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这是什么世道之三银行也骗人 -- 锦候

共:💬78 🌺8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这是什么世道之三银行也骗人

    这是什么世道之三银行也骗人。

    那会儿刚到加拿大没多长时间,有一天偶然和房东说起应该开个银行账户,手里有点现金,老放在鞋里面怕沤坏了。房东说了,你要是钱不多的话还是放鞋里面好,多了挖个坑埋起来,反正怎么的都比存银行好。这的银行服务费贵的厉害,抢钱一样。这个倒是新鲜,在国内可没听说过我存钱还要收费的。这房东对银行那么大火也有原因,他们是开菜店的,大概那个账户有些特别,服务费也就多。每天见钱的事情,来来回回去银行的次数也就多,这收费的机会也就多了,简直就是拿了钱送上门请别人赚的意思。所以提起银行就咬牙切齿倒也不奇怪。不过这地方没个银行账户可也不行,很多事情他现金不让干呀。

    好歹问了个大概,找了一天有空的时候,拿了钱,带了证件直接就奔了皇家银行了。英文名称是:Royal Bank Canada,简称:RBC,这家银行是加拿大6大特许银行之一,大概是去年吧,我看报上说它的总资产仅次于帝国商业银行(Canadian Imperial bank of commerce, i.e. CIBC)。这里的银行开户是由专门的financial adviser 负责,不能直接在柜台上办理。这些financial adviser 看样子是比较高级的一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办公室,混到那一步看来不容易。银行接待处的大妈很热情,跟我说:“你得先预约,现在所有的financial adviser都在忙,没人有空,你要不在那旮旯傻坐个半个一个小时的碰碰运气。” 大妈您真逗!要是这会儿在这的是二十年前您,我站个一半个小时的也不打紧。现在吗,我还是约个时间下次再来吧。

    回家的时候想想家里没菜了,多走了两步,就到了一个大姐家。闲聊了两句,说起今天去了银行的事情,大姐说那家银行她有个熟人,是个financial adviser,可以通过她了解一些情况,看看哪种账户比较适合我。那是太好了!不管到了那里有个熟人心理总是踏实一些,再说了我们中国人就是要这样互相帮助嘛!

    “你见了她可别瞎说,她是台湾人,我们之间回避这类的话题的。”

    这可没想到!

    当天在饭桌上定好了,大姐这先和那个女的联系。我还是照约好的时间去银行办理开户的手续,大姐到时候和我一起去,免得我被人骗了!这银行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就这形象。第二天大姐就来电话了,说那个女的出差了,一时半会儿会不来,我还是先去开户。

    过了几天,按约好的时间,大姐陪我去银行开了户,接待我们的是个白人的小伙子。进了办公室他询问了一下我的情况,就推荐了几种package让我选;重点推荐了一种针对学生的package,我听着不错,大姐也觉得好,就定了下来,我签好了文件。小伙子很快的就把相关的手续搞好了,出门的时候我已经是个有几百块银行存款的人了。这个student package是每个月收$3.5的服务费。每个月可以开20张的免费的支票,及其他的一些服务。 我听了有些心疼那$3.5,这个服务费国内可没收过。不过也由它了,资本主义嘛,好不好的大家都这么过着,也确实没人请我来受这份剥削不是。

    没几天大姐来电话了,说那个女的回来了。让我抽空和她一起再去银行一次,大姐的意思是介绍我认识她,以后有什么事情可以找她。我虽然觉得多余,我能有什么事情?我一个月大概只会去银行两次,存钱和取钱,月头存,月尾取,来往的数目也少得可怜,这种情况在未来的3,5年内怕是没什么变化,确实没什么必要找finance adviser,就我那钱数给人说我都怕人笑话。但是大姐盛情难却,我也乐得多认识个人,这还不知道那片云彩下雨哪,多认识个人总没什么坏处。可是没想到呀,没想到,遇人不淑这种事情不光是发生在女人身上。大老爷们也能出事情呀。

