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老书新传(1)长白山猎话 -- 英丑

共:💬31 🌺1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老书新传(1)长白山猎话

    小时候看了不少闲书,大多数不是什么文学名著(太深奥的俺也看不懂不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偶尔还能想起某些书的一些细节。前几天上网放狗查了查,不少书都有再版的 -- 可见能让人记着的东西,大多有一些可取之处吧 -- 还有些书可就绝了版,也许还能在图书馆的书库深处有那么一席之地。以下写的这些东西,就是关于那些老书的一些记忆,就作为少年时代的纪念吧。俺的记性很差,又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欢迎XDJM们补充。

    (1)《长白山猎话》

    《长白山猎话》这本书,记得俺是从某个死党那儿借的,一直就没还。死党本人估计也是从别处“借”的,反正不是自个儿掏的腰包 -- 以那年头俺们那点可怜巴巴的零花钱,要花钱看书也是去小人书摊上几分钱一本租着看,几毛一本的"大书”(三十二开本)是奢侈品,大伙手头的几本多数来路不正。

    不管来路如何,《长白山猎话》从此在俺家落了户,从一本半新不旧的书直到被俺翻得掉了封面,磨平了边角(俺没有给闲书包封皮这个好习惯,多半出于对俺妈严格要求给课本包封皮的逆反心理),幸存到俺离家上大学 -- 然后估计是被俺爸妈收拾房间时随手处理掉了,因为俺的狗窝被收拾成了颇为整齐的客房,一大堆来不及带走的零碎自然不会留在那儿碍眼。反正俺当时的兴趣已经很自然的转向了姑娘和篮球,对这种粗暴执行拆迁政策的行为也就是不爽了几天就漠然了。

    闲话少说,《长白山猎话》这书,顾名思义说是发生在长白山的打猎故事。具体来说,是从第一人称讲的“我”(似乎是个作家,复员军人)于文革结束不久来到长白山区的一个以打猎为主的生产大队体验生活,和当地猎人一起上山捕捉经济动物,猎杀害兽的经历。这本书通俗易懂(面向青少年嘛),兼顾讲故事的一波三折和介绍有关野生动物知识的严谨,总之以俺当年的眼光看来是极好的文字。文中描述的那个林海雪原的神奇世界,技艺高超,豪爽耿直的长白山猎手,在俺幼小的(尤其是南方人的)心里留下的印象是极其深刻的。这种革命浪漫主义化的北方情结,直到俺来了米国,在东北地区-30摄氏度的寒风中哆嗦着从高过膝盖的积雪里刨出俺的老爷车时,才有所化解。

    下面讲讲书中提到的几种动物。第一位上场的是(鼓声)。。。

    土鳖 :) (俺先喝口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关键词(Tags): #长白山(当生)#猎话(当生)
    • 家园 搞了本电子版看看,还不错

      背狼那个似乎有一定可能性

    • 家园 俺看过这书

      看的时候肚子经常咕噜

      • 家园 踩雷成功!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好文

      [QUOTE][/QUOTE]

    • 家园 花顶好文——
    • 家园 为小土鳖送花
    • 家园 【补几个】苏联猎人故事

      还有几个关于苏俄时代的打猎小故事,也是一本老书里看来的,书名记不大清楚了,反正肯定不是《猎人笔记》,也跟《列那狐》沾不上边。俺只是讲着玩儿,还得请东湖兄这个正宗的猎手多多指教。

      迎面不打虎

      主人公是个退伍军人,神枪手。正好地方上闹老虎(不知道是在远东还是中亚地区,没法给这老虎定类,反正是个大家伙),这位大哥就被朋友们拉去帮忙打老虎,作狙击手的干活。老毛子的战术素养真是不含糊,在林子外面打伏击还挖了单兵掩体:前面留了个小洞口作观察和开火用,斜后方挖得挺深,虽然还比不上萨苏老大的挖坑手艺,防个把空爆弹估计是没问题了。总之,这位票友猎人守着阵地,听着别人在林子里头放狗打枪的挺热闹,就是没见着老虎窜出来。过了好大一会儿功夫,正百无聊赖着的时候,偶然往外一瞄:哎呀妈呀,这大虫早就出来了,正悄无声息地压低了身子向他正面匍匐前进呢,林子外面那片开阔地都过了一多半了,离他也就小几十步远。这哥们毕竟是老兵,镇定下来,仔仔细细地瞄准虎头放了一枪,又傻眼了:老虎既没有应声而倒,也没有撒丫子就跑,还是不紧不慢地冲他逼近。娘的,失手了,再来一枪 –– 还是没效果啊?!再来一枪,再一枪。。。老虎就像西部片里的大侠,不管不顾,镇定异常地继续一步步缩小距离。眼瞅着它弓起了背,作势欲扑了,快吓破胆的老兵咬着牙放了最后一响,扔了枪,抱头往洞里一缩。只见老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到洞口,咆哮如雷,疯狂地抓挠着想把他掏出来。。。老兵终于两眼一翻白,昏死了过去。

