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明史杂谈(9)--朱元璋屠戮功臣始末(上) -- 温相

共:💬101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明史杂谈(9)--朱元璋屠戮功臣始末(上)

    朱元璋的所谓洪武功臣的下场无外乎三种,第一是获罪被杀;第二是无罪赐死;第三是侥幸逃脱。而第三种在洪武一朝为数极少,仅仅限于汤和、邓愈、郭英、沐英、耿炳文等几人而已。其中,邓愈早死,儿子还是没有逃过,沐英远镇云南,郭英则因宁妃的缘故,耿炳文虽则逃过暂时,可是,永乐时终难免?M死。所以,包里归堆,也只有汤和一个人罢了。

    朱元璋若是以功业和规模来论,在宋太祖之上,他之后的两位号称是一时的雄才大略的人物康熙和毛泽东对朱元璋的评价都不低,康熙本人尽管有借朱元璋缓和民族矛盾的政治意图,但是,如果不是敬佩有加的话,也没有必要对这位胜国太祖说出“治隆唐宋”一类标语口号式的评语,而毛泽东一向目无余子,唯独对朱元璋情有独衷,想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盲目崇拜。

    朱元璋出身草莽,当于乱世,适时,群雄并起,情形并不下隋末,朱元璋没有门荫可依,也没有背景可靠,空以徒手夺取天下,所以,他后来以此自骄并非虚夸。朱元璋亲手创立的一些重要的制度以致于影响到近现代,长达五六百年之久,不能不说其人的能力出类拔萃。朱元璋在历代开国帝王中也是以励精图治著称的,他精于政治、目光深邃,在治理国家方面力矫元朝之失,赢得斯民小康的局面,在他执政的三十一年中,百姓得以粗安,诚属难得。然而,很多史家并不以此来买朱元璋的帐,朱元璋虽敬业劳著,可是,获得的评价实在是低的很,至少和他的个人努力不成正比。即使在毛泽东时代,上层一再拔高朱元璋,但是,仍然可以听到许多来自不同层面的对这位明太祖的冷嘲热讽,毛泽东死后,大骂朱元璋的作品接连上市,时至今日,朱元璋在人们心目中依旧是面目可憎。为什么呢?除了臭名昭著的八股等封建桎梏以外,就是他晚年的肆意屠杀功臣留给后世的阴影,所以,研究一下洪武功臣的下场对于整体了解朱元璋的为人行政也是一个很好的辅助。

    众所周知,朱元璋为了巩固一姓之天下,兴起了两次大规模的政治屠杀,也就是著名的胡蓝党狱,经过这两次集中杀戮之后,活跃在十四世纪中国政坛长达三十年的淮西政治集团土崩瓦解、不复存在。然而,这两次屠杀也只不过是朱元璋杀戮功臣的庞大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章节,并非全部,其实,如果细细读来,朱元璋早在洪武七年就开始有计划的清洗功臣了,只是因为那时候数量较少、手段比较隐蔽、方法比较柔和,所以,并不引人瞩目。

    洪武十年之前,朱元璋前后一共杀害了两名功臣,如果把死因不明的刘伯温算上,则有三个。他们是:淮安侯华云龙、德庆侯廖永忠。他们两个人的罪名都是违制。华云龙是因为“据元相脱脱第宅,僭用故元宫中物”得罪,《明史》上没有说明华云龙的死因,只是含糊的说他“未至京,道卒”,但是,也语焉不详的道出了一点细节--“召(华云龙)还,命何文辉往代。”,何文辉是何许人也呢?只要看一下他的在明史的本传就知道了,这是一个和李文忠等人齐名的军事特务,是朱元璋的义子,长年负责代替朱元璋监临统军诸将的类似于后来的锦衣卫头子似的人物,以他这样的身份被派到北平显然是特别具有深意的。据谈迁考证,华云龙是被赐死的,死的也还算是体面,因为随后朱元璋让他的儿子华中接替了侯爵,功臣没有除爵,应该是洪武朝的“善终”。

    德庆侯廖永忠是兄弟共同辅佐朱元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廖永忠为朱元璋办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奉命凿沉小明王韩林儿的坐船,给朱元璋解除了后顾之忧,然而,朱元璋为了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居然没有封给廖永忠上赏,当然,理由还是老一套,就是亲近儒生、窥测朕意等。曾几何时,廖永忠几乎杀身于鄱阳湖,朱元璋手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赐给廖永忠,而后平蜀,以永忠军功最高,呼之为“傅一廖二”(意为傅友德第一、廖永忠第二),洪武八年,永忠因“僭用龙凤诸不法事,赐死”,五年之后,儿子廖权才被允许袭爵,而廖永忠的孙子廖镛兄弟是方孝孺的弟子,后来奉命劝降方孝孺,不果被杀(理由居然是给方孝孺收尸)。

