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新闻人与地震的距离 -- 梦秋

共:💬146 🌺67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为赋新词强说愁

        胡笳兄的总结真正属于砖引出的玉,可是,胡笳兄高看那些自诩的精英了

        这位周小姐的问题不在于什么精英视角,因为她还算不上精英,如果仅仅在杂志社任职就算是文化精英,那萨大侠笔下的科学院门房大爷就得是学部委员,去未名湖边听过诗会的就都是诗人了。

        仅就引用的这几段话里的语病和用词不当就足以看出她的水平,放狗搜了一下,发现有此看法的不止俺一个

        http://q.163.com/dingfafa/blog/x04zl/5592082008422101459362/#5592082008422101459362

        人家给的题目是“一个年轻人眼中的灾难”,比我厚道。人家也大致介绍了一下这位“精英”的背景,

        “写这篇的文章是《生活》的一个24岁的记者,她之前几乎没有采访和写作经验。我作了些修改,因为我看到有些词语感到很不舒服,我们应该给予死者最后的尊重。希望作者不要见怪。红色字为我修改部分”

        再回头看看楼主引用的部分,什么嚎啕大哭,念念有词,几个头发稀疏的贴着脑皮,面对着...吆喝,喃喃地说,砸得...一片安静,再加上无数的不分场合地点的逗号,西西河的朋友都很宽容,不便于点破,可咱自己看起来实在是别扭,就像有人逼我看那些网络魔幻小说一样,我一直以为那些小说最魔幻的地方在语法.忽然就想起来中学老师的怒吼了:"的地得"都不分的就不要出来写字! 惭愧,自从用了拼音输入法,俺就从来不分了.

        顺便加几句对媒体的看法,相信楼主这样的资深媒体人早有感触.这年头网络盛行,数码泛滥,大家都能看书写字,都能删了重拍,文笔流畅字字珠玑的,像河里的诸位大佬,可不一定都去报社;再加上出国人数日增,像当年某某社大记者出个国回来就能写个游记出本书可是越来越难了.所以啊,笔头基本功不行,要再不能深切领悟形势,那就只能沉溺在自个儿的博客和国际友人的小圈子里了.

        成也网络,败也网络,随随便便凑些形容词,匆匆忙忙放到自己的博客上,这是我们当年读书时混水母的道行,专业人士还这么了来,也不找个中文系的学生改改文法,只能算是脏口儿了.啧啧

        • 家园 大家现在一般所用的“精英”其实已经赋予了其特定的指向了

          就是那种“所谓的精英”。

          真正的精英是谁?是我们的子弟兵,是温总理,王大叔,袁小妹,薛小弟们 ,是自己才经历苦难,却马上又舍己犯险拯救他人的人,是废墟下唱歌的孩子们,是千千万万的英雄的普通人们!

          人类的寿命短暂,但死后精神不灭的那些人,乃是真正的精英。

      • 家园 这种类型的表述

        在全世界已经颇为广泛。结合美国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把个人心中的脆弱无限放大,这样的手法充斥媒体之中。甚至在经济杂志中,也常常要引上一段个人故事。

        这种手法最大的威胁在于把个人感情的无限放大后可以轻易的把更全面的实际情况掩盖。

        • 家园 这个难怪,跟西方的社会和文化结构有关

          也许在西方,他们真得靠宗教才能形成社会的粘合剂,靠这种凄凄切切才能形成社会的缓冲剂。

      • 家园 花胡笳兄

        几个小包子

        荷子:【原创】对媒体的批评何关于西西河能为灾区做些什么的思考

        荷子:【原创】关于地震,再谈媒体,收获和我们能做什么

        荷子:花,说说我的观点

      • 家园 抛砖引玉,引出胡笳兄的好帖

        每篇必花!

