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不计活子非好汉——与热爱围棋的朋友们共勉 -- 燕来

共:💬8 🌺1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不计活子非好汉——与热爱围棋的朋友们共勉

    不计活子非好汉——与海内外热爱围棋的同胞们朋友们共勉

    不计活子非好汉!

    大家一齐努力,让这口号响彻云霄天下传扬!

    内容提要

    本文各段落皆有小标题,是为提要。各段落小标题如下:

    中国围棋观与日本围棋观

    什么是计活子?

    按围棋基本规则,怎样计活子?

    “计活子规则”一定要一人一手地将棋盘下满吗?

    协商终局时,怎样按最终局面来计活子?

    原始的计活子——先唐两溢之棋

    什么是计枰点?

    填满计枰点——应氏计点制规则及2008世界智力运动会围棋规则

    计活子规则的填满数子法与计枰点规则的填满计点法之比较

    关于“路”的概念——唐代围棋数路法中,“路”是什么?

    计活子子路合计数子法与中国棋院数子法之比较

    解读唐宋围棋数路法的操作程序

    唐代围棋数路法的实质和特点

    日本棋人对唐代围棋数路法的误解

    对日本围棋规则的实质性批判

    计活子数路法与日本计目法之比较

    什么是还棋头?——介绍其然

    解读“还棋头”——讲解其所以然

    计活子的算法计有两类共五种

    还棋头与计活子的关系

    关于“实现361的圆满”

    计活子“还棋头”数子法与中国棋院数子法之比较

    中国围棋悠久的历史上,书写着“子多为胜”这四个大字

    从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军事的常识看围棋规则的优劣

    评判规则优劣的第一标准是合理性而不是简单性

    数目法取消了扣眼位与数子法取消了还棋头,今棋相对于古棋是进步还是退步?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棋界数典忘祖臣服日本

    向赵秉义先生致以围棋的敬礼

    不计活子非好汉!

    正文

    不计活子非好汉——与海内外热爱围棋的广大棋友们共勉

    中国围棋观与日本围棋观

    以生存棋子为目的来下围棋,是中国围棋观;以争夺土地为目的来下围棋,是日本围棋观。前者产生“子多为胜”的中国式围棋,后者产生“地多为胜”的日本式围棋。“子多为胜”的中国式围棋是计活子的围棋,“地多为胜”的日本式围棋是计枰点的围棋。

    中国围棋观产生于炎黄尧舜“天下为公”的伟大思想,中国式围棋模拟炎黄坂泉之仗,视棋子为活生生的人(部落的百姓),对局者(部落首领)为百姓的生存权利而斗争;日本式围棋产生于日本天皇“天下为私”的军国主义,日本式围棋模拟日本的侵略战争,视棋子为围占土地的工具,对局者(统治者)为一己私利而掠夺土地和资源。

    中国式围棋,在棋局的最终局面上,黑白棋子和平共处,两个部落融合为一个民族,其最终局面是一个美好的新社会;日本式围棋,在棋局的最终局面上,呈现出被两个统治者瓜分的地图,其最终局面是一个黑暗的旧世界。

    详情请阅《论围棋的精神》、《论围棋的意义》、《论围棋的目的与手段》等文章

    问,什么是计活子?

    答,以生存棋子为目的来下围棋,以子多为胜(最终能够生存在棋盘上的棋子数量较多的一方获胜)为准则来判定胜负,就是计活子。

    详情请阅《计活子围棋规则——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一文

    问,按围棋基本规则,怎样计活子?

    答,按围棋基本规则,一人一手走到底,实着不利可放弃,一直下到双方无路可走而自然终局。这种实战中自然终局时的局面叫做“最终局面”(见图三)。在最终局面上计算各方活子的数量,活子较多的一方为胜方。注意,因眼位与公气是气而非子,故计活子理应扣除眼位。

    问,“计活子规则”一定要一人一手地将棋盘下满吗?

    答,不。当盘面无争时,对局者双方已能精确地预见到一定会出现的“最终局面”,于是可协商终局,不必一人一手地将棋盘下满。

    问,协商终局时,怎样按最终局面来计活子?

