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半原创】评戏说水浒 一.武松喝的什么酒 -- 萨苏

共:💬71 🌺10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葡萄酒

      萨兄所列“啤酒,黄酒,果酒,米酒,白酒”的选择项里面,的确是基本涵盖了武松的绝大部分可能选择。

      对于武松所喝的是什么? 票子也试图解析一下:

      首先不可能是白酒,按照当时的计量单位,以及山东人的餐具尺寸,大碗的样子可以从电影《红高粱》里可见一斑;如果那样的18碗白酒下去......别的不说,等武松上了梁山之后安道全就乐坏了:“这么多医用酒精啊,来来来我先采集两罐子...”

      其次不可能是米酒,当时的米酒基本上是用来解渴的,否则杨志也不会大热天的让军士喝啊---浓度酒精不但不能解渴,还会使身体脱水。 就那个米酒醪糟喝18碗来诈唬人? 估摸着这种纸老虎的架势也就二草包齐国远爱用,可那不是咱山东武二郎风格。

      再次不可能是黄酒,黄酒是林MM她们用来吃螃蟹的;桂花树下明月初升,小锡壶温出来红漆木盘一端,浅斟三两杯之后就开始吟诗作词了,偶尔再来俩串门的邻居妖精MM,我歌月徘徊我舞妖精凌乱,是那个调调。 豪饮用黄酒? 情调不对啊。 再者,黄酒豪饮之后对身体伤害极大,票子就吃过这个暗亏:说好了喝点黄酒意思一下就得,结果人家搬出两坛! 简直就是土匪作风嘛! 武松是个有文化的好汉,狮子楼上题过词的,不能芥末糟蹋黄酒!

      最后也不可能是啤酒。为啥那? 山东人喝啤酒都是拿塑料袋喝,手里提留着一袋,弄根吸管插进去就嘬;更豪爽的那就是吹瓶了,一仰脖子咕嘟嘟就是一瓶。 可是第一宋朝时候还没塑料袋,第二武松也不习惯吹啤酒瓶子--瓶口比较小,换气比较难受。我们知道武松水性是不咋地的,肺活量和换气的功夫不是他的长项,所以要是让张顺来试试兴许还成。 而且喝啤酒一定要就着点小菜,没听说喝啤酒就牛肉的;水浒里的好汉都喜欢喝酒来点牛肉,可见那时候啤酒不流行; 如果他们就的是酱猪蹄或者肘花什么的,啤酒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如果武松的下酒菜是咸干花生米,那他很可能喝的是小瓶二锅头。

      所以,我们的搜索范围就剩下果酒一个选择了。小二说他们那酒外号“透瓶香”,可见是果酒啊。山东也是水果大省,各类果酒品类繁多,其中是以葡萄酒最著名。烟台等地盛产葡萄啊,葡萄酒驰名中外...啊?那时候国内还没有葡萄酒? 那那那难道是从西域过来的? 武松的好友、梁山第三代领导核心鲁置身以前在丝绸之路那边干过O记的总督察,莫非也曾经走私过洋酒? 也未可知啊。 古诗云:“葡萄美酒来一碗,举杯欲饮无管弦;葡萄美酒来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可见那时候的人喝葡萄酒是喜欢用碗的。

      夕阳西下,山风渐烈,倦鸟已经归林...天色昏暗的山道上,走来余晖里神色疲惫的行者;翻过这道山冈,回家的路已经不再漫长,也曾经年少轻狂,归来却空空的行囊,终点又回到起点,到现在才发觉...夜已深还有什么人,在山冈那边独自守着你归家的灯?

      再来一碗殷红似血的葡萄酒吧,纵然荆棘满地山路崎岖,也不能阻挡你回归的路程;

      再来一碗殷红似血的葡萄酒吧,男儿的本色就是要血溅沙场,纵使敌人不是老虎就是豺狼;

      再来一碗殷红似血的葡萄酒吧,豪气顿生紧握哨棒;

      再来一碗殷红似血的葡萄酒吧,想想你年迈无能的哥哥、娇媚外向的嫂嫂...

      ...

      再来一碗...上山打虎去者!

      (导板:跄跄跄跄跄跄.... 店小二:唉客官您先把酒钱付了再走不迟哇! 俺们隔壁是XX保险专柜代理,专门为上山的客户们开设各类人身意外、伤残险,价格粉优惠的说!)

      器皿对了,酒的来路也有线索了,我们的推理也即将完成;不过,还剩下的唯一一个疑点就是:葡萄酒的度数比较低,虽然18碗的数量很大,但是质量跟不上啊,这个普通的12度葡萄酒一入口就能让武二郎喊一声:“这酒好生有气力!”确实有点难度。

      既是葡萄酒,还不是普通的葡萄酒,还是走私进来的,那是什么酒呢?

      很是费思量啊...

      到最后不由得就想到了武松的下酒菜---牛肉啊; 牛肉,武松性如烈火,又爱吃牛肉,脾气就更是和公牛差不多了。(想起王小波的锤子来了) OX的脾气啊!

      哦~~~原来如此! 武松原来喝得是:

      XO

      有日子没跟着起哄了,业务不熟了哇,

      • 家园 也有可能是勾兑过的啊。

        比如梅庄那个庄主弄的三蒸三酿的葡萄酒。里面没准在兑点孔府家。混合后成了最早的鸡尾酒,有劲也就正常了。呵呵

      • 家园 飘儿妙文,不花没人性啊!

        点看全图

        多起哄,多冒泡啊!

