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纳税人的称号在中国是否名不副实? -- 赫然

共:💬143 🌺165 🌵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讨论】纳税人的称号在中国是否名不副实?

    近来,在河里屡屡看到有人以纳税人的姿态指责政府服务不好,乱花我的钱去造鸟巢等等。

    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讨论一下,中国的纳税人到底是什么角色?这点收入税对于政府起到什么作用?中国的“纳税人”有什么权利?

    我认为,中国的纳税人是个伪命题。政府没有讲清楚,老百姓也不明白。套用了西方的概念就自以为是了。

    中国人可以用公民身份去监督政府,但是纳税人这个概念和角度我不认为是正确。

    纳税人是什么?就是我出钱,你要办我的事。

    我想指出:中国不是这个情况。

    1.中国的收入税率是很低的。相比发达国家几乎可以说是没有。欧洲一般收入的40%到60%要交税。加拿大30%到45%。美国税率相对低,每个州不一样,一般也要25%到35%。中国的纳税人简直没有交多少。

    2.另外,中国国家财政靠的不是收入税,主要是国企的盈利。地方上而言,主要是卖地的收入。那点收入税只是为了稍稍平衡一下贫困人群的医疗福利而已。这点钱对于国防公安几乎没有贡献。对于鸟巢什么的没有关系。中国政府是自给自足的。建设了很多工程并且养活了很多人。在中国,只有中国农民才是真正养活国民的人们,但是,他们绝大部分是不要交收入税的。现在农业税也没有了,他们基本不是纳税人了。所谓中国的纳税人主要是中国中产的城镇居民,低收入的城镇居民也是不用交税的。

    3.所以,在美国,是美国人民在养政府。没有收入税和其他苛捐杂税,美国政府分分钟要破产。事实上,地方政府破产也是经常有的事。破产什么后果?就是警察不上班,,马路没人修,路灯不开了,学校停课了。对!这就是无政府状态。但是,在中国,是中国政府在养人民(赫然:【补充】政府养人民有失偏颇,改为政府养自己。)。人民就是不交一分钱,照样有警察在上班。你听说过,中国有警察怠工要加工资,而政府说我们钱不够?没有!但是这事在西方天天在上演。

    所以我觉得:

    中国的假纳税人,请你不要要用纳税人的名义来要挟政府。政府不靠你这些钱,你要倒是要靠政府。

    中国人可以监督建议反对政府的行为,但是不是纳税人的角度。作为公民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提纳税人?那没有交税岂不是没有这个权利了!?

    • 家园 为了反对“为纳税更多的人服务”的理念,必须重提人民的概念
    • 家园 脱离现实太久了
    • 家园 上上课,你只要在国内购买任何东西,就自动成为纳税人了

      中国的增值税是价外税,你付款购买商品或劳务时,同时也支付了增值税。税率一般是17%,并且没有抵扣。你想逃避成为纳税人,也没有可能。

      • 家园 有一点异议

        首先声明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不过我过去和人讨论起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人提到,增值税和企业营业税、关税一样,是属于sovereign tax,和纳税人无关。国家对这些税多承担的义务应该和一般人纳的收入所得税不一样。比如增值税在一定情况下可以退还,但不是退给消费者,而是打回营业机构。

        就我个人理解,这些税实际上已经打入了企业的成本。要说关系的话也是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如果将这些税说成是消费者纳的税,是不是在重复计算?

        • 家园 可抵扣的增值税严禁进入成本,这是税法的规定

          不懂,就别在这搅和了

      • 家园 挑个小错,中国对劳务征收的不是增值税,是营业税

        不过您是对的,中国增值税是价外税,购买任何商品即成为纳税人。

    • 家园 政府,请付给人民土地租金

      既然这个政府是自己养自己,那我想也应该有些成本核算吧。

      土地是人民的,政府在上面建楼,有没有向人民缴纳土地使用金啊?矿产?水域?空域?无线电频道?

    • 家园 中国国有企业缴税,就等于全国人民全都纳税了
    • 家园 你买东西都有付消费税的!好象是百分之十几
    • 本帖(曾)被判违规,

      家园 你是说反话还是某个....部位出了问题?
    • 家园 "纳税人"的频繁出现反映了公民意识的觉醒 附:官场小觑

      诚如楼下成奎花所说,中国有好几亿纳税人,让这几亿人在办奥运,对外援助等事情上达成一致,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富人纳税多,穷人纳税少,但是在政治权利上,两者从理论上说还应当是平等的。“天下的事,天下的人都管得”,呵呵。

      多年前,这么一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其实,这还是封建社会“父母官”、子民的那套模式。

