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洋人为什么那么怕数学? -- 晨枫

共:💬86 🌺6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事情是悲喜剧参半

            所谓“培养兴趣”,多半是本来兴趣就在那儿,自己不知道,发掘出来了。如果本来不在那里,培养也是培养不出来的。多少家长把孩子送去学钢琴,也是要培养兴趣,真培养出兴趣的有几个?数学也是一样。

      • 家园 道长差矣

        表误会,您说的,俺完全同意。但俺觉得晨枫兄那贴也问题不大。两位角度不同而已。晨枫那贴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 --- 西人普遍比老中触头数学,至于为何会如此,老先生 leave it open for discussion。然后道长这贴就分析了如此这般的原因何在。两贴不矛盾啊~~

        道长所言,某深有感触。从小到大,数理化语文外语生物历史,还真不知道自己特别喜欢什么。也许对语文和历史感觉稍好。(当然对音乐和绘画一直是情有独衷的。) 现在七老八十了,终于明白自己喜欢什么职业了,可惜已经太晚啦。自己谋生的专业,不讨厌,比较喜欢,但要说有多少激情,就难讲了。估计同胞里如我这般的人有很多。老美这样的人也是多数,但在比例上有所不同。如果中国人中完全凭个人兴趣选择职业的人只占2%的话,那么老美这个比例大概就会占到8%... 这种比例上的差异,就造成了晨枫、道长、区区,以及很多人的感觉 --- 老美的爱好者,会逼近俺们的专家...

    • 家园 我在北京看到现在幼儿园的孩子都学珠心算

      我的小侄子5岁,学了珠心算,千位数的连加连减一两分钟就给出答数,结果是万以上.我反而感到忧心忡忡,因为珠心算基本基于口诀什么的,没有什么数学概念,反而对今后孩子树立正确的概念有个先入为主的误导.

      他们不再会去思索为什么1+1等于2之类的问题,满足于快速的得到一个答数.这样的工作现在电脑都已经代劳了,我认为重要的是引导孩子思索数学的规律,比速算之类的更为重要.

      想起以前听到的关于爱因斯坦的一个故事,真假不知,说爱因斯坦5岁以内都不大说话,据说因为他老人家那时就开始思索时间是什么的问题.

      而现在的这种数学教学,尽管让小孩们敏于计算,却失去了探索和深层思考的推动力,培养得出流水线上的工程师,却培养不出数学大师.

      • 家园 对于速算和数学规律之间的联系,没有研究,不敢乱说

        但凡事都有红花和绿叶,一些看起来不重要的事情,实际上未必不重要。现代战争的战术和技术与士兵内务和军容一点关系也没有,但士兵照样要注意内务和军容。只要红花不要绿叶,可能红花就蔫了。

        不扯远的,就说近的吧。学自控的人,都要学一点频域分析法。我们当年学的时候,要根据给出的传递函数,手工画出根轨迹或奈奎斯特轨迹的草图,然后作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现在加拿大的学生有电脑帮助,多少复杂的根轨迹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画出来,但他们对系统特性的变化,尤其是改变局部对全局的影响,就一点概念也没有了。数学到后来不是算数字,而是研究各种性质,尤其是性质变化的趋势。这对理解现象或者预期现象至关重要。这是电脑仿真无法提供的,也是依靠电脑代劳的人无法提供的。

        • 家园 同样:看到根轨迹/奈奎斯特图顿生亲切感啊,花
        • 家园 看到根轨迹/奈奎斯特图顿生亲切感啊,花
        • 家园 晨老大说得有道理,也是我担心的地方,

          超市的营业员,菜市场上的小贩,速算都很麻利,但是对数学规律就谈不上深入的理解了.

          小孩子背了一堆口诀,利用记忆力的优势获得了结果,那些口诀也许确实隐含了数学规律,但小孩子是不理解的,这种情况下学习速算最多锻炼了记忆能力,跟要求孩子在不理解的情况下背古诗没有太大差别.

          问题就在于古诗忘了就忘了,小孩到了正式学数学的时候,由于速算已经先入为主,就不会去认真理解数字进位退位的规律,或者等同于口诀,理解上就会很粗浅,也妨碍了求知欲和好奇心的激发.

          我也认同孩子应该锻炼速算的能力,对于思维的反应速度是个锻炼,但是反对这种不求甚解的口诀背诵,即使做了成千上万道习题,对于数学规律的理解也不会深入.

          手工画函数曲线时,心里是要有个推演过程,下一个坐标点的趋势,关键的拐点,在零点是什么样子,这个过程就是对概念和规律的深入思考和了解.相比于电脑画图形,珠心算更像是电脑绘制函数曲线,孩子的大脑相当于电脑,按照给出的一些指令(口诀)做操作,而不知其所以然.

          • 家园 正是正是

            “手工画函数曲线时,心里是要有个推演过程,下一个坐标点的趋势,关键的拐点,在零点是什么样子,这个过程就是对概念和规律的深入思考和了解.相比于电脑画图形,珠心算更像是电脑绘制函数曲线,孩子的大脑相当于电脑,按照给出的一些指令(口诀)做操作,而不知其所以然.”

            比我的例子好,我就是这个意思!

    • 家园 怎么我身边的美国人都挺灵光的

      即使不是数学出身,从上学到工作都有这感觉.

      尤其现在工作中, 很多和数学有关的东东,即使他们的基础训练不是特好,intuition也非常好,所以谈不到怕数学.

    • 家园 基础的理论方法公式绝大多数是老外推导出来的,中国人更象计算师

      中国的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人才,强于公式计算,但是其他方面似乎没有优势。

    • 家园 标题有点。。。

      首先,单纯按数学家的人头算,洋人数量大大超过中国人。

      然后,就我接触的老外来说,有些人虽然数学不好,但是直观很强,相对只知道推公式的人(不是特指某一国人)来说,强的多。

      第三,这也是分工的必然结果,比如我们组的一个phd,是系里很优秀的学生,遇到数学上的问题,我们几个人开会讨论若干次,还是没搞清楚。他老板说,不要费神了,我有个搞数学的朋友,把他拉进来也做一个作者完事。有时候重要的不是懂多少数学,而是知道大概用什么数学能解决你的问题。

      第四,有的时候做presentation,尽量少的公式是很重要的(取决于你的听众)。比如上次mit的某个前系主任来我们这边给一个talk,他的问题基本是纯理论的,但是他的slides里面没有一个公式也没有一个定理推导。基本都是简单的图,把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说的很清楚。反观数学不好的人,尤其是半吊子,特别喜欢往自己的slides里面加公式,不但起不到唬人的作用,有时还影响意思的表达。

      • 家园 偶尔做一次标题党,就被抓住了

        “单纯按数学家的人头算,洋人数量大大超过中国人。”

        奇怪的地方就在这里,所以肯定不是洋人的脑瓜不适合数学,但洋人常常躲避数学,这是任一在北美工业界干过几天的人都不难体会的。或许不应该笼而统之地说洋人,而应该更具体地说北美的洋人?

        不知道老兄是干哪行的,我的行当和数学有点关系,说洋人怕数学,是指需要用数学解释的时候,也舍近求远,尽量躲避。我不知道你的纯理论的presentation是什么内容,但是关于PLS和PCA的presentation闭口不谈PLS和PCA的数学基础,这是不是不大正常?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