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如此混蛋! -- 观望者

共:💬56 🌺5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如此混蛋!

    看到一则河南农民现在收自己种的玉米要交政府五百块钱来办个鸟证的消息,真TM的骂XXX畜生!点看全图河南漯河裴城镇规定农户收玉米要办砍伐证河南漯河裴城镇规定农户收玉米要办砍伐证外链出处

    不知道同为中国人的有什么感想,真不知道他们究竟要干什么?

    昨日上午,记者刚赶到裴城镇宋岗村,就有数十名村民围了上来。“秋收是跟‘老天爷’夺口粮,镇政府咋能这样耽误我们呢?”说起镇政府的做法,不少村民流下了委屈的泪水。

    村民说,今年9月初,镇政府每天派人派车赶赴该镇的所有村庄宣传,要求每亩玉米缴费500元,农户在办理“砍伐证”、“准运证”后才能收割,否则将“给予严重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如今,宋岗村6000多亩玉米地绝大多数都未办“两证”,因为无法收割,村民们心急如焚。“现在好好的墒情给耽误了,有的玉米因雨水浸泡快要霉变发芽!”村民们说。

    这就是你们整天感谢的党和政府?TM的畜生!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这就是苛捐杂税.要想富少养干部多养猪-农民兄弟的心声.
    • 家园 【70年代】有部科教片专讲“秸秆还田"

      当初大寨修海绵田就是主要靠秸秆。后来大寨臭了,海面田也没人提了。

    • 家园 也说个和焚烧秸秆有关的事

      某省会城市,历年秋收的时候,郊区的农民都是焚烧玉米秸,结果,有几年烟雾太大,结果把机场的航班起降都给影响了。反正宣传了几年根本不起效果。最后,市里下了狠心,罚!现在据了解,多则两千,少则500,只要一经发现,什么话都别说,交钱,磕头也没用。镇上以前抓计划生育的一帮人,现在都去抓烧秸秆的去了。十一期间也没休息。放假到郊区的时候,看见好几个村子都拉着横幅,写着“焚烧秸秆是违法行为”等等的标语。也不知道是哪里制定了这样一个法律法规。

      这个事情呢,其实也是没有办法。

      我老家那里,掰完玉米后,玉米秸还长着,是用一种机器直接就粉碎了,撒在地里,最后用旋耕犁打一遍。这样做既增加了土壤的肥料,又不会污染环境。但有些个地方农村的条件所限,无法推广机械化。现在农村做饭又都不用烧柴禾了,所以有些农民图省事就一把火烧在地里。其实烧也没有什么,但如果在城市附近,影响了城市的空气,甚至干扰了机场的飞机起降,就不得不治理了。

      但国内做事情就怕这样,“一刀切”,一些方法不见效后,极端的方法就强行推下去了,结果成了一些部门的来钱的路,有些甚至几十年后还拿着早已过时的规定来处罚。

      比如,推广火葬,当年周恩来还亲自回家带头去平祖坟,毛泽东第一个在什么书上签名。说什么土葬占用耕地。但这个事情显然有些荒谬的地方,根本没有考虑汉民族的习俗不说,这些年,农村里即使火化了,也一样把骨灰盒安葬到自己地里埋起来。如果不修立石碑、修坟茔的话,根本算不上站用耕地。现在看,是那些开发区占用的耕地多呢?还是农民为自己亲人起个土堆占的耕地多呢?但当年的这个规定,一直延续到现在。跟计划生育一样,成了乡镇上一些人的生财之道。

      所以,就怕这样。土政策、土办法,农村里基层官吏吸血鬼一般,把农民肆意揉捏。还是Hman说的对,是中国的文化和体制的弊端。现阶段,不可能一下改正过来。

      • 家园 罚之前有没有补贴呢

        我所在的也是个省会城市。每亩耕地地方财政都有补贴的,农民拿了禁止焚烧秸杆的补贴,就不能焚烧秸杆了,究竟罚不罚这个我没了解。(我听农民朋友说起这事的时候玉米还在地里茁壮成长呢)

      • 家园 不是机械化这么简单

        撇开其它问题不谈。

        至少10年前就有人为不愿施绿肥使得地力下降发布过报告,这个问题直到现在就差像城管一样要组织绿肥推广小分队了。

        欧美大多数都回归土地,这样做对保持地力有好处,但缺陷也是明显的:会影响来年的收成,这个对中国精耕细作求产量最大化的农业方式冲突很大,在承包制以后,基本上只见化肥,连绿肥也很少见,因为要占用土地影响收成。

      • 家园 很想和你说说,

        但说下去政治又不正确了,所以就不想说太多了.其实出台一项政策总是有着美好的愿望做出荒唐的事情,想殡葬改革吧,现在要埋一个人那么一两平方的地大地方要十万八万,小地方也要好几万你说减负了没有?

        玉米秸不准烧的道理也不是影响空气,而是那东西可以喂牛,所以有人要收购而成那个样子.其实看起来震震有词的东西背后并不是你我所见的那样.而形成这些东西的是体制!

        • 家园 是的

          我们这边有专门收购的。据说可以粉碎成饲料,还可以做门窗,不知道可不可以炼出生物柴油。

          越落后的地方这种事情越多。

          经粥兄提醒,把村长的帖子献上

          生产生物乙醇的消耗

          • 是的
            家园 秸秆可以做乙醇

            第二代乙醇,村长的系列帖子里面有的

            • 家园 从侧面

              说明秸秆是个宝了,而且当地政府没什么来钱道,否则也不会这么吃果果了。

            • 家园 还可以做氢气

              我这次回国跑秸秆制氢的项目。不过这个是纯科研了。

              • 家园 那秸秆收集也是大问题

                上次和别人讨论第二代乙醇,我说这个在国内很困难,因为秸秆收集非常麻烦,国内农业是分散经营,这个问题怕是不好解决的。而且秸秆在一些地方,还是生活中的燃料。在我的老家,政府已经资助农民每家每户建了一个沼气池,这样秸秆也是做沼气的原料和肥料。我想,可供利用的剩余秸秆并不多。我猜,大概只有在东北地区这样的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区,二代乙醇才比较有前途。

                ps,油价一路下降,全球经济发展的前景也堪忧,我想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未来几年里会面临一个比较大的降温了。

                • 家园 一直有这个问题

                  东北好一些,有相对大规模农业。人均地少的地方,秸秆的来源的确有问题。

                  秸秆收集也不划算。一吨收购价100-150块,作为原料来讲已经不便宜了,但是从农民角度,吸引力仍然不大。

                  国内的沼气是一个非常好的东西。

                  • 家园 是啊

                    村长研究研究,能否在农村搞个绿色循环经济。沼气烧饭、取暖、烧水、洗澡等(也可加上太阳能、地热等)。人和禽畜的粪便是原料。废渣可以是有机蔬菜等的肥料。

            • 家园 花谢,马上去翻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