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这是什么世道之三银行也骗人 -- 锦候

共:💬78 🌺8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这是什么世道之三银行也骗人(后记)

这是什么世道之三银行也骗人(后记)

这个帖子总算是写完了,这件事情大概发生在2001年8,9月份,整个帖子是对那件事情的真实记录,没有任何的改动。当时初来乍到而且闷头干活上学,对很多事情不是很了解,别人怎么说就怎么信了。说实话如果不是那天我和工友偶然聊起这件事情,我恐怕到现在还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想想自己是够笨的。

至于那个章仕秋为什么这么做?我曾经设想过很多种理由,也和朋友们聊过这件事情,和大哥他们讨论过这件事情。每一种可能的猜想都不能提供令人完全信服的解释,所以直到今天我还是不能明白她做这件事情是为什么?

我最初的想法是章仕秋女士大概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凑够某种要求,所以才搞了这么个小动作。这个倒不是天方夜谭,我的一个朋友有一张credit union发出的限额$300加元的信用卡,是我至今为止见过的额度最低的信用卡。不是他没钱还要摆谱,他别的信用卡的额度都是很高的;当时他有个熟人在credit union打工,是个年轻人刚刚入行,没法完成公司规定的销售额;情急之下就发动了所有的亲朋好友和认识的人帮忙,我这个朋友和他是个点头的交情但是也被他拉了去,最后不得不申请了一张$300加币的信用卡。

会不会皇家银行有这样的规定?以至于这个章女士被逼得挺而走险哪?要是这样的话看在同是中国人的份上我到不会很怪她,提前说了我自己改给她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最多回头我再改回来就是了。但是后来问过别的financial adviser他们是没这个任务的,想想也是,就算是有什么任务也应该是那些站柜台的柜员的事情,怕是很难轮到他们这些坐办公室的financial adviser来完成了。

后来因为见过一些由于银行的职员所犯的低级错误,对这些专业人员的水平产生了不信任的感觉。也曾想过这个章女士是不是也是因为业务不熟练而犯了个低级的错误?

只是这个猜想也很快的被所有的人否定。据我大姐说章女士在那间分行已经蛮长时间了,一直做的是financial adviser,这个职位显然要比站柜台的那些职员高。应该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取消一种package显然不是个什么难度太高的事情,这种很简单的问题上还出错的话怕是很难胜任这件工作了。据章女士自己说她来这里也很多年了,又长期在银行的客户服务这样的部门工作,英语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她毕竟是个专业人士水平还是有些保障的,因为英语不好看错银行内部通知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少。student package是个很古老的package了,使用的人数众多,如果这样的package被取消一定会引起很大的反响,银行内部也一定会很谨慎的处理才对,不会只是随便的说一声就取消了。所以因为业务不熟练而犯了一个低级错误的可能性也小得可以忽略不计。

可惜我不认识任何其他经章女士之手开户的学生,否则可以问一下章女士是不是也对他们做了同样的事情。不过如果她确实对所有她认识的学生都作了同样的事情,那么除我之外一定还有人发现问题,并且找过银行方面,和银行方面交涉的。但是看银行后来的反应应该是没人找过他们,如此看来这位章女士恐怕就只是针对我一个人这么做了而已。

后来想想,我曾经告诉过她大概在半年后我会有一些钱进来。那时想过要做些事情,如果真的实施的话和国内的业务来往会比较多,钱来钱往的事情也比较多,数目也会比较大。这些我开户的时候没有告诉那个帮我开户的老外,那会儿也还不确定会不会成事。一两个月后事情大概有了眉目,我刚好去见这个章女士谈申请信用卡的事情,就随口问了一下要是这种情况要不要再开个别的户头,她说到时候可以选择开商业户头,我说:“那好,到时候再说吧。”,虽然不能很准确地回忆起每个细节,但是我相信关于这件事情的谈话最多也就是如此了,当时只是很简单的了解了一下情况罢了,绝对没有说过我肯定会干什么大买卖。