    到了那到没费什么周折就见到了人,那是个40岁上下的台湾女人,职业女性的打扮,中等的身材,很职业的样子。怎么说哪,我在国外看到的很多中国人,我能给他们的评价就是很职业的样子,这个不是褒义词,也不是贬义词。外国职场上,我见到的老外大多很随意,不是工作上随意,是他们的言谈举止,很随意,一种在自己家里的随意和自信,而少数民族的员工大多都没那份味道,很多时候都是很职业的样子,甚至是开玩笑的时候,个人感觉而已。

    看样子她和大姐蛮熟的,进了她的办公室两个人嘻嘻哈哈的聊得很热闹。后来知道大姐也是去银行办事的时候认识她的,她们做顾客服务这类工作的总能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女人之间什么时候都是不愁话题的,一来二去就熟了,倒也谈不上什么深交。不过了解一下怎么开户,开哪种户头好一些,是绰绰有余了。闲聊了几句,大姐介绍了我的情况,问她的意见。她查了查电脑,说对学生就是这种了,最便宜的,没有其他更便宜的了。临走她给了张名片,章仕秋,financial adviser,说有什么事情再找她。我道声谢谢出了门,说实话那时根本没想过要再去特意找她,来见她我都觉得多余,可当时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么多年后的今天我仍然忘不了这个女人。而且对有件事情百思不得其解,百思不得其解。

    (待续)

    关键词(Tags): #Royal Bank Canada(当生)#RBC(当生)#世道#银行#骗人
    • 家园 这个就叫宰熟

      香港人比较了解大陆学生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推测你不会去银行核查,所以才敢这样骗你。如果是加拿大人,他不了解中国人,所以反而不会这样做。

      至于她是不是有什么很大的好处,这倒不一定。常有这样的人,他们如果能够欺骗误导他人,即使自己未必有很大的好处,也会觉得很高兴。无他,欺骗他人能够显出自己的精明,在心理上能够得到一种满足。这种人在生活中其实很常见,就是我们常说的喜欢占小便宜,呈小聪明的人。害人不利已的事,经常会做一做的。能够给自己一种优越感。

      感觉加拿大的银行比较差啊。美国这儿很多银行基本上是不收服务费的。至少我这些年从来没付过。赶明儿候爷把钱存美帝这儿来好了

    • 家园 【原创】这是什么世道之三银行也骗人(后记)

      这是什么世道之三银行也骗人(后记)

      这个帖子总算是写完了,这件事情大概发生在2001年8,9月份,整个帖子是对那件事情的真实记录,没有任何的改动。当时初来乍到而且闷头干活上学,对很多事情不是很了解,别人怎么说就怎么信了。说实话如果不是那天我和工友偶然聊起这件事情,我恐怕到现在还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想想自己是够笨的。

      至于那个章仕秋为什么这么做?我曾经设想过很多种理由,也和朋友们聊过这件事情,和大哥他们讨论过这件事情。每一种可能的猜想都不能提供令人完全信服的解释,所以直到今天我还是不能明白她做这件事情是为什么?

      我最初的想法是章仕秋女士大概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凑够某种要求,所以才搞了这么个小动作。这个倒不是天方夜谭,我的一个朋友有一张credit union发出的限额$300加元的信用卡,是我至今为止见过的额度最低的信用卡。不是他没钱还要摆谱,他别的信用卡的额度都是很高的;当时他有个熟人在credit union打工,是个年轻人刚刚入行,没法完成公司规定的销售额;情急之下就发动了所有的亲朋好友和认识的人帮忙,我这个朋友和他是个点头的交情但是也被他拉了去,最后不得不申请了一张$300加币的信用卡。

      会不会皇家银行有这样的规定?以至于这个章女士被逼得挺而走险哪?要是这样的话看在同是中国人的份上我到不会很怪她,提前说了我自己改给她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最多回头我再改回来就是了。但是后来问过别的financial adviser他们是没这个任务的,想想也是,就算是有什么任务也应该是那些站柜台的柜员的事情,怕是很难轮到他们这些坐办公室的financial adviser来完成了。

      后来因为见过一些由于银行的职员所犯的低级错误,对这些专业人员的水平产生了不信任的感觉。也曾想过这个章女士是不是也是因为业务不熟练而犯了个低级的错误?