    答,协商终局时,按最终局面来计活子的操作程序如下:

    (1)无争休止

    图一:无争局面

    7┌●┬●●○┐

    6├●●●○┼○

    5├┼●○○○○ ●-争棋过程中白方提取黑子1枚

    4●●●●○●○ ○-争棋过程中黑方提取白子1枚

    3○○○●●●● 黑方有死子1枚,在(C,2)处

    2○┼●○○●●

    1└○○○○○●

    _abcdefg

    当盘面无争时,对局者双方已能精确地预见到一定会出现的“最终局面”,于是双方同意结束争棋使棋局休止。休止后,通过“做棋”(清理死子与填入活子)来致使棋盘上呈现双方共同预见到的“最终局面”。

    (2)清理死子

    图二:清理死子后的局面

    7┌●┬●●○┐

    6├●●●○┼○

    5├┼●○○○○

    4●●●●○●○ 提走了(C,2)处那一枚黑方的死子

    3○○○●●●●

    2○┼┼○○●●

    1└○○○○○●

    _abcdefg

    (3)填入活子

    清理完死子后,要保留活棋所必须的气点(基本眼位与公气),然后在其余空点上填入活子,直至填满。填满后的局面就是对局者双方共同预见到的“最终局面”。

    图三:填满计活子局面(最终局面)

    7┌●┬●●○┐

    6●●●●○┼○

    5●●●○○○○

    4●●●●○●○

    3○○○●●●●

    2○○┼○○●●

    1└○○○○○●

    _abcdefg

    (4)计算胜负

    在最终局面上,计算各方活子的数量(惟子是子,眼位非子),活子较多的一方为胜方。本例,黑方有活子22枚,白方有活子21枚,黑方多1子胜。

    原始的计活子——先唐两溢之棋

    图三所示填满计活子局面(最终局面),就是先唐时期的“两溢之棋”。两溢之棋见于《敦煌棋经》(佚名先贤写于北周,约在1500年前)棋制篇第六,原文是:“棋有停道及两溢者;子多为胜”。

    请阅《敦煌棋经“子多为胜”句之解译》一文

    问,什么是计枰点?

    答,计枰点规则,以争夺棋枰上的交叉点为目的来下围棋,以点多为胜(最终争得枰点数量较多的一方获胜)为准则来判定胜负,就是计枰点。

    应氏计点制规则及2008世界智力运动会围棋规则是地多为胜的计枰点规则,并且皆以填满计点法来计算胜负。

    填满计枰点——应氏计点制规则及2008世界智力运动会围棋规则

    应氏计点制规则及2008世界智力运动会围棋规则采用填满计点法来计算胜负。填满计点法,在眼位上也要填入棋子,即不留眼位填满棋盘(但因黑白棋子各有180个,而棋盘有361个枰点,故填后盘上剩余1个空点)。

    图四:填满计枰点局面

    7●●●●●○┐

    6●●●●○○○

    5●●●○○○○

    4●●●●○●○

    3○○○●●●●

    2○○○○○●●

    1○○○○○○●

    ﹢abcdefg

    填后,棋罐内无剩余的棋子;棋盘上留有白方的1个空点,表示白方为胜方。

    计活子规则的填满数子法与计枰点规则的填满计点法之比较

    问,计活子的填满数子法与应氏填满计点法有什么不同?

    答,计活子与计枰点两者在无争休止与清理死子这两个程序上是完全一样的,但在填入活子与计算胜负时,有一个重大的本质上的不同。计活子,因眼位是气而非子,故要在保留必要的且足够的眼位的前提下填满棋盘;计枰点,因眼位是地,故不留眼位而无条件地填满棋盘(但因配置的黑白棋子数量比枰点数少1,故填后仍有一个空点存在)。

    计活子与计枰点两者在填满计算时都可利用应氏棋具来使计数变得简单便捷,使用7路棋盘时,应氏棋罐配置的黑白棋子数量各为24。仍以前述7路棋盘这一局棋为例,介绍如下:

    图三:填满计活子局面

    7┌●┬●●○┐

    6●●●●○┼○ 填后,

    5●●●○○○○ 黑方棋罐内剩2个●,

    4●●●●○●○ 白方棋罐内剩3个○

    3○○○●●●●

    2○○┼○○●●

    1└○○○○○●

    ﹢abcdefg

    计活子,填后,黑方棋罐内剩2个●,白方棋罐内剩3个○,可知棋盘上黑方有活子22个,白方有活子21个,黑盘面多1子胜。

    图四:填满计枰点局面

    7●●●●●○┐

    6●●●●○○○ 填后,

    5●●●○○○○ 白方留有1个空点,

    4●●●●○●○ 棋罐内无剩余的棋子

    3○○○●●●●

    2○○○○○●●

    1○○○○○○●

    ﹢abcdefg

    计枰点,填后,白方留有1个空点,棋罐内无剩余的棋子,可知棋盘上黑方有地24点,白方有地25点,白盘面多1点胜。

    填满计活子局面是填满但保留了眼位,故棋子皆有气而活;填满计点局面是填满且不留眼位,故棋子皆无气而死。

    请参阅拙著《计枰点围棋规则——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一文

    关于“路”的概念——唐代围棋数路法中,“路”是什么?

