过剩的行业,基本放开(化肥和农药行业受到一定的价格保护),逐步从各种角度逼这些企业进入市场,例如减少国家订货(化肥还有一点国储订货,但在逐年减少。其他就完全没有了),减少价格保护,减少指令性贷款,减少贴息,减少各种补贴,等等。这是赶的一面。

            拉的一面是鼓励行业整合,例如中化对化肥行业的整合,国投对化肥行业的整合。而且是采用完全市场化手段,例如某央企在整合某大型化肥企业方案中,采用的就是社会上招聘的职业经理人,接管并购完全市场化,结果当地省政府不干,因为下岗人员太多,结果又坐下来谈补偿条件,但是只是时间问题和补偿多少问题,一定会成。所以以后化肥将就是三家或四家央企控制,世界最大的氮肥、磷肥和很快就会世界第二大的钾肥企业将在这几家央企产生。而这只是他们的一个事业部而已。

            这是可以赚钱并可以生存壮大的企业。

            对国企完全无法竞争的企业,例如汽车轮胎,聚酯切片、油漆、不上规模的钢铁、小石化等等之类就决定逐步放弃了,或者去合资,或者MBO,或者上市后成为一个纯市场公司,生死由自己竞争力决定。国家将完全退出,只收税。但是这个过程将十分痛苦和残酷。因为以前把企业所有剩余价值全部上缴拿走,企业基本没有隔夜粮,现在进入市场,需要精简淘汰,而安置责任政府完全逃避,让接手的企业承担。如果接手的是央企,那就还是政府在承担,没有问题。如果接手的民营企业,他就必须尽可能降低安置成本,结果就是通钢事件。

            国企市场化后,或者凤凰涅槃,烈火重生(我目前尚未见到一例,据说振华港机不错),那没有问题。如果被民营企业掏光吃尽,又扔回来,(极有可能),政府仍然逃脱不了安置的责任,不然社会动乱不可避免。所以我认为目前国退民进的结果很可能是仅仅推迟了政府大规模处置失业危机的时间,而不是根本解决。如果过几年经济复苏好,可能这个危机就渡过了,如果运气不好,几件坏事同时遭遇,就比较危险。

            中央现在基本考虑就是用财政转移支付、国退民进、企业IPO、央企整合等等手段,先拖一拖失业危机这个炸弹爆炸的时间,为彻底处理赢得时间。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但是是否可以卸掉这个炸弹的引信,可能没有谁有把握。

            我是从企业第一线看到情况体会的。目前东北大型非垄断企业是很困难,很困难的,用危在旦夕形容并不过分:产品没有市场竞争力,成本没有市场竞争力,体制没有市场竞争力,以前有的设备优势、技术优势和人员优势,经过10来年的停止不前,而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逐步壮大,已经没有发展的机会。

            但是如果上述想法实现,是可能卸掉炸弹引信的,平安度过危机。当然东北再也不会,永远不会是80年代以前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了,也就是是重工业基地之一,收入水平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永远无法再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省市相提并论的了。

            • 家园 就凭钾肥垄断这一点看

              钾肥将来迟早会猛涨的。过于垄断将来农民是否吃得消?

              粮食是大问题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