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李荣融最新讲话透露信息不少. -- wolfgan

共:💬194 🌺46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换专业也是很人性化的规定么

                                                    毕竟,这些规定只是督促大家学习,并不是刁难人的,多次考试不过,说明这个同学不适合在这个专业方向上继续学习下去,换一个专业方向,也许就适合他/她了呢。很多基础课,比如高数,热力学什么的,都是n百人一起上大课(具体数字要看愿意听这个教授讲课的人数了)。我觉得吧,上高数这样的课,看不清黑板怎么能够成为不及格的理由呢。我读书的时候还没有扩招,大一高数也有好多人不及格呢,我的感觉是,这些同学普遍进了大学就没有在高中学习努力了,这个和扩招与否,是没有关系的。

                                                    大学里的学习,关键还是在自己学习,花了多少心思在学习上,在专业上。严格淘汰率,说白了就是“逼”大家学习。许多在国外读书的同学,那学习条件比国内还差呢,为了生计要奔波,吃穿住行样样节省,不也是照样学出来了。在我看来,学习环境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相比,影响小得多了。

                                                    至于说,

                                                    为啥座谈会上用人单位还是说毕业生一年不如一年呢。。。

                                                    关键还是在于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这些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关键途径,但是现在,许多同学一进入大四,就开始忙着找工作,早已无心学习,毕业论文混的人太多太多,这样的毕业生质量,自然是不乐观了。

                                                    1%的毕业率,有些专业不是没有,我所知道的某校某专业,几年都没有一个毕业生,真能读出来,企业抢着要,进一步深造,也非常容易。如果某个专业的毕业率太高,教授是没脸面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大概40-70门课不等(专业不同),每一门课的每次考试通过率不超过70%(如果运气特别好的话),一般情况是在40%-60%之间徘徊(也不排除低于10%的时候),要想全部过关,只能加倍努力了。从进校人数来算的话,最终毕业率在20%-30%是很普遍的。

                                                    • 家园 俺看过您的连载,知道您是在国外读过书的。

                                                      您的贴子里的大部分内容,俺都是双手双脚同意的。比如“大学里的学习,关键还是在自己学习,花了多少心思在学习上,在专业上。”俺对师弟师妹们也说过很多次的。

                                                      但是有的时候俺是为他们报不平的。俺们学校的学费,98年是2500,99年就成了5000。招生人数98年是2000,99年就成了5000。这5000人进来,专业课老师不够,居然就让研二的学生来给本科生上课。教学条件就更别说了。嘿嘿。

                                                      您强调主观能动性是对的,华老开着杂货铺就能写出论文来,陈景润文革时候还能出成果,更别说当年西南联大了。但是大多数学生是平常人。俺是农村出来的,俺小时候俺爷爷就跟俺讲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现在就这么一坨人,原来种1块地,现在种1.4块地。还按1块地浇水施肥……最后政府还说要提高收购标准……俺就是觉得不公平。

                                                      • 家园 公平么

                                                        怎样才能做到呢,每个人,每个时代的人都有抱怨。扩招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或者说,提供了提高自我的机会,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大多数学生都是平常人,但是大家都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发掘,不是有句老话么“人无压力轻飘飘”。

                                                        农业8字宪法,现在肥和水这样的物质条件相对减少了,但是还有6个字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不去做,怎么知道不能达到新的国家标准呢。如果做到了,于国于民于己都是大好事。

                                                        • 家园 那六个字也没做到啊。

                                                          老师就像种庄稼的。如果老师也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前除草3遍,现在还除草3遍,那也算尽到力了。现在的情况是老师一看学生这么多,得,就少除一遍草吧。。。有的干脆让自已的研究生去给本科生上课。。。

                                                          要提高毕业门槛,先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门槛,这个才合理吧。

                                                          如果不去做,怎么知道不能达到新的国家标准呢。
                                                          如果不知道,就搞试点啊,怎么就突然一把多招那么多人。。。呵呵

                                                          您说的这些话,俺当知心大哥的时候也跟师弟师妹讲过。没办法,遇上了就忍着。周围同学不都这样么,别抱怨,一抱怨就跟个loser似的。

                                                          但是说实话,这些话也都是大虚话,呵呵。伊拉克足球队踢不好回国受鞭刑,结果还是出不了线。看来压力太大也不行啊。呵呵。

                                                          • 家园 伊拉克不是亚洲冠军么

                                                            中国队呢?

