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俺老爸原创】记苏、浙、皖三省高中一年级集中军训 -- njyd

共:💬9 🌺6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俺老爸原创】记苏、浙、皖三省高中一年级集中军训

    (1935—1937)

      1935年至1937年间,南京政府根据德、意军事代表团的建议,接连举行三届(每年一届、每届三个月)集中军训。参加者为大学一年级与省立高中一年级男生。因当时政府只能控制苏、浙、皖三省与上海市,故只有这些地区奉召执行。我们浙江省第二届集训地点在杭州南星桥大营房。

      总队长是蒋坚忍,曾任浙江警察厅长。

      中学部分有八个中队,中队长大都由中学军训教员担任。我们金华中学主要编入二中队,中队长姚梦俊是原金中军训教员。大队长韩某,原浙大军训教员。凑巧的是,姚、韩二人,沦陷时据记都当了汉奸。所有班长,均来自国家教导总队,全部二十几岁左右,刚毕业分配来的,干劲十足,不像老兵油子,有中学文化程度。

      三个月的军训,极其严格。打一个比喻,与我以后到国防医学院的半年军训相比,可说是天壤之别,因为后者之松懈,告诉别人都不相信。而我们在小青年时期那三个月训练,有些“军事动作”,几乎成为一生习惯。据说那一套完全仿效德、意法西斯。

      先从生活管理谈起。第一关是“内务”。每人发一付“内务板”,尺许长、三寸宽的光滑木板,每块背部中央都有抓手。早晨起床后要抢时间整理内务,被子与床单垫被,必须像老豆付一样,四四方方有棱角,面上要平整无皱纹。这些操作,只能在吹集合哨前完成。因为一旦哨响,必须跑步离开卧室,如果稍迟疑,在晨操队列已经站好你才入列,那就惨了!最轻的处罚是“罚站”(保持立正姿势)。假如老被罚站则丢尽颜面。内务特别平整者,奖励周日回营可以晚两小时,刚好可以多看一场电影。只是苦了我们睡上铺的,因为检查者的眼睛恰与床单平行,所以即使再多加工夫,看去总是高低不平。这一“不平等”竞赛现象,到进夏挂蚊帐后终于翻个身。原来睡上铺的帐子,从下往上看时,不容易看到皱痕。而睡下铺帐子恰平视线,这下他们就倒霉了!这事虽小,但也可给我们有些当领导一点启发。不要认为眼看总是不“虚”!再还有经常突击进行的“夜间紧急集合”,真使我们这些才十五、六岁的贪睡小青年心惊胆怕。有的甘脆不脱外衣睡觉。但投机取巧,终究不行。有人一连几天未脱衣,睡不好觉,偏偏在脱衣睡舒服觉中听到哨子响,搞得手忙脚乱,差点迟到。以后还是老老实实,在每天临睡前将衣帽鞋袜放固定位置,连鞋带也要先摆弄好,免得到时搞乱纠缠。还经常练习闭眼快速穿衣、扎“裹腿”,(紧急集合时不准开灯)练就一套应急硬功夫。队列训练,化的时间最多。立正、向右看齐,两眼看全班战友鼻尖成一条线,反覆又反覆地进行着。特别是“正步走”的训练,是标准德国式的。大概这是为大检阅准备的,班长对此特别卖力。有一次二中队全部班长亲作示范,那真是整齐威武,震地动天。真乃“严师出高徒”,全团以后在大检阅时,获得很高评价。在我记忆当中,决不比天安门广场仪仗队差。

      有一次长途拉练。出大营房后门,登上万松岭,下到净慈。然后开始跑步,穿苏堤,经岳坟,这时己跑了十多华里,都已气喘吁吁。后听说前面是日本大使馆家属宿会,顿时群情振奋,慷慨激昂,随着带队官高喊:“一!二!三!四!”“一一!二二!三!四!”。其时,一些穿和服的妇女,凭栏观看,表情惊讶。我们的步伐无比整齐划一,喊声亦震天功地。都在暗使劲,要使她们听得胆战心惊!这一明显的示威行动,使我们的心情无比舒畅,疲劳一扫而空。