    朱元璋本人出身微寒,深知民间疾苦,所以,比较痛恨官吏违反的事情,他执政期间处分贪污、挪用、空印、盗饷等罪行最重,不惜以骇人听闻的剥皮实草置之。因而,即使功臣如傅友德、周德兴等人以功乱法也是朱元璋不能容忍的,朱元璋自己的驸马因为乱法而被处死,因此,其他人更加不在话下。可是,唯独像所谓的僭越龙凤这一类的事情最为模糊,类似于莫须有,比如后来明成祖嫉恨耿炳文,就指使陈瑛以这样的罪名揭发耿炳文,以致于炳文自杀,可见,这种罪名其实完全可以说是欲加之罪,和朱亮祖等人的罪过有本质的区别。不过,联系到华云龙赐死当年朱元璋颁发的《资世通训》中警告臣僚,“勿欺、勿蔽”的话语时也就不难理解廖永忠和华云龙的取死之道了。

    刘伯温的死是比较离奇的,刘伯温和杨宪都是淮西集团的眼中钉,所以,刘伯温虽以大功,止封伯爵,而且,在洪武初年就致仕还乡了。按照朱元璋和刘伯温的次子刘?Z的对话,刘伯温是死在胡惟庸的手中,但是,洪武八年,刘伯温死的时候,胡惟庸正是宠信正隆、如日中天,刘伯温之入京的原因按照明史的说法是胡惟庸离间朱元璋造成的,但是,明史作者同时比较晦涩的指出:“帝虽不罪基(刘伯温),然颇为所动,遂夺基禄。基惧入谢,乃留京,不敢归。”刘伯温活着的时候就被夺取爵位,处分显然相当严重,刘伯温佐命朱元璋,屡出奇谋,朱元璋当然不能不考虑他的存在的合理性和非合理性的比例。而刘伯温能够受之胡惟庸推荐的医生之药而不疑,自然是医生来的有背景。这点,刘伯温自己有过预见:“我欲为遗表,惟庸在,无益也。惟庸败后,上必思我,有所问,以是密奏之。”所以,刘伯温的后人见到朱元璋从来只提胡惟庸的毛病,一语不及朱元璋,联系到后来的徐达、李文忠的死因之蹊跷,得证刘伯温之死也应该不是胡惟庸这一层面人物能够下手解决的了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汤和主要是死在明祖前面了

      汤和主要是死在明祖前面了,要不估计也会象冯胜,傅友德那样连理由都不需要就死掉。温兄,你对李文忠之死怎么看?

      • 家园 李文忠之死:

        我在后文已经谈及,主要是被暗杀,凶手自然无外乎朱元璋了,看看朱文正的下场就知道了。

        • 家园 关于李文忠的死

          关于李文忠的死,明通鉴里有种说法,说,明祖见李结交宾客过多,很是不悦,于是训斥李。深知朱为人的李,恐惧而自杀。明初的功臣,自然死亡的极少。假使留侯,萧相国之辈,事明祖,也必鸟尽弓藏啊。赵翼说,明祖行事多效法汉高,然屠戮功臣,远甚倍于汉高矣。

          • 家园 李文忠的死问题上,明史比明通鉴:

            要好一些,明史点出了疑点,也就是华中被贬杀一事的疑问,说明太祖在里面的作用。

      • 家园 我看也是

        会在适当的时候死掉,看来也是古人的一种福气。

    • 家园 关于明史修撰问题回复何足道兄:

      明史?英宗后纪中说道:“英宗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大臣如三杨、胡?酢⒄鸥ǎ?皆累朝勋旧,受遗辅政,纲纪未弛。独以王振擅权开衅,遂至乘舆播迁。乃复辟而后,犹追念不巳,抑何其感溺之深也。前后在位二十四年,无甚稗政。至于上恭让后谥,释建庶人之系,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我们都知道明英宗是导致明朝中衰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早年宠信王振,晚年宠信曹吉祥,这二人都几乎颠覆天下,

      给后代的政治带来极坏的影响,就这点来说,能用一句无甚稗政来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吗?

