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半原创】评戏说水浒 一.武松喝的什么酒 -- 萨苏

共:💬71 🌺10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葡萄酒

萨兄所列“啤酒,黄酒,果酒,米酒,白酒”的选择项里面,的确是基本涵盖了武松的绝大部分可能选择。

对于武松所喝的是什么? 票子也试图解析一下:

首先不可能是白酒,按照当时的计量单位,以及山东人的餐具尺寸,大碗的样子可以从电影《红高粱》里可见一斑;如果那样的18碗白酒下去......别的不说,等武松上了梁山之后安道全就乐坏了:“这么多医用酒精啊,来来来我先采集两罐子...”

其次不可能是米酒,当时的米酒基本上是用来解渴的,否则杨志也不会大热天的让军士喝啊---浓度酒精不但不能解渴,还会使身体脱水。 就那个米酒醪糟喝18碗来诈唬人? 估摸着这种纸老虎的架势也就二草包齐国远爱用,可那不是咱山东武二郎风格。

再次不可能是黄酒,黄酒是林MM她们用来吃螃蟹的;桂花树下明月初升,小锡壶温出来红漆木盘一端,浅斟三两杯之后就开始吟诗作词了,偶尔再来俩串门的邻居妖精MM,我歌月徘徊我舞妖精凌乱,是那个调调。 豪饮用黄酒? 情调不对啊。 再者,黄酒豪饮之后对身体伤害极大,票子就吃过这个暗亏:说好了喝点黄酒意思一下就得,结果人家搬出两坛! 简直就是土匪作风嘛! 武松是个有文化的好汉,狮子楼上题过词的,不能芥末糟蹋黄酒!

最后也不可能是啤酒。为啥那? 山东人喝啤酒都是拿塑料袋喝,手里提留着一袋,弄根吸管插进去就嘬;更豪爽的那就是吹瓶了,一仰脖子咕嘟嘟就是一瓶。 可是第一宋朝时候还没塑料袋,第二武松也不习惯吹啤酒瓶子--瓶口比较小,换气比较难受。我们知道武松水性是不咋地的,肺活量和换气的功夫不是他的长项,所以要是让张顺来试试兴许还成。 而且喝啤酒一定要就着点小菜,没听说喝啤酒就牛肉的;水浒里的好汉都喜欢喝酒来点牛肉,可见那时候啤酒不流行; 如果他们就的是酱猪蹄或者肘花什么的,啤酒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如果武松的下酒菜是咸干花生米,那他很可能喝的是小瓶二锅头。

所以,我们的搜索范围就剩下果酒一个选择了。小二说他们那酒外号“透瓶香”,可见是果酒啊。山东也是水果大省,各类果酒品类繁多,其中是以葡萄酒最著名。烟台等地盛产葡萄啊,葡萄酒驰名中外...啊?那时候国内还没有葡萄酒? 那那那难道是从西域过来的? 武松的好友、梁山第三代领导核心鲁置身以前在丝绸之路那边干过O记的总督察,莫非也曾经走私过洋酒? 也未可知啊。 古诗云:“葡萄美酒来一碗,举杯欲饮无管弦;葡萄美酒来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可见那时候的人喝葡萄酒是喜欢用碗的。

夕阳西下,山风渐烈,倦鸟已经归林...天色昏暗的山道上,走来余晖里神色疲惫的行者;翻过这道山冈,回家的路已经不再漫长,也曾经年少轻狂,归来却空空的行囊,终点又回到起点,到现在才发觉...夜已深还有什么人,在山冈那边独自守着你归家的灯?

再来一碗殷红似血的葡萄酒吧,纵然荆棘满地山路崎岖,也不能阻挡你回归的路程;

再来一碗殷红似血的葡萄酒吧,男儿的本色就是要血溅沙场,纵使敌人不是老虎就是豺狼;

再来一碗殷红似血的葡萄酒吧,豪气顿生紧握哨棒;

再来一碗殷红似血的葡萄酒吧,想想你年迈无能的哥哥、娇媚外向的嫂嫂...

...

再来一碗...上山打虎去者!

(导板:跄跄跄跄跄跄.... 店小二:唉客官您先把酒钱付了再走不迟哇! 俺们隔壁是XX保险专柜代理,专门为上山的客户们开设各类人身意外、伤残险,价格粉优惠的说!)

器皿对了,酒的来路也有线索了,我们的推理也即将完成;不过,还剩下的唯一一个疑点就是:葡萄酒的度数比较低,虽然18碗的数量很大,但是质量跟不上啊,这个普通的12度葡萄酒一入口就能让武二郎喊一声:“这酒好生有气力!”确实有点难度。

既是葡萄酒,还不是普通的葡萄酒,还是走私进来的,那是什么酒呢?

很是费思量啊...

到最后不由得就想到了武松的下酒菜---牛肉啊; 牛肉,武松性如烈火,又爱吃牛肉,脾气就更是和公牛差不多了。(想起王小波的锤子来了) OX的脾气啊!

哦~~~原来如此! 武松原来喝得是:

XO

有日子没跟着起哄了,业务不熟了哇,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