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李荣融最新讲话透露信息不少. -- wolfgan

共:💬194 🌺46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换专业也是很人性化的规定么

毕竟,这些规定只是督促大家学习,并不是刁难人的,多次考试不过,说明这个同学不适合在这个专业方向上继续学习下去,换一个专业方向,也许就适合他/她了呢。很多基础课,比如高数,热力学什么的,都是n百人一起上大课(具体数字要看愿意听这个教授讲课的人数了)。我觉得吧,上高数这样的课,看不清黑板怎么能够成为不及格的理由呢。我读书的时候还没有扩招,大一高数也有好多人不及格呢,我的感觉是,这些同学普遍进了大学就没有在高中学习努力了,这个和扩招与否,是没有关系的。

大学里的学习,关键还是在自己学习,花了多少心思在学习上,在专业上。严格淘汰率,说白了就是“逼”大家学习。许多在国外读书的同学,那学习条件比国内还差呢,为了生计要奔波,吃穿住行样样节省,不也是照样学出来了。在我看来,学习环境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相比,影响小得多了。

至于说,

为啥座谈会上用人单位还是说毕业生一年不如一年呢。。。

关键还是在于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这些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关键途径,但是现在,许多同学一进入大四,就开始忙着找工作,早已无心学习,毕业论文混的人太多太多,这样的毕业生质量,自然是不乐观了。

1%的毕业率,有些专业不是没有,我所知道的某校某专业,几年都没有一个毕业生,真能读出来,企业抢着要,进一步深造,也非常容易。如果某个专业的毕业率太高,教授是没脸面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大概40-70门课不等(专业不同),每一门课的每次考试通过率不超过70%(如果运气特别好的话),一般情况是在40%-60%之间徘徊(也不排除低于10%的时候),要想全部过关,只能加倍努力了。从进校人数来算的话,最终毕业率在20%-30%是很普遍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