    问,唐代围棋数路法中,“路”是什么?

    答,路是在保留了眼位后能有棋子生存于其上的空点,路的实质正是子。唐宋等子比路之棋,是在回填做棋后得到的等子局面上比较两方路的数量来判输赢。唐宋围棋之“路多为赢”其实质正是“活子多胜”。

    计活子子路合计数子法与中国棋院数子法之比较

    问,计活子与中国棋院数子法在操作手续上有什么不同?

    答,计活子与中国棋院数子法两者在无争休止与清理死子这两个程序上是完全一样的,但在计算胜负时,有一个重大的本质上的不同——计活子,因眼位是气而非子,故数活子时不计眼位;中国棋院数子法,因眼位是地,故数子(实为计枰点)时要将眼位计算在内。

    在清理完死子的局面上,中国棋院数子法是按“子空皆地,包括眼位”之规则将各方的子与空合并计算(公空由双方均分);计活子法是按“子路皆子,眼位非子”之规则将各方的子与路(路是眼位与公气除外的空点)合并计算。

    仍以前述7路棋盘这一局棋为例,解释如下:

    图二:清理死子后的局面

    7┌●┬●●○┐

    6B●●●○┼○

    5BB●○○○○

    4●●●●○●○

    3○○○●●●●

    2○W┼○○●●

    1└○○○○○●

    _abcdefg

    按中国棋院数子法,将各方的子与空合并计算,黑地为19子加5个空点,共24点,白地为20子加5个空点,共25点,盘面白胜1点。

    按计活子数子法,黑方的5个空点中有3路(以字母B标记),白方的5个空点中有1路(以字母W标记)。黑子为19子加3个路子(路点上可填入之活子),共22子,白子为20子加1个路子,共21子,盘面黑胜1子。

    解读唐宋围棋数路法的操作程序

    以生存棋子为目的来研究围棋,人们不难对唐代数路法做出合理的解释:

    1、唐代围棋为什么要求后走的一方收后?

    这是为了平衡手数,使黑白两方下出的着数相等。

    (唐代围棋为实现其偶数终局的规定,后下子的一方收后时是可以收一着单官的。)

    2、唐代围棋为什么可不必收完单官?

    这是(在平衡手数后)将未收的单官平均地分配给黑白双方。

    3、唐代围棋为什么要将俘子和死子填回到各方的围空中?

    这是做棋——在手数平衡的条件下,经这样的手续做棋后,就使棋盘上黑白两方的棋子数量相等。

    4、唐代围棋为什么只数空,不数子?

    不数子有两个原因:

    (1)做棋后,棋盘上各方棋子的数量恰为对局总着数的一半。只要记录了棋谱,就不必再数了。

    (2)胜负由黑白两方活子数量之差来决定。求差时,棋盘上等量的黑白棋子不论数量有多少,它们都一样地互相抵消掉。因此,可不必关心棋盘上各方棋子的数量。

    5、唐代围棋数路时为什么要从所围实空中扣除活棋的基本眼位?

    棋子要拥有留作恒气(永远不会被消灭的气)的基本眼位,才能最终永远地生存。基本眼位要保护起来,任其空虚,不得有棋子存在于其上——据此得到基本眼位是气而非子的认知。

    数路的实质是数子——数一数在各方围住的实空中还能生存多少棋子。因基本眼位是气而非子,不能将它们与子等同看待,所以要将其扣除。

    6、唐代围棋“路多为赢”应如何理解?

    各方所围实空中,基本眼位除外的空点叫做“路点”,简称为“路”。路点上可以填放棋子,也可省略填子的手续而将路与子等同看待。

    一方活子的数量由两部分棋子组成:一部分是做棋后存在于棋盘上的子,叫做“局子”,另一部分是与子等同看待的路点,叫做“路子”。

    通过做棋致使两方局子数量相等时,两方路子数量之差恰等于两方活子总量之差。于是,可用“路多为赢”来判定胜负——此即唐代围棋数路法之原理。可见,“路多为赢”正是“子多为胜”——生存棋子较多的一方获胜。

    唐代围棋数路法是一种简便的数子法。从时间顺序上说,是我国历史上产生的第三种计活子的数子方法。

    (关于中国历史上的计活子数子法,详情请阅拙作《计活子围棋规则——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唐代围棋数路法的实质和特点