      只是这个猜想也很快的被所有的人否定。据我大姐说章女士在那间分行已经蛮长时间了,一直做的是financial adviser,这个职位显然要比站柜台的那些职员高。应该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取消一种package显然不是个什么难度太高的事情,这种很简单的问题上还出错的话怕是很难胜任这件工作了。据章女士自己说她来这里也很多年了,又长期在银行的客户服务这样的部门工作,英语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她毕竟是个专业人士水平还是有些保障的,因为英语不好看错银行内部通知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少。student package是个很古老的package了,使用的人数众多,如果这样的package被取消一定会引起很大的反响,银行内部也一定会很谨慎的处理才对,不会只是随便的说一声就取消了。所以因为业务不熟练而犯了一个低级错误的可能性也小得可以忽略不计。

      可惜我不认识任何其他经章女士之手开户的学生,否则可以问一下章女士是不是也对他们做了同样的事情。不过如果她确实对所有她认识的学生都作了同样的事情,那么除我之外一定还有人发现问题,并且找过银行方面,和银行方面交涉的。但是看银行后来的反应应该是没人找过他们,如此看来这位章女士恐怕就只是针对我一个人这么做了而已。

      后来想想,我曾经告诉过她大概在半年后我会有一些钱进来。那时想过要做些事情,如果真的实施的话和国内的业务来往会比较多,钱来钱往的事情也比较多,数目也会比较大。这些我开户的时候没有告诉那个帮我开户的老外,那会儿也还不确定会不会成事。一两个月后事情大概有了眉目,我刚好去见这个章女士谈申请信用卡的事情,就随口问了一下要是这种情况要不要再开个别的户头,她说到时候可以选择开商业户头,我说:“那好,到时候再说吧。”,虽然不能很准确地回忆起每个细节,但是我相信关于这件事情的谈话最多也就是如此了,当时只是很简单的了解了一下情况罢了,绝对没有说过我肯定会干什么大买卖。

      后来发现她更改了我的户口后,我就想到了这件事情。不过始终不能相信不到10秒钟的谈话,她可以记得这么准确,而且我当时就强调了,仅仅是可能罢了。如果当时一切顺利的话,我大概在那年的10月份会开始行动,这个时间安排我也告诉她了。而她通知我的大姐更改我的户头大概是在8月底,时间上的配合程度也让我一度很怀疑她是不是可以以此渔利?不过后来知道这种机会也比较小,如果我真的开始做事情,一定会去开个商业户头,绝不会在学生户头上做这些事情;而且就算是我开始干活,有钱进来了,那些钱也只会呆在账面上不会提出来的,而且那时候每次$0.50元的收费也就低的可笑了。所以这个猜想的可能性也不大。我当时在HSBC开户的时候也问过他们这种情况要不要开个特别的户头,结果那个女的直接就给我开了个每个月可以开100支票的CHECKING ACCOUNT,我被气了个半死,只不过是随口问一下,谁让你现在就给我开了?不过那个女的到情有可原,她是香港人说的普通话我听得不是很习惯,可能是理解上有了问题。不过也能看出来这些financial adviser的反应确实很快,两句话过后我就被她当成肥羊一只了。

      不过这几年,国内来的人被人当成是肥羊的事件层出不穷,香港无良商家争相以宰大陆客为荣,已经不是新闻。这里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我有一次去唐人街中药店,看到只人参不错,我只是没见过那个大的人参好奇看看罢了;那个老板过来问我是不是大陆来的,我点头说是。他就问我想不想要这颗人参,我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老板马上就说:“你嫌不好的话,我们还有更好的,你等着,我去拿!”转身跑了回去,瞬间拿了几只更好的人参来让我看。我说随便看看的,没钱买,他笑着说:“你们大陆来的人很有钱的啦,很多都在我这买参的啦,你不要担心啦,我的东西很好的啦,价钱可以商量的啦。”我怎么就不明白,怎么他的第一印象会是我嫌那个参不好,就不能是我不想买?买不起?我怎么看也不象有钱人呀!国内来的人什么时候起有了这副财大气粗的形象了!

