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一直困惑的2个问题,请河友帮忙解答 -- 炎言

共:💬44 🌺8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一直困惑的2个问题,请河友帮忙解答

    1、日本人为何拼命干活

    日本在发达国家是相当均贫富的,干的好的,做到大公司的CEO,也就一、两百万美元;干的不好的,也有不错的保障。那么他们还干嘛天天拼命工作呢,而且工作时间还那么长?

    2、北欧为何能出那么多大企业

    瑞典、芬兰都是只有几百万人的小国,却出了很多大企业,包括爱立信、诺基亚、volvo、ABB等等。北欧为何能产生那么多大企业?

    而且我看爱立信的副总们,拿的股票很少,有的只有几千股,多的也就20~30万股,他们的CEO倒是有300多万股。这些国家是怎么激励这些人高效工作的?

    关键词(Tags): #日本#北欧#瑞典#芬兰
    • 家园 这个你都知道???

      “而且我看爱立信的副总们,拿的股票很少,有的只有几千股,”

      很厉害啊!!

      激励高效工作??天底下最好的激励是自我激励啊:)

      • 家园 没啥好厉害的

        年报里都有,写在管理团队照片下面。

        • 家园 hehe

          据我所知,到一定等级的管理层人员,股票是整个salary里面的一个选项也是根据合约可以review的一项。有的offer是要以公司制定的价格购买。爱立信对进入新近市场的分公司老员工,manager级别就有这个option;有的offer是赠送但是严格定义一定工作年限。

          一年前,爱立信的股价跌到几块钱,谁知道是不是这些管理人员抛售了自己名下的股票呢?

          爱立信本身很吸引人,普通员工尽职自己自己的工作,股票是捆不住大活人啊。我也网上查了你说的信息来源。个人感觉不能说明什么:)

          一个爱立信的老员工说过:“我们自我管理”,没有上下级的行政命令,活儿干不好自己脸红。这是一个只有“人好”才能长久工作的地方。一个公司办的每个员工真是为公司努力。看到有帖子说要暴moto,ericsson的料,我想水至清则无鱼。这样规模的百年老店,市场有几家?能自清,能生存至今,是因为人心项背,是因为以爱立信,以信至远。

          回到你的问题,激励。假如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就是一种激励。一种机制或者能实现我的价值,任何人都奋不顾身。

          VBR/WW

    • 家园 大多数不是心甘情愿加班,就那么简单

      其实没什么要求说非要加班,要早走就走呗。

      不过有时候别人很忙,领导看你这么早就走了,第二天就派给你多一点任务。于是大家一起加班~~~囧。

      所以看起来,大家都在加班。但是某些人心里其实是在骂娘。

      当然有些人是喜欢加班,那就没办法了。他就喜欢做这项工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不忙的话,一般都稍微留一两个小时就回家。

      如果没什么事情的话,一般都准点下班。

      其实现在日本人大多数不喜欢工作很长时间,从公司来说,只要最后结果满意,管你几点下班。但是领导们一碰到问题往往先从精神上面着手,所以进展不太顺利而职员又很早走人的话,那领导们首先会想“阿,这帮鸟人不好好干活”。很囧吧

      所以他们很细致,但是效率并不是很好。

      很残酷的是,法律允许一定收入(年400万日元以上)的职位不付加班费之外,大约有40%-50%的加班是义务的。。。

      北欧教育水平不错,其他的问问我表弟。。。

    • 家园 日本有很多轻松又舒服的工作,并不要加班

      比如说公务员,律师,医生,财团法人的事务员,检查机构。薪水不错,也不需要加班。说到加班,台湾的企业,硅谷的公司,劳动强度比日本大多了,就是中国的大部分外企,劳动强度也比日本大多了。

    • 家园 系统的力量啊

      可以从多个方面理解“系统”

    • 家园 关于日本拼命工作

      原来看过一个国人写的在日本工作的经历,基本上是白天八小时不干活,等晚上了才开始处理白天积压的东西.所以,人人加班...

      其中还有一个就是,办公室的头不走,谁都没得走.不过这也是潜规则,谁真要走了也没辙,顶多下次提醒你.

    • 家园 日本人没有我们想象的拼命

      在日本公司里做过三年,去日本呆过三个月,我的感觉是:

      日本人没有我们想象的拼命。

      的确他们的加班多到了已经正常化的地步,

      但你可以将其理解为将原来可以在八个小时内解决的问题拉长到十个甚至十二个小时中,

      工作效率并不是很高。

      磨洋工的水平绝对一流,

      中国人磨洋工你能看的出来,日本人磨洋工的时候,正襟危坐,手握鼠标,眼睛平视,

      除了没有产出外,简直看不出来他不在工作。

      之所以仍然有如此之多的人加班,除了葡萄大大说的,对一致性的要求外,

      加班补贴也是很重要的一条,

      普通日本人的生活并不宽裕,加班补贴是重要收入项之一。

      另外,还跟公司有关系,我所在的富士通公司就是著名的顽固坚持加班传统的公司,

      一说要“加油”就是加班干活,残业。

      而我的同事在雅马哈工作的时候就少人加班,六点走人。

      不过,很少出现周末加班的情况,这一点与欧美是类似的。

    • 家园 整个瑞典实际上是一个家族企业

      瓦伦堡(也被翻译为沃伦伯格、瓦伦博格等)家族几乎统治了瑞典所有的大企业,而瑞典至少一半的中小企业是为这些大企业服务的。所以瑞典一半以上就业与瓦伦堡家族有关,要么是它的下属企业,要么是它的上下游企业。

      在君主、民主的治理结构中,最高效的管理方式是英明的君主制,既能保证方向是正确的,也能保证资源向正确的方向集中。瑞典的高效率根本上是由瓦伦堡家族的高效率决定的。我想这个家族的管理模式可能是瑞典人拿着不高的薪水拼命工作的线索。

