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近现代以来民族问题与西方民族思想的传播之间 -- xunzhao

共:💬290 🌺366 🌵3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话说框

                        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已经给了一个很明确的框,一个叫民族平等,一个叫区域自治。

                        但还有一个比民族平等和区域自治更大的框,一个叫公民平等,或更干脆叫人的平等,一个叫民主与法治,这是西方的自由主义者和我们的共产主义者都普遍追求的东西。民族平等和区域自治是在这个大前提的局部调整,而不是反之。

                        在这个大前提下,民族平等应该体现在尽量消除民族因素对个人的限制,比如一个人的民族背景对他求学、就业、参与公共事务的限制。除此之外的民族都应该是私人领域的。但民族因素只是对人限制的一个因素,有人提议将民族倾斜改为经济倾斜,这其实是有道理的。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扶持而忽视经济落后地区的汉族是民族不平等。中国的民族政策应该更加细化,更加有针对性,而不是55个民族一样的倾斜政策。

                        说起区域自治,任何中国的地方政府,都应该尽最可能取得当地人民的信任,以最大效率为当地人民服务。这包括主动地去用当地语言和当地人民交流,制定和执行政策是具体考虑当地人民的意愿。但作为一个建设性的政府和革命性的政府,中国的各级政府也应该在本地人民能够接受的限度内最积极地引导教育人民和建设经济。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中国的政府,中国共产党的政府,服务当地人民,不是独立小王国或加盟共和国。

                        西藏和新疆就应该在这两个大前提下处理问题。我说明他们的情况,只是说明当地人民并没有民族分裂的切身利益。就是想分裂的人,我们也要给人家一定的空间,适当让人家发泄。但是切身利益不总是反应在人民的具体行动上的,政治也不总是讲理的。西方的民主理论大家们最终也得祭出反民粹反暴民两面大旗。所以总是要保持最终话语权。但这最终话语权只是革命两手中的一手,并不代表全部,也不可以滥用。

                        • 家园 民主和权利是不同范畴上的概念

                          所以不存在哪个更高级的问题。

                          民主说白了就是数人头。但是民主本身无法保障少数派的权利,比如90%的人可以投票赞成对10%的人实行无偿没收财产,合理么?

                          就因为民主的先天缺陷如此,所以才需要法治和宪政。

                        • 家园 帮助弱势群体本身就是保障公民平等的体现

                          由于少数民族本身在数量,还有文化教育、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对其的政策倾斜并不会对“汉族”有多少真正的影响。

                          中国的民族政策的确应该更加地细化并有所改进,毕竟时代已经不同,很多的情况都已经变了。但是,现有民族政策的滞后性,并不能成为某些人妄图重新定义国家的民族关系的理由。这些人所做所为既是违宪的,也是对地方民族主义的一种刺激。

                          至于对公众事务的参与,涉及到中央权利是按人口分配还是按地域分配的问题。

                          任何政策都需要考虑到平衡性与继承性,这种根本性政策的改进必然是渐进的。无论如何,看到现有民族政策的某些缺陷,进而将民族平等与公民平等对立起来,至少我觉得还是不足取的。

          • 家园 族群与民族有着本质的区别

            族群和民族之间是递进关系 民族的前身是族群 族群更像是一种地域意识

    • 家园 建国后的民族政策错误,主要是学习苏联的民族经验

      非要确立原已不很明确的民族(比如土家族),还给一些民族造字。给自己下套,靠,简直乱弹琴。苏联的下场大家都看到了。还好我们没到那一步。胡耀邦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更是脑子有水,还好,老邓把他搞下去了(人品上我佩服胡,可他实在是太单纯了)。相对比,还是老蒋的民族政策更靠谱些。

      到了现在,有些民族政策问题已经显现。可有些政策,明知道错了,为了不出现新的动荡,想改也难。唉,看政府有什么高招吧

      • 家园 中国的民族政策和苏联区别非常明显

        最大的区别是:中国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而不是苏联的民族加盟共和国。

        里面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国是否定民族独立建国理论的,而苏联承认。

        • 家园 我们还是借鉴了不少苏联经验的

          比如民族划分标准,还有就是我最深恶痛绝的造字运动。感觉主要是土共当时的执政经验太少,对苏联的所谓成功经验有些盲目崇拜。又出于自身信仰,本能的反感过去封建社会民族政策。所以出了岔子。

          其实从当时情况看,那些政策还真获得了少数民族的好感。问题是这和后来胡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一样,短期是利好,长期看就是惹祸了。

          • 家园 民族划分是花了大力气的

            相关的调查材料有几千万字。不知现在在电脑前发表意见的人,是否有当初到穷乡僻壤昨天也调查的学者付出努力的千分之一来做个实地调查?

            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共和国的理论基础是完全不同的,中共的民族政策,从江西苏区到建国十多年的转变,有怎么样的轨迹?