      另有一次夜间军事训练,印像十分深刻。每中队分开进行,首先是“听音体验”。在夜深人静的丘陵地带,我们全中队“士兵”蹲坐着,让我们仔细辨听。忽闻“察”得一声,远处微露火光,但迅即消失。带队者就解释说:这是擦一根火柴,约五十米外。以后又有不同声音、不同距离的听试实练,引起我们很大兴趣。带队者最后又告诫:夜深人静,稍有响动,就会暴露目标,可能会白白丢失自己生命,不可不慎。当晚,以后还训练过什么,己经记不得了。但最后一项,还是很有意义的,所以至今记忆犹新。方法过程是当众宣布接下去要集合的地点:向南走多少公尺,然后折向东走多少公尺,再朝正西南走多少公尺。……方向自己根据星座自测,距离自己步测,最后就是集合地点,中队长在等着。虽然总距离只有三里左右,仍有不少需派人引导,甚至高举马灯示意,才全部集中回营。

      还有一些军事技术理论课,如《弹道学》,敦请专家来上课。但有关高等数学未学过,大多听不懂,反正不考,也就“走过场”了。后来上 “简易测绘”课,却引起大家的兴趣。由于都有几何学、三角学的基础,听得懂,又有实践。每人发一块简易绘图板、水平仪与三角尺等。 自选基准点,指定将营房的一部分包括树木、附属建筑等测绘成图。当每人完成任务,绘就简易局部营房图时,都享受到劳动有成果的喜悦。(有的同学回家后增添设备如三脚图架、皮尺 等,为自己家房产测绘成很不错的比例图)。

      走天桥训练是一项最使某些人害怕的课程,虽说天桥下有厚厚的沙坑,但眼望地下足有五公尺以上距离,而天桥面宽不及半尺,那能不心惊胆战?但按规定一定要过关,否则军训不及格会留级。只得硬着头皮、眼不看“地”闯过去。极个别恐高症患者,几乎由全班同学在下保护与劝慰,才“保驾”勉强过关。

      射击训练,无可述者,但有一项要求足以说明这次军训之严格。步枪枪机拆解与复装,必需达到十分纯熟的程度。不但时间有规定,而且蒙上双眼也能完成全套动作。

      每期集训,必请名人或政要来队演讲。前一届请了汪精卫,我们这一届是何应钦。可笑的是,汪讲的题目乃《救亡图存》。何讲的我一个字也记不得了!

      最后,应谈当局为何如此兴师动众、不惜工本、进行大规模集中军训的政治目的问题。首先,训练对像很明确,都是未来的(五年、十年后)社会精英。大学生是当然精英,中学生全部来自省重点中学,前途正未可限量。针对这样一批对像,可以肯定是为了培养政治接班人。那末这批政治接班人主要做什么?这就是探讨所在。可以肯定,绝对不会是为了“抗日”。因为从课程设置、宣传气氛、小组讨论等等各个方面,都不见“抗日”的影子。又不像为了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从领导训话,教员讲课,小组讨论,似乎并未把此政策作为主题。据我现在对当时各种现象的分析,我认为最有可能的政治目的,就是培养一批“绝对服从当前领袖”的接班人。而眼前先行的是建立“领袖”威信。例如,在整个集训期间,最显眼的“举动”是:任何场地,任何人一旦开口讲到“蒋委员长”四字;则不但讲者本人要立正,凡是在旁听众也要立正。这种情况如发生在教室、会场,则将全体起立,旋即全体自动坐下,十分整齐严肃。据传这是学习德国对其领袖希特勒敬意与行动。而蒋对德国群众这种做法十分欣赏、羡慕,刻意仿效。因为蒋虽为国家元首,但真实情况,其政令只管得三、四个省,全国南北许多省份,均由军阀(各地土皇帝)把持。上世纪中期,德国迅速崛起,希特勒的铁腕手段与政策,起着很大作用,故决心学习,例如,聘请德、意军事代表团,派亲信去德、意军队学习。(1936年下半年,蒋伟国刚经过第二届大、中学集训,即赴德、意军队深造)第二届大、中学集训毕业典礼,集中到南京举行,并由蒋亲自主持,还当众宣布每位同学可以得到自己亲赠的“不成功、便成仁”佩剑(此剑为蒋氏亲信标志)。这些都足以说明蒋推行集中军训的主要政治目的。 (见注)

    元宝推荐:神仙驴,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谢宝,两花两宝,您这里是宝窝啊
    • 家园 当年俺老爹也在广东参加过这种军训,花
    • 家园 挑个BUG,蒋伟国应为蒋纬国。
    • 家园 注:三省大、中学集中军训联合毕业典礼小记