      至于说到明英宗为什么释放朱文圭,这主要是和他自己在

      外邦的囚禁生活的切身体会有关,而且关于这点英宗自己也不避讳。而放弃了殉葬制度也和英宗幼年亲眼目睹其父宣宗死后妃子殉葬被其所谓的母后孙太后逼死的惨剧留下的深刻印象有关。童年的记忆往往是深刻的,而英宗本人在有明一代也是以妇人之仁著称的。但这也只是妇人之仁

      ,不是政治之仁。

      后代史家之所以评价明史著者是奴才修史呢,因为,以汉光武帝的为人和行政,司马光还要对他的杀害韩歆表示诟病,以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史迁还要说他穷兵黩武,以刘备的努力,陈寿还要说他机变不逮魏武,以曹丕的文采,

      史家还要说他器局太小。而这些中国传统的修史的美德在

      明史中都不见了,虽然,明朝是胜国,但是,明朝的皇帝

      却不是满清的一般臣子可以随便非议的,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君王,以臣子非议君王就是罪过,所以,在明史中,我们看到后代一直不满的许多昏聩的皇帝本纪的赞语都是中等偏上的。比如明武宗,明史说他:“手除逆瑾,躬御边寇,奋然欲以武功自雄。”还为他重用刘谨回护,明熹宗

      是公认的糊涂蛋,明史实在无法回避,于是加了这么一句

      :“神宗末年,废坏极矣。虽有刚明英武之君,已难复振。”用万历的弊政来给天启开脱部分责任(后面也羞答答的提了几句天启的罪过)而崇祯是明朝的亡国皇帝,明史作者最后也不忘了赞扬他一句:“是则圣朝盛德,度越千古,亦可以知帝之蒙难而不辱其身,为亡国之义烈矣。”这些昏聩、庸碌、糊涂的皇帝在明史作者笔下都成了无辜、神武、可惜的代名词了。

      也正因为此,后代史家和研究者在研究明朝历史时对国榷

      和明史纪事本末的重视程度反而要比浩然功夫形成的明史

      多的多。这并不是出自一般的偏见。

      • 家园 关于修史回复温相兄

        从唐以后史官修史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干扰。这部明室遗民修的明史和后来修的清史稿一样,都有美化自己朝代的意思。清朝的皇帝当然不想看到有人把自己的同行评价过低。在本纪里,对皇帝基本都是正面评价。但在后妃传里和别的传里的评价就不一样了。甚至相反。史官一般修史在传主的本传里都要有回护的。批评也要在别人传里。另外,明史纪事本末的成书时间远早于明史和明通鉴,所以参考性要降低些。不瞒温兄,这三种书我都有,查资料时也是基本都看看。

        • 家园 还有一事和何足道兄说一下:

          看了你的签名档知道你可能比较喜欢光武帝,我正好有一篇论光武的小文,届时贴出来请你给指正一下。

        • 家园 同意何足道兄的这个观点:

          诚如你言:“从唐以后史官修史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干扰。”我没有苛责明史的作者,因为以张廷玉、王鸿绪这些人的出身和经历不可能写出温公和史迁那样的东西,再说,明清以来早已和汉唐绝缘。那样的深刻的政治文化背景之下能够写出资治通鉴也不是可能的事。但是,

          刻意的拔高明史显然有悖事实。

          谷应泰其人不足法,不过,他的记事本末还是有的一读的

          ,不瞒您说,我有一套非常珍贵的他的记事本末的手抄本

          ,是满清后期光绪年间的版本。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我请你看一看。同时,我还有一个王凤洲的纲鉴的早年的版本。

          呵呵

    • 家园 再复老兵:

      你说的对,皇族实封确实危害很大,但是,从唐太宗到朱元璋几代汉族地主阶级主要代表人物一直不放弃实封,也不能说他们完全没有出自他们自己的考虑。比如明朝的实封,我们能够举例出来的藩王造反的不过就是四次,一个是靖难,一次是汉王,一次是安化王,一次是宁王。其中成活的不过只有靖难一次。况且靖难的胜利又实在有些侥幸。所以,实封制度是不是一定就导致王朝真正的走向溃灭也要多角度的看。

      以后有机会和老兵再详细谈谈南北史。我有一篇旧作写的是南朝宋的皇族内部斗争史,比较浅显,希望获得你的指教。

      • 家园 多谢温相,不敢指教

        不过唐朝似乎并无实封,皇子开府和授以州刺史职与封以地盘、兵权似乎是两回事情,因为唐时州一级的地盘、实力已经很小了,否则武后时,越王父子之乱也就不会那么虚弱了。

        虽然实封导致的内乱不一定会导致王朝的崩溃,但的确是很大的危险。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