      • 家园 有道理啊,山东是著名的葡萄酒产地

        闹不好还是丹凤葡萄酒呢 -- 或者是雷司令???

        票兄的推理让人大开眼界,谢谢。

      • 家园 唐人喝得,宋人喝不得?

        唐诗有云,葡萄美酒夜光杯,难不成犹如阿Q一般说道,“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西域传入,在两汉,《中国饮酒史》已有介绍嘛。过了一千年,咱大宋乃科学技术最昌盛时代(李约瑟博士语),怎么可能不会酿葡萄酒呢?

        • 家园 刚才给令狐冲打了个电话

          令狐冲说西域的葡萄酒比国产的质量要好,不但度数高口感好而且还可以用来写铭文,端的是千年不朽的字迹。

          如果武松喝得那酒年份不够不能写字,而且入口味道很冲,也有可能就不是XO了; 鉴于此酒是从陇西那边传过来,在江湖上和当地瓜果之王“白兰瓜”并称西域两大奇葩,改名叫“白兰地”了。

        • 家园 没办法,大宋朝没占多少葡萄经济种植地

          现代葡萄种植地气温有要求,否则不合算。中国有广大的适于种植葡萄的土地,目前种植面积,产量都在世界前十,而且很有潜力。不过这些产地都在黄河以北,如新疆,内蒙,东北和河北山西北部,宋朝几乎一块也没占

          • 家园 北宋时候还据有山东

            相传葡萄这个名字就是李世民在山东平度起的

            • 家园 产量太低,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的物质需求

              山东种酿酒葡萄的地方不多(俺只是看报纸知道中国现在的酿酒用葡萄产地的,不太了解具体技术要求,不过从地图上看温度不是唯一原因,中亚和欧洲都适于种植,但两地气候肯定不一样,可能纬度也是一个指标),葡萄品种也很重要,现在中国种的葡萄都是引进欧洲的。古时候没有。那点地的产量大概也只能每人限量三碗

              • 家园 古代的气候和今天不一样

                也不是只有专用的酿酒葡萄才能酿造葡萄酒,产量的问题在没有相关资料的情况下我觉得不能妄下结论。

                像葡萄这种不易保存的水果,在不能做成葡萄干的情况下,酿酒是很合理的保存方式。另外葡萄的种植可以利用坡地,不存在和粮食作物抢耕地的问题,而用粮食作物酿酒在灾荒不定的古代是极为奢侈的,成本也居高不下,一个路边小酒店都能卖黄黍做成的老酒,那么到头来无法满足的不是武二郎的酒量,恐怕是武都头的钱袋。

                • 家园 产量肯定高不到哪去,你想想看中国酒文化里葡萄酒的比重有多少

                  的确葡萄酿酒有许多优点,尤其是中国一贯把粮食看得比命还重要的历史背景下,如果能成规模哪还不影响深远啊。宋朝时私酿百十斤酒就要杀头,这里的酒如果包括葡萄酒显然不合理,因为这项法律是为了节约粮食,如果能用葡萄酒代替粮食酿的酒政府肯定会鼓励的,酒税也不是小数目。但中国为什么到现代才开始葡萄酒产业?难道这个技术也象许多传说中的技术一样失传?

                  • 家园 俺孤陋寡闻,要不您给指教一下

                    俺就知道有个葡萄美酒夜光杯,清朝长白山野葡萄酒是御用贡酒。

                    现代的葡萄酒和古代或者自酿的葡萄酒是两码事,实际上把葡萄作成酒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农村小作坊完全可以做到,我就喝过山里种葡萄的人家自酿的葡萄酒,跟现在的葡萄酒完全是两码事,口味微甜,果香浓郁,跟黄酒倒是很像。其实我小时候自己都做过“葡萄酒”,只不过密封绝氧做的不过关,做出来的一半是酒味,一半是醋味。

                    实际上咱们一直在跑题,葡萄酒的产量跟武二郎喝的是不是葡萄酒没有多大关系吧,那小酒店卖的本来就是自家的私酿,说不定这家今年葡萄没卖出去酿了一批酒正好让武二郎赶上了呢?

                    就算产量只能每人三碗,那也不小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喝酒,或者喝的起酒的。

                    政府不鼓励,因为这只是山东路的特产而已,没有推广价值,不征酒税,因为是自家的私酿,无从征起。

                    至于葡萄酒影响不广,我想可能是因为

                    1.葡萄酒当时的档次比较低,乡野村酿不登大雅之堂,自然历史不会记载,或许有记载,但也只是凡人琐记,散失于乱世之中。

                    2.葡萄酒和白酒不同,是有保质期的,而且在古代运输储存酒类的条件不好,自然限制了葡萄酒的销售和传播。

                    3.葡萄酒的度数偏低,和喜饮高度烈酒的口味不合。

            • 家园 汉时传入,称蒲桃。

              何时变为葡萄,老燕没考证过,在西河可不敢胡说。

              今人考证,北宋时气候较今日偏凉,太湖曾封冻可以走人---成了昆明湖了--若嫌昆明湖太小又没有历史,那就当呼伦湖或贝尔湖好了。

              如果考证属实,彼时河北山东河南都可以种葡萄。

              • 家园 名称不一

                葡萄名称不一:

                《史记》里,是蒲陶。

                《食物纪原》里,是卜头。

                • 家园 谢了!

                  多嘴一句,太傅原来在T大学什么专业?一个女孩子知识如此广泛?

                  俺们裤子大的女生多数学习好得很,这些东西可就一问三不知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