        胡笳兄分析了第三种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方式,即CCTV和CNN以外,还存在着一种精英的报道方式:在高傲当中显示自己的怜悯。

        我在这儿用我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给胡笳兄的帖子做一点补充。

        我们应该将CCTV和CNN定义为中国和西方媒体的新闻报道主流方式。狭义的CCTV和CNN仅仅是电视媒体。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是广义的媒体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才能接受在灾难性新闻报道当中,我们应该采用CCTV模式的这种说法。

        即使如此,对于灾难性新闻报道,我们还需要对之进行分类。我们可以将灾难性新闻分为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需要指出这一点:只有在灾难性新闻属于国内新闻范畴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全面采用CCTV模式,即英雄主义的报道。这一点中外应该皆无例外。

        但是,即使灾难性新闻属于国内新闻的时候,也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况考虑是采用CCTV还是CNN模式。这一点在美国表现得尤其明显。在911事件发生的初期,应该说大部分媒体紧跟政府,采取的是典型的CCTV模式。在2005年Katrina飓风袭击之际,因为天灾当中带有很大的人祸因素。虽然我不敢肯定美国媒体一定会采用CNN模式,在戏剧性的冲突当中寻找批判的力量,但是我敢说,在这次灾难当中,即使用放大镜仔细寻找,也找不出几个符合CCTV要求的英雄人物。

        对于国外灾难性新闻的报道,正牌的CCTV和新华社尚未形成一种具体的报道模式,而是根据国家的意识形态和地缘因素摇摆不定。2001年的911,虽然尽量淡化了国家之间的对立色彩,但是对于如此重大事件,CCTV的惫懒疏怠,除了表明它的员工素质之外,也突出了它作为官媒的官僚特色。对于2004年海啸和2005年Katrina飓风的情况,因为我在国外,所以不了解具体的报道情况。不过从2008年缅甸风灾来看,仍然带有一定的漠视。

        CNN模式基本上可以适用于西方国家报道非西方国家灾难性新闻。戏剧性、冲突和批判就是它们的报道核心,这一点我没有异议。

        至于精英式的报道,很高兴地说,在国内目前流毒不广。即使《南方周末》一流的媒体都得小心处理。只有那些可以精雕细琢的小众杂志才能够使用,例如《生活》杂志。主文所说的周雅婷的文章,刊登在我所在的杂志,不过基本上已经被编辑改得面目全非了。编辑们在商讨是否要上她的文章时,考虑到了两个因素,首先,周文不符合我们杂志风格(这不是说我们杂志就是那种格调高雅的东东)。其次,周文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有网友议论说,这篇文章刊登在博客当中没有问题,作为新闻报道则过于主观。当然,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她的文章容易引来某部门的剪刀。在我看见上面所链接的原文之前,我看到的是另外一个媒体发给我们的周文编辑稿,里面的敏感部分,即我在主文当中所引用的一部分内容已经被删除。所以当我从豆瓣当中看到没有删节的全文时,我自己都感到非常吃惊。在我们决定是否采用周文的时候,曾经有其他媒体的朋友善意地提醒我们:最好不要用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可以算是许知远推荐过来的。我们不能不用。

        后来从其余的《生活》杂志那儿看到了其余现场记者的文章,或多或少已经有主流媒体的影子在里面。这个时候,只有南都报社的社论大发狂言,背离CCTV模式,让长平之流的人来评论地震和新闻自由的关系。

        不过,即使CCTV模式本身也不能持久,因为英雄主义的热情不能够一直燃烧下去。这是我对胡笳兄的观点进一步引申后的看法。英雄主义报道是必要的,在短时间内凝聚社会力量,形成合力与共识,这一点上我和胡笳兄没有异议。但是,在灾难进入深度和广度的讨论时,英雄主义模式应该淡出,但不是退出主流的新闻报道,让位于批判性的认识。