                                                            教师的问题么,那是另一个话题了。我说的只是学生自己可以做到的。

                                                            • 家园 中国队是个很好的例子

                                                              足球训练是个系统工程,中国足协没好好搞基础工程,就靠看升旗唱国歌搞军训等类似打鸡血一样指望球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结果大家看到了。

                                                              伊拉克的冠军可是没有了鞭刑压力之后才拿到的。呵呵。

                                                              教师的问题么,那是另一个话题了。我说的只是学生自己可以做到的。

                                                              如果您一直在谈在现在这个情况下“学生自己可以做到的”,俺肯定啥都不说献花走人。但是您主张提高毕业门槛,这是俺反对的。理由俺就不重复了。

                                                              • 家园 同样的例子,不同的解读

                                                                伊拉克队,不是“肥与水”不足么。

                                                                中国队,不是“肥与水”很足么。

                                                                “肥与水”很足的队员,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了么?

                                                                在学校也一样,抬高毕业门槛,增加压力,同样还是会有很多人荒废学业。

                                                                条件不够好,但不能成为等靠要的理由,在同样的条件下,为什么还是有同学能够学得更好。

                                                                • 家园 看来观点差异挺大的。

                                                                  俺不觉得中国队“肥与水”很足啊,呵呵。。。

                                                                  高工资,拍广告挣钱,这些不算肥。良好的青少年足球培训系统才是肥与水啊。。。

                                                                  • 家园 反推过来

                                                                    伊拉克的青少年足球培训系统比中国好吗?

                                                                    我觉得我们观点差异并不大,但是您有一颗慈悲的心。

                                                                    • 家园 伊拉克俺不了解,但是

                                                                      非洲美洲N多穷国,国家队水平也比中国队高。还有老马胖罗,当年都踢不起真皮足球,后来能混出头来。俺认为他们“肥和水”条件就是比中国队强。

                                                                      中国足球上不去,根子在足协。以前出不了线,大家喊喊换李铁或者气勿生朱广沪下课。现在球迷们已经擦亮了眼睛开始喊谢亚龙下课了,呵呵。

                                                                      俺可没有慈悲之心,俺是这里为俺自己切身利益呐喊。如果当初真是扩招+提高毕业门槛双管齐下,俺很怀疑自己能不能拿到学位。

                                                                      有慈悲之心的是学校和老师,当年发现高等教学不及格率这么高,只好把及格线调低了一下下,让很多同学死里逃生。

                                                                      说到不努力……想到高数课上席地而坐的女生,数据结构课上蹲在窗户上的男生,考研班里人满为患的场面,凌晨三点起来去自习室占座的室友,图书馆被抢座的人流挤裂的玻璃门……俺还真没发现身边有多少人是来混日子的。就业形势这么难(万里风中虎老大的贴子提到过这几年毕业生的失业率),谁愿意混日子,谁敢混日子呢?

                                                                      • 家园 回到中心议题

                                                                        您说的这个事情

                                                                        非洲美洲N多穷国,国家队水平也比中国队高。还有老马胖罗,当年都踢不起真皮足球,后来能混出头来。俺认为他们“肥和水”条件就是比中国队强。

                                                                        红字部分没有证据,还不能接受您的观点(我觉得这几个例子反而证明了我的看法)。

                                                                        回头来讲您认为的努力:

                                                                        说到不努力……想到高数课上席地而坐的女生,数据结构课上蹲在窗户上的男生,考研班里人满为患的场面,凌晨三点起来去自习室占座的室友,图书馆被抢座的人流挤裂的玻璃门……

                                                                        我想,这并不是学习努力的全部,在高数课上没有位子也要席地而坐听讲,能保证让他/她高数及格吗?大学里的学习,主要还在于课后自己下了多少功夫。考研的人多,这个好像和学生平时是否努力学习无关吧,同样的例子,招聘会上人潮人海,能说每个求职的同学在大学里都勤奋努力吗?凌晨三点去占座,图书馆被挤破门,那么,这种拥挤的程度是每天如此吗,还是只是在学期末考试前?

                                                                        说到因为就业形势紧张,大家不敢混。怎么说呢,我心里也是有些想法的。举个例子吧:

                                                                        如果某位同学一进入大四,马上就开始四处找工作,去考一些证书,对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就不上心了,这样的同学您觉得是努力吗?

