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莫名其妙的“国务院中央国家机关食品特供中心” -- 神仙驴

共:💬115 🌺15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莫名其妙的再回两句

      俺看回复中的质疑不少,就拣具有代表性的再统一回复如下。

      俺之所以在主帖中“慢论”“特供制度”,而单论此消息之真伪,是有原因的。俺在网上十多年,不经意的见证了一些网上流言和谣言的发展变化历程。内容上,从早期的某常委在大会上怒摔茶杯、内部会议里大动干戈、每年N次的老人突然死亡,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消息当年在海外论坛是铺天盖地,现在就有收敛,转而以九假一真的故事继续诓骗小民,做法作派与今年圣火事件中的西方主流媒体的表现如出一辙。虽然也在学习,但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对一些起码的大陆官制还是了解不多,以致有各种啼笑皆非的表现,社会上各种拉大旗的事件倒算是有不小的补充。有些消息,一望可知真假,即便是九假一真或者九真一假的消息,还是假消息。

      现在回到这条消息,有同学忿忿不平,如果只是编辑记者出错,但所述内容比较符合实情呢?我来跟您说,我个人是无法核实是否有这样的机构和这样的主任;但如果说实情就是中央有这样一个类似“特供中心”的机构的话,那么我要说,这样的实情是合情合理的,小民俺没觉得这样一个机构的存在有什么错。

      首先,咱老百姓怎么理解的这所谓的“特供中心”?下面黑岛闹钟诸兄提到过,1989风波后中央取消了“对领导同志少量食品的特供”。那里面的特供是什么?是极其稀缺食品的特供,专供领导人而平头百姓无福享用。还记得多数物品需排长队购买的情况吗?那时对领导人特供的,排再长队也见不到,因为就不在市面上供应。这样的特供是什么,当然是高层领导的特权,当然为老百姓所厌恶。

      那么现在呢,暂且还用特供这个名字,但这意思和语境就不一样了。要知道,任何大单位都要有后勤保障机构,其中的采购任务是个大头,食品的采购更是重中之重。中央有自己的一亩三分田,自己的农场能够满足很大程度的需要。这个嘛,俺上大学时候,不远的农业大学也有自己的农牧场哩。农场之外的其他食品,还是从企业购进的。只是买方自己提的标准更高,卖方针对不同买方情况作不同的生产营销。那俺那阵子知道的中小学课间加餐来说,校方自己不会有面包和牛奶加工厂,也是从外统购,但针对中小学生情况,对食品营养和卫生安全情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类生产企业当然该择优。这不就是特供吗?仅此而已。

      很多同学谈起特供咬牙切齿,但想想是不是我说的这种情况?另一点,官方是否为这一点就不管不顾老百姓死活?先得说,官方的后勤保障和政府所监察的市面上的食品供应是两个系统。政府后者的监察角色失却,并不能拿来反对前者。人家单位食堂采购师傅要求给自己人买来好菜,跟这家单位对外表现关系不大。当然有特殊情况,比如师傅你拿人家回扣了。但你厂家自己实力不够、食品不达标,那怎么使歪劲也难,尤其对大单位而言。

      再回到正题,时代不同了,特供也不能与特权画上等号了。除了少数不对外开放的中央农场,现在所谓特供中央的,有多少是你不能从市面上买到的。不然的话,神舟的宇航员、奥运的冠军队,食物要求的那个细致,哪个又不是特供,不也被咱骂死了。

      另外再补充,跟本主题没太大的关系。俺是不太认可真理越辩越明的说法的,或者说,俺认为这样的辩也有个度。人多嘴杂,又是现在网络这种并非面对面的情况,你不说,是你露怯;你说了,我总可以拿放大镜找到自己想要找的东西,人也总愿意听到自己想听的东西。而在你心里有气的关键时候,别人一个撺掇,火就着起来了。

      • 家园 搞清楚特供的核心是什么就很容易看待类似的“新闻”

        特供制度换个最简单的话就是:

        一个社会中的某一批人可以享用******(食品、服务、待遇......),而其余人无权利享用同样的******。也就是说,他们被排斥在享用******之外。

        实例就如苏联特供制度,以及89年前国内实行的类似条例。

        但是,如果真要从这次“毒奶”事件或如下说的“定点采购”,推出这种“中共剥夺了老百姓享用健康食品的权利”的结论,那这条新闻的作者至少还得多找点论据,起码,他得证明全国商店里卖的食品都是有毒的、或者至少是不健康的,以及那些定点农场里出的各类食品是老百姓没办法享用到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我想问题在于不能因为ld能吃到无害食物

        我想问题在于不能因为ld自己能吃到无害食物就对社会上大面积食品卫生问题放任不管吧?现在吵的倒不是针对特供部门,而是供的对象,个人觉得国内食品卫生问题由来已久,网上揭出来的令人作呕的生产黑幕比比皆是,一边对此无所作为,一边自己吃着无害食物,又在这当口,自然惹得人火大了。

        另外,这年头买点天然无害食材除了特供就该自己家种养了吧?

