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自己写一下对美国人登月的看法,可能会挨砖头 -- 黄河故人

共:💬100 🌺10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的确没有,估计登月返回舱的操作很复杂,不能自动起飞

          阿波罗11号登月之前发射了8号和10号,都是绕月飞行,主要目的是测试。阿波罗11号就直接上去了,估计还是因为冷战因素。美国人这次一定要先于苏联登月,急眼了,呵呵。美国人应该做了返回失败的预案,所以那两个宇航员还是很值得敬佩的,一定带了氰化钾之类的东西,以免万一出了啥毛病回不来。

      • 家园 驳的好

        补充一句,苏联好像把可回收的登月舱送上去3次,一共带回来300多克的岩石。阿波罗上去6次,总共带回来300多公斤。当然怀疑论者可以认为这些石头是假的,不过据说月球上的岩石与地球上的不同,至于哪儿不同,恐怕只有地质学家能说清楚,咱还听不懂。

        • 家园 驳的不好

          我说的是有没有人上去再回来,而没说有没有飞船上去再回来.

          这是两个概念.其间的差距太大了.

          • 家园 苏联也上去了,为啥只带回了300多克石头?

            苏联有三艘无人飞船登月后返回。就算是美苏差距大,也不至于带回来得石头重量差1000倍吧?这就是有人无人的区别啊。

            • 家园 技术上各有所长

              前苏联的很多方面实力还是要差一点,比如机器人领域.

              但是他们也有自己出色的地方,比如空间站.不能因为苏联人有空间站很长时间后美国人还没有就说美国人的空间技术比苏联人差很多吧.

              别说空间站的用处不大.

              • 家园 苏联差的是自控,不是动力。

                  只要能上去,机器人的运载能力差距没那么大。

                • 家园 动力的差距也不小

                  美国人能把大推力稳定到一个程度。

                  苏联也差不多能到,但是不稳定,要不然那一次就不会死伤惨重了。

                  • 家园 我说的动力是机器人的动力。

                      造个能取物几十公斤放进返回舱的机器人,重量不会比人轻。

                • 家园 苏联的登月计划

                  主要问题是系统可靠性太差。这和大家对老毛子的认识倒是差不多。

                  L1(65年到70年)计划本来要送人绕月飞行的,不过因为系统可靠性不够,虽然绕月飞了五次,没敢载人。

                  L3计划用N1火箭载人登月,但是N1有30个火箭发动机,故障太多,造成延误,以至输给了美国人。直到阿波罗11登月L3也没成。为了和阿波罗11比赛,苏联人还紧急发了个无人飞船到月球,结果登月舱在月面撞毁,这时阿波罗11正在返回地球途中。

                  既然输了,就不必花那么大力气当老二了。这之后苏联才转向大搞空间站的。

                  据说从50年代末到70年代苏联总共以探月为目标发射了60次左右,只有20次成功。在这种情况下没人敢冒险放宇航员上去。

      • 家园 且你的问题有些已经变形了,与原始的置疑有所不同

        这个没意见。

        我提的是我自己的看法,我得到的结论基于我看到的资料,和原始的质疑不同是很正常的。而且我开始有质疑的时候没看到这篇文章,那时候我还不大,那时候的质疑和我现在最大的质疑一样,就是觉得下落的速度。

        德国的V1、V2导弹有什么计算机,那要这么干的话人估计送到火星上去了。

        轨道参数就那么难吗,不容易,就算现在,跟踪太空垃圾,这个没有轨道参数的东西也就美国人和(好像是法国人)干得起

        为什么苏联人没有用自动机械放个反射器上去,这个不知道,也许他们没想到,或者像放的时候失败了,毕竟他们只成功了两次。

        置疑者并提不出什么致命的问题,NASA没必要为此辨护。其实我是NASA我也不出来辩护。

        没有任何一幅影像画面能在太空背景中见到星星这个我说了,这个靠不住。

        并没有一张照片上的影子朝向是明显的多方面的,被置疑的只是影子的长短不同我看到的大图方向都是一致的。

        月面上并没有象地球上那么平坦的冲积平原,降落点也不可能那么精确,从照片上也可以看出降落地点并不那么平坦。这个是自然的,但是这破度也太大了,飞船能站得住吗?