后来发现她更改了我的户口后,我就想到了这件事情。不过始终不能相信不到10秒钟的谈话,她可以记得这么准确,而且我当时就强调了,仅仅是可能罢了。如果当时一切顺利的话,我大概在那年的10月份会开始行动,这个时间安排我也告诉她了。而她通知我的大姐更改我的户头大概是在8月底,时间上的配合程度也让我一度很怀疑她是不是可以以此渔利?不过后来知道这种机会也比较小,如果我真的开始做事情,一定会去开个商业户头,绝不会在学生户头上做这些事情;而且就算是我开始干活,有钱进来了,那些钱也只会呆在账面上不会提出来的,而且那时候每次$0.50元的收费也就低的可笑了。所以这个猜想的可能性也不大。我当时在HSBC开户的时候也问过他们这种情况要不要开个特别的户头,结果那个女的直接就给我开了个每个月可以开100支票的CHECKING ACCOUNT,我被气了个半死,只不过是随口问一下,谁让你现在就给我开了?不过那个女的到情有可原,她是香港人说的普通话我听得不是很习惯,可能是理解上有了问题。不过也能看出来这些financial adviser的反应确实很快,两句话过后我就被她当成肥羊一只了。

不过这几年,国内来的人被人当成是肥羊的事件层出不穷,香港无良商家争相以宰大陆客为荣,已经不是新闻。这里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我有一次去唐人街中药店,看到只人参不错,我只是没见过那个大的人参好奇看看罢了;那个老板过来问我是不是大陆来的,我点头说是。他就问我想不想要这颗人参,我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老板马上就说:“你嫌不好的话,我们还有更好的,你等着,我去拿!”转身跑了回去,瞬间拿了几只更好的人参来让我看。我说随便看看的,没钱买,他笑着说:“你们大陆来的人很有钱的啦,很多都在我这买参的啦,你不要担心啦,我的东西很好的啦,价钱可以商量的啦。”我怎么就不明白,怎么他的第一印象会是我嫌那个参不好,就不能是我不想买?买不起?我怎么看也不象有钱人呀!国内来的人什么时候起有了这副财大气粗的形象了!

我在餐馆打工的时候,经常性的被那些广东籍的同事调侃问我为什么要打工?我说没钱呀,他们说你们说普通话的现在这么有钱,你怎么会没有?众口一词,我是百口莫辩。而且也没法辨,事实摆在那里,每天来那里的说普通话的人不论男女老少,消费高的怕人。车开的一辆比一辆好,钱花的一个比一个厉害,越年轻的越厉害,这种情况下我怎么解释都不能让他们相信我是属于没钱的那一类。长此以往大陆来的说普通话的不被人当成肥羊也难。

这件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现在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个很有意思的回忆。整件事情中,我对那个章女士充满了不解,很奇怪她这么做的动机?她谋定而后动,不直接给我打电话,我的电话她也有;而是通过我的大姐,这样不但成功的可能性比较高,她和我大姐毕竟认识的时间长了,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有些信任感的,而我当时恐怕连她的名字都叫不出来;而且万一有什么问题,她也很容易解释推托。只是她谋的是什么?我是始终想不到?整件事情对她的好处不能说绝对的没有,只是确实想不通怎么实现?然而她冒着被我投诉的风险做这件事情,总应该是有些原因的吧?这个原因到底是什么?是什么促使她做了这么一件损人不利己的事情?难不成她闲得没事逗我玩?而且这么做也确实意义不大,如果我因此对这间银行的服务不满意了,我随时可以离开;这样无论她有什么企图,有多完美的计划,岂不是都要落空?百思不得其解呀。

皇家银行后来对此事的处理是让我非常生气的地方,简直是胡搅蛮缠,毫无道理。我要求的仅仅是让他们改正自己的错误罢了,他们竟然一拖数年!至于有些朋友提到那个香港小伙子,他不是普通柜员;看样子他应该是客户服务部的小头目,我在和柜员交涉无效后就要求见主管,见到的人就是他。他的态度基本上可以代表银行方面的态度,再往上闹我当时的精力时间确实不够了。他们要是让我一次次的跑,就跑死我了。后来虽然有了时间但是已经不想再纠缠了,最多我用别的银行就是了,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且有些月份我用皇家银行的服务比较少,就像我大哥说的那样;可能还省了钱也说不定,所以也就由它去了!我生性懒散,一股做气已经是难能可贵了,不用等三鼓,再鼓就没什么劲头了!

上个周五又去了一次银行,还是皇家银行不过是另外一家,办完事出门后看了看账单,竟然有两块多的费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哎,这让我怎么说哪?这次我一定要去找他们,问问清楚!

不过比较之下,银行这件事情给我倒没造成什么太大的伤害,最多是多跑了几步路,多交了几块钱罢了。相比较而言,GRAYHOUND 那次到是比较惊险,我差点就丢了一份工作!

最后谢谢各位对这件事情的关心,以及热情的讨论!谢谢各位!大家都吃好了,玩好了!

(完)

关键词(Tags): #骗人#银行#世道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