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近代史(蒋廷黻)-小序、总论 -- 自向荒郊寂寞红

共:💬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重版后记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重版后记

┌────┐

│重版后记│

└────┘

◎文正义

  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在史学界早有盛名,可是建国之后,再也难以

找到。蒋先生乃是湘籍人士,这本著作又印行于前代,于是作为地方古籍出版社的

岳麓书社,便适时地报上了这个选题,又终于使它在一九八七年问了世。

  《中国近代史》内涵丰富,可是文字不多,为了增加其书的厚度,便于印制,

便请蒋先生的家属从海外寄来了其选集的目录,从中勾取了与近代历史有关系的几

篇。等寄来本文后,最后选取了其中三篇作为本书的附录。所以说,这个选本乃是

出自岳麓书社,并非作者所前定。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思想的种种禁锢逐渐解体。每一个忧国忧民的炎黄

子孙,面对沉重的历史,都无法无动于衷,深思着中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兴衰。蒋先

生的《中国近代史》虽说已经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可是其对历史的剖析和对国运的

论断,今天读来仍感亲切。它的适时出版,不仅是学者,广大读者也表现出了热切

的欢迎。

  在一九八六年发排时,我曾为本书写过几句出版说明;临近付印,为着适应时

势,又作过了一点文字上的修订。一九八八年,形势又有了些变化,我便把原来未

说的一些话写成一篇文章,在二月十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

            不会遗忘的人和书

               ――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作为历史学家的蒋廷黻,对大陆多数读者来说是陌生的。青

  年人听过这一名字的也不太多,即使是五十岁左右的人,大部也

  只限于知道他曾做过国民政府的高级官员,并不了解他还写过许

  多研究近代中国历史的学术著作,受到史学界注目。一衣带水隔

  绝海峡两岸三十几年,造成的隔膜竟一至于此!现今海峡的政治

  气温虽说乍暖犹寒,毕竟坚冰已泮,有了春的气息。大陆历史学

  界没有遗忘这位学术前辈,在他离乡背土并客死异域多年之后,

  他和他的几篇重要近代史研究著作又被重新介绍与尧封禹壤的广

  大读者。

    蒋廷黻,一八九六年出生于湖南邵阳,一九六五年病逝于美

  国纽约。他在故乡度过了少年时代,十七岁时负芨远游,先后肆

  业于美国奥柏林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士和哲学博士学

  位。一九二三年返国,任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一九二九年受聘

  为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兼历史系主任。中年后始到国民政府供

  职,还政后又依然从事学术的研究。他生长于三湘,学成于西

  方,既受到过陶谢、魏源、曾国藩、谭嗣同等同乡前贤“经世致

  用”思想的熏陶,也接受了西方人文科学观点的影响。

    中国自一八四0年鸦片战争之后,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

  悲惨境地。作为历史学家,不仅是回溯神州陆沉的痛苦历程而

  已,更要揭示历史的内在规律,使人们鉴古知今,认识前进的方

  向。作者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中国积弱积贫,其原因是什么?

  其出路何在?蒋廷黻通过对百年来历史的反思,指出,中国论人

  论地,本可大有作为。我们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到了十九世

  纪,西方世界已经具备了所谓近代文化,而东方的世界则仍滞留

  于中古,我们是落伍了”。落伍就要挨打。因此,“近百年的中华

  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

  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

  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

  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作者写作《中国近代

  史》时,日寇的铁蹄正蹂躏着北国的山河,卢沟桥的枪炮声犹在

  耳,在全国展现波澜壮阔的抗战高潮中,他如此热切地呼唤近代

  化,显非偶然,正表现了一位热爱国家和民族的中国人和正直的

  知识分子的赤诚和良知。

    作者论述历史,始终把握住近代化这一核心命题,高屋建

  瓴,目光四射,纵横剖析一切人和事的是非功罪。在近代历史上

  发生过两次重大的以农民为主体的政治军事斗争,一次是太平天

  国,一次是义和团。作者认为,洪秀全想打倒清朝,恢复汉族的

  自由,我们应该佩服,他想平均地权,虽未实行,也足表现他有

  相当政治家的眼光。但是,他的真实心态不在建设新国家或新社

  会,而在建设新朝代。作者断言:“倘若他成了功,他也不能为

  我民族造幸福”。义和团实行狭隘的排外主义,反对一切近代化。

  他们的主观愿望虽说仍是救国家、救民族,但其方案是开倒车

  的,其惨败是极自然的。

    作者通过对历史上几次重要近代化方案的失败,总结出:

  “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

  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换句话说,我国到了近

  代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这一段话遭到了评论

  家的诟病。“全盘西化”口号为胡适在一九二九年提出,意即对

  西方文化都不预设任何的人为限制。纵观全书,蒋廷黻的观点同

  胡适的口号并不完全吻合。

    第一,他对本民族的文化并未采取虚无主义态度,也不主张

  顶礼膜拜西方的一切。

    第二,他理想的社会改革蓝图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他拿三

  民主义同西方制度比较,认为孙先生的民生主义,举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可以解决资本主义国家贫富不均的问

  题,胜过西方。他拿孙先生救国救民族的方案同奕(讠斤)、曾国藩等

  人的自强,康有为、粱启超的变法以及义和团的反对现代化相

  比,认为“其思想的伟大是古今无比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虽是众多近代史中力作之一,但也有

  不足之处。像对近百年尖锐的复杂的阶级斗争史实完全不提,反

  映了作者政治思想上的短视和偏见。同时全书线条也略嫌粗疏,

  不能给人以完整的近代历史全貌。

    前年,当岳麓书社准备出版此书时,蒋廷黻的女公子蒋寿仁

  从美国寄来专文,她说:“父亲蒋廷黻逝世已经二十年了,现在

  他的历史著作能在他的故乡――湖南的岳麓出版社出版,我感到

  欣慰。”我想,蒋先生若是地下有灵,今天也应当感到欣慰,为

  自己,也为民族。

  若是今天再来写这篇文章,或许又会要增添某些话,去掉某些话了。

  在本书重版的此际,我仍然愿意将一九八六年的《出版前言》和一九八八年的

《不会遗亡的人和书》附于其后,用以保留人生的旅痕和历史的见证。

  文正义

  一九九八年五月五日

[输入:guojianguo]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