      赴南京参加三省大、中学集中军训联合毕业典礼小记

        1936年7月7日。第二届全浙江省大、中一年级学生(男)集中军训结束,赴南京参加联合毕业典礼,基本上群情振奋。其因有二:一、绝大多数未到过首都南京,这次前往,有如免费旅游。二、能亲眼目睹国家元首蒋委员长,此经历可供一生炫耀。

        全队从杭州城站上火车出发,入夜后抵嘉兴,转入苏嘉路。

        苏嘉路,东起沪杭铁路嘉兴站,西至宁沪铁路苏州站,是我国铁路史上寿命最短一条路。实际通车不到两年。也是一条自建的屈辱铁路。盖自东北沦陷以后,华北相继出现所谓自治政权。而上海自一二八中日战事我方失利以后,日方留有驻军。根据“何梅协定”,中方军队不能驻扎上海,也不能趁火车通过上海。名义上是为了避免冲突,实际上是中国在自己国土上海丧失驻军权。於是,南京政府为了苏浙间运兵方便,建造了“苏嘉路。”其时苏嘉路刚建成不久,尚未正式通车。所以我们趁的这趟车次是运兵专列,堪称铁路运兵史上独一无二。据传沿铁路筑了许多钢筋混凝土碉堡,人称东方马奇诺,惜未能立奇功於日寇攻占南京之役。我们坐是普客车厢,入夜后各占有利地盘,或据地、或据椅。后来发现行李架可作卧铺,乃充分利用,但需加安全防护带。各安其所,遂次第入梦乡。一觉醒来,恰停于月台上,蓝底白字“苏州”两大字,古色古香,颇促人怀古遐想。其后,我口占两句打油诗:

         “高卧车厢行李架,月台梦醒见苏州”,

        亦写实也!

        到南京和平门车站,天巳大亮。遂整队入城。天气奇热,抵鼓楼广场时渴不可耐。见路旁有自来水龙头,乃出列跑去接水满满一水壶,感到水味特佳。这是我对南京的第一个好印像。走在宽敞的中山路上,两旁法国梧桐叶茂枝繁,亭亭如盖,顿觉一身清凉。这是南京给我的又一个好印像。但三大火炉,真乃名不虚传,加上一九三六年恰遇百年难遇的“高温年”,抵下榻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已汗湿全身,几近“休克”。从好印像又转向坏印像。整夜,终究因身体太累,还算睡一好觉。

        休息了一日,上街观市容,因天太热,只在大行宫一带转了一圈,不敢去夫子庙。吃点冷饮后,即回军校休息。

        次日,乃七九北伐誓师纪念日。天复奇热,室内达四十度。举行典礼地点乃“教练场”(解放后为华东军区教练场)。全体学生兵先期整队,大概因为气温太高,加大前后左右之间的距离(几近一公尺,幸场地极大,能容万人)。但即便如此散开,会中中暑倒地者不下数十人。蒋委员长出现在台上,有人带领高呼拥护口号。我站立靠前,直线距离大概三十公尺,须眉可辨。浓重的家乡口音官话,因为同属浙东,可以完全听懂。实在因为天太热、人太累,除开头十几句“寒喧”话外,己无心再听,不知他讲些什么。其实此行最大的喜悦,就是能亲看大人物的面容,亲聆语声,可以添一项人生较难得的经历而已!

        后来队长宣告一个特大喜讯,说是每人可获得一把蒋委员长亲赠的特制佩剑,其上刻有“不成功、便成仁”“蒋中正赠。”等字样。据说这种宝剑,只赠给亲信,是当时军人中最大的荣誉。其后,据说是经费无着落,未能兑现。一年后抗战开始,当然更无下文了!现在回想起来,很可能所谓“赠剑”决定,只是一场欺骗我们这些无知小青年的骗局。

        最后,参加集训学生回家,持教育厅证明,说可以作为军人身份,趁火车买半票。谁知车站拒绝执行,因铁道部未批准。此举引起众学生兵抗议、辩论,双方意义不合。众学生兵愤然“造反”,强行登车,回校后还大吹其胜利。岂知到下学期结束,算帐时竞被扣除全额车费。原来铁路局行文学校,控诉学生违法,云必须补邀全额。学校交涉无效,因对方以停止车运煤炭为威胁,只得屈服于“铁老大”。这一场闹剧,足以说明当时政府各部门各自为政的怪现象。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