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粒子性和波动性 -- witten1

  • 共: 💬 174 🌺 525
  • 【原创】关于粒子性和波动性

    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万里风中虎:物理学那是个骗人的东西

    witten1:【原创】如此揶揄不太妥当吧

    (缘起第一个链接,这里的讨论紧接第二个链接)

    好久没有在河里发贴了,今天就多说两句下。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可以对应成通俗的粒子性和波动性。量子力学说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是不能同时精确测量的,其实宏观物体也一样,最多只能到Planck常量h的精度。拿电子来说,电子是波还是粒子取决于测量,这里似乎有“唯心”的影子,似乎人的观察决定了粒子的状态,这完全就是误导,(河里似乎有几篇这样的科普贴就这么说,自己也不会有空去写一个量子力学的科普系列,估计很多年后会有时间),这里先要纠正的一点是,电子就是电子,自然界从来没有告诉人们,电子就是粒子,只是人们早期的测量上的局限让人们以为了电子就是粒子,所以首先不要先入为主的认为电子就是“粒子”,无论是粒子性还是波动性还是其它的量子特性比如自旋等都只是电子这一客体各个特性,我们的测量只是取起特性来观察罢了,这里就是所谓的了“道可道,非常道”,“电子”这一“名称”所“表示”的“客观的道”包含了其全部的物理特征,而人们每一次所能做的,如果想非常精确的测量,仅仅只是“道”的一面,于是在测量之后所得到的“道”,当然不是“常道”。这样说也许是有些抽象,拿老虎的面孔做例子,老虎可能有时候会很高兴,于是老虎是笑面孔,有时候可能不高兴,于是有一副愁面孔,那老虎的面孔就是笑面孔还是愁面孔呢?什么都不是,老虎的面孔就是老虎的面孔,是客体,而“笑”与“愁”只是表象罢了,这些表象在外界的不同的刺激(测量)之下表现出不同的状态,而电子就是这样子的微观客体。如果你理解了,那可以继续往下看,如果不能理解,那就stop吧。这样我们再继续往前,而“显然”(略过所有逻辑推导)我们不能同时完全精确的看到粒子性和波动性,如果想同时看到它们两,我们只能模模糊糊的看到粒子性和波动性,这就对应于“位置”和“动量”,精度到什么程度呢,那就是:位置的不确定性*动量的不确定性必大于或等于h/4Pi (h的数量级约为10^(-34)),这就是下限,这个不等式告诉我们很多,很直观的一点就是,如果想无限精确的知道位置,必然导致粒子动量的不确定性的无穷大,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无穷的能量才能得到电子完全精确的位置,而如果我们想无限精确的知道动量,那电子将遍布整个宇宙。至于老虎的儿子对蝌蚪的位置和动量的测量,那都不能说是“精确”,肯定是满足那个测不准关系的,老虎说他的儿子能精确测量,可是没有给出测量误差,这是没有意义的“精确”,而我相信老虎的儿子的测量的误差恐怕不少,哪怕帖虎爸来测估计也是一样。测不准原理不仅仅适用于微观客体,其实适用于一切测量,对蝌蚪的位置和动量的同时精确测量最终测量误差的乘积也必大于h/4Pi。

    一些进一步的看法见:

    【原创】对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的一些看法

    以及对测量的进一步讨论:

    那我再多说一些了

    关键词(Tags): #量子力学#表象元宝推荐:不爱吱声, 通宝推:桥上,一条溺水的鱼,山有木兮,何求,大麦头,回旋镖,南方有嘉木,ducati,

    本帖一共被 9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人有的时候要承认自己的无知

      和changshou的那篇科普相对论的文章一样

      我没读懂

      • 实话说我也没看懂。所以你不是孤独的,至少还有个人和你一样

        我有些不太明白呢,这究竟是要解决那一个以前没有被解决的问题?

        如果不是,那为何以前的理论非要被推翻重来描述。。。

    • 花谢,学习知识

      谢楼主的心力之作,将深奥的理论物理学用通俗的语言表达,让我们这些只有基本科学知识的人能看明白。

    • 没有粒子,也没有波

      只有能量

      一个稳定的束缚态能量团,就是粒子

      一个传递中的能量束,就是波

      原子稳定存在,里面的电子处在一个个稳定的束缚态

      原子核稳定存在,里面的核子处在一个个稳定的束缚态

      质子、中子、电子,能够稳定地存在,里面的能量处在一个稳定的束缚态

      推广到宇宙,就是所谓的弦论了,一个个宇宙体,就是一个个不同尺度的稳定的能量束缚态

    • witten被人注册了吗?

      为什么还加个1?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