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耳朵先生终焉之地 -- 萨苏

共:💬23 🌺8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耳朵先生终焉之地

    [平面媒体用稿]

    从东京沿东海道新干线向神奈川县方向前进五十公里,就是风景秀丽的藤泽市湘南海滨。在这里,面对大海,沙滩与绿草之间,有一组以白色为基调的雕塑建筑,怀念着一位七十五年前遇难于此的中国年轻音乐家,这就是聂耳纪念广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聂耳纪念广场,左前方海上的小岛,就是聂耳遇难的江之岛

    这座长方形的广场面积不大,整洁的胸墙使其看来仿佛战士的防御阵地,而广场中心的纪念碑看来又仿佛指挥家的乐谱台,俯瞰广场,依稀可以想象年轻的聂耳以此为指挥台,指挥汹涌海涛演奏命运交响曲的景象,其设计可谓巧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聂耳

    1935年3月,在国内因为参加左翼政治活动遭到迫害的聂耳,到日本投奔其兄,并准备继续前往苏联和欧洲游学,不幸在当年七月十七日,于湘南海滨(当时叫做鹄沼海岸)游泳的时候溺水身亡,年仅二十三岁。

    聂耳的死,日本民间曾有看法,认为他可能是受到了当时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官宪的暗害。但是,战后通过采访当时的目击者以及调看文献纪录,聂耳的死属于意外的可能性更大。7月正是当地台风即将来临的时刻,本地人大都不赞同在此时下水游泳。但激情澎湃的聂耳更欣赏台风到来前的壮丽风景,所以没有在意他人的劝告。他在17日下午2时从江之岛附近下水,再没有返回。第二天,其遗体在海岸边被发现,后运至藤泽市内火化。目击者注意到聂耳的遗体有抽筋的迹象。他可能因为不熟悉水情,误入台风引起水温较大变化的深水区导致身体不能适应而遇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聂耳纪念碑的主体碑台,形同一个“耳”字

    在藤泽流行一种迷信说法,认为聂耳的“聂”字在日文中发音与“溺”字相同,聂耳的死,或许冥冥中就已注定。

    聂耳死后,藤泽市民一直很惋惜这位才华横溢的中国青年音乐家,并亲切地称他为“耳朵先生(耳様)”,他们写了很多文章考证,认为后来成为中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就是聂耳在藤泽市最后完成的。聂耳也成为藤泽市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的桥梁。1981年,藤泽市与昆明市结为友好城市,其契机就是因为聂耳遇难于藤泽,遗骨却安葬在昆明故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昆明西山聂耳墓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定《义勇军进行曲》为暂行国歌。藤泽部分市民闻讯后发起了纪念聂耳的运动,并利用所得款项在聂耳遇难地湘南海滩建立一座纪念碑。1954年,纪念碑落成。由于当时中日尚无邦交关系,我国派出了红十字会会长李德全女士前往藤泽,主持聂耳纪念碑揭幕仪式,是为战后最早访日的大陆高级官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54年的聂耳纪念碑

    聂耳纪念碑是日本著名设计师,聂耳的友人山口文象的作品,分为台,碑两部分,造型独特,碑文是秋田文雀撰写,而纪念碑主体,山口并没有采用传统高耸的造型,而选择了类似平台式的格局。山口表示 – “耳朵先生一定愿意离人间近一些,我们用音乐祭奠他的时候,他也可以听得更清楚。”这座纪念碑从上空俯瞰时其型酷似一个巨大的“耳”字,表达了人们对聂耳的思念之情。

    1958年,聂耳纪念碑在狩野川大台风中不幸被毁。为此,藤泽人士成立了“聂耳纪念碑保存会”,力争重建。1965年,用花岗岩重建的聂耳纪念碑在湘南再次落成。1985年聂耳遇难五十周年之际扩建为聂耳纪念广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65年重建后的聂耳纪念碑

    现在的聂耳纪念广场,主体依然为聂耳纪念碑,为了避免纪念碑遭到自然和人为地破坏,藤泽市民平时都为聂耳纪念碑覆盖上保护网。纪念碑附近并有郭沫若与前藤泽市长叶山峻所属碑刻,在聂耳纪念碑的后方,是镶嵌在壁状基石上的聂耳铜像与铜制聂耳签名铭牌。郭沫若的碑文书写于1965年9月18日,题字为“聂耳终焉之地”。叶山峻的碑文则详细记述了两次为聂耳立碑的过程。此地的聂耳铜像被其故人称为在各处的聂耳雕像中“最为神似”。经过很多年其作者管沼五郎去世前才披露了其间的秘密 – 原来其他的铜像都是根据聂耳五张现存照片制作的,唯有这一座,是管沼以聂耳的兄长聂叙伦为模特雕塑的,照片仅仅作参考。所谓与聂耳神似,其实是因为他们兄弟太过相近的原因。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今天的聂耳纪念碑和铜像

    今天,藤泽市的市民们每年7月17日聂耳的祭辰,都要携带花圈到聂耳纪念碑前举行“碑前祭”。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仪式,是集体演奏《义勇军进行曲》,来安慰聂耳的灵魂。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聂耳碑前祭照片

    这嘹亮的乐声,大约是“耳朵先生”最喜爱的纪念。

    [完]

