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河里貌似搞电讯的人不少,能否给分析一下现在天下局势 -- 风北客

共:💬50 🌺4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半夕阳产业

      这么说吧!2000那一波热潮,过度开发,把今后20年的生意都做完了。

      IPv6是唯一可能的亮点,但要靠人民群众的接受度。美国政府倒是在强力推IPv6,现在你要拿政府contract,必须是IPv6 ready才行。

      • 家园 跟IPv几好像没多大关系

        1。电信业的问题和IPv几无关,用户根本不在乎甚至不知道下面是IPv几。

        2。电信业的根本问题是应用问题,没有新的应用来需要新的技术升级。没有增长点大家就都玩生存游戏,规则大不一样。根本不需要这么多设备商,服务商则会利用手里的客户接入资源进一步走向整合和垄断。

        • 家园 有关系啊!

          光全世界这么多router就要换就有多大的商机在里面。还有上面的所有应用程序只要用到Socket的,都要改写,好比千年虫那样,巨大的一个产业啊!

          当然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是会IPv4和IPv6兼容的。但一旦形成了新标准,最终还是要全部到IPv6的,毕竟相比IPv4,IPv6提供了“无限”的地址,而IPv4的很快就要用完了。

          • 家园 原来您是这意思

            不知道别的地方,对于跑v6,美国的干网运营商不需要升级硬件,最差的也只部分设备需要软件补丁。目前大电信商router基本都支持ipv6/v4 dual stack,只不过在实际应用中很少采用v6罢了(当然相应的对v6的performance还没有经过严格的测试和使用)。如果立刻有需要,美国几大干网运营商目前都是ipv6 ready的(当然培训和操作经验等方面会有滞后)。另外vpn等v6 in v4解决办法也让会短时间内对v6能力的需求减弱。

            客户端倒的确有些程序要打补丁。但是和千年虫比较还是不一样,紧迫性不同,另外通讯商也一定会考虑兼容问题的。

            记得有一个估计,如果把一些历史上给出去但实际并没有用到的地址收回,到v4地址用完,估计还有15年左右。到目前为止,除了政府,美国的商业客户基本没有v6的需求。对v6的需求主要在亚洲,日本和中国。

      • 家园 感觉政府的政策很重要,

        通讯与制造业的融合还是前景蛮好的,而由此诞生的服务行业也是很大一块,比如家电产品和网络融合,比如交通工具和网络融合,机器人(生活型)和网络融合。整个社会的生活都用网络连接起来的话,该领域软件人员还是有10-20年左右的工作机会。当然如果全球经济跌入低谷除外。

        这是从日本的角度来看的,这边实行E-Japan政策。

    • 家园 我来说几句吧

      通信业已经变成传统产业。尤其是系统设备这块,对于设备商来说,技术过剩的厉害,系统设备几乎已经成为了鸡肋。产品象白菜一样大甩卖。

      尤其中国设备商的加入,搞得别人都赚不到钱。所以不管世界上那个运营商要买设备,都要拉一个中国设备商用来压价踢场子。迫于中国设备商的压力,国外的巨头纷纷合并,我们可以看到什么爱马啊,诺西啊,阿朗啊,但是仅仅合并,也不能真的赢得优势,所以这次不仅仅是一个冬天,很可能要进入冰河。不过设备商巨头们还有一层棉衣,那就是服务。人家买了你设备,可不是仅仅就那几个破机柜,还有很大的一部分是服务。在这方面,中国设备商还要差很多。不是说培养一个贵族需要3代吗,现在中国的设备商还是土包子,在服务方面距离世界第一阵营还有很大差距。正因为如此,国内最好的HW,也没有突破北美市场,突破欧洲和日本市场也就是这两年才做到的。

      另外,发现兄弟们开口闭口都是技术如何如何,呵呵,在2001开始的通信业冬天中,绝大多数以技术为导向的公司都死光光了,剩下的几个跨国巨头也元气大伤。他们不是技术不够先进,而是太先进了,李富贵说什么来,领先一步要做先烈,领先半步才能活得舒服。所以技术领先的也几乎全当先烈了。没有当先烈的,也势力大损,很多从此一蹶不振。

      看到下面一个兄弟提到wimax,现在好多大公司都放弃3G,去搞所谓的wimax。wimax的另一种说法,就是3G失败者俱乐部。3G还没有大规模应用呢,wimax应用遥遥无期。

      说到趋势嘛,HW的老大十多年前就预言,未来的全球通信设备市场将三分天下。现在看来,世界似乎正朝这个方向发展。小公司越来越难以存活,最后几乎统统死掉,大公司凭借端到端的全套解决方案和良好的服务,才能继续生存。

      • 家园 说得有理,花

        不过,不是所有设备商都自觉自发编织厚厚的棉衣的。

        业内的榜样的是IBM的服务观念。

        从前和一个销售同事聊天,他这样调侃:

        设备卖不动,就说卖服务;

        服务卖不动,就说卖方案。

        酒还是那酒,瓶子换了。

      • 家园 某些第一阵营的设备商,服务也就那么回事

        在国内,如果赶上个技术强势的省分,那些第一阵营的技术支持优化支持们也就跟在后面做点重复性劳动。

        他们可能也就服务体制还有点可学之处。

      • 家园 老兄说的对,从2000年开始,技术越高级的STARTUP死

        得越快,无数的高级技术和无数的VC被消灭了。

        现在的技术已经远远超出了需要。就光通讯领域来说,2000年就有的产品规划这七年来可能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形成了产品,还没有听说那个2000年后成立的STARTUP已经BREAK EVEN.光ottawa一个地方,消灭的VC不下10亿美金。美国就更不用说了。

        我估计光通讯公司再死60%,可能就差不多了。北电和CIENA因为有老客户,光通信都开始有见底的迹象了。小公司还是不行。

    • 家园 我觉得电信总的来说以后的发展机会还是挺大的

      不过产业重组变化也会很大,不管是大的设备制造商还是营运商,风险都不小。 这个产业现在是处于投入太大与发展太快的矛盾中。整个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肯定会是天文数字,可是新一代的通信技术的发展却是越来越快,研发的成本也很高,一旦走错一步,甚至只是走慢一步,昨天还是行业的老大,今天就可能面临出局。

      电信以前一直是天生的垄断产业,但现在面临市场的重分和细化,不光是传统的通信服务不断升级同时成本降低,许多原来没有的新的通信服务也不断出现。一方面那些旧的大公司财大气粗,在市场上很占优势,另一方面是所谓的船小好调头,新兴的中小型公司凭借新技术也可以在市场上如鱼得水。现在营运商的日子好像比设备商好过一点,但是也面临许多中小公司的激烈竞争。如果说现在的电信业的老大们几年后大部分会被取代,甚至被人买掉,又或者出局,我都不会奇怪。不过总有人取代他们,电信跟电脑一样,都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也是发展最快的部分。

      技术发展方向受市场的限制和左右,这点在电信业上特别严重。所谓挖金子的没发财,卖水给挖金子的倒发了财,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技术发展方向也不那么重要,这可能也是很多大公司转向服务业的原因吧,不是说以后没有软件业,只有服务业了吗。我们的口号是,风险留给公司,自已还是最好向特别能赚钱的咨询顾问方向努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