      我在餐馆打工的时候,经常性的被那些广东籍的同事调侃问我为什么要打工?我说没钱呀,他们说你们说普通话的现在这么有钱,你怎么会没有?众口一词,我是百口莫辩。而且也没法辨,事实摆在那里,每天来那里的说普通话的人不论男女老少,消费高的怕人。车开的一辆比一辆好,钱花的一个比一个厉害,越年轻的越厉害,这种情况下我怎么解释都不能让他们相信我是属于没钱的那一类。长此以往大陆来的说普通话的不被人当成肥羊也难。

      这件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现在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个很有意思的回忆。整件事情中,我对那个章女士充满了不解,很奇怪她这么做的动机?她谋定而后动,不直接给我打电话,我的电话她也有;而是通过我的大姐,这样不但成功的可能性比较高,她和我大姐毕竟认识的时间长了,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有些信任感的,而我当时恐怕连她的名字都叫不出来;而且万一有什么问题,她也很容易解释推托。只是她谋的是什么?我是始终想不到?整件事情对她的好处不能说绝对的没有,只是确实想不通怎么实现?然而她冒着被我投诉的风险做这件事情,总应该是有些原因的吧?这个原因到底是什么?是什么促使她做了这么一件损人不利己的事情?难不成她闲得没事逗我玩?而且这么做也确实意义不大,如果我因此对这间银行的服务不满意了,我随时可以离开;这样无论她有什么企图,有多完美的计划,岂不是都要落空?百思不得其解呀。

      皇家银行后来对此事的处理是让我非常生气的地方,简直是胡搅蛮缠,毫无道理。我要求的仅仅是让他们改正自己的错误罢了,他们竟然一拖数年!至于有些朋友提到那个香港小伙子,他不是普通柜员;看样子他应该是客户服务部的小头目,我在和柜员交涉无效后就要求见主管,见到的人就是他。他的态度基本上可以代表银行方面的态度,再往上闹我当时的精力时间确实不够了。他们要是让我一次次的跑,就跑死我了。后来虽然有了时间但是已经不想再纠缠了,最多我用别的银行就是了,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且有些月份我用皇家银行的服务比较少,就像我大哥说的那样;可能还省了钱也说不定,所以也就由它去了!我生性懒散,一股做气已经是难能可贵了,不用等三鼓,再鼓就没什么劲头了!

      上个周五又去了一次银行,还是皇家银行不过是另外一家,办完事出门后看了看账单,竟然有两块多的费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哎,这让我怎么说哪?这次我一定要去找他们,问问清楚!

      不过比较之下,银行这件事情给我倒没造成什么太大的伤害,最多是多跑了几步路,多交了几块钱罢了。相比较而言,GRAYHOUND 那次到是比较惊险,我差点就丢了一份工作!

      最后谢谢各位对这件事情的关心,以及热情的讨论!谢谢各位!大家都吃好了,玩好了!

      (完)

      关键词(Tags): #骗人#银行#世道
    • 家园 那小伙不理你。。你还和他理论什么?

      马上不吊他,让他把他的老板叫出来。

    • 家园 你被国内的银行宠坏了。
    • 家园 往往就是利用你对规则流程的不了解蒙你

      另有一种叫黑吃黑,熟吃熟

    • 家园 【原创】这是什么世道之三银行也骗人(4)

      这是什么世道之三银行也骗人(4)

      很快的我就意识到自己犯了个错误!

      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生活的需要,相应的经济活动的频率也必然的迅速增加,这种增加几乎是以倍数的方式进行的。增加的速度远远超出我的估计,和我那个大哥的精确计算。同时由于长期不间断的受到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熏陶,潜移默化中一个大好的青年很快的就从本质上走到了劳动人民的反面,变的好逸恶劳,及其的懒惰了。以至于从家里到HSBC的那10来个BLOCK都不想走,自觉自愿的被皇家银行剥削。很快的我就发现,每个月的服务费基本上都是10块钱左右了。多么惨痛的教训呀,我曾经是豪情万丈,到了还是没跑了那一刀。