    唐代围棋数路法的实质和特点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1)以生存棋子为目的来下围棋。

    (2)以“子多为胜”为准则来判定胜负。

    (3)以“子路皆子,眼位非子”为依据来做棋数子(这里,眼位系指基本眼位即活棋必不可少的单方的眼位与双方的公气)。

    (4)按“等子比路”之数路法原理来简便地计算胜负。

    (5)在等子条件下以“路多为赢”为表现形式来体现“子多为胜”之准则。

    日本棋人对唐代围棋数路法的误解

    唐代时,日本先后十九次派出遣唐史来到中国,同行的有大批留学的僧侣和知识分子,其中有众多的围棋爱好者。在此期间,唐代围棋的数路方法通过这些留学生传播到日本。

    不知始于何时,日本人视围棋为争地的游戏,认为围棋的目的是围地。日本棋人想当然地把“围地多胜”的观念加在唐代围棋之上,就对“子多为胜”的唐代围棋做出了根本性的误解。

    日本棋人将唐代围棋之“路多为赢”误认为“围地多胜”,于是产生出疑问——数空时为什么要扣除眼位呢?难道眼位不是地吗?由于日本棋人对于数空时要扣除基本眼位不能理解,进而不能赞同,终于,在距今700多年前至300多年前的某个时候,日本棋人(笔者猜想应是高僧日莲)在不知其所以然的境界下废除了唐代围棋“数路时,要从每块棋围住的空点中扣除其眼位”的规定,将“子多为胜”的数路法改变为“地多为胜”的计目法。

    从唐朝至今,一千年以来,日本棋人只学会了唐代围棋数路法的操作手续,却未能懂得数路法的科学道理,日本棋人未能透过中国唐代围棋数空的表象看出其数子的实质,迷失了“子多为胜”这一最伟大、最简单的真理而走入歧途——这就日本式围棋的来源。

    日本计目制规则取消了唐代围棋的座子,使棋手获得布局行棋的自由,被认为是一种进步;但取消“每块活棋要保有两个基本眼位”的规定却铸成大错——正如倒洗澡水,连同盆内的婴儿也一起泼掉了。

    日本棋人将“子非地”、“提子为负地”、“单官非地”、“眼位非地”等错误说法强加于唐代围棋,制造了围棋史上最大的冤案!不仅侵犯了创造围棋的我国先贤的名誉,也给中国古代围棋涂抹上愚昧的色彩,损害了围棋高雅优美的形象。

    详情请阅《日本棋人千年的误区与盲点》一文

    对日本围棋规则的实质性批判

    日本棋人对唐代围棋的根本性误解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在围棋观上将唐代“子多为胜”误读为“地多为胜”;二是在算法原理上将唐代“子路皆子,等子比路”误读为“惟路是地,子点非地”。日本计目制规则保留着关于这误解的种种信息,请看日本计目制规则关于其操作程序的说法:

    1.为什么不收完单官?

    因为单官非地(只是无用的驮目),所以不收单官。

    2.为什么要将各方被提取的棋子和死子填回到各自的围空中?

    因为提子和死子都是负地,故应回填。每回填一枚,就使所围之地减少一目。

    3.为什么只数空不数子?

    因子非地(有棋子生存于其上的枰点不是地),故不数子。

    一个简单的道理是——棋子生存在棋盘上有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个是棋子的着点,再一个是棋子的气。日本棋人关于“子非地”的说法否认棋子的着点是地,就是否认棋子生存的必要条件,不是连死活也不知吗?

    大家知道,棋盘上的361个枰点都是地,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也是十九世纪(含)前中国百代棋人不言而喻的认知。日本计目制规则竟视子(棋子占据的枰点)、单官、双活棋的“目”为非地。荒谬到如此地步,何其愚蠢!

    燕来曰,日本围棋界用地多为胜的数目法取代中国唐代子多为胜的数路法,就背离了围棋的真谛,丢失了围棋的灵魂,造成了围棋在哲学上、科学上、艺术上的大倒退。

    详情请阅《日本人学围棋,一千年没学懂》一文

    • 家园 燕来老兄,还是做几张图,用贴图的办法

      来表示那几个九路盘更好,看着不费劲儿。

      好图对好文,绝对是有画龙点睛之效的。

    • 家园 推广也很重要

      尤其是现在,围棋也作为一种职业的时代。

    • 家园 送花,能不能写一篇小孩子如何学围棋的贴子,花等
    • 家园 送花!顶好帖——
    • 家园 文中的图改用picture就更好了
    • 家园 不计活子非好汉——与热爱围棋的朋友们共勉(续完)

      计活子数路法与日本计目法之比较

      问,计活子数路法与日本计目法在操作手续上有什么不同?