                                                                        我觉得他/她不够努力。

                                                                        我支持扩招,因为我支持给更多的人机会。我主张提高毕业门槛,因为我希望大学生能够多花些功夫在本专业上,而且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大学学习的。

                                                                        • 家园 哪还有什么正题啊,一路聊下来,咱们俩在各说各话:)

                                                                          俺的贴子基本上跟着上一个贴子走,没有啥中心论点,所以看起来很散。

                                                                          俺觉得咱们的观点真是差异很大。比如像大四的时候努力考研或者找工作,俺觉得这个很正常,指导老师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学校为了让学生专心找工作,把原来大四上学期的课都挪到了大三下学期。上大学为的找个好工作,又不是为了搞研究。特别是某些困难专业,考外专业的研或者找工作才是首选。至于俺们平时发奋的学习动力,也是跟工作和户口相关的。您可以看俺以前一个贴子。链接出处不好好学习,就可能去山沟里工作,俺们能不玩命发挥主观能动性么俺们不等不靠,积极发挥自身能动性来解决就业问题,这是多么要求上进的表现啊~

                                                                          看不见的手在到处起作用。比如俺们那时候,好多学校要求硕士毕业,除了毕业论文以后,还必须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第一作者的论文。这个和您主张的“提高毕业门槛”是一个思路吧?但是结果咋样?中国就那么多刊物,但是要毕业的学生年年增加那么多,只好出增刊了,跟砖头一样厚,呵呵。后来出增刊也满足不了要求,就开始学校内部办研究生论坛,各个专业都有,基本上提交了的论文都会收录,学校就承认符合了毕业要求。俺当时拿到过一本,真的比砖头还厚,而且还仅仅收录了摘要。如果要收录全文,那女同学可能就搬不走了,呵呵。

                                                                          还好,听北大毕业的同事说他们已经取消了这个要求,只要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就可以毕业了。

                                                                          我不明白的是,您说“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大学学习的”,那就不要扩招嘛,本来高等教育的资源在一定时间内就是有限的。咱们中国那么多专家教授,高考的时候加几道题(或者心理测试、智力测试、体力测试、脑筋急转弯啥的,反正总得有个标准吧)把不适合大学学习的人在入学前就干掉,多好。让适合大学学习的同学能够享受到充分的教育资源,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翱翔。整个世界和~谐~了!

                                                                          • 家园 如果不给大家机会到大学里试试

                                                                            怎么就知道是不是适合大学学习呢?大学4年下来,毕业成绩最好的同学未必就是高考进来成绩最好的同学,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差别是非常大的。所以我是支持扩招的,给尽可能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让大家有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还没有扩招,进大学以后同样也有很多人混的,比例也不见得比今天低。

                                                                            咱们中国那么多专家教授,高考的时候加几道题(或者心理测试、智力测试、体力测试、脑筋急转弯啥的,反正总得有个标准吧)把不适合大学学习的人在入学前就干掉,多好。让适合大学学习的同学能够享受到充分的教育资源,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翱翔。整个世界和~谐~了!

                                                                            所以我觉得按您设想的选拔机制,效果不会好。

                                                                            说到困难专业,在扩招以后,对参加高考的年龄也放松了,如果觉得某个专业不好,那干嘛去考这个专业呢?调配?也可以在高考志愿上写上不服从调配。如果读了某个专业,又不安心在这个专业里,那不是在浪费资源么。

                                                                            大四的时候,自然前面有很多路可供选择。很多人最后的工作,和自己所学专业无关,这很正常。换个角度来说,也是教育资源的浪费,一方面抱怨资源不够,一方面资源浪费又很多。那么,抬高毕业门槛,能够尽早淘汰不适合/不愿意在这个专业学习的人,其实是节约了资源。

                                                                            硕士论文的要求,如果真正贯彻下来不是很好吗?要毕业的学生人数增加,那就要比较论文质量了,如果在规定期限内还拿不出符合质量的论文,那就延期毕业或者最后就毕不了业了。按照您说的那种情况,最后不就是论文放水了么,怎么保证硕士研究生的质量呢?

                                                                            • 家园 波波兄

                                                                              波波兄在国外呆时间长了,离人民群众很远了。把眼光往下看看,农村读书读得倾家荡产的不少了,读死爹娘的也不少了(为读书,家长不舍得看病吃药),这些人还不让毕业,你觉得他们会去干什么。少数人不毕业行,成一个群体可就不同了。以前10个学生毕业8个,按兄的说法,现在也毕业8个,但招15个人,给大家机会嘛。不过不能毕业的多了怎么办??用咎由自取来打发可能不行。

                                                                              • 家园 我主张教育免费的

                                                                                包括高等教育,这样无论贫富,都可以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但高等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出合适的人才出来,大学不仅仅是一个发放头衔的机构。

                                                                                对于在某个专业里没有通过考试的同学,他/她可以改换其他的专业继续学习,觉得自己不适合在大学学习的人,自然是走另外的路了。

                                                                                我相信,在您的幼儿园同学,小学同学,初中同学,高中同学中,不是每一个人都进入了大学学习,那么,在大学里的淘汰与选拔有何不可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