      那时我平常白天8,9点钟去上学,下午3,4点钟下课。5:00PM上班,晚上11点左右下班。周末是餐馆的黄金时间,按我们老板的说法就是一周赔5天,赚两天。整个餐馆的利润就指着周末哪,不加班就是万幸了,休息那是没的想了。当时我每周休息一天周四,其实是半天,白天上课。在这种情况下在每个月再安排出几次额外的时间去银行也确实不方便,我不喜欢在身上带大量的现金,买东西的时候常用银行卡付帐,谁一个月不买上几次东西了,这样一来很快的服务费就上去了。等我意识到这个服务费多的超过我的想象的时候,也很是烦恼了一阵子,不过好在很快的就想出了解决的办法;从那之后我每次取钱的时候都会多取一些,平常的开支就用现金。这个策略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让我很是得意了一番,哼!和我斗,就怕你不斗!有一段时间和朋友们一起出去的时候我兜里的现金是最多的。可没等我得意多久,这个策略的负面效果就显露了出来,并且狠狠的打击了我一次。

      我丢了一次钱包!虽然最后找了回来,也没什么损失,但是吓得够呛,半个月的工资在里面。从那之后开始老老实实的锻炼身体,那时候要是有人经常性的在半夜12点左右看到有个中国人在HASTINGS 和GILMORE交界处的HSBC里面的BANK MACHINE那儿磨蹭,那人就有可能是我了。

      就这样过了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转眼到了第二年的十月份。这中间虽然常常在去HSBC的路上,或者看到银行的账单的时候会狠狠的诅咒两声皇家银行,但是从来没想过去银行询问以下;也从来没想过有什么不对劲,总觉得自己那点钱不值得别人算计,现在想想当时的想法是有些天真了。那时我已经辞了餐馆的工作,在一间清洁公司上班,这个公司是晚上去清洁商店的;别人下班了我们开始上班,每次发工资也是在晚上。月底的一天,干完活后拿了工资,我和一个工友一起回家,他也是从国内来的学生。那天我们在DOWNTOWN开工,走了没几步他说要去银行存钱,刚好他也是皇家银行的户头。边走边聊,他随口问我要不要也把工资存起来,我说不用了,我的账户是每存取一次都要收钱的,我等着过两天和别的钱一起存。

      他很奇怪的问我问什么不开一个STUDENT PACKAGE,并且热情地给我介绍这种PACKAGE的优点,每个月固定的$3.5元的服务费,每个月免费的20张支票,每个月免费的存取…。

      打住打住!这怎么回事儿?这种PACKAGE不是已经统一取消了吗?怎么又从新开始实行了?

      “你是什么时候开的户?在哪家分行开的户?”

      他说是一年半以前开的,开户的时间比我还晚2,3个月,在温哥华的一间分行开的。他也是一来就去了皇家银行的,这个银行在市内的营业点确实比较多,从开户那一天起就一直用到现在,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取消了这种户头这回事情。我听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这是怎么回事儿?突然间我明白过来了什么,对着温哥华市中心黑漆漆的天空,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大喊了一声:“我操,真他妈的黑!”

      我终于意识到这里面出了问题,过了几天我特意抽空去了我开户的那家皇家银行,问他们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一个小伙子在听完我的叙述好,告诉我说他们从来没有取消过这种户头,现在依然还在办理;而那个章仕秋也已经不再这里干了,去哪里了他也不知道。如果我想转回到原来的student package,我必须提供一个学校的证明,证明我一直在上学。我听了哭笑不得,开户后不到4个月的时间,我的户口就被人改了,什么学4个月不到就上完了? 这个证明不是不可以开给你,但是如果学校要相关的费用,谁负担?而且那个章仕秋根本就没和我联系,她只是和我大姐打了个电话,根本就没和我直接联系过,就未经我的授权擅自更改我的账户,银行方面是凭什么批准这种行为的?如果谁都可以这样不经客户本人授权擅自更改客户的资料,开户时签的那些文件到底有什么作用?这样岂不是和抢劫没了区别?银行干脆把客户的钱都改到自己的账户里面好了!退一万步讲,给我开户的人并不是章仕秋,她凭什么随意的调用和更改我的户口资料?我问了几个问题那个香港的小伙子都没法回答,也没给任何的解释;但是很明显他对我的愤怒并不在意,他和章仕秋都有那种隐隐可见的对大陆人高高在上的姿态,虽然隐藏的很好但是很可惜,我在这方面要比他们想象中老练的多,没有办法,太多的港澳台同胞只有在大陆人那里才能找回自己的自信,而像我这样没什么出息的大陆同胞就只好直接挑战老外了。他显然觉得我小题大做了,微微下撇的嘴角似乎在不停的告诉我这么点钱还计较?而且看得出他也根本不相信我说的一切,不耐烦地强调着说以前的情况他不了解,但是如果现在我可以提供学校的证明的话,他可以把以前多收的费用退给我,仅此而已!仅此而已?真的可以这么简单吗?可惜我不这么想,想想这一年半来每个月为了省这几块钱所花的精力,跑的冤枉路,费的心神难道就是为了让你今天给我退钱?难道就是让你告诉我,我可以拿回我的钱?

