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助】想买一个$1000以下小HiFi系统(穷啊),大家有什么建议? -- 蜜饯

共:💬33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求助】想买一个$1000以下小HiFi系统(穷啊),大家有什么建议?

    我自己看中的是Denon DF101MB,不知众位高手像"扔石头的"怎么看?

    多谢

    • 家园 小生再次向各位热情的高手致谢,日后一定多多讨教

      我想就自己目前的实力和音乐水准而言,还是买个小的,M71还是可以的,尤其是比较小巧.

      现在我只是想问:

      1"组合"音响是指什么,Denon DF101mb是算组合的吗?他有什么缺点?

      2音箱一定要有支架吗?如何挑支架?

      多谢.

      • 家园 【建议】喜欢就买吧!

        选几张自己喜欢的片子,跑去安安静静地听上半小时,您就会知道这套系统您喜不喜欢了,管那么多呢!反正这也不会是这辈子买的唯一一套机器,以后口味变了再换呗,不然怎么支持人家美国经济复苏啊?要是美国经济复苏不了那么小布什、以后小小布什、小小小布什又要攥着枪杆子到处找人麻烦,您看这事闹的。。。

        组合音响也就是所谓“套装机”,也就是把音源(广播收音、CD的拾码与解码、可能还有磁带)、前级放大(音源选择)、后级放大(功率放大)全部集中在一个大盒子里。不可否认套装机的质量这些年来的进步也是明显的,但是高保真音响电路设计的原则是“simple is best”(这就是为什么真正的发烧器材全是分体机,即便是后级都是单声道的),这么多的功能电路在一起,互相间的干扰是个大问题,保真度就很难保证了。现在市面上也有发烧的套装机如Linn Classik,但价格上可能要远远超出您的预算了。

        Denon在民用音响领域还是个颇有口碑的品牌(尤其是其中档的AV电子产品)。您提到的那个组合没听过,不好瞎说。还是这句话,让您的耳朵去决定吧!

    • 家园 购置入门级Hi-Fi系统的一些建议

      首先确定这套系统主要用来听音乐(双声道)还是看电影(多声道)。这里的介绍假设您以音乐为主。$1000颇可以选择一套不错的入门器材了。

      1. 一般的原则是一半的预算用来买音箱(喇叭环节可能引起的失真最大)。$500可以考虑一些性价比较高的书架箱。如果您敢兴趣的是古典音乐为主,那么可以去看看那些英国箱子,如Harbeth, Spendor, AE,KEF, B&W, TANNOY等牌子的产品。我初入发烧不归路大概在10年前,用的就是一对KEF的Coda7的小箱子,在国内买的,当时价格在2500元人民币左右。现在3000-4000元左右的选择很多。如AE的Evo1就是个好选择(目前国内价格大约2800人民币左右)

      2. 定下来音箱后就是选放大机(功放)。按您的尺度就是$300左右了,原则是放大机的音色要与音箱匹配,如果是英国箱子,那么最好看看英国的功放,如NAD,Myryad,Arcam, Onix等都有一些不错的入门器材。

      3. 然后是音源(CD机)。$150左右可以去看看日本机子如Marantz, Sony, Denon等。碰的巧的话如果能遇上象Marantz, Sony的一些老款机器还是相当价廉物美的。

      4. 剩下的$50买线材。线材的重要性依次是电源线、喇叭线和信号线,别不舍得花这部分钱,对音质的提升还是颇有帮助的。

      $1000的尺寸也就只能这样了。如果您真想Hi-Fi一把,就千万别去买“组合”音响。音质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另外,现在国内很多厂商的高保真产品质量突飞猛进,而且比起洋货来实在是价廉物美。举几个例子如惠普(广东惠普,不是HP)、杰作的音箱,钟神、斯巴克、欧博的功放,原音、山灵的音源产品等,同等价位的产品都要比洋货好上一到两个档次。

      AV就是另外一个大故事了。您有兴趣我再介绍。

      • 家园 $1000的系统$50买线,这样的配法还是别了吧,在我配来至少要

        10-15%买线。

        • 家园 关于线材 - 与无情兄商榷

          线材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然而,对于不同级别的器材配置,线材预算的比例应该相应加以调整。如我现在书房里用的一套系统(喇叭,转盘,解码,前后极),大概人民币5万元的级别(有几件国产产品,如转盘与后极),线材的开支确实到了10%+。

          而对于一套$1000的产品,窃以为无须过于花费。以前发高烧的时候玩过一段时间的摩机。打开机箱就会发现两三千元(人民币)产品的内部用料绝对都还是入门级的。在这种情况下线材选择得太考究毫不必要,因为瓶颈不在这里。

          今年的Stereohpile(发烧天书)器材榜单挺有意思,在喇叭线部分既有天价的产品如Synergistic X-Series ($6800/10ft/pair), 但居然也有一种只有$3.99/60ft的RadioShack的18芯喇叭线。Stereophile评论员对这对线的的评价是$$$*(绝对超值)。在美国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另外上榜的超值线还有象Naim的NACA5($5/ft,$$$)等。

          在上海,我爱去的一个地方是襄阳路南昌路的一个小小的门面-“线大王”。那里有各种价廉物美的线,还可以找到非常好的线基与接头。老板与老板娘服务周到,手脚利落。为了搭配我的投影机,我需要一根15米的分量线遍寻不着,到了那里只用了20分中就搞定。优质的Monster线基,高纯度无氧铜RCA接头,只用了200余块人民币。

          • 家园 想问一下高纯度无氧铜RCA接头能用多久(与发烧无关的问题).

            我是做自然科学的,无氧铜的寿命不可能很长的.以前常自己做无氧铜的.

          • 家园 关于线的一则轶事

            真高兴这里还有不少热爱音响的同道。开始讨论电源的朋友想来发烧热度都已经是到达一定程度的了(快!上青霉素!)。这里提供一个小小的关于线的素材,供一笑。

            俺有一个表哥以前做过银笛的电声工程师,曾经(95、96年吧)在其听音室里做过关于喇叭线的试验,请了当时颇有些名气的几个音响写手来做盲测。器材都是好东西,有十来种线,包括几千元级的如VDH等,也有较贵的几百元的国产线,一些几十块钱的散线,最绝的是还偷偷放进去几根普通的电线。试验的结果,哈哈。。据说那几个写手自那时起就几乎绝迹江湖了。。。。。。

            黑某发烧道行尚浅,虽然用电线俺还能听出来,几百元几千元的线对俺还真的区别不大。

          • 家园 虎口脱险兄,大部分同意!!!我也是一说罢了

            其实这个预算,我到是建议买一套国货精品,或是中道或是HI -END的床头组合听着舒服。

            后半部分,我坚决不同意,投影机的分量线和信号线,音频线有所不同,信号线和音频线,不仅仅要考虑线基,接头,这两点不难做到,难在线和接头连接上,最好的师傅做出来的线头,或许一时听不出来,但是稍微过段时间,问题就会有了,因为焊接的外环境,私人是没办法做出来的,况且还有个巨难的,线线,接头接头,线接头之间的配对问题,您说呢?

        • 家园 的确是的,...

          这些电线不便宜,特别是那些CONVERTER/ADAPTER贵的很,配置的时候还要考虑技术指数(指数越好,自然越花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