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粒子性和波动性 -- witten1

共:💬174 🌺52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多才是正常的

                这样的内容,看的人多了才不正常:)

                老兄写这个也不是为了看的人多吧。

                • 家园

                  从外一篇开始,到最后收尾,确实也不是适合大多数人看的了。近代物理再往前进一步发展其实很难有直观的科普,除非民众已经整体上对某些基本的观念有进一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方谈的上直观。最后一篇其实我已经尽量直观了。以及在外二篇中,在讲Planck尺度以及在那个尺度上出现的黑洞的问题,已经略过所有可能略过的数学,直接阐述结论和问题了。

                  • 家园 科普是需要时间的

                    最高深的理论要进入普通人的理解,必须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兄台这样的文章。我虽然也看不懂,但我仍然要看这些信息。倒我想在理论物理上做什么,而是希望从这最高深的理论探索中发现一些可能启发在我们的领域中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科学是相通的,从哲学的角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 家园 想起了金钢经

        想起了金钢经中所说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 家园 量子力学还是不能称为决定性的理论

        波函数不是实在的物理量,即便在理想试验的框架下,也不能说量子力学是决定性的理论.

      • 家园 呵呵,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们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不分彼此

        谈理论物理不涉及哲学简直没法谈

        • 家园 我的看法恰恰相反

          现在的物理学与哲学已经都各自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语言,也许有些道理会相通,但要说相互有很大的影响恐怕够呛。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才学了几天外语的人根本不可能使用这门外语来思考艰深的问题,这个思考一定是用母语来承载的。

          好像是李政道说的:“哲学家就是在平地上也会摔跤,更不要说来指导物理学了”。

          关键词(Tags): #物理
      • 家园 问两个问题。。。

        那有可能只是Planck尺度之内的不经意间的一次涨落,于是我们的宇宙就偶然的诞生了,呵呵。

        planck常数是怎么定出来的?

        还有,这个数会怎样的变化?

        而如果不凑巧那个时刻它不是任何一个力学量的本征态,那我们每一次的测量得到的是一个随机collapse到被测力学量相应的某一个本征态上对应的本征值,每一个测量随机,但是多测量后我们将得到的是一个可以期待的这个力学量在那个态下的平均值,这个平均值亦可非常精确

        还有这句话没看懂。。。意思是不是说,当测量不能对应力学量本征态的时候,那么实际上我们的测量所得到的只是通过某种关系在力学量本征态上的投影?这个collapse,应该怎么理解?

        • 家园 nice questions

          Planck常数最初Planck引进能量量子化的时候引进的一个常数,具体最初对这个数值的测量,我猜(惭愧没有时间再去调研一下)应当是通过对当时大量的原子光谱的实验数据来定的,只是后来别的方面的数据多了,可能还有别的实验一起来定。

          目前似乎还没有这个数字会变化的实验观测,四到五年前看过相关方面的讨论文章就是讨论这个数字变化的话会有怎样的影响,不过已经忘了,过一阵看有没有空补一下。

          最后测量就是那个意思,我们所进行的力学量测量,每一次测量一定是这个力学量的本征测量,而那个被测量的状态就以一定的几率方式随机塌缩到那个个力学量的本征态了。至于“collapse”的本质,可以用Feynman的话来说“I think it is safe to say that no one understands Quantum Mechanics”,这句话指的就是collapse这个过程的深遂而难以理解。关于collapse过程的奇妙可以看看我的有些发散的河里的文章【原创】信息在这里的传播速度仍然没有超过光速

          量子理论也确实应当还不是最完美的理论,按照一些物理学家所说的,一个完美的理论应当不包含任何的“经验性”的常数。因为诸如Planck常量,光速,还有Standard Model中的一些参量,这些有实验决定的参量,而不是理论本身推出来的。至于这些量的改变引起的后果,我现在没有做这么Fundamental的工作,所以体会还不多,只是看过一些文章,还没有系统的体会,就不敢多作解释了。

          • 家园 说明一下

            “一个完美的理论应当不包含任何的“经验性”的常数。”

            这个常数指的是无量纲常数。所以h和c都是可以接受的。

            • 家园 有些物理学家认为

              h和c等应当也是可以被推出来的,呵呵。其实这也有一定道理,因为以前牛顿力学时代的很多“常数”(带量纲),现在其实大都可以从现有理论推出来。

              • 家园 h和c的具体数值和单位的选取有关

                只有无量纲量独立于单位,比方说精细结构常数。

                这么说吧,如果一个理论是“基本”的,那他的运动方程(或者拉氏量)的形式必然是独立于单位的选取,所以在计算中,往往把一些常数设成一。因此带量纲的常数是不可能从基本理论中推导出的。

                • 家园 一些看法

                  但是,无量纲的量也并不总是会无量纲,在重整化群(严格说是半群)过程中也会跑动,从而“获得”量纲。这个量纲的获得与体系结构(特定的结构会贡献反常维度)及如何测量时的“状态”(bare的还是screen的)等有关,而这其实也表明了——现有的一些所谓的无量纲量应当能由一些更基本的理论来获得。(一个纯的无量纲的量至少应当在重整化群变换作用下到任意阶都是无量纲的)

                  另一方面,普遍认为的是,标准模型里的20个parameters(精细结构常数就是其中一个)应当能从更基本的理论(比如把这二十个参数减少到三到四个,这也是一些beyond standard model的理论所做的)推出而不是从实验中来获得,这些参数中有一半是带量纲的。所以全面来看,不仅仅只是指无量纲的常数的数值由更深层次的理论来获得,而带量纲的常数也可以,比如电子静止质量。而一个“纯粹”的Theory of Everything 则只是想通过一些基本公理出发,从而得到所有的现在的“常数”,这个则有些梦幻了。

                  不知道说清了没。。。可能这里有些delicate了,这也是我目前对理论物理所能体会到的我自己的认知的边界之一了(再往前,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说了),也许还有问题,那只能等进一步积累,将来再深化提高了。

                  感谢笑二兄的讨论,这样逼着我去想清一些逻辑。

                  关键词(Tags): #基本理论#量纲
                  • 家园 无量纲常数包括

                    有量纲常数组合之后形成的无量纲常数。单位一共也就那么几个,长度,时间,质量,电荷。。。所以20个参数肯定会形成十几个无量纲量。

                    至于你说的“无量纲的量也并不总是会无量纲”,我猜你指的是anomalous dimension.这个问题说起来就长了。我简单的说一下.首先,重整化的要求告诉我们当前的理论只是一个有效理论,并不是基本理论(TOE)。其次,即使对于有效理论来说,RG flow也只能告诉你常数如何随尺度变化。除非假定处在某个临界点,它不会告诉你无量纲参数的具体数值。对于有量纲的量,他能说的就更少了,顶多是否“relevant”.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