      答,计活子数路法与日本计目法两者在保留提子、无争休止、清理死子、回填提子与死子等程序上是完全一样的,但在计算胜负时,有一个重大的本质上的不同——计活子数路法,子路皆子,眼位是气而非子非路,故数路时不计眼位;日本计目法,惟目是地,“目”中包括了眼位,故数目时要将眼位计算在内。

      仍以前述7路棋盘这一局棋为例,解释如下:

      图一:无争局面

      7┌●┬●●○┐

      6├●●●○┼○

      5├┼●○○○○ ●-争棋过程中白方提取黑子1枚

      4●●●●○●○ ○-争棋过程中黑方提取白子1枚

      3○○○●●●● 黑方有死子1枚,在(C,2)处

      2○┼●○○●●

      1└○○○○○●

      _abcdefg

      图五:回填做棋后两方局子数量相等的局面

      7┌●┬●●○┐

      6B●●●○┼○

      5●●●○○○○ 填后,盘内黑白两棋各有21子

      4●●●●○●○

      3○○○●●●●

      2○○┼○○●●

      1└○○○○○●

      _abcdefg

      按日本计目法,各方独立活棋所围的空点是各方的目,黑有3目,白有4目,盘面白胜1目。按计活子数路法,黑方有1路(以字母B标记),白方无路,盘面黑胜1路。

      问,什么是还棋头?——介绍其然

      答,我国明清时期的围棋所采用的数子法在数子前先要通过“数棋块,还棋头”的方式来做棋,做棋后再数子计算胜负。“数棋块,还棋头”就是数一数双方各有多少块棋,若双方棋块数量不一样多,则棋块多的一方要还子给棋块少的一方,每多一块棋就要还一子。例如,一局棋,若白方有两块棋黑方有四块棋,则黑方就要还两个子给白方。甲方还n个子给乙方的操作手续是从两方棋子交界处取下甲方的n个子并换上乙方的n个子——这就是还棋头。显然,还1子相当于贴2目。

      解读“还棋头”——讲解其所以然

      在保留了眼位后的填满局面上,因眼位是气而非子,故数子时理应不计眼位,见图三。

      图三:填满计活子局面

      7┌●┬●●○┐

      6●●●●○┼○

      5●●●○○○○

      4●●●●○●○

      3○○○●●●●

      2○○┼○○●●

      1└○○○○○●

      ﹢abcdefg

      假想在眼位上有虚拟的棋子存在,并将它们平均分配给双方,则在图三的总共6个眼位上应增加6个子,黑子白子各有3个。于是,左下白棋的两个眼位成为两个白子,左上黑棋的两个眼位成为两个黑子,右上的两个眼位一个为黑子一个为白子,见图六。

      图六:两方虚子数量相等之棋

      7●●●●●○○

      6●●●●○●○

      5●●●○○○○ 右上的两个眼位一个为黑子一个为白子

      4●●●●○●○

      3○○○●●●●

      2○○○○○●●

      1○○○○○○●

      ﹢abcdefg

      为使黑白两方阵线分明,将(f,6)处之黑子与黑白两棋交界处(f,1)的一个白子互换位置,换位后如图七。

      图七:黑白两方虚子数量相等且阵线分明之棋

      7●●●●●○○

      6●●●●○○○

      5●●●○○○○

      4●●●●○●○

      3○○○●●●●

      2○○○○○●●

      1○○○○○●●

      ﹢abcdefg

      当我们不问过程只看结果时,将图三与图七进行比较,我们看到所发生的一切只是从黑白棋子交界处(f,1)取下一个白子,并换上一个黑子。

      将各方的眼位看作虚拟的该方棋子,但当一方的眼位比另一方多时,每多两个眼位(即多一块棋)就要还给另方一个子——这就是“还棋头”。

      假想在眼位上有虚拟的棋子存在,并将它们平均分配给双方,就将棋做成为两方虚子数量相等的局面,叫做“等虚局面”。在等虚局面上,再按“子多为胜”来计算胜负。

      显然可见,在计算双方活子数量之差时还棋头数子法与填满计活子法具有等价性。还棋头数子法正是“子路皆子,眼位非子”的计活子数子法。

      计活子的算法计有两类共五种,如下:

      第一类、基本算法

      1、填满计活子法(如图三)

      2、子路合计法(清理死子后,将各方的子与路合并计算)

      第二类、简便算法

      3、等路比子法

      4、等子比路法

      5、等虚比子法(还棋头数子法)

