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拿新加坡比一比内地和香港的居住水平 -- 网师园

共:💬253 🌺26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拿新加坡比一比内地和香港的居住水平

    国内农村的不算,光从城市居民(指绝大多数的普通人)的居住水平,从人均面积,住房质量,和居住环境和可负担性来说,新加坡普通人的居住质量要比国内好不少.

    这还是和国内平均水平来比.因为国内还有许多小城市,房价不贵,居住环境也非常好的.如果和北京,上海,甚至是国内发达的省会城市比起来,新加坡的居住水平就更明显领先了.

    新加坡普通人(80%)主要住政府组屋,和某些人的印象相反,组屋并不是廉租屋性质的房屋,相反它是新加坡最大,最主流的房屋类型.组屋的质量非常好,而且从六十年代开始,直到今天新加坡政府都在不断的建造新组屋,翻新旧组屋,拆除老组屋.

    新加坡组屋的建造至少从七十年代初就开始了, 可以说从一开始,组屋就被作为一种主要的房屋类型来设计,建造, 组屋的设计和建造水平都是同时代中, 至少从亚洲来说是非常领先的.有河友说什么电梯5楼一停, 尿迹斑斑,云云,是以点概面,矢之偏颇.

    从九十年代起,新加坡的所有新建组屋都是全电梯设计, 每一层都有电梯,而且通常一座组屋两个电梯. 房屋质量, 设计水平比起国内同时期商品房只高不低. 新加破近年开建的新组屋设计和外观 和万达在上海的那些精品小区档次差不多,甚至可以跟好. 但房屋建筑质量恐怕要超出不少.

    在建造新组屋的同时,老旧组屋纷纷拆除, 在原来的地方建造新组屋. 八十年代和部分七十年代建造还未拆除的组屋则基本上全部翻新了, 翻新的一个内容就是为那些原来没有电梯的小中层型组屋(早期的组屋通常没有高层的,最高不超过8层)加装电梯, 有的组屋因结构限制无法达到层都有电梯,那通常是隔层一个电梯,也就是说如果你住的那层没电梯,那么提上一层或下一层就必有一个电梯间. 网友说的电梯5楼一停就是指那些翻新过的老组屋,而且5楼一停是有点夸大的,至少我从没见过.

    总的来说,新加坡的组屋政策很好的解决了80%的新加坡人的住房问题, 而且居住质量是很高的, 重要的是也不是很昂贵, 绝大多数人都能负担的起,而且不觉得负担很重.

    从这一点上来说, 住房问题新加坡政府解决的比国内好, 更比香港强的多. 可以说,这一点上:

    新加坡 > 内地 > 香港.

    还有, 有人提到了新加坡的所谓的公寓, 它这个公寓和国内的公寓概念不同. 新加坡公寓在住宅市场上不是主流. 就好象国内的别墅和普通商品房比起来也不是主流一样. 新加坡公寓和组屋的不同之处在于公寓带有自己的游泳池, 健身房, 桑拿房, 网球场,会所等等附属设施, 而且只对住客开放, 而且是免费的. 另外公寓是所谓永久地契, 而组屋则是99年地契, 但我觉得这一点对大多数人来说没什么意义, 因为99年够久了. 永久云云, 人类历史100年以上可能发生的事情, 沧海桑田,变化太多.

    另外, 我挺不理解香港人的, 他们可以为所谓的民主, 人权, 西藏啥的频频上街游行示威. 可是对于地产商和政府勾结, 把香港的房子从70年代初挺能负担的, 弄到象现在这样贵, 普通人居住质量这样差, 拥挤,到没太听说为此游行啥的, 这可是切身利益呀. 香港和新加坡人口,地方和环境挺相似的, 没有理由房子搞得这样贵, 这样挤, 没人搞鬼, 那才是见鬼了呢!

    提到新加坡并不是要照抄他们的组屋政策, 而是想说, 指导方针的不同,导致了新加坡和香港在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 普通人的居住水平两者之间有天壤之别. 所以, 办法是人想的, TG的人才不是没有, 但一定在指导思想上, 政策上, 别把经唱歪了. 我还是很希望政府能以广大普通人的福祉为重, 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房地产政策. 以中国的条件, 人才和物力,和TG的组织力, 应该可以达到新加坡的水平, 只是看他愿不愿做了.

    • 家园 一年前的贴
    • 家园 看看组屋的居住环境,今天的报纸

      鼓励公众举报电梯垃圾与尿渍

      (2009-05-27)

      公共厕所的卫生水平备受政府和民间瞩目,不仅定时巡视评分也突击检查OK不OK,务必达到清洁指标,符合花园城市的美誉,然而组屋电梯这个属于公共空间的方寸之地却经常被忽略。

        我所居住武吉巴督34街组屋区的电梯,就不时可以见到电梯内有一滩未干的橙黄尿渍,分辨不清是宠物或人的杰作,但是阿摩尼亚的恶臭肯定使搭客退到一角,被逼与尿共搭一程。

        除此以外,电梯内也被人当成游戏场,将发臭的垃圾分装数袋,置于电梯内,随电梯上上下下。广告传单、包装饮料、塑料空瓶、纸巾贴纸、浓痰鼻涕,林林总总的“垃圾”,都不难在电梯内找到,无疑是对“此电梯装有闭路电视侦察系统”作有力反讽。

        尤其可笑的是,所谓“闭路电视”装置处竟然已空无一物。

      • 家园 个例而已,所有才有新闻效果
      • 家园 新加坡总的来说

        是移民国家。很多新移民把自己原居地的生活习惯带来新加坡了。不好管制啊。。。

        分析一下那个地区的居民成分就知道为什么卫生情况这么糟糕了。

        • 家园 说实话,新移民的生活习惯还真带不来新加坡

          新加坡的主要移民来源是中国,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家。估计很少有人能从小养成电梯里面撒尿的习惯。道理很简单,按照移民们的平均年龄(20-35),原居住地的经济状况,他们从小根本很少有机会乘电梯,即使有机会,也很难有单独一人乘电梯的时候(考虑中国的人口)。

          倒是新加坡本地人,从小有机会单独乘电梯,比较容易养成电梯里吃喝拉撒的习惯。

          • 家园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据我的观察,新加坡本地人

            尤其是年轻人的素质很高。

            而新移民,即使原来在本国很少有机会乘电梯,但是随便吐痰和丢垃圾的习惯那是“钢钢”的,在国内的习惯就是随手就丢,随口就吐,张嘴就吵,伸手就打。到了新加坡,稍微收敛了一些,不过还是习惯难移。

            以前,新加坡犯案最多的人是泰国人,现在中国人已经拿下了这个光荣的称号。

          • 家园 我看还是宠物(主要是狗)在电梯里撒尿的可能性大
        • 家园 卫生状况同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正相关

          从我住过的几个组屋区体会,最差的是老人居多的荷兰村,其次是蓝领较多的义顺,相反高价格的较新组屋卫生就好许多。

        • 家园 部分客工,尤其是南亚客工

          的卫生习惯还是不佳。当然更多的时候是某类四蹄宠物的本能性条件反射。

        • 家园 你所说的基本是个歪曲的说法

          很多新移民把自己原居地的生活习惯带来新加坡了。

          事实上,至少从我见到的,做这类事的很少是新移民。你作为大马人,你有随地吐痰,撒尿的习惯吗?相信你没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