      但君主制也有其致命的弱点,就是继承人问题。老爹英明神武,子孙未必英明神武,而且下一代英明神武的概率总是小于1的,几代以后可能就趋于0了。瓦伦堡家族也许有一些法宝能保证目前的这5代没问题,但谁也保证不了未来不出问题。

      【文摘】瑞典:沃伦伯格家族的百年产业帝国

      “在瑞典,这个名字是资本主义、权力和社会福祉的同义词。从19世纪中叶起,这个家族便作为最为成功的资本帝国典范,在历史上着意镌刻他们无与伦比的形象了。”传记作家凯迪·马尔顿(Kati Marton)在《消失的英雄》一书中这样描绘沃伦伯格家族。

      公元1856年,斯德哥尔摩市开始感受到工业革命疾速发展带来的变革。这一年,俄国与欧洲诸强之间的克里米亚战争宣告结束,瑞典人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回到祖国,投入到他所钟爱的科学创造中去。也在这一年,海员出身的企业家安德烈·奥斯卡·沃伦伯格(André Oscar Wallenberg)在斯德哥尔摩创办了斯德哥尔摩私人银行(Stockholms Enskilda Bank,简称SEB)。到上个世纪90年代,控制斯德哥尔摩股市40%份额的SEB作为瑞典第三大银行,已被当成沃伦伯格家族在瑞典商业史上的精确象征。

      关于A·O·沃伦伯格本人的身世已经很难查考,据说这个姓氏有着农场主和乡村牧师的悠远背景。而SEB的前身是沃氏家族掌控下的一个建筑集团;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沃伦伯格家族和其他具有改革意愿的企业家一起推动瑞典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真正转变;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转折年代,SEB以其雄厚的金融实力和工业实体力助瑞典晋身欧洲富庶国家之列。

      如今,SEB的实际地位只是整个家族集团中的普通一员,因为除此之外,这个拥有上千亿美元资产的企业帝国尚在为数众多的公司中持有股份。在沃伦伯格家族控制的企业名单上,全球家电制造商伊莱克斯、欧洲最大林产品公司STORA、一流的滚珠轴承制造商SKF、创建于19世纪的爱立信(1956年加入)、世界最大的抗溃疡药制造商阿斯特拉、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SAAB汽车公司和重型机械设备制造商ATLAS COPCO都赫然在列。这些声名显赫的企业都由沃伦伯格家族以41%股权控股的投资控股公司Investor掌控。

      这种“匿名”式控股的关键之处在于,通过一种区别A类与B类股权额度的制度,使得A类股权享有数倍于B股的投票权。这样的制度安排中,渗透着沃伦伯格家族恪守了一个半世纪的拉丁箴言:存在,但不可见(Esse non vidare)。在寒冷的北欧,这条箴言暗示了一种简约、恪己却极端自信的处事传统。A·O·沃伦伯格以来的五代传人从未偏离这一传统,尽管它看起来与要求迫切表达自我的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但也许正是这一点,造就了一个商业家族的庞大规模以及审慎而富责任感的贵族气质。

      这的确是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帝国,它已经庞大得近乎笨重了。它几乎囊括了19世纪以来工业发展的每种样态。事实上,A·O·沃伦伯格曾在1857年和1878年两度重组SEB,并在1916年成立了Investor,来重新奠定其产业帝国的根基。这一系列举措令沃伦伯格家族在资本主义以全新速度刷新社会形态的20世纪仍能处于不败之地。目前沃伦伯格家族掌控的10家规模最大的公司有9家成立于1956年——也就是SEB成立整一个世纪之后。进入1990年代之后,曾是瑞典传统工业典范的沃伦伯格家族开始涉足一些高速增长的新兴产业——IT、传媒、制药和生物科技。现代商业社会错综复杂的体制不会再像以往那样为沃伦伯格家族提供开拓性的发展空间,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继续以斯堪的纳维亚式的战略风格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独树一帜。

      事实上,如果不把全球化狭隘地理解为今天的社会才具有的特征,或许可以说,一个世纪以来,沃伦伯格家族都在为此处心积虑。SEB最初三十年的创业阶段,A·O·沃伦伯格便通过和德国、英国与法国银行界的合作使家族生意的范围突破了民族国家的界限,之后的岁月中,这个趋势被逐渐强化。1924年,沃氏家族接管了破产的国营乙醇生产垄断企业阿斯特拉(Astra),62年之后,这家公司已经成为北欧最大的制药公司,为家族带来32亿美元的年收入。1998年,阿斯特拉宣布与英国著名的制药公司捷利康(Zeneca)合并。合并后的阿斯利康成为世界第三大制药集团。事实证明,狭长并多少有点偏居一隅的瑞典版图似乎刺激着商人天生的征服欲。

    • 家园 日本不努力工作不行啊,一个标准的30岁的已婚上班族

      一个标准的30岁的已婚上班族,税前年收入400-500万日元,约合4万-5万美刀,扣除税和年金保险,约到手250-350万日元,平均每月30万日元。

      老婆一般不工作,有2个孩子,四口人每月吃饭要6万,孩子的托儿费3万(减免后),水电气通信2万。每个人要上商业医疗事故保险,总计3万。为每个孩子教育储蓄1万。汽车贷款(有2个孩子都基本都买MPV)和保险油费,4万。房租8万(或者还房子的贷款,30年期,每月6万),男主人每月零花1万(烟等),每月能积攒5万日元就属于非常非常节俭的了。要想攒点钱就只能靠每年2次的奖金,可这个钱还要扣除1/3还贷款。

      日本的生活体系就是这个样子,要是家里有2个正社员就很舒服,但很少很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