      还棋头与计活子的关系

      计活子有五种计算胜负的方法,还棋头只是其中的一种简便算法。

      “还棋头就是计活子”——这句话是对的(好比“红香蕉苹果是苹果”);

      “计活子就是还棋头”——这么说就不对了(好比“苹果是红香蕉苹果”)。

      关于“实现361的圆满”

      围棋盘上总共有361个枰点,计算胜负时,若取得黑白子数或点数之和恰为361的结果,便是“实现了361的圆满”。

      实现“361的圆满”有两种不同的途径与方式,如下:

      (1)中国棋院规则与应氏规则在清理完死子后将各方的子与空合并计算(公空由双方均分),就实现了361的圆满——这种计算方式的特点是将眼位与活子等同看待。

      (2)计活子规则之停虚比子法(即中国明清古棋还棋头数子法)在清理完死子后先要数棋块还棋头,还棋头这个操作程序的实质是假想在眼位上有虚拟的棋子存在并将它们平均分配给双方;还棋头后,再将各方的子与空合并计算(公空由双方均分),就实现了361的圆满——这种计算方式的特点是将眼位与活子区别看待。

      试问,将眼位与活子等同看待的中国棋院规则及应氏规则同将眼位与活子区别看待的计活子规则相比,哪一个是科学的合理的呢?

      答曰,计活子规则是科学的合理的——因为它实事求是地将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加以了区分。中国棋院规则与应氏规则犯了一个逻辑错误,好比小学生做错了代数课本上的合并同类项的习题,将不是同类的两项合并相加了。

      计活子“还棋头”数子法与中国棋院数子法之比较

      图二:清理死子后的局面

      7┌●┬●●○┐

      6├●●●○┼○

      5├┼●○○○○

      4●●●●○●○

      3○○○●●●●

      2○┼┼○○●●

      1└○○○○○●

      _abcdefg

      取下(f,1)处那颗白子,换上一颗黑子——这是本例还棋头的手续。还棋头后,得到图八。

      图八:还棋头后的局面(等虚之棋)

      7┌●┬●●○┐

      6├●●●○┼○

      5├┼●○○○○

      4●●●●○●○

      3○○○●●●●

      2○┼┼○○●●

      1└○○○○●●

      _abcdefg

      中国棋院数子法在清理完死子后的局面上(图二)将各方的子与空合并计算(公气由双方均分);计活子的“还棋头”数子法在清理完死子后先要还棋头,然后在还棋头后的局面上(图八)将各方的子与空合并计算(公气由双方均分)。两者都实现了“361的圆满”。

      本例,按中国棋院数子法,黑有24子,白有25子,盘面白胜1子;按还棋头数子法,黑有25子,白有24子,盘面黑胜1子。

      还棋头数子法扩充了“子”的概念。在还棋头数子法中,子与路是真实的活子,简称为“真子”或“实子”;假想存在于眼位上的子是虚拟的棋子,简称为“假子”或“虚子”;实子与虚子合在一起称为“复子”(好比在数学中,实数与虚数合在一起称为复数)。在黑白两方虚子数量相等的条件下,两方复子数量之差恰等于两方实子(即真实的活子)数量之差。“等虚比子”(在两方虚子数量相等的条件下比较两方复子的数量来计算胜负)——这就是还棋头数子法的原理。

      中国棋院数子法,名为数子实为计地(与应氏计点法等价);还棋头数子法是计活子的数子法。

      中国围棋悠久的历史上,书写着“子多为胜”这四个大字

      中国围棋有四千年悠久的历史,笔者解读北周写本《敦煌棋经》后,论证了中国古棋是“子多为胜”的围棋。“子多为胜”说的是最终生存棋子较多的一方获胜,“子多为胜”就是“活子多胜”。

      先唐两溢之棋是填满计活子的围棋;先唐停道之棋是“等路比子”的计活子围棋;

      唐宋数路法是“等子比路” 的计活子围棋;明清还棋头数子法是“等虚比子” 的计活子围棋。综上所述可知,从尧造围棋至中华民国初年四千年以来,在中国围棋悠久的历史上,真真实实地书写着“子多为胜”这四个大字。

      详情请阅《敦煌棋经“子多为胜”句之解译》一文

      从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军事的常识看围棋规则的优劣

      从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军事的常识上说,一个国家的数量一定的土地连在一起是有利的,被割断为不能相连的两块或多块是不利的——围棋也是如此。

