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大学招生按地区划分名额是否合理? -- 忘情

共:💬83 🌺5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其实对发达地区凭本事考进名校的学生也不公平,

      就象美国,如果黑人说是哈佛,耶鲁出身的,别人心里的第一个念头一般是:又一个靠“少数民族优先”政策混进去的。

    • 家园 花!同感!却无奈!
    • 家园 这和有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人数少却有两个全国人大代表,而人数多几倍

      的汉族聚居区却可能一个也没有一样,都是为了照顾弱势群体的利益,不然,读清华,北大的都是湖南,四川,重庆,江西,山东的考生了

      • 家园 南北取士

        古有南北取士,今朝不过分得更细罢了。

      • 家园 这等逻辑思维!真让我无语!连起码的因果关系都没有搞清楚就出来献!

        忘情兄本人也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

        我们国家的著名高校大多集中在几个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相应的本位主义多少有一点,这些名校在本地的招生指标按比例来说比外省高得太多太多,这就造成了发达城市考名校相对容易很多。加上发达的大城市本地人找工作相对容易,因此大城市学生读书的压力也就相应小得多,因此那几个发达的大城市历年来高招分数线都很低。

        而象我们这种欠发达地区情况就不一样了,读书,考大学是平民子弟们改变命运的独木桥,加上名校在我们欠发达省份的招生名额非常少,因此竞争特别激烈。记得八十年代,当时的国家教委开始提倡素质教育,开始要求给学生减负。但我们省的教委公然和国家教委唱对台戏,大力宣传临川“才子之乡”(其实也就是临川一中,二中每年高考考上重点名校的特别多),大力宣传临川“经验”,组织各地高中老师到临川学习取经。取的什么经呢?也就是临川的“四苦精神”(领导苦抓,老师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帮)。那里的学生苦到了什么地步?据我们班主任介绍说就连晚自习想上个厕所都得请示报告,简直就是个高考集中营。如此这样,咱们欠发达省份每年的高招分数线还能低得了吗?

        国家教育政策制定中的某些不合理处导致了地区教育方式松紧程度的差异乃为,各地区考生在全国统一高考中分数产生的过大差异乃为

        就这么一层简单的基本逻辑关系,我想连学龄前儿童都能无师自通。可偏偏到了您的思维世界里,就成了:某些地区考生的素质偏低()让国家采取了现有的高考录取制度()。

        我真不知道您这混沌自我世界想在西西河里表达些什么。

        您那朦胧而混沌的意识流想表达的可能是少数民族政策高考政策中的不公平性.

        确实,如果:

        有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人数少却有两个全国人大代表
        ,我想原因之一的确是:
        照顾弱势群体的利益。
        对此我只说一句:人数在某些时候只是体现公平性合理性的参数之一。正如美国总统大选最后的得票并不是简单的人头票相加。打住,这不是我现在想讨论的。

    • 家园 楼主抱怨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这个社会本来就是不公平的,

      难道我还得抱怨老天没把我整的比刘德华帅?

      在乱世,努力会使你成为阿布,抱怨会使你成为鲁迅

    • 家园 既得利益者认为这是合理的;利益受损者认为这是不合理的。

      中国的许多现象都脱离不了这个怪圈。

    • 家园 我觉得全国应该统一录取比例

      前些日子,在另一个帖子里就聊到过这个话题

      链接出处

      全国各地应该统一录取比例,并且这个比例也不能以参加高考的学生数目作为基数,而应该以该地区18岁左右参加高考适龄人数为基数。

      比如全国18岁左右适龄人数是10万,清华招生名额是1000人,也就是有1/100的人能进入清华,那清华在各个地方的招生比率就都应该是1/100。北京有1000个18岁左右适龄人口,那北京就录取10个,湖北有10000个18岁左右适龄人口,那在湖北就录取100个。

      我觉得这是最公平的办法了,也避免了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带来的高考招生不公平。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