            至于创制文字,是帮助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如果少数民族在实际生活中认为这种文字不实用,转用其他文字,那就是自觉的选择。自觉的选择才靠得住。

            • 家园 花力气不见得就对,大跃进一样花了大力气。

              相关的调查材料有几千万字,就说明正确了么?真不知道这是什么逻辑。不作为不花力气,干坏事和好事都要花力气的。

              区域自治肯定比民族共和国好,但不见得执行就没问题。具体政策和执行水平一样会影响结果。

              “文同书,车同轨”的重要性还要再说一遍么?没这些举措哪来的中国,哪来的汉族?朝鲜、越南摆脱中国影响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创自己的文字。还自觉选择,人家原来不造自己的文字就不是选择?如果自觉选择独立也对?

              • 家园 几千万字的资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民族划分是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的。

                今天空口白话的人,做了调查研究么?

                书同文,请问中国通用文字是什么?

                制造出来的文字,少数民族不愿意使用,是自觉的选择;强制使用汉字,那是无奈。那种更有利于语言文字的统一?好吃的东西,如果硬塞到别人嘴里,照样要引起反感的。

                • 家园 我想到了伪满时期的强制日语教育

                  我认识的一个东北MM,他外公是蒙古贵族出身、伪满军官,外婆是满族大商人家庭出身、日本人办的女子中学毕业的,标准的伪满上层家庭。但是,他外公当年严禁任何人在家里说日语,说蒙语满语汉语都成,而且最普遍的还是说汉语——谁敢犯了规矩、哪怕是她外婆,一律马鞭子伺候……就是因为上班的时候被逼着说日语,闹心、反感。

                • 家园 多创造不同文字,有利于语言文字的统一? 逻辑?

                  看看你的逻辑再往哪发展。

                  我不明白怎么强制使用汉字了。是拿枪逼着人学的么?还是不学蹲监狱?政府鼓励并推广普通话和汉字还有错?按你的这个逻辑,大家应该声讨土共强制学习外语更有道理:你看,没个中学都要开,大家都要学,还做为高考的硬性标准。有理智的人会去抵制这个么?

                  几千万字的资料看来你也没看的,否则就不会跟我再这硬犟了。民族划分当时就有争论的,标准也是有变化的,而且也有不合适的地方。比如锡伯族(乾隆征回留在当地用满语的人)、高山族(全台湾原主民的统称?)。

                  我理解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但是对于有些人的民族虚荣心是不赞成的。不学汉字和汉语,会造成下一代的人缺少真正的文化(有多少科技论文是用少数民族文字写的?)。没有文化就没法发展,希望这些人别拖别人的后腿。

                  其实你的一些观点还是很好的,怎么一谈到民族就变狭隘了?民族不过是一种社会现象,历史上民族形成和融合的多了,那些人的后代不是还生存着么?太执着于此不好。

                  • 家园 民族是在具体的历史文化条件中形成的

                    也可能在新的历史文化条件中消融,但是这个过程应该是自愿而非强制完成的。具体到少数民族文字的创制,如果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那么使用汉字就是一种无奈;如果有,但是因为客观条件,比如交流范围过小实用价值低,被本民族多数成员弃用,那就是自然的消失。政治上,心理上要平稳安定得多。可以这样认为,有些语言文字,创制出来时候,就知道是无法长期使用的。我想,我已经说得很直白了。

                    关于民族划分的标准,中国遵循的基本就是如下原则:如果一个群体成员认为自己是一个民族,周围群体也认为是一个民族,那就具备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然后结合具体的经济文化特征,予以确定。五十年代进行民族申报时,全国申报的民族有两百多个,最后截止1982年认定了56个。是否每个民族划分都合理,可以讨论——比如高山族就很可能是划得太粗了,因为当时不可能到台湾进行调查。而且现实中的民族问题,恰恰主要是历史上存在的民族矛盾延续,而不是由新认定的少数民族产生的。这可以从反面证明,这次民族识别过程是认真,基本合理的。

                    另外,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实际上是将民族自治寓于区域自治之中,在确保单一制国家的前提下确保少数民族权利。当时周恩来在向人大解释,为什么少数民族自治区包括了很多少数民族人口并不占多数的地区,就指出:设立少数民族自治区的目的,不是让各民族隔离,而是要推动各民族的交流;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所以在自治区域内部同样要推动各民族的交流合作。事实也证明,民族问题容易闹大的地区,恰恰是单一民族大量聚居的地区,平等的、自愿的、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是实现民族关系和谐的根本保证。

                    • 家园 中共为了推动各民族和平交流可谓用心良苦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民考汉”低得吓人的录取分数线、国家费钱费力设立各级民族学院,为的是啥——不就是用长期、优厚的待遇,吸引少数民族主动加深和汉族的交流么?

                      为什么长期坚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政策——不就是在派遣汉族的专业人才和优秀干部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加强交流和沟通么?

                      为什么允许1/2、1/4甚至1/8少数民族血统的人自由申报民族成分——不就是为了潜移默化往少数民族族群“掺沙子”么?

                      只可惜,在某些大汉族主义或者偏向大汉族主义的人眼中看来,这些长远的、用心良苦的举动,都成了中共“压迫汉族、纵容少数民族”的罪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