        正如911之后,美国媒体需要反思自己在这一周的表现一样,中国媒体也需要进行一些批判性的认识。这种认识指向两个方面:首先是灾难本身。需要反思在不可避免的灾难发生前后,当局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将灾难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当局在预防和救助措施上的成功与教训。我想,这个方面的内容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有争议的话题,甚至引发批评性的报道。但是如果反思能够使人达成共识,哪怕是部分的共识,也是媒体的成功。其次需要对媒体在灾难性新闻中表现进行认识,以期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水平和表现手法。这点尤其值得CCTV(这里指央视)等官方媒体注意。他们必须这么做,才能够摆脱固定僵化的模式。对于央视的记者,其实有些人的素质相当高,我个人比较赞许李小萌和张羽。这两个记者的作风不温不火,有很强的亲和力,也特别善于寻找有价值的内容。至于白岩松和水均益,不客气地说,他们正在从CCTV模式向精英模式蜕化。而且央视等媒体整体表现出了这种迹象。不是记者们愚蠢地选择了精英模式,而是央视的官僚习惯使然。这次的抗震救灾,可以看见央视试图摆脱官僚的惯性,寻找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但是这种进步在短时间之内难以发生质变。绝望一点说,我个人怀疑这种质变是否可能发生。在我心中,早已经默许新闻联播的存在了。只要还有得选择,新闻联播就是存在一千年我也认为是合乎天理的。

        说一下最近发生的《旅游新报》的事情。这份媒体的编辑人员缺乏明显的政治敏感性,居然敢在封面上使用女模特与废墟叠加的照片,然后使用大标题“汶川地震”,结果被立刻停业整顿,一批主要编辑人员被撤职。在我们的编辑部里,《旅游新报》的封面和处罚通知复印件已经被贴在公告栏上,以时刻提醒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松“阶级斗争”这根弦。晚上,我们同事之间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都觉得这个媒体太二虎。根据它的出版周期,女模特在废墟上的拍照可能发生在地震前。编辑们为了应付突如其来的地震,在封面上注明了“汶川地震”,结果画蛇添足,把照片内容和地震联系起来了。不过,还是同情我的同行一把。

        最后建议大家看一看5月26日出版的《三联生活周刊》。我不是这个杂志的人,所以算不上做广告。从他们对于地震的报道来看,既符合了主流的CCTV模式,也照顾到了悲情。虽然也带有那么一点知识分子的高傲,但是掩饰得很好。我想,他们的这次报道可谓开创了共和国灾难性新闻报道的里程碑。但愿我这个说法不过分,从他们已经刊登在博客里的文章来看,我们的平面媒体,有着很大的进步。

        这里就是他们的文章:

        http://blog.sina.com.cn/lifeweek/

        《三联生活周刊》前往灾区的记者当中,有个别和我认识的。此人一回到北京,立刻和我在msn上聊开了。从他的言辞当中,透露出一股掩盖不住的骄傲,看得出他对这次的报道相当满意。这是最典型的老记者风格。据我的了解,《生活》杂志的记者有些主动提出要到灾区采访,被否决之后毅然抗命前往成都并深入灾区,其中一个在灾区停留时间长达8天。虽然我对《生活》杂志颇有微词,但是对于这些记者的敬业以及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由衷的敬意!

        PS:今天电话采访了灾区的志愿者,大致觉得灾区的灾民安置工作进行得不错。但是官僚作风还是存在。为了给6月份奥运火炬传递做准备,大批的帐篷积压在成都无法分发达一天之久,谁知道奥运火炬到成都的日子又从6月调整到了8月!不过灾区的志愿者们精神状态不错,对于成都人的团结和友爱精神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祝福灾区的人民们!

      • 家园 花,说的太精辟了

        不过,我们必须承认,精英们所展示的这些苦难多半是真实的,而这种忽略了英雄气息的真实,往往是最可能动摇我们的勇气、摧毁我们信念的武器,而没有了勇气和信念,我们就可能成为在利益面前狗苟蝇营、在灾难则面前不堪一击、苟且偷生的垃圾民族。

        正是如此,由衷佩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