        月面上的行走特征除了引力小,穿衣厚重外与地球没什么两样,物理规律是相同的。这个的评价我认为那个叫哈姆雷特的是靠不住的,我也没采信这一推论。

        没有反射器地球上根本接收不到返回的激光信号。激光照射到月面上反射的亮度绝对不可能比直接看一个灯光亮,而宇航员在月球上根本看不到任何地球上的灯光
        我说飞船上去了,但不能确定人也上去了,这是我的观点。我也不会因为没上去人而说这个工程失败,到目前为止,除了机遇、勇气之外我觉得这还是人类取得的最大的成就,就算他们人没有上去。

        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实物还在那里,
        造一个不能飞的实物模型并不难。

        只一艘航空母舰就有几千人
        一架飞机或一艘船把返回舱仍到大海了,郭后一段时间再派个打船捞起来,还能多好几千证人。

        即使不惜血本建上一个,也不是百十人能办到的事
        建个真空室又不告诉别人我干什么的,我说是做测试得怎么了?再说了,航空航天这行业,不该问的别问,不该说的别说,不该知道的别知道,这是最起码的。录像,小罗连中四次横梁都能解释一下。

        其它的我也不说了

        • 家园 关于下落的速度能说清楚一点吗?

            关于德国导弹的例子是说明自动控制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当然以前的精度要差不少,登月时已经从V1过去了二十多年。

            中国发射神舟时就已经对太空垃圾进行跟踪,苏俄也能,只要雷达能测得到,定三个点位就可以算出。

            坡度是照相时人在的坡度,不是登月舱的落点。登月舱落点还是比较平的,也可能是反推火箭吹平的。登月舱设计上也一定会考虑落点不平的情况,对于不超过限度的坡度会有措施,因为谁了不能保证落点肯定是平的。这个问题的关键在只有一个阴影就说明是一个光源。

            等待飞船返回不光是把返回舱捞起来,地面一直在跟踪,至少在降落伞打开时在落点的舰艇就要能测到,还在空中时就会有飞机前往落点,如果舰艇等待点合适的话还会看到再入划出的亮线。不可能等到落水了再去找。

            中国到南太平洋那次试验远程导弹,大白天就看到弹头再入时象流星一样拉出的火光。

            如果六次登月救援舰队都没测到降落的过程,那么多人还会没人说?六次可是要上万人次了。

            关于真空室,录像中看到车辆运动的范围很大,就算取小限直径五十米吧,上面受到的大气压力就有近八万吨,而且这个真空室里面不能有任何一个支柱,要承受八万吨的压力这结构重量要有多少?这比北京的鸟巢可难多了。这样一个真空室就算能建起来也得几亿到几十亿美元,这样大的一笔预算NASA往哪隐藏?

          • 家园 下落速度是怀疑的一点

            随圆过客提到了帧数不同的问题,这个被我以前考虑的时候错过了,实在没想过10帧/秒的问题

            定位雷达他们那时候做不到,这个是有报道的.

            等待飞船返回不光是把返回舱捞起来,地面一直在跟踪,至少在降落伞打开时在落点的舰艇就要能测到,还在空中时就会有飞机前往落点,如果舰艇等待点合适的话还会看到再入划出的亮线。不可能等到落水了再去找。

              中国到南太平洋那次试验远程导弹,大白天就看到弹头再入时象流星一样拉出的火光。

              如果六次登月救援舰队都没测到降落的过程,那么多人还会没人说?六次可是要上万人次了。

            也许这么说是显示自己的浅薄把,但是为什么不可能有一个低轨道飞行器呢?

            就算取小限直径五十米吧,上面受到的大气压力就有近八万吨,

            一定要抽成完全真空吗?

            • 家园 这个“造假”也越来越复杂了吧?

              为什么不可能有一个低轨道飞行器呢

                关于定位雷达,苏联人能不能看到不是主要问题,自己的飞船可以用应答式,可用距离要远得多。

                至于能不能做到,中国的大型相控阵预警探空雷达在七十年代就建成了,中国就用这部雷达报出了较准确的苏联空间站坠落的参数,不是说那时中国雷达技术要落后几十年吗?

                不真空,尘土就会飘浮在空中,而月球车的录像中只看到尘土象石头一样扬起落下,一点也没有飘浮的迹象。这个假是最难造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