    • 家园 说来惭愧,以前出差的时候离江之岛也不算远

      居然没有去过。

    • 家园 江之岛,十几年前的记忆......
    • 家园 “聂”“溺”日语里发音不一样的。

      在藤泽流行一种迷信说法,认为聂耳的“聂”字在日文中发音与“溺”字相同,聂耳的死,或许冥冥中就已注定。

      “聂”日语音读じょう,“溺”日语音读でき,难以混同。在上海话里发音倒是一样的。

      • 家园 del
        • del
          家园 恕俺孤陋寡闻,俺至今还从未见过一个念「じょう」的「溺」。

          でき【×溺】

          「でき」を大辞林でも検索する

          [音]デキ(漢) [訓]おぼれる

          1 水におぼれる。「溺死」

          2 あることに心を奪われ、他を顧みない。「溺愛/耽溺(たんでき)・惑溺」

          [ 大辞泉 提供:JapanKnowledge ]

          上面是在日本yahoo页面查字典的结果。明白写着音读念デキ(deki),训读念おぼれる(oboreru)。

          这个至少可以证明俺不是在信口开牙。为此,俺特地查了下广辞苑第三版,从1169页的「上(じょう)」词条一直查到1205页的「上腕(じょうわん)」词条,还是没看见有念「じょう」的「溺」字。也许是俺查得不仔细,有所遗漏?

          不知道

          “溺”字在“音读”的念法里也是读成“じょう(jyou)”,“でき(deki)”才是“训读”念法。
          这种说法的出处何在?最好有具体的字典名以方便核对。

          另外,如果能具体举出在何种情况下与哪个字搭配时「溺」可以念「じょう」的例子也可以。

          能学到自己以前不知道的事情,实在是网络的一大好处。

          没有你,也许俺一辈子也不知道这个「溺」字可以念「じょう」,所以还请不吝赐教。

          • 家园 如果他的确查到Jyou是“吴音”的话,那他和老萨并没有错

            日语的“音读”有“古音”“吴音”“汉音”“唐音”等读法,你查到的“deki”后面注明的“汉”,估计应该是汉音。汉音在儒学中用的很多,现在最为普遍,但吴音也一直在并行使用(特别是民间)。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这里几种读法都列出来了,还有一个Nyou,估计可能是“唐音”。

            外链出处

            互联网的确是挺方便的

            • 家园 谢谢您给的链接,让俺又长一见识。

              如您所说,

              日语的“音读”有“古音”“吴音”“汉音”“唐音”等读法

              至少俺知道在念佛经时,汉字的读法跟常用读法是有可能有很大不同的。

              所以俺也不排除在特殊的情况下,溺也有可能读jou。俺请他“具体举出在何种情况下与哪个字搭配时「溺」可以念「じょう」的例子”也正有此意。

              根据您给的链接,俺不仅知道了溺可以念jou,还可以念nyou,这说明从汉字传来日本的时期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读音。也就是说,在古时候的中国,这个字的读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类似的字,俺在查广辞苑じょう(jou)时,找到过「嫋嫋じょうじょう(joujou)」,「余韻嫋嫋」念「よいんじょうじょう(yoyinjoujou)」。

              汉语里“嫋”念niao,所以溺也许也可以念niao。为求证刚才查了一下《中华字海》,还真发现了“溺”原来真可以念niao,4声,意同尿。中华字海举《庄子·人间世》:“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

              看来是这个“溺(niao)”传到日本,音读作じょう(jou)或にょう(nyou),只是它的意思是尿而不是溺水之溺。

              那么,溺的日语音读不同,就不只是传来时期的不同所致,更因为本来汉字的意思读法就不同,所以日语里自然就用不同的发音以示区别了。

              看来,念jou或nyou的时候的“溺”作“尿”解。

              (这个是俺的猜测,不知确否?)

              没有您和人生无处不青山两位的回帖,俺还真不会去查字典,也不会知道溺字还有这么多讲究。花两位以表谢意。

              • 家园 关于那个deki的“音读”,始终觉得比较奇怪

                我日语知识贫乏,不过据我所知,“音读”多半都能在汉语(至少古汉语)中找到相近发音,比如“山”的音读就是“san”。这个deki的发音,实在是莫名其妙。

                韩语汉字“溺”的发音有“nik”和“nyou”,没有“deki”的发音,那么这个deki到底是怎么个来历呢?不知道有没有人能考证一下。

                如果老萨听到的传言确实存在,那么要么是日本平民汉字水平有问题,要么就是编书的问题,即有可能民间在“溺”念jyou的时候也是有溺水的意思的然而没有被记载。同样,这个也需要进一步考证。

          • 家园 看来俺真是错了

            兄台歇歇火气,莫要生气鸟~

            的确是俺一时疏忽,只是在“汉字源”里面略查了一下,看了看是有个读“じょう”的音,但是没注意到那是个“吴音”就冒冒然回帖了,俺要深刻检讨不够严谨的错误~

    • 家园 原来日本汉字的聂字,除了三个耳朵还多一口字旁?

      Google Map上的聂耳纪念广场

    • 家园 花之。“终焉之地”的说法没见过,是日文中有这种说法吗?
    • 家园 原来在湘南,

      还没去过。

      恰好上周在研修时遇到一个湘南的MM,正好发表题目是自己家乡的介绍,给我们大大叙述了一番湘南的罗曼蒂克,海滨美食和湘南男生的纯粹,多情。

      如果有空去了,一定要去看看聂耳纪念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