      醒来发现是在医院里,人没事,老虎已经死了。原来老兵那好多枪都打中了,不是在虎头上就是在虎肩左右,就是没能命中心肺或者眼睛等要害。老虎的正面额骨和肩胛骨极其坚韧,硬扛着摸了上来,当然最后还是没能撑住。打虎英雄当然是载誉而归了,不过每次看见家里的虎皮地毯还是会一哆嗦。。。

      邪恶的熊皮大衣

      这故事说的是两个朋友进山打猎,一位是老手,另一位是城里人,没太多经验,在山里转着转着就把朋友给跟丢了。城里人正着急的时候偏偏又碰上了大熊,好在边上就有大树,这哥们上了树,反过来几枪把熊干掉了。这工夫天也快黑了,气温降得很快,城里人没带帐篷和保暖的衣服,看着大熊心说这不是现成的熊皮大衣么。说干就干,掏出猎刀就把熊皮给卸下了,再找了块背风的地方点了一小堆火,裹上熊皮––当然是有血的一面冲外,对付着就睡过去了。睡着睡着,忽然觉着手脚伸不开了,好像是被大熊给搂在了怀里,压得喘不过气来。原来火头一小下去,熊皮外面的血都冻瓷实了,把讲究个人卫生的城里人绑得动弹不得。这下子如果有野兽来就是等死了。。。当然,来的是他的朋友,有惊无险。

      松鼠也疯狂

      爷俩埋伏在林子里打猎,正好看见狐狸算计一只松鼠:松鼠躲在一棵孤零零的大树上,离别的树太远,跳不过去。狐狸没法上树,眼巴巴地守了一会儿株,装着失去了兴趣,在松鼠眼皮子底下大张旗鼓地撤退了––“大爷还看不上你这二两肉!” –– 回头又惦着脚尖摸回来,藏在小树丛里等松鼠落地。松鼠当然是上钩了,欢天喜地地下了树准备回家。。。千钧一发之际,狐狸估计是太激动,尾巴尖不小心露了出来,让松鼠瞅见了。小家伙亡命奔回树上,惊魂初定,气得破口大骂(爷俩心里替他对的口型)。狐狸功亏一篑,也就撕破脸皮,往树下一蹲,两边就这么耗上了。最后还是松鼠耐不住,铤而走险,往林子里最近的一棵树上尽力一跃。。。可惜没有好莱坞导演来帮忙,小家伙在半空中直挺挺地摔了下来,眼瞅着正好要掉到狐狸的嘴里了。你猜怎么着,欺软怕硬的狐狸以为人家要扑过来拼命,撒丫子就跑,一眨眼就没影了。松鼠摔了个七荤八素,到底还是捡了条命回家了,倒是把边上这两位观众笑了个半死。

      关键词(Tags): #苏联(当生)#打猎(当生)
      • 家园 这几天还正在想这个问题

        打猎的都说“一猪二熊三老虎”,都说这些家伙的头骨很硬,打不穿的,所以最好从旁边打软肋,打心肺区。

        我猜测啊,归纳这些经验的都是用老式火枪的老猎人吧?大概是使用的铁砂或者老式的铅制的独弹,这样的弹的确穿透力有限。

        我们现在用的猎枪,多数都是栓式步枪,以俄国老毛子的摸心拉肝7.62X54R或者米国人的春田30-06为例,膛压都是每平方英寸数万磅的!在数百米之外尚有数千焦耳的能量,这样的能量,还有什么骨头打不穿?我们最熟悉的56半用的7.62X39的中威力弹比它们的威力小多了,在百米之外尚可以打穿一尺半的土墙,洞穿数毫米的钢板。

        我是下定了决心的!有机会的话,一定当头给野猪来一枪!我就不信这个邪,非要试验一次不可!

        • 家园 呵呵,还是家伙的问题

          有个兄弟原来在粮库,光听附近的人说这野猪怎么怎么不好打,打不死,等他们用56半一打,来几只报销几只。我们隔壁的那些主原来在山里拎着56冲就去过瘾了,据说最大的也就是熊了,我说你们5,6个人,一水的自动步枪,再让熊给收拾了就别回来了。

        • 家园 算你狠!

          不过也不一定要蛮干嘛,要不打个对眼穿炫耀一下枪法?

          说到威力不足,想到了杰克伦敦的《老头子同盟》里面,印第安部落的傻小子兴冲冲地拿着从白人那儿换来的小手枪去打大灰熊,下场可想而知。。。

          • 家园 这一枪,看来是打早了!

            是有点浪费了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用手枪打熊啊,不是不可能,只要口径对了,威力足够,也是可以的! 看看这个: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