      图二:清理死子后的局面

      7┌●┬●●○┐

      6├●●●○┼○

      5├┼●○○○○

      4●●●●○●○

      3○○○●●●●

      2○┼┼○○●●

      1└○○○○○●

      _abcdefg

      图中,双方土地的数量已定,黑地24点,白地25点,黑棋联成一片并将白棋切断为两块。

      在黑棋联成一片并将白棋切断为两块这个版图中,按地多为胜的计枰点规则及应氏规则及中国棋院智运会规则,计算胜负时黑方未能获得任何利益白方也未遭受任何损失;按计活子规则,计算胜负时因白方多一块棋要被多扣除两个眼位,故黑方获得了两个子的利益或者说白方遭受了两个子的损失。

      正如一国的土地连在一起有利被隔开不利,一方的棋子也同样是连在一起有利被切断不利,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也是人人皆知的常识——惟有计活子围棋规则反映了这个客观存在的规律说出了这个人人皆知的常识。从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军事的常识来看围棋规则的优劣,人们可以有理由认为,中国传统的活子多胜的围棋规则是真正优秀的!

      评判规则优劣的第一标准是合理性而不是简单性

      评判规则优劣的第一标准是合理性而不是简单性。离开了合理性,简单性就毫无意义。

      有人说,围棋规则越简单越好,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正确的说法是,在合理的前提下,围棋规则越简单越好。

      举例来说,计目法若取消保留提子与回填死子又不增加任何将棋做成等子局面的手续,则其规则就更简单了,但它失去了等子比空而不具合理性——试问,这样的简化有意义吗?

      中国现行数子规则同中国明清数子规则相比,减少了一道做棋手续。前者在协商休止清理完死子后,就直接将各方的子与空合并起来数子计算胜负了;后者在数子计算前先要数棋块还棋头。就是说,中国现行数子规则比中国明清数子规则更为简单。但,取消了还棋头,就失去了数子法的合理性,就不是计活子而是数死子了。

      猴子的生活方式比人类的要简单得多,它们不穿衣不洗嗽吃生食,但不能因此就说猴的生活方式比人类的好。人类要文明要科学要健康,其生活方式就要比猴子复杂得多。

      中国明清时期的还棋头数子法,是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最为简单的计活子的方法。它优秀又完美,是我们历代先贤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现行数子规则取消了还棋头是围棋的退步,是中国棋人数典忘祖臣服日本的耻辱。

      数目法取消了扣眼位与数子法取消了还棋头,今棋相对于古棋是进步还是退步?

      一方的棋被对方封锁、包围、分割、切断后,这一方就会多出一块棋来,从而多出来两个是气而非子的基本眼位。按照中国传统的子多为胜的规则,计活子时多出来的这两个基本眼位要予以扣除。日本计目制规则取消了唐代围棋数路时要扣除基本眼位的规定,中国现行数子制规则取消了明清围棋还棋头的规定(明清数子法之还棋头等价于唐代数路法之扣眼位),无异于做出下述这样一项判决:

      当甲方以封锁、包围、分割、切断等手段使乙方的棋子彼此不能联络而多出来一块棋时,要给予甲方扣减两子或两路(相当于两目)的惩罚,等效于给予乙方增加两子或两路(相当于两目)的补偿。甲方对乙方封锁、包围、分割、切断的次数越多,甲方受到的惩罚就越大,乙方所得到的补偿就越多。这是多么荒谬啊!

      “棋从断处生”——这句著名的格言是千锤百炼的真理。现今地多为胜的规则反其道而行之,对积极主动实施切断的一方给予惩罚或曰对消极被动的一方给予保护,难道是合理的优秀的围棋规则吗?难道是一种光荣一种进步吗?现今地多为胜的各种规则横行于世难道是围棋的福祉吗?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棋界数典忘祖臣服日本

      二十世纪上半叶,民国初年那个时候(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棋人对祖先传下来的活子多胜的围棋,对当时流行的明清还棋头数子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面对日本棋人的诘问,讲不出还棋头的道理来——所以说是数典忘祖。那个时候的围棋国手技不如人,被日本一流棋士让二子还要输棋,在输了棋的同时也输掉了在围棋规则上的发言权,于是乎,在向日本棋人学习先进棋技的同时,也向日本学习了其落后的规则——所以说是臣服于日本。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审视今天的中国数子制围棋规则,一方面,它照搬了明清围棋规则之程序与操作手续,但在计算胜负时为了取得与日本计目法一致的结果而取消了“还棋头”。因此,在实际操作上,中国现行数子制围棋规则之程序与手续(如勿须保留俘子,要收完单官,做棋时不再还棋头,可以设立各方的归本数,数子计算时可以只数一方等等)十分简单和优秀;另一方面,中国棋界抛弃了自己祖国(也是围棋发祥的圣地)数千年以来的“子多为胜”的围棋观而接受了日本国“地多为胜”的围棋观,乃是中国棋界的耻辱与悲哀。