      近年来,"纳税人"一词出现,甚至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中国的纳税人趾高气扬的指责政府”,赫然问:“对吗?”要我说,这是对的,这反映出公民主体意识的觉醒:政府是公民供养的,政府的职能,从本质上说,应当是为公民提供服务,也就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官员,不应当自视为公民的“父母官”(当然在现在,官员如能“爱民如子”,百姓已经是上上大吉了)。

      那么是不是需要“中国的纳税人趾高气扬的指责政府”呢?我觉得,限制政府掌握的资源,明确政府行政权力的范围,加强政府预算的审批和审计,在现阶段都是非常急迫的。

      我有一个亲戚,在江苏某市党委部门工作,管接待,接待各地的参观、学习、取经、交流的各省土豪,通常是司局和处一级的寻常公务往来,国家机关、中央、省部级和有些司局级的官员,他们够不着管不了。江苏该市以独系大菜和MM水灵而名扬全国,所谓接待,就是天天山吃海喝。政府摆酒,看级别人数,一顿一桌通常是好几大千。如果该交流团顺便到南京上海一游,而不方便由南京上海接待(比如在南京上海没有公务),那有时候费用还是这边付,一顿上万也不稀奇。真是挥金如土。当然,听听介绍,看看现场这些表面工作,还是要做的。

      如果真是外地官员出差带队出差,那也还就算了,领导酒酣饭饱之际,问起菜是如何烧的,回去后多少还能给当地餐饮业出点主意。哪知占很大比例的,还有官太太旅游团,王子皇孙旅游团,等等。比如,外省A市地税局,想看看你们市是如何对农贸市场收税的。好,来一取经团,一看全是女将。熟悉了以后,才知道,带队的是A市市长的小姨子,在A市地税局挂个副处长。其他人有A市副市长的三弟媳,A市书记的二表姐,A市公安局副局长夫人,等等,个个有来头。

      你要说,花这么多钱,值吗?这值不值要看什么人。现在官场竞争激烈,升官的捷径之一,就是:要升官,就得先到穷地方“锻炼”。比如我在南京的邻居,原先在江苏省某厅工作,不知由于哪柱香没烧到,眼看年龄到限,提拔无望,心下甚急。后来打破头,争到一个到西藏锻炼的机会,三年后回来,立马升处级。我家有个扎西德勒的小工艺品,便是他给的如假包换的正宗西藏货。但是落后地区,地广人稀,官位有限,你发达地区的官员想去“锻炼”,别人那儿也得有个空位子不是?而且这位子也有不同,比如在市里(地级市),就比在县里条件好一些。所以,越是落后地区来的,就越要伺候得好,因为人那儿有升官的快捷通道啊,各省的组织部门都惦着呢。就算这次来的不是落后地区的,但是你江苏的官员想升官,最好也还是到外省其他的“口子”上历练一下,比如到河南安徽当个科技副县长之类。同理,落后地区官员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也是升官的一条近路。所以对组织部门来说,端的是“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来的都是客,个个是大爷。吃了玩了拿了礼物不算,临走还问,你们那儿报销标准如何?比如回答是住宿一天100餐费补助50。好,来了5天4夜,给你开个4x100 + 5 x 50 =650的发票,回A市后还能报销落点小钱。至于江苏各位官员出省、市,接待也差不多。多少民脂民膏,就这样被消耗掉了。

      我在美国的时候,某次参加一个公司的产品介绍会。中午照例是快餐,一个三明治一勺煮豆子一杯饮料之类的。这时,看到两个人,要主持公司给他们开证明,证明这餐饭值多少钱。一看胸牌,是city的。后来吃饭的时候凑过去,问要那个证明干什么。人看我黄皮黑发,知我乃化外之人,告曰:city规定每人每年公务宴请的标准,礼物的标准。所以我们没在外受一次招待,都要report给city。

      这就一快餐,相当于中国5块钱的盒饭,也算招待,也要报告。这要让我那亲戚知道,那不把大牙笑掉了。天朝上国,非他人可比哦。

      原先在河里看到有个宁波妹妹的说浙江民营企业的系列,说到有个兄弟企业家,感叹说,要让孩子做个公务员。我实在是理解他为什么要这么说。我上边的例子仅仅是个普通的“接待工作”,说实话这种花费还算是正常的,不牵扯到贪污,生活作风这些。在攫财方面,政府利用手中的资源,不仅一头压普通老百姓,另一头也压不明理的、不合作的、或合作不到位的商人。官和官斗,商和商斗,我得官商和你的官商斗,这样的故事也是太多太多。

      说到官民关系,我觉得根本问题在于:政府手中的资源太多;行政权力几乎没有限制;政府花钱没有监督。所以,在现阶段,公民对政府的问责,实在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是不是以“纳税人”的名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