      我最终没有给他们开那个证明,也没有改那个PACKAGE,我多次找过那家皇家银行的其他的FINANCIAL ADVISER;只是到现在都没有任何人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也拒绝在我不提供学校证明的情况下改正他们的错误;几年来我一直用的就是那个每次付钱的PACKAGE。而那位章仕秋女士我也再也没有见过,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她即便是站在我的面前我也未必能认得出来她。这个人这件事在我的心上慢慢的淡了下来,偶然想起只会自嘲的一笑,自己还是太懒,也太轻信,要是当时自己亲自去一趟,问问别的financial adviser也就没这回事了。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想法,我一直保留着皇家银行的户头,用的也还是那个PACKAGE,用了很多年,只是把主要的银行业务转到了HSBC。直到去年我搬家之后,离皇家银行另外一个营业点比较近,也很少再去以前的那家分行和HSBC了。在一次很偶然的情况下,我和这个营业点的一个FINANCIAL ADVISER谈笑中说起这件事情,她听了随手就给我改成了STUDENT PACKAGE。没想到这么多年后,在这种情况下,就这样我总算是又用回了这个STUDENT PACKAGE。

      到现在整整六年过去了,我还时不时想起这件事情,没有了愤怒,也没有了不屑,剩下的只是淡淡的一笑,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生活经验。只是剩下一件事情让我即便是到了今天也依然百思不得其解,百思不得其解:那个章仕秋为什么要这么做?现在看来那个户头是一直都存在的,银行方面证实它们从来没有取消过STUDENT PACKAGE,这个package直到今天还在接受新的客户,很显然这位章女士在这个问题上提供了不准确的信息,我在这个错误的信息的基础上作了一个决定。但是很奇怪的是,她这样改动我的户头对她有什么好处?她的目的是什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她的利又在哪里?她的动机又是什么?

      百思不得其解,百思不得其解呀!

      (完)

      关键词(Tags): #银行骗人(当生)#骗人#银行#世道
      • 家园 这也有你自己的问题

        吃亏的时候不追究到底,归根到底是自己的问题。国外的不管什么行业,什么态度,终究都是商业机构,盈利是目标,减少麻烦是准则。如果不去找他们的麻烦,他们也不会自己主动来解决。下面办事人员撒的慌,骗的事,不跟他们计较,他们是肯定当作没发生的。而且这种事,不管国内国外,一些无良的从业人员都会做。放过了他们,还是自己的问题。

      • 家园 嗯,听说过加拿大银行黑暗的故事

        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不找那个香港小伙子的主管来?和一个柜员有什么好废话的?

        • 家园 我大姐出的事情比我这个还离谱哪。

          我的那个大姐每个月都很详细的检查自己的银行账户,无他,几年前,有两次银行不知道怎么搞的,从她的账户扣了钱,多少我忘了。她发现后去银行询问,结果是银行从她的户头给别人付了账单;奇怪也可气的是,这事儿出一次也就罢了,竟然连续出了两次。我大姐气得够呛,第一次出错她就马上找过银行了,怎么也没想到同样的错误他们连着犯两次!而且两次都是给同一人个付的账单。银行方面的解释是因为我大姐的名字拼写和那个人的一样所以才出错了,简直是胡说八道嘛!名字一样的何止千万,这么容易就搞混了,还开什么银行!就算名字是一样的,那地址电话还能也一模一样?我大姐一气之下就换了银行!我忘了是HSBC还是皇家银行了,肯定是这两家中的一个,等我回头问问我大姐再说。

          另及那个小伙子不是普通柜员,哪里有普通柜员可以做主退钱的事情?看样子他是客服部的小头目。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