      那个时候,中国围棋界的后台与领袖是段祺瑞执政。段祺瑞执政要不要对中国棋界数典忘祖臣服日本承当负任?笔者曾经认为应当追究他的责任,后来有一天,在中国围棋网棋人棋事论坛看到一篇段氏后人的文章《六不总理段祺瑞》,了解到段氏其人其事,感触良多,因而改变了我的看法。现在,我认为段祺瑞总理是有功于围棋的人,他资助众多国手,资助吴清源,实乃为围棋积德之善举,且其人正直,在日军侵华时拒绝与日寇合作,是一个有民族气节的中国人。我们应当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这一段历史,数典忘祖臣服日本是中国棋界的耻辱与悲哀,而不是任何国手或棋人的个人责任。错不在国手,而在衰败的国运。国运衰,则棋运衰(陈毅元帅)——这就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围棋的历史。

      详情请阅《中国棋界百年的耻辱与悲哀》一文。

      向赵秉义先生致以围棋的敬礼

      赵秉义(字子良)先生是与吴清源、应昌期同时代的围棋人,是一位围棋教练,又是日语教师,改革开放后曾在京创办《四化围棋学校》。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赵秉义先生最先领悟到中国古棋“活子多胜”的真理。赵先生将中国传统的围棋概括为十六个字:“轮番一子,尽敌气提,反复同限,活子多胜”,真大道至简的范例也!

      赵先生曾多次向国家体委、向围棋组织和官员、向棋界人士呈送其意见和研究成果(他自编自印的《围棋资料》),但却始终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殊为可惜!

      赵秉义先生宣传“活子多胜”真理的那个时候(1960年—1990年),以中国围棋队(后为中国棋院)、日本棋院等法人及池田敏雄、应昌期、赵之云等名家为代表的整个围棋界都是他的对立面。在力量对比极为悬殊的情况下,赵秉义先生义无反顾地坚持不懈地奔走呼吁,更以贫寒之身家,赞万元之巨资,在北京举办采用中国传统围棋规则的《四化杯》围棋赛,一连办了六届。

      “活子多胜”的围棋——它是我们中国有四千年悠久历史的传统的优秀的围棋,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创造,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复兴它,光大它,是一场伟大的围棋革命。赵秉义先生是围棋革命的先驱,是中国围棋的脊梁,其热爱围棋追求真理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围棋的历史上。

      不计活子非好汉

      “活子多胜”的围棋观念,当围棋发祥之初,产生于围棋创造者的大智慧;在围棋长达四千年之久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千锤百炼,被实践证明成为真理。以生存棋子为目的来下围棋,其规则既简单又优秀,从未产生过判例。“活子多胜”是围棋的生命与灵魂。“活子多胜”——围棋难道不该这样下?

      不计活子非好汉!海内外热爱围棋的炎黄子孙华人同胞们,团结起来!向全世界传播我们中华民族正宗的围棋文化,开辟围棋无限的、美好的未来!

      致读者朋友

      本文范围广泛,内容纷繁,为限制篇幅,不能细讲。详情请阅下列文章:

      论围棋的精神、论围棋的意义、论围棋的目的与手段、敦煌棋经“子多为胜”句之解译、计活子围棋规则——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计枰点围棋规则——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日本棋人千年的误区与盲点、中国棋界百年的耻辱与悲哀

      在谷歌或百度搜索文章标题,便可找到。

      初稿写于2008年10月11日,世界首届智力运动会进行期间。

      2008年10月11日—11月30日编辑

      请进入下面的地址,阅览与本文内容相关的系列文章:

      燕来围棋文集(古风围棋文化网)

      http://www.gf99.cn/wq.asp

      燕来围棋文集(中国围棋网)

      http://blog.weiqi.cn/space.php?uid=130&do=blog&view=me

      围棋大革命(TOM棋圣道场)

      http://blog.tom.com/blog/index.php?username=yanlai_zhang

      燕来围棋文集(西西河中文网)

      http://www.ccthere.com/user/%D1%E0%C0%B4/8,1/

      燕来围棋文集(网易的博客)

      http://blog.163.com/yanlai_zhang

      燕来围棋文集(搜狐网)

      http://89yanlai.blog.sohu.com

      燕来围棋文集(新浪网)

      http://blog.sina.com.cn/u/1052466433

      按地址进入后,每篇文章都给了链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