        再另外,再次提请驴兄把

        大家注意哦,这位提供的“中央国家机关特供食品网”,有木马,请您不要用清白电脑试哟。再说,你编一个网址又没法用".org.cn",闹不闹心啊。
        这段放木马网页连接之前,以防手快的同学误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你说的对

          我想问题在于不能因为ld自己能吃到无害食物就对社会上大面积食品卫生问题放任不管吧?

          这肯定是广大民众的看法,也是我的看法。但俺发本帖的目的本不在此,更不像哪位朋友一定得把俺理解为通过否定这个错误机构名称而去为政府涂脂抹粉(不是原话,差不多就这意思)。像俺之前说的,钱闹的,确实要占很大比重。从另一个角度说,政府并非单纯不作为,不过事有轻重缓急,事故未发时没当作大的隐患处理。(俺写到这,肯定不少朋友又得指责俺转移焦点了,呵呵。)还有呢,是政府做事的惯性,所谓积习难改。

          说“无所作为”肯定是冤枉了,拿质检来说,俺前面帖子提到过,质检系统公职人员与企业比例是1比100的情况下,一位质检人员一天能够完成10家企业的质检工作的话,对一个企业一个月也只能检查3次,更别说质检系统人员的工作并非只是蹲企业作单纯质检工作。这种情况下,推出名优产品的免检制度,从能够集中精力干大事多干事的角度,至少出发点是好的。政府对这部分产品的监管缺失,是处理手法的问题,但还不能说是无所作为。

          至于说有对中央的“特供”,俺一直觉得正常,中央的后勤系统与前台工作部门混在一起说事,虽然很符合民间将政府画成猪八戒的通常做法,也符合民众的一般心理,但对解决问题起不到作用。政府前台失察或无为是政府的错,但不能因此将这错归罪到后勤系统头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仁兄是研究政治的,怎么还能相信特供已经取消?

        我相信您所说的这个“国务院中央国家机关食品特供中心”属于作假,但不等于中央、国务院、军队乃至各省市的特供已经取消,领导喝的茅台、五粮液和市面上的是一回事吗?您能喝到玉泉山的水吗?烟、酒、茶……乃至日常食品那样不是?

        [URL=]1989风波后中央取消了“对领导同志少量食品的特供”。[/URL]

        • 家园 汗一下

          论专业俺是学工的,政治这些算是业余爱好。

          鸥兄说的,还是我上面讲的情况,特供特供,此时彼时含义有别了。你是否垄断了该项食品日用品的专卖专用,应该是重要区别。专事生产供应高层领导的食品日用品的厂家,和其他情况可以区别对待,前者类似于中央后勤农场,后者就应是产品可以在市面上见到的厂家。我当然承认,领导使用的食品日用品,其质量当高于市面商品,有隐含前提是对厂家提出的更高的质量和安全标准,是可以想象的。但厂家商家是否因此就忽视和耽误了其他流通商品的质量要求,或说高层领导的供应要求是否就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我想还可以探讨一下。我认为,在物品稀缺时代,高层的垄断自然侵占了百姓的利益,你买不到东西;但在目前物品供应丰富的情况下,日用品提供厂家本身就是在质量可靠的基础上才得以取得可以供应中央后勤部门的资格,其后更没有原因放低质量要求。所以,对中央高层的所谓特供,我认为不好与造成市面上的假冒伪劣等现象的原因相提并论,这点上,还是可以参考想想运动员的特供食品吧。

          • 家园 商品质量还是商人逐利决定的吧。

            说一个我遇到的小事情,我一朋友,住小县城,洗发水只用新海飞丝,一次去北京,到了以后已是深夜,就近超市买洗发水,新海飞丝没买到,买了飘柔。感觉还不错,带回家后,家人一起使用,也觉得不错。于是家里洗发水都用完后,去了县城的超市买了飘柔,发现用起来不如北京买的好。

            后来又去上海,回家前特的去超市买了一瓶新海飞丝一瓶飘柔,回家以后发现两瓶都不错。可是家里卖的飘柔也好、海飞丝也好。相比京沪,差别就明显了。

            事情的真实性,我个人有信心。是个例还是普遍情况,就不好说了。

            • 家园 在前些年,这现象更为普遍

              常说的“假冒伪劣”中,最恶劣的当然就是关系健康安全的“劣”字诀,也因此最受关注;而地方小作坊的假冒伪则还常能被地方政府保护起来,像我另外提到的烟台龙口粉丝事件,地方竟默认民间非正规小作坊仿造冒称自己地方的名牌产品,这种超短视的行为,不砸自家牌子才怪。

            • 家园 这个现象应该挺普遍

              在上海,只要一出上海市境,所有在上海常见的牌子都消失了,包括很多知名的国际大牌子。回广东老家,离广州只有70公里,商场超市见不到一个全国性牌子。到云南、青海,商场里则是很多包装很“怪异”的“国际名牌”。中国的市场是高深莫测。

          • 家园 你是又惹了一个胡搅蛮缠的主

            他所有问的东西其实都在你原帖里解释清楚了。他只是故意在断章取义,想把你的贴弄难看一点而已。捣鬼有术,捣鬼有术。

          • 家园 五十步与百步的区别吧?从人无我有到人有我优的进步

            但还是特权的产物,而且这种进步